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日益频发,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探讨与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意义由此凸显。学术不端行为,或称学术不当行为、学术不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囿于高校内部关系制约以及“家丑不宜外扬”的指导思想,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基本采取“软性处理”,大事化小。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日益频发,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肩负着未来学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准与学术研究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探讨与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意义由此凸显。

一、概念界定与行为表现

学术不端行为,或称学术不当行为、学术不良行为。200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中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1]

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现主要包括:论文抄袭、剽窃、伪造或篡改实验或调查数据、学术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或多发、论文买卖、引文不当或不加注释、杜撰参考文献、通过非正当渠道发表低水平文章、文章署名搭便车等。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导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嬗变,实利主义渐成主导。学术研究逐渐异化为谋取资金、声名、职务、地位的筹码。从北大学术带头人王铭铭剽窃案到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失信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权力、金钱与学历、学术之间的寻租腐败滋生;部分学术刊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失去其学术交流平台的载体功能,沦为赚取版面费的工具。只要缴纳数量不等的版面费,就可以直接发表论文。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对身处其中的研究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培养机制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单一与发展滞后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就课程与教学的角度而言,课程设置本科化,且仍然沿用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从学制来看,硕士研究生通常2~3年,除去公共课、学位课、专业课的课程学习时间,就业找工作占据的时间,真正用于文献查找、论文写作的时间所剩无几。加之,目前多数高校对研究生都有公开刊物论文发表的刚性任务,压力之下,出现以学术不端方式走捷径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从研究生培养类型上来看,随着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用型研究生,其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与学术型研究生存在明显区别。但是部分高校的培养机制,依然采用原有的模式,摆脱不了以学术性为导向的“窠臼”,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不尽合理,针对诸如翻译硕士、软件硕士等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研究生类型,仍然以公开刊物发表学术文章为毕业授位的刚性指标,以学位论文作为专业学位申请的唯一成果形式,导致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主体中专业型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当前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过分偏重量化考核的特点,重“量”,不注“质”,关注的重点在于发表了多少篇什么级别的文章。并且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优工作都直接与发表成果的数量与等级挂钩,强化了研究生片面追求学术成果数量的冲动,在学术规范与诚信意识淡漠的情况下,选择了学术不端行为。

3.学术规范制度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过程中,未能明确制订相关的学术规范制度,对学术规范的基本教育和养成性训练缺位,许多研究生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引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伪引、虚引、抄袭、拼凑等现象比比皆是,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诚信氛围。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面临空前的压力。仅依托研究生部(院)有限人力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明显力不从心。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又进一步掣肘了惩罚机制的健全与力度。囿于高校内部关系制约以及“家丑不宜外扬”的指导思想,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基本采取“软性处理”,大事化小。当预期收益大于行为成本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时,铤而走险就会变成更为理性的选择。而一个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治,就容易滋生侥幸或群起效仿的心理,逐渐导致整体诚信环境的缺失。

4.导师有效指导与示范效应的欠缺

导师及其导师组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之职,更肩负着“传道、育人”之责。导师的学术修养、学术态度、学术作风显著影响研究生的学术忠诚度。近年来,由于扩招数目激增,导师与其指导的研究生之间的生师比严重失调,导师超量指导各类型研究生的客观情况并不少见。而部分导师或因自身学术素质与学术水平较低,成为学术失范的“反面教材”;或因忙于个人事务抑或责任意识薄弱而忽视对研究生的指导,弱化了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以及学术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导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防治的第一道防线的缺失。

5.技术进步降低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为成本

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使得手工抄写成为历史,从客观上为文字的剪切、编辑乃至抄袭提供了便捷。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为信息与学术成果的共享提供了载体。“重金求购XX类课程论文一篇,要求举出实例”“十万火急求购毕业设计,要求本月上旬提交提纲,重酬重谢,具体事宜可联系QQ”。类似的网页与留言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更有不良网站专司此职,为论文买卖、代笔捉刀提供专门的中介平台,并名曰“论文工厂”。相比于潜心钻研、学术原创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查找复制、找人代笔更为方便、轻松,而网络的无形与隐蔽又为不端行为提供了庇护。

(二)内部因素

1.学术动机异化

在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多研究生仅将读研视为缓解就业压力、谋取优厚薪酬的跳板。入学伊始,考虑的便是怎样省时省力地应付学校规定的研究任务,以便获得求职的更多时间。即便从事学术活动,也是将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暂时工作,缺乏长远的学术事业意识,急于积累学术资本。然而学术的积淀绝非一蹴而就的“急就章”,非经艰辛的研究过程,无以获得真正的学问。

2.学术道德素质偏低

我国学术传统中知识产权意识与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位,使得研究生的道德素质与诚信意识普遍较低。具体到学术活动中,即体现为“拿来主义”盛行,不问出处,不加引注,据为己有。技术性过失有之,但更多的则是明知失范,仍故意为之。同时在利益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同辈中的越轨举动取得的好处激起了群体的效仿,集体无意识渐成风气,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日趋普遍。

3.学术研究能力匮乏

伴随研究生的扩招,素质参差不齐的学子不断涌入研究生的行列。先天的不足、学风的散漫,加之研究生培养体制及导师指导等外因的不力,导致许多研究生在文献查找、调查研究(诸如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数据处理、实证分析等重要的学术研究能力方面,欠缺系统训练,也就缺乏发现、研讨并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弘扬诚信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

宏观环境而言,应通过正确的舆论宣传,抵制“科研大跃进”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加大对学术腐败、学术失范的惩戒力度,杜绝学术造假与浮夸的恶劣风气,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求新求真的良好学术风尚。弘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净化学术氛围,优化研究生的培育环境。此项举措任重道远,却势在必行,理应上升到国家层面,由教育、宣传、纪检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创设健康、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

(二)道德教化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为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根本保障

1.大力开展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素质教育,增强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自律

“修德而后可讲学”是清代学人黄宗羲对平生治学经验的总结。德为学之根本,不修道蓄德,则不能为文作学。学术诚信是学术进步的基础,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底线和基本准则。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慢慢积累的过程,既需要外在的教化,更须有自身的学习与素养,才能固化为不变的内在准则与行为规范。从新生入学到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从校园橱窗到校内网宣传,利用开设学术规范课程、举办学术诚信专门讲座、签署校内荣誉保证书(由学生自愿签署的保证在学习和学术活动中遵守学术诚信的学术诚信誓言或承诺){2}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摒弃急功近利的学术投机思想,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与学术责任感,培养其“慎独”的学术态度,逐步实现学术道德的自律。

2.通过相关制度规范的建立、完善,实施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有效他律

(1)建立与完善研究生学术规范。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研究群体所共同拥有的某种知识与信念、解释的模式与理论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方法标准,侧重于学术研究的具体操作规则,包括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署名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等[3]。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尤其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出台,为高校学术诚信提供了一定的界定标准。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知名高校为代表,率先制订了本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并开设专门的学术规范培训课程,这样的工作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校可依据实际情况,对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规范、考试纪律以及研究生课程论文、文献查阅综述等日常学术行为作出具体明细的规定。有了学术规范,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对研究生进行系统、基础的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作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前预防,教化与疏导至关重要。

(2)改善研究生学业与学术评价机制。要改变以往轻学术道德素质,重学术研究能力、轻学术成果的实质内容,重学术成果数量的评价标准与导向,公正、客观、科学、合理设置研究生的学业与学术评价机制。不仅只针对发表的学术成果,还建议将研究生日常学术行为,比如平时作业或课程论文的质量等纳入评价的范围。鉴于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类型的逐渐多元化,避免用单一的学术性标准来要求与衡量。类似于取得学位必须发表具体数量学术刊物论文之类的刚性要求,可适当依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在评奖、评优过程中充分发挥公示的实际作用。

(3)制订有效的监督与惩戒制度。有力的监控机构是有效的监控的必要保证,因此,培养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督查机构和人员,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实施状况与结果进行监控。建议成立“研究生学术奖惩制度督察专家组”,由各院(系)的教授、导师和研究生院(处)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开展定期检查;还可以实行督导员制,实时监督,一旦制度决策、实施和结果存在问题,立即予以指出并纠正。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保证奖惩制度的顺利执行,必须对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等监督工作任务进行明确规定。对督察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应严肃处理,严重者甚至可以采取学位申请中的“一票否决”。目前情况下,采取纪律处分,加大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本,惩前毖后,仍有其必要性。

此外,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不失为有效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可由国家统一设立针对高学历人群的诚信管理制度,并建立高学历人群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由培养单位的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其在学期间的学术诚信鉴定信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伪造、变更、删除这类信息。同时,将此类信息作为高学历人员就业、贷款、投保、晋升职务的参考依据,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现实约束力[4]。通过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一方面实施学术与社会的诚信纪录的联动,以此形成长效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特殊的隐性教育方式,告诫提醒研究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调整、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以此实现高校学术诚信制度的自我约束与管理。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导师的示范效应与指导作用

耶鲁大学的校长诺厄•波特在1871年的就职演说中讲道:“一个学院里最有效的道德影响力来自于教师的个人品格……一个高尚的品格,再加上学者的智力和成就的尊严就可以成为一种启迪和追求”[5]。在高校学术诚信建设过程中,导师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须通过实施严格的遴选,确保具有资格者加入导师的行列;同时在日常科研学术工作中,坚持对导师进行相关的学术诚信政策教育,敦促、引导导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学术修养,增强教育责任心,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验开展、开题管理、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把关等培养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指导与监督,真正发挥研究生的学术引路人的作用。

(四)不断研发与应用先进技术,为鉴定与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技术支撑

如何以先进的技术手段鉴别、监控、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当今互联网带给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中的新课题。目前,以好汉网、中国知网为代表的一些网站机构已开发出针对中文文件的反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并在部分高校实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建议由教育部统一建立一个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查询系统,并随机抽查部分学位论文全文上传,进行比对与社会公示,同时开通评价与举报通道。只有在道德教化、制度约束的前提下,不断以技术更新与发展为支撑,才能真正做到“道器并重”,有效防治研究生群体的学术不端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EB/OL].2009-03-1[2010-02-20].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89/info1237540340462789.htm.

[2]郭洁,郭宁.美国传统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术规范管理制度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3]张笑涛.对“学术规范”的规范[J].探索与争鸣,2004(12).

[4]黄国彬.研究生学术创作中不端行为的心态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

[5]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4.

[6]王恩华.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3:113.

[7]李超.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研究[D].西南大学,2010.

(作者:杨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