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长方形纸片和圆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段都是长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比圆片的个数多1,或圆片的个数比长方形纸片数少1。本节课从排队游戏和圆片入手,让学生猜测其中有何规律,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隔排列”,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己的找规律,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多1。

专题六: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相关理论 曾有人说:中国的学生在校期间是“学”多“悟”少,即老师灌输得多,学生自己领悟得少,似乎学习就是抄、背、算,至于做学问,搞课题研究,那是以后的事。因而我们的学生较普遍地缺乏独立性、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创造的特性和能力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环境。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的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选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景

案例一

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看看老师是怎样摆图片的,然后填写下表。

①(拿出)10个图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②10个图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③10个图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④10个图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填出下表。

师:以上分图片有几种情况?

生:有两种,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这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叫它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案例二

师:请小朋友从学具袋里拿出8根小棒,每个人都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生1:我用8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

生2:我用8根小棒摆一个大正方形。

师:谁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8÷4=2(个)        8÷8=1(个)

师:很好,现在请你们用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能不能摆?

生:(齐答:能)

生:我摆了两个三角形。

师:小棒用完了吗?

生:还多2根。

师:这多出的2根可以说余2根。(板书:余2)

师:谁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8÷3=2(个)余2根(板书)

师:你们的摆法都一样吗?

生:我用8根小棒摆一个大三角形也多余2根。

师:很棒,你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吗?

生:8÷6=1(个)余2根

师:刚才我们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都有多余的,我们还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案例评析

在案例一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看老师摆图片,填表格,然后引出新授内容的方法,教法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只是把新概念硬塞给学生,虽然课堂纪律很好,但是典型的授之以鱼的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在案例二中,老师不仅深刻领会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创新,设计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由没有剩余引出有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有余数的除法来源于实际生活,根据所学新知识,可以帮助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秘。虽然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交流中,课堂有点乱,但学生学会了创造,自主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教学过程二:在游戏中学习

高尔基说:“儿童具有玩乐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长知识,练体魄。”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发挥了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案例一 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片断

活动1:晾手帕

师: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晾上去?

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这样晾上去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生:用夹子夹在第二块手帕的中间,其余学生立刻举手要求帮忙。生夹对了。

师:刚才我们玩的是有关“手帕”与“夹子”的游戏(板书并出示小黑板)

( 1 )块手帕用了( 2 )个夹子

( 2 )块手帕用了( 3 )个夹子

(师再拿出两块手帕)

师:老师现在一共有四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答):7个。

师: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了手帕,它们一共晾了9块手帕,你猜它们用了多少夹子?

生(齐答):10个。

活动2:观察挂图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兔子乐园就知道了。

出示挂图,生验证是10个夹子。

师: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哪两种事物间也有类似的规律?

生1:兔子与蘑菇1个隔1个排列,有7个篱笆8只兔子。

生2:篱笆与木桩也是间隔排列的,有12个篱笆和13个木桩,篱笆的个数比木桩少1。

师:这一组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的,那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开头一个和结尾一个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开头和结尾一样的事物我们叫它“两端事物”,而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在中间的叫“中间事物”。你能表述一下“两端事物”与“中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两端事物”比“中间事物”多1。

生2:“中间事物”比“两端事物”少1。

生(齐说):规律。

活动3:摆小棒和圆片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小棒和圆片,你能摆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动手操作。

师让先摆好的同学把摆的图形画在小黑板上。

生1: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小棒,中间的是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少1。

生2: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圆片,中间的是小棒,圆片比小棒多1,小棒比圆片少1。

……

案例评析

一开始就设计“晾手帕”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通过数据的显示,学生很快找到了规律,然后再观察图,学生能立刻找到类似的两种事物,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规律,较好地体现本课所要学的目标。层次清晰,组织的活动环环紧扣,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服务。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深度,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揭示规律时,用“两端事物”、“中间事物”来表示不太确切,应归纳成点、段比较科学。在学生的操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来找规律的方法。有些问题切入口太小,在设计为“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第一块那样夹起来吗?”这里暗示学生另一个夹子可以利用第一块手帕的一个夹子,限制学生思维,如果能改成“还有一块手帕,你能用最少的夹子把它也晾上去吗?”学生思考空间就更大一些。

案例二 数学游戏课教学实录

片断1.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好,听清楚游戏规则。请5名男同学5名女同学上台排队。再请一位同学当教练,想一想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生排:

a.男女同学分开来排:男男男男男女女女女女或女女女女女男男男男男

b.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或女男女男女男女男

c.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

分别说说每种队形的规律。

(2)刚才我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来做了一个排队的游戏,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好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3)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好多排队的方法。现在老师也来当回教练,看看你们能不能按我的要求来排一排队。

出示排队的要求:先请女同学先排成一排,下面请男同学站到女同学的中间去,使男女同学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注意,男同学的左右必须是女同学,看谁站得快,开始……

(现象:肯定有一个男同学没位置站或者是站在边上,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来提问。)

师:咦,怎么多出来一个男生来了?他怎么会没有位置呢?你怎么办?是放弃这次游戏,还是另想办法?

方法一:这个男同学退出游戏。方法二,再请一位女同学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

师:这样就符合要求了。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看看这个队伍中头和尾,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女生)也就是说队伍的两端都是女生。

师:男生和女生谁多?多几人?

师小结:男生和女生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是女生,女生比男生多一人(或男生比女生少一人)。(板书:找规律)

片断2.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规律

(1)下面我们动手摆一摆:任意拿几片长方形纸片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片长方形中间摆成一个圆片,数一数长方形纸片数和圆片的个数,并把你摆的情况填在表格里,看看长方形纸片数和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摆,并把摆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img2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长方形纸片和圆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段都是长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比圆片的个数多1,或圆片的个数比长方形纸片数少1。

(4)小结:根据我们课前的排队游戏,以及刚才的摆长方形和圆片活动,你发现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让学生说一说)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一个。

(5)思考:根据上面的规律,如果摆15个长方形纸片,应该摆几个圆片?如果摆12个圆片,应该摆几个长方形纸片?(学生口答)

片断3.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吗?我们下面一同到小兔家去看看吧。(出示场景图)

(2)在小兔家里,你看到了哪些情况?

(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大树和绳子)

(3)在这些现象中有一些就符合我们刚才学到的这种规律呢!你能找出几条来吗?

(4)小组合作研究,体会规律(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

案例评析

本节课从排队游戏和圆片入手,让学生猜测其中有何规律,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隔排列”,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己的找规律,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多1。这运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学习来获取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让学生真正在交流中进行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

教学过程三:束缚和开发

学数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高分”“数学的头脑”“敏捷的思路”“顺利升学”还是遇到问题时应有的实际解决能力?应用能力的强弱在于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自主的开发,一堂数学课如果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积极的思考、独立的思维,那么这堂数学课就只是一堂被形式束缚了的框架课。下面是两位教师根据同一内容上的课。

选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圆的认识”

案例一

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

1.师:(媒体演示动画并叙述)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有趣的动画。请大家看屏幕,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可以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轴没装在中心)

2.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

【评析】只有当学习者焕发出学习热情,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教者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演示,努力将课本的内容通过老师这个中介,转化成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新课展开

1.圆的初步认识

A.媒体显示一组实物图形

师:看,老师带来了一组圆形物体,钟面、光盘、硬币。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圆形物体?(指名口答并揭题)

师:沿着这些物体的周边把它们画下来,就得到一些大小不等的圆。

B.出示一组有□、○、▽、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图

师:同学们,我们曾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几根什么线围成的?(它们都是由几根线段围成的)那么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指着圆)它叫做(圆),圆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不是)对,圆不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而是由曲线围成的。(板书: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举出实际生活中圆的例子。(硬币面、光盘、钟面、车轮、碗口……)

【评析】一位好的教师不是告诉学生真理,而是指导学生发现真理。A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圆,这样教学看似简单易学,但对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这一特征不能清晰地理解。B教师通过整理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加上课件的动态显示,使学生对“几根线段围成的图形”与“曲线围成的图形”有了了解与区别,同时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即将认识一种新的图形。

2.学习画圆

A.看电脑演示怎样画圆:看→画→说:

(1)用圆规画;(2)用两支笔;(3)依靠圆形实物画圆;(4)围绕一点拉线画圆。

请你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画圆。(用圆规画圆)

a.说画圆的方法。

b.画圆应注意什么?

B.尝试画→说画圆方法→选择方法→画圆:

你能画圆吗?试试看,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快又圆。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圆的?(用圆规、用两支笔、依靠圆形实物画圆、围绕一点拉线画圆……)

哪种方法好?(用圆规画圆)画圆应注意什么?

【评析】两位教师教学设计都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画圆,但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画圆的方法及注意点。

3.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A:按要求操作认识圆心

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先对折、展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展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展开。这样多折几次,打开你手中圆形纸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所有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就是圆心)

B:结合画圆认识圆心

为什么你画的圆跑到别人的本子上?或跑到黑板上或别的地方?(圆规的脚插在哪儿,这个固定的点就是圆心)验证圆心有什么特点?(所有折痕都相交于圆心)

(2)认识半径

A.让我们连结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这就出现了一条线段,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半径,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连结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你能画出几条半径?(无数条)这些半径有什么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练习。

B.刚才画圆时,圆规两脚敞开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教师示范画半径。给你一分钟,看谁画的半径最多?最后得出一个圆可以画无数条半径。这些半径有什么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练习。

【评析】A教师用概念的内涵来教半径,不易被学生理解。B教师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画圆使学生认识半径,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组设计都及时用练习加以巩固,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认识直径

①在把圆对折时,看到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这条折痕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

②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圆的直径?

4.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B.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 r,r=d/2。

师:这是我们同学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验证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评析】从设计意图来看,这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积极投入。同样是采用了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为何效果却大相径庭呢?关键是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要素,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自学,是能理解的。而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显得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验证。作为验证过程的操作,是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提出的,这不同于教师发出的指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应以了解学生的现状为基础,对学生的最近两年发展定位要准确,不能为操作而操作。尊重学生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实践操作会不断强化学生对操作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改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操作中敢做、敢思、敢说,从实践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5.课堂小结

A.结束

B.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

2.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我们可以用(  )来画圆。

(二)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三)联想题

由下面图中提供的条件,你想到了什么?

(四)思考题

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五)买车

2008年奥运会已在我们国家举行,动物园里的小马准备为自己买一辆车,请你帮它选择一下,应该买几号车?

【评析】一般的课到课堂小节这里就结束了,当然它也是一堂完整的数学课,而B教师的设计在后面还增加了五个练习,巩固练习的设计体现出教师的一种递进思维,帮助学生由一个基点向高处攀登。第一组练习对圆的认识进行了巩固。第二组练习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关系和作用进行对比辨析。第三组联想练习具有开放性,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第四、五组练习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对圆的性质及作用加深了理解,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案例二

教学实录

第一位老师:

一、导入

1.上课一开始我们先轻松一下,先来听一个声音,测测大家的听力。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吗?当一个水滴落在水面上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什么呢?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个效果呢?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幻灯)水的波纹,绽放的向日葵,福建永定的土楼,意大利罗马的斗兽场,土星美丽的光环。看到这些美的图片,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怪不得连数学家都称“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

2.这么美的图形肯定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少,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形的吗?(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3.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新授

(一)学会画圆

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工具画一画圆。

(1)学生尝试画圆。

(2)你们能说说你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

(3)介绍圆规。

(4)谁来说说画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画圆,并强调画圆注意点。

(5)我们再用圆规画一个圆。

(二)探究圆心、半径、直径

刚才老师看了一下大家圆画得非常好,那么大家对圆还有哪些认识呢?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补充下圆上、圆内、圆外,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圆心、半径和直径。

1.圆心

师:圆心在哪里,也就是我们刚才画圆时固定的那个点(比划)(板书:圆心),可以用字母O表示,(板书:O)并在圆中标出圆心O。

师:请同学们也在自己画出的圆里标出圆心,写上字母O。

师:圆心在这儿有什么用呢?如果动了的话圆就到哪儿去了?那么圆心决定了圆的什么?

(板书:位置)

2.半径

(1)谁来说说什么是半径?(评价,师画出半径)这条是半径(手比划),其实这半径就是我们刚才画圆时……(圆规比划)

(2)你说的已经和我们数学上规定差不多了,演示(幻灯),生齐说一遍。(板书:半径r)

(3)请同学们在你画的圆中画出半径上并标出字母r。

3.直径

(1)刚才我们研究了圆心和半径,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是直径?(评价,提醒注意通过圆心,师画出直径。)

(2)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怎么说的,(板书:直径)可以用字母d表示。(板书:d)

(3)请大家在圆中的直径上标出字母d。

4.半径、直径作用及关系

大家对半径和直径学习得很好,现在老师提高要求了,请大家画一个半径2厘米和一个直径8厘米的两个圆。

(1)谁来说说半径2厘米的圆你是怎么画的,小结画法,画对的同学举手。

(2)直径8厘米的圆你又是怎么画的,哦,刚才老师好像看到有同学两脚间的距离量了8厘米,可以吗?为什么?

(3)直径8厘米,半径得画4厘米,说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2倍?二分之一?

用字母来表示就是,板书:d=2 r,r=d/2

(4)如果在这个圆里面画其他的半径相等吗,可以画几条?那直径呢?

(5)再来想一想刚才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呢?半径决定什么?直径可以么?(板书:大小)

第二位老师:

一、初步感知

1.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是物体或图形是圆

2.自行车的轮胎 月饼 钟表的面……

3.比较圆与直线图形。

(圆是曲线图形)

4.圆与一般曲线图形的比较。(圆是匀称的)

二、体会圆的特征

1.学生对折手中的圆片,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圆心)

2.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1)什么是直径,一个圆中有几条直径,长度怎么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2)什么是半径,一个圆中有几条半径,它们有什么关系?

(3)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3.教师归纳总结:

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都是一样长的。

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是一样长的。

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课件演示

4.巩固小结

练一练

(1)判断

①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②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③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④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找一找,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

(3)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img3

三、在操作中感受圆

1.比较你和同桌手中的圆,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不一样)

2.交流圆规的构造: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一只脚是铅笔芯,两只脚可以任意地叉开。

3.画一个任意圆。

沟通: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画圆要注意什么?

圆的画法:

(1)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2)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4.画一个大小固定的圆。

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四、感受生活中的圆之美

欣赏图片

五、练习

……

案例评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学习中的最后一个内容,它与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不同,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认识圆、画圆、掌握圆的特征及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两位老师紧扣主要学习内容努力达到预定目标。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圆

第一位老师是从优美的欣赏中激发孩子们对学习圆的兴趣,从而一步一步地把圆的内容渗透给学生。通过把圆与以前的旧知识进行比较,通过看、摸等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自然渗透了圆的美,让学生体会了圆的美感。而第二位老师是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入手,让孩子们发现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一步一步达到设计的目的。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形建筑物、水滴等,初步感知圆的特征,体会圆的美。大家异曲同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了圆,感受了圆的魅力。

2.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认识圆

第二位老师利用一张圆片,通过折一折,说说发现,作为对学生圆知识的一个探底,引导学生自学看书,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圆的特征。第一位老师老师则大胆采用画圆为切入口,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在既尊重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画、比、折、量、说等活动中,形成对圆的全面认知。

3.在应用中深化对圆的认识

两位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如:在判断中让学生进一步辨析概念,形成正确的理解。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圆的作用的认识,体会圆的美。

4.对解决问题的处理上,两位老师也各不相同。第一位老师比较循循善诱、慢条斯理,希望学生自己能从操作中发现各种秘密。而第二位老师喜欢快刀斩乱麻,当学生理不清时,马上把需要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两节课从目标的达成上来说都是好的设计。

第一位老师设计理念比较开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比较碎小,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层次不高,知识点比较分散和重复。如果能够把探究环节上得再精炼一些,这样时间上就会更好。第二位老师设计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较多。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个设计来看,老师可能会说得比较多,留给学生思考、动手、交流的时间会很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