首页 理论教育 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教育改进社决定,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今劳山)脚下的小庄创建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试验乡村师范之主旨,系就小学办师范,故优良小学所在之处,即优良师范所在之处。”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开学。晓庄师范是在北伐战争的硝烟中诞生的。当北伐军进驻南京时,晓庄师范成立慰问团并参加学生联合会、协助组织农民协会。陶先生创办晓庄师范,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晓庄师范的经费靠社会捐助,他白天为学校努力,晚上译书赚点钱。

二、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中华教育改进社决定,在南京神策门(今中央门)外老山(今劳山)脚下的小庄(后改为晓庄)创建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1月1日召开筹备会,1月10日在报刊上发表招生广告。该广告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Ⅱ,694)当时有北京清华大学部二年级学生操正球,为晓庄精神所感动,致函陶行知,要求入晓庄乡村师范。

“试验乡村师范之主旨,系就小学办师范,故优良小学所在之处,即优良师范所在之处。”(Ⅷ,208)据此主旨,2月下旬先筹办晓庄小学,于3月5日开学。3月11日和12日,陶先生主持了招考,考场设在燕子矶。当时冒战火前来赴考者仅有13人。在燕子矶竖立了两块木牌,上面写着:“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劝告广大青年不要轻生。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开学。晓庄师范是在北伐战争的硝烟中诞生的。一开学,全校师生便投入了救护,收容难民的工作,在收容所里办幼稚园、临时小学、同乐会、平民学校。当北伐军进驻南京时,晓庄师范成立慰问团并参加学生联合会、协助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捕杀大批共产党人,革命遭受挫折。晓庄师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陶先生认为:“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好些师范学校只是在那儿教洋八股,制造书呆子……老实说,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没有书呆子的地位……为今之计,我们要从四方面进行:第一,愿师范学校从今以后再不制造书呆子;第二,愿师范生从今以后再不受书呆子的训练;第三,愿社会从今以后再不把活泼的儿女受书呆子的同化;第四,愿凡是已经成为书呆子的,从今以后要把自己放在生活的炉里锻炼出一个新生命来。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Ⅷ,139)

陶先生创办晓庄师范,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他也穿草鞋与大家共耕、与师生共同建校劳动;他与教师工人同睡在草铺上,与水牛共睡。晓庄师范的经费靠社会捐助,他白天为学校努力,晚上译书赚点钱。晓庄师范的办公室、中心学校、宿舍都是茅草棚,然从外观,却很庄丽。先生为何要做出如此巨大的自我牺牲呢?陶先生说:“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小而言之,一个小学校之好坏,关系全村之兴衰……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要想小学办的好,先要造就好教师;要想造就好教师,先要造就办师范学校造就教师的教师。”(Ⅷ,190、191)

1927年2月5日,曹聚仁先生致函陶行知,信中说:“目前读到先生的《答客问》,深觉到乡村师范的办法,真是中国教育的还魂丹。”(Ⅷ,267)

1927年1月28日,王琳致函陶行知说:“读到那篇《答客问》,真是喜而不寐。”在复信中,陶先生写道:“我们可以共同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Ⅷ,269)

1927年2月18日,季通(上海爱国女学校校长)致函陶行知:“目睹今日之所谓乡村教育,于适应农民生活之知识、能力,毫不顾及。求其最大效果,亦不过识字记账。而流弊所及,除最少数升学外,余都养成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不农、不商的无业游民。近阅报载先生等所办农村师范,一切办法殊合鄙意,认为于改良乡村教育有绝大之效力。兹特嘱李楚材、季时贤两君投前应试。”陶先生在复信中说:“尊论乡村教育流弊,沉痛之至,不忍卒读。为今之计,惟有开辟生路,勇猛前进,庶可免于沉沦。倘仍惯于抄袭,不加省悟,则教育亡国之罪,天下后世,不能为吾辈恕也。”(Ⅷ,274)

晓庄师范招生人数不多,第一期(1927.3)招13人;第二期招2名女生(第二院即幼稚师范院成立,陈鹤琴任院长,1927年9月),第三期招30余人(1928年2月),第四期招60余人。从1928年2月起,晓庄师范、燕子矶小学、尧化门小学、晓庄小学、鼓楼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联合招收“艺友”,采用带徒弟的办法培养师资。陶先生称之为“艺友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