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美奇葩

人文教育美奇葩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3月,经学校党委批准,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创办了人文讲座——“孔目湖讲坛”,积极探索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模式。目前,“孔目湖讲坛”已经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组织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与运行机制。孔目湖讲坛这6年多的发展使学生的确有所收获。

人文教育美奇葩

华东交通大学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鉴别是非、善恶、美丑?如何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如何营造高品位人文氛围滋润学生心灵?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对于华东交通大学这所以工科为主、学生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的工科院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与现实课题。

2003年3月,经学校党委批准,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创办了人文讲座——“孔目湖讲坛”,积极探索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模式。此讲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拓宽眼界、开阔胸怀、提升境界”为宗旨,以“人文”为基调,以“大师”为选择,以“高雅、厚重、深刻”为品位,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讲坛一直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注重准确定位、领导重视和科学管理。

在定位方面,学校将讲坛定位于“德育为先、人文、高雅、厚重、深刻、大师”,把培养学生的德行放在首位,以人文为线,致力构建“高雅、厚重、深刻”的精神高地,重点邀请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知名专家、社会名流莅临讲坛讲学,以启迪学子智慧、净化心灵、弘扬文化。

领导重视方面,校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使得讲坛建设获得快速发展:人员保障上,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总策划,指派专人负责讲坛日常工作,正科级待遇;经费保障上,每年提供15万元专项资金;车辆保障上,校办专门派车接送专家;场所保障上,以图书馆202室为讲坛专用报告厅;宣传保障上,校电视台专门添置设备对每期讲座录像,并刻碟编目存档。目前,“孔目湖讲坛”已经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组织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与运行机制。

科学管理方面,首先建好队伍。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总策划,指派党委宣传部专人负责讲坛日常工作,讲坛还专门配有一个学生团队负责主持、摄影、宣传、设备维护、录音整理、网站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服务中提升,在奉献中成长,讲坛工作的经历让同学们在就业中有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其次做好宣传。宣传就是生产力。一是建好讲坛网站:丰富栏目,开通讲坛新浪博客,可以在线收听,即时交流互动;二是做好前期宣传:将讲座信息尤其是主讲人简介在日新网、讲坛网站、校园网主页、校公文系统、电子显示屏、主要路口设置的讲坛专用预告信息栏及时预告;最后做好后期宣传:每期讲座的新闻稿都会在学校各类媒体专栏发布,每期录像都会在校电视台定期循环播放,校园网站可进行网络视频点播,已正式出版发行《孔目湖讲坛录》第一册,第二册正在整理过程之中。三是把握规律。规律是硬道理,“道,不可须臾离也”。首先把握听众的心理规律,如报告厅不能太大、太偏,太大可能会冷场,一般以三四百座为宜,太偏不方便,以靠近教学区、图书馆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为宜;如讲坛预告时间不能太长,长了会忘,不能太短,短了看不见,一般以三五天为宜。其次把握专家的行为规律,遇到大师必须“对路”,“大师”集聚的著名高校、知名讲坛、高水平学术会议就是“路”;接触大师必须“投缘”,广结善缘,广散英雄帖,利用老师、学生、校友、老乡、熟人等无孔不入的关系努力接近大师;请到大师必须“心诚”,逢年过节的一张贺卡一条短信祝福、端午节的一包粽子,都让大师对我们的讲坛多了一份情感,有了一份牵挂,不少来过我们讲坛的专家还主动帮我们联系其他专家。四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首先是技术细节,讲坛的投影、话筒、电脑、数据线等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其次是服务细节,讲坛上的一杯水、一束花、一块毛巾、一张餐巾纸,主持人的一句问候,投影上的温馨提示,为没有位置的同学准备的报纸,把专家讲学的照片光碟等及时寄送,无不从细节上透露出温馨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到目前为止,“孔目湖讲坛”已成功举办了223期,内容涉及文、史、哲、经、管、法、军事等宽广的人文社会领域,每周1至2期,现场听众总数达8万余人,能容纳350余人的图书馆报告厅几乎场场爆满,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它依靠学术力量与人文思想丰富师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素养。它也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img5

孔目湖讲坛上师生交流互动情景

孔目湖讲坛这6年多的发展使学生的确有所收获。请来的一些心理学专家为学生们解答心理疑惑,使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日渐减少;而中日关系问题领域的研究专家为学生解读中日问题利益与冲突,使学生了解到暴力游行和抵制日货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激励起学生努力学习、振兴国家的愿望;更有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道路。这些讲座给予学生的指导作用都是直接的。有学生留言称:“孔目湖讲坛”犹如一湾清澈的小溪从我的心田流过,净化了我的心灵,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

讲坛开办以来,以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坚持服务师生的宗旨,受到了广大师生及省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好评,也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许多专家学者对“孔目湖讲坛”进行了肯定,他们说自己在华东交通大学遇到了最好的听众,华东交通大学的大学生提问有水平,有深度,有思想。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感慨地对讲坛工作人员说:“一所理工科院校,能够把人文性质的讲坛办得这么好,形成制度化,坚持每周至少一讲,学校是费了心血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华中科技大学姚国华先生尤其对学生的热情赞不绝口。

这些年来,讲坛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品牌效应初显成效。《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西高教网、《都市现场》等媒体多次报道“孔目湖讲坛”的情况,特别是《信息日报》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与学校合作,共同举办“孔目湖讲坛”的讲座。该报曾以整版报道评价讲坛是“筑起心灵的青藏高原”。省内外兄弟院校、省委有关单位(省纪委等)、宁波图书馆、广州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多次和我们联系,希望互相交流经验,同时,为他们推荐讲座专家。

讲坛的举办,犹如一道回音壁,带给学校和学生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教育品牌和文化品位,更是时代文化和文明所孕育的政治理念和教书育人思想。今后,讲坛将邀请更多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进一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扩大讲坛影响,力争将它打造成江西乃至全国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知名品牌。

案例点评

华东交大“孔目湖讲坛”开江西省高校人文讲坛之先,尤其对理工科高校更具特别的意义。“高雅、厚重、深刻”的品位,让广大师生“拓宽了眼界、开阔了胸怀、提升了境界”,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7年的坚持,230多期的努力,使得“孔目湖讲坛”成为华东交大乃至江西省高校的知名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