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勾画蓝图,创新模式

勾画蓝图,创新模式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愿景就是理想,就是蓝图,它是一种高于现实的愿望,一种凝聚鼓舞人心的使命,是一副生动形象的图画。诗意校长总能激发睿智和潜能,勾画和描绘学校发展的轨迹和蓝图,并且能使这个蓝图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发人的一种崇高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促进学校发展。还有,开启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思维,制定学校中长期的战略计划。

第二节 勾画蓝图,创新模式

一、启迪睿智,勾画学校发展的轨迹与蓝图

做一任校长,总要给学校留下点“礼物”,而最好的“礼物”就是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世界上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成功都是要从愿景开始,一所学校的发展也不例外。愿景就是理想,就是蓝图,它是一种高于现实的愿望,一种凝聚鼓舞人心的使命,是一副生动形象的图画。它是学校的理想和希望,是学校师生创造力的源泉,是学校文化的浓缩和精华。诗意校长总能激发睿智和潜能,勾画和描绘学校发展的轨迹和蓝图,并且能使这个蓝图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发人的一种崇高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促进学校发展。

首先,根据学校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学校已完成了规范发展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是个性发展阶段,即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阶段。提出了浙大附中今后三年是学校提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三年,是学校从规范发展、基础发展走向特色发展、自主发展、成熟发展的关键三年。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抓手,不是目的。品牌学校一定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教育意味着在保证学生基础素质发展的基础上,为所有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挖掘特色资源、凝练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形成特色建设团队,运行特色教育机制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多元化策略。学校品牌无可复制,但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本身都是一个品牌,他们的特色都是学校要精心打造的,打造品牌、追求精品是每一位教师员工做每一件工作都应秉承的工作理念。特色打品牌,实现学校文化品质的新提升。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底色。资源是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道不同、不相谋,一个学校没有共同的理念形态,就不可能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生成和发育,并经归纳总结和刻意倡导的共同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学校应着意培植。

其次,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实施特色化与综合化,非均衡与整体性,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三大核心战略。扎实推进质量立校、和谐兴校、人才强校三大重点工程。努力“消灭空白点,寻找增长点,形成新亮点”。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切实加快思想丰富、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中学校建设步伐,提出了五个理念:

学生为本理念。“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名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始终坚持把学生视作最重要的资产,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资源服务,让学生获得最多的选择和尊重。我们逐步创造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成长和最优发展的内外环境及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机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突出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故乡”。

人才至上理念。人才聚,学校兴;人才旺,学校盛。站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惜人才、不惜代价、不拘形式切实加强教职员工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各类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的队伍建设。真正在“成事中成人”,确实体现“在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要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改变学校”的价值观

质量立足理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和提高其质量是学校永恒的核心工作,是学校赖以立足和生存发展的根本,任何时候,也不能放松。对质量的提高要竭智殚虑,不遗余力,精益求精。在附中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优”,通过每一件工作高目标、高境界的完成来积累起我们突破与提高。

特色取胜理念。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坚定我们的特色化战略。依据现有资源条件和自身优势需要在办学思想和模式、学生综合质量、特色素养、特色教师、特色学科、特色项目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创造特色品牌,提升竞争能力,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特色取胜之路。

创新为先理念。附中发展到今天,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要破除小富则安,小进则止的故步自封思想。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工作都要酝酿创新,都要寻求突破,都要争创卓越。在这里责任感是创新的动力,集思广益、学习改良和“借时、借势、借力”是创新的基础和方法。要消除压抑创新的堡垒,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宏观、中观的办学思想、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工作模式、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到每一件微观工作的意义、过程、方法等方面,从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到教学工作、服务工作,人人可创新,事事要创新。

还有,开启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思维,制定学校中长期的战略计划。学校有着六十年实践积累的传统,需要变革的热情与科学的理性逐渐相融,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路径、理想与现实的多维视角下不断锤炼,丰富我们的观念系统。创造性地提出“创造适合的学生成长的教育,成为适合学生发展名校”的长远办学目标;提出“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技能、健全的身体心理、和谐的个性特长、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故乡、教师发展的沃土、精神的家园”,“科学和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基础和创新融通”等办学理想。并写入学校的规划和章程中。

二、驾驭规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如果一个校长不研究教育规律,他对教育就缺少“制空权”,容易为“风”所动,为“情”所驱;他培养人才就缺少底气,容易按习惯和个人意志行事;他就把握不了育人的真谛,把教育仅仅当成了单向的知识传输的工具,使鲜活的教育变成枯燥的说教,容易导致“见物不见人,见具象不见神韵,见结果不见过程”的结果。诗意校长总能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与德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潜能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方面,2004年2月我主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工作的时候,压力很大,学校滑坡很厉害,怎么才能提升?在2004年后一年的时间中,我们基本上采取的是“双基”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把传统的“双基”教学搞好。当时我把“双基教学”的整个过程概括为“低起点,小台阶,密步子,精讲练,多反馈,勤矫正”这十八个字。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先找几个老师,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示范课,让其他老师来观摩,总结出模式后再推广。通过2004年一年扎扎实实的“双基”教学和训练,教学质量有所回升。

“双基”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品牌,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这个。“双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中国的双基教学,与丰富的实践成果相比,理论研究是极其匮乏的,而实践成果更多的带有一种努力、刻苦学习的色彩,是由大运动量的训练来体现的。按照华师大一个专家的话说,就是“花岗岩上盖茅房”,意思是中国的“双基”训练是花岗岩式的训练,训练过度了点,“创新”就相当于在“花岗岩上盖起茅房”,只点缀了一下。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究竟需要通过多少次的重复训练才能形成一种技能,形成一种能力?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思考,我们只是按照经验在做,心中没数的,我们相信的“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一定量的重复训练,也会形成思维能力和技能,因为熟练和能力是成比例的,但问题是要训练多少量才能形成?如果训练过度,那不是生“巧”,而是生“笨”了,所以这种训练肯定有一个“度”的问题。

在2004年一年努力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从教师的层面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整合”。怎么把探究的一些元素在原来的“双基”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我们要求老师们能糅合的知识就糅合进去,我们称之为“双基教学的现代改进”。这个环节实际上非常难,当然有的课型是“双基”为主,“探究”为辅;有的课型是“探究”为主,“双基”为辅导,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从教师的层面上进行探索的。

学生层面呢,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学法教育实验”。一方面我们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我们从改进学生学习的状态入手,我们把高中学生的“学法教育”分成几个阶段:

一是初高中的衔接期学法教育。大致时间是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前两个月左右。因为初中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初中的老师是不会关注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他的任务全落到中考上去了。学生到高中后,高一的老师又迫不及待从教学上加速,希望学生很快提升。实际上从初中到高中,是一次飞跃,从学习内容上讲是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显著提升。就数学学科而言知识跨度就很大,要衔接不容易。因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看重结果,对数学过程的关注是很少的。现代考试模式,学生接受训练更多是做选择题、填空题,表达起来逻辑关系几乎没有。老师改作业是也只是找答案,一定意义上也纵容了学生对过程的忽略。所以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期学法的整合,这是从学习习惯上来做的。同时在这个阶段还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学生进入高一后心态问题很多,一类是学生报考杭二中,但结果为我们学校录取,于是对现在的学校没有多少认同感,反而自以为是,所以一段时间后学习滑坡;第二类是第一志愿报了我们学校,被学校录取了,结果中考下来成绩达到了杭二中的录取分数,于是他心理又不平衡。这些心理问题要予以解决。二是高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期(形成期)教育。我们大致有个重点,高一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是培养学习的方法,高三是提升学习能力和质量,三年级三个重点。高一年级学习习惯问题,我们以四大学习规范为重点,即“课前规范、课堂规范、课后规范、作业规范”,每个“规范”中都提出了基本要求。

近一两年,我们在传统经验和现代理念整合的基础上,着眼于学校的内涵品质提升,着力于教和学的双重改进,进行了双基的改进与发展等实践研究,实践“循序渐进,小步快进,讲练结合”的教学思想,实践双基教学在落实双基上的五大策略,落实“懂、会、熟、准”的双基要求四字经。土生土长出“低起点、小台阶、快步子,精讲练、重变式、激思维,多反馈、勤矫正、善指导”这27字令,进一步加深了“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严谨形成理性,重复依靠变式”的认识。进一步改进讲练环节,在不讲不练、只讲不练、只练不讲、乱讲乱练、多讲多练、精讲多练、精讲精练的讲练层次系列上追求更高层次;我们以传统五环节双基教学模式为主体,适当地在某一、二个环节有机地引入探究活动的因子,从而改进教学结构和内涵,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形成“基础+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开展新学习运动,高度关注对学生学习指导的改进。学习指导的行为改进表现在精神动力及习惯、方法和能力等方面,既表现在课堂的指导,又表现在课后作业、复习、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过程指导。学校对学习指导做了衔接、转轨、巩固、发展的四阶段系统设计。我们通过落实课前、课堂、课后、作业四大学习规范来形成学习习惯;通过学会笔记、学会小结等项目驱动,以及明理、示范、标准、评价四环节的落实来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境界。我们提炼四大学习规范、双基学习要求、技能训练四步曲、基础理论学习关键、学习能力形成四要素、解决策略精髓、高效学习体会等24条关于学习指导的语录格言,认真学习体会,并精心制作悬挂于教育走道,以营造一种学习文化,日积月累地去指导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习境界。

在德育方面,探索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提高道德教育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和艺术性。着力于道德品质养成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的整合研究。在德育过程中,始终追求“温馨的爱”与“严格要求”达到一种平衡,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德育要产生效果必须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人,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他有一种唤醒和抚育,在他参与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引导、有所建构。比如说我们学校很多的教育活动,常常在不知不觉时间久了以后,老师们都会感觉到随便,只是把这件工作严密地组织、周到地安排,把这件工作完成掉而已,事实上一件活动就是一个氛围,在这个氛围当中,当然都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有所收获。但是对这样一个活动的一种立意上的高远,境界上的追求,整个流程的设计安排,以及过程当中参与主体的确定,都直接影响德育活动的效果。

我们学校前几年的晚自修,都是老师动员学生来参加,每天晚上晚自修的时候,都有一个老师作陪并监督。为什么要作陪呢?很简单一个道理,学校和老师想让学生在晚自修的时间效益最大化。因为老师一不作陪,学生就有可能讲话、就有可能喧哗,甚至就有可能迟到、开小差,整个秩序就混乱了,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问题在于,实际上造成的情况是老师在作陪的时候,学生鸦雀无声、表现良好,但是一旦老师离开教室,这个时候整个教室瞬即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完全是无序状态。所以从德育的角度来讲,此时并没有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行为上遵守纪律、形成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这样良好的德行。所以从德育的角度讲这个功效等于零,仅仅是老师像警察一样地管理着,以求得眼前的效果,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心理活动的印记,形成一种转变。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改,我们可以允许学生一段时间的混乱,但是老师这样一种强烈监管的模式必须改变。当时老师有很多议论,他们觉得学生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而保持良好状况。但我们决心很大,一定要改,哪怕乱他两个星期,从无序当中也要逐渐地走向有序。我们首先各班开一个主题班会,大家说为什么要参加晚自修?是老师要你来还是自己需要?然后是晚自修的功能是什么?晚自修需要什么环境?大家如何创造好的晚自修环境?针对这些问题的逐层深入辨析,大家感觉到,这个晚自修是我们自己需要,是我们自己学习需要,并不是说老师一定要叫我这么做,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要自己来参加晚自修,我就需要好的环境。这个好的环境必须所有教室里的人来创造和遵守。这个时候激发了他的需求、他的道德需求,然后成为他自己的需要,这个时候他觉得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改变了方式,每一个参加晚自修的人都必须提出申请,也就是说变老师要你晚自修为你自己申请参加晚自修,教师审批。再加上其他一些辅助管理措施,到后来整个一幢楼,就只要两个老师巡回,处理一些学生生病、请假等等偶发事件就可以了,而且延续许多年直至现在。

受此启发,我对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这一学校传统教育形式也进行了改革。由班级提出申请,申请承办这一周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从这个班级产生一个主持人,一个国旗下讲话的学生。当然这个稿子是按照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的,班级自己有一个护旗队,更重要的是有三个升旗手,他们是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各方面的精英人物,在升旗的时候有一个环节,由他们班里的主持人向全校师生员工隆重介绍和推出这三位升旗手。这样一个活动的设计和推行整个过程当中,开始我们很担心,学生可能不理睬,事实上学生非常踊跃地来申请、来承办,而且组织的非常好,护旗队自己整理好服装、正步走,主持人主持词非常到位地介绍自己的班级并主持仪式。然后国旗下讲话的人按照主题,从他的角度,征集班里其他同学共同的意见,写好国旗下讲话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升旗手,在全校师生面前被这样隆重地推出。我后来也问过学生,他们觉得非常的受鼓舞和激励,毕业后在大学也常常自豪地回忆起来,他觉得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以至于后来周一下雨班级也不愿意放弃,也要在广播里进行,以至于到后来同学跟我讲,我们也不要申请了,反正大家都很踊跃,就这么按照年级轮流过来好了。

同样的道理比如说运动会,这也坚持了许多年直至现在,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我现在非常省力了,整个运动会期间,我只需要在开幕式上说一句话,我宣布浙大附中第××届运动会现在开幕。其他所有的开幕式、开幕词主持人、包括闭幕式、闭幕辞都由学生做。除了我们体育组的老师帮助编排,帮助培训裁判员,在一些重要的场合由体育老师担任裁判长外,整个运动会包括裁判员、工作员、服务人员绝大部分都由学生来担任。老师干什么呢?老师就下到各个班级,和各个班级的同学坐在一起交流、谈心。这个事情非常好。再有,我们和德国的一个姐妹学校,每年进行互访,访问中都有一项文艺演出的交流。去年我们接待他们,双方共同的文艺演出让我们深有感触。我们一个年级拿出的节目,跟他们四十几个人拿出的节目同台演出,反倒是他们的节目来得轻松愉快,效果和气氛好。他们非常活泼随意,展示的是一种文化,我们更多的是从音乐角度,一种阳春白雪,一看便知是老师搞的。学校艺术节也主要由学生来设计、来组织,整个艺术节搞了很多活动,有校园歌手比赛、器乐比赛、篮球足球比赛、配音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还有许多社团展示活动。并由学生自己去请了两名省内著名的艺术和音乐教授来为大家做艺术讲座,文艺演出,等等。尤其是最后的一台文艺节目是作为艺术节的结束。那天学生会干部请我去参加,然后在进入多功能厅的时候,要让我买门票进入,门票是5元钱起步,多多益善,我才知道是什么?他们把它变成公益演出,所有的门票收入,他们用来资助一个淳安山区的困难学生。整台节目我觉得非常的丰富多彩,全部都由学生组织,包括音响、灯光,颁奖、主持、导演都由学生做。整个活动的参与,锻炼了他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作为主体来参与,在这个活动过程当中,会触动他的内心、引发他的需求、感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一种良好的德行。所以概括起来讲,我觉得德育,非常重要的便是对学生一种心灵的唤醒和抚育,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和建构。如果要我讲的话,我觉得这是德育真正的意义。

前几年一直在讨论,要从天上的德育回归到地面的德育。当然那个时候,是对于原来的假大空德育的矫枉过正,我认为是正确的,也是需要的。德育也的确是要从当下学生的生活开始,这都是正确的。但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德育不能太现实,不能太把一些实际的、功利现实世界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使得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已经感觉到冬天的肃杀了。所以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给学生树立一些理想的东西,一些精神支柱的东西,打下一些精神底子的东西。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能颠倒一样,春天就是一个鲜花浪漫的季节,就是一个梦想的季节,虽然春天会过去,但正因为有了这个春天的梦幻,才能够抵抗夏日的炎热,才能够期盼秋天的收获。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不能够一下子让他感受到冬天的肃杀。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很不够的,是有缺失的。我们必须想办法给学生打开一条通向精神世界的道路,而不仅仅是给他一个面向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通行证。并不是说我们学校里开展一个什么活动,这是要使他树立什么理想什么精神,这是很难这样一一对应的。实际上这样的思想,是可以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我们学校,学生的成绩单上,是很醒目的印了一段话,这段话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一首诗的改编:“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所以理想、信念到命运之间,有它必然的一种逻辑的关联。

我们现在学校里面,必须要想办法丰满我们青少年时期它的一种内心、独特的精神体验,烛照其精神世界。过去有个寓言说两个疲惫的旅行者背着沉重行囊回家来,住在80层高楼,结果停电了,于是他们开始意气风发地一口气爬到了20层,这个时候觉出了背包的沉重,于是把背包放在20楼,想等有电的时候再下来拿。然后又爬了20层到40层楼,其实,已上下欲罢不能,只有硬着头皮再往上爬了20层。到了60层反而坦然了,只剩下20层,华山一条路,反而是心态良好的爬完了最后的20层,问题是到家门口一看,发现钥匙在20层的行囊里面。这个寓言跟人的一生相对应,20岁年华的时候是青春浪漫,富有理想和朝气,中年时期反而顾虑重重,到临退休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抱怨,但是到最后退休了以后,走向生活的最后,反而坦然了,然后到终了发现,我忙忙碌碌一辈子,终其一生我究竟要得到什么?我自己追求的东西原来根本没有得到,因为我已经把梦想放在了20层。所以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把理想、信念放在20层,在20岁的时候丧失。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得20岁以前的学生不能够没有激情没有理想、没有精神的底子!人一辈子浸润在精神里面的时间远比浸润在物质里面的时间要长,这样一种精神的滋养,我想它会像一盏太阳,照亮他一辈子的行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