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无政府状态的日本留学

半无政府状态的日本留学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赴欧美各国的留学生如无政府发放的护照无法出国,因此都会按部就班的领取教育部颁发的留学证书,申请护照,因此,教育部的各项规定对欧美留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其统计也接近实际情况。然而,日本留学生则不同。因此,政府很难控制众多自费留日学生的动向。中日间无需证件自由往来的便利的地理条件,使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日本留学仍未摆脱半无政府状态。此调查材料是留东学会根据日华学会的留学生名簿整理而成。

二、半无政府状态的日本留学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留学政策,较民国初期稳定,特别是《国外留学规程》制订以后,各省积极响应,从中国方面的统计数字中还可以看到文理科留学生比例的逆转的现象,似乎可以证明政府留学政策重视自然科学的方针得到了贯彻。赴欧美各国的留学生如无政府发放的护照无法出国,因此都会按部就班的领取教育部颁发的留学证书,申请护照,因此,教育部的各项规定对欧美留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其统计也接近实际情况。然而,日本留学生则不同。首先,去日本无需护照,不通过政府批准可自由往来。其次,日本许多学校只要考试合格,无需政府证件即可以入学。因此,政府很难控制众多自费留日学生的动向。也正因此,留日学生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留学生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无留学证书者居多

《国外留学规程》第33条规定,“公自费生出国均需依照本规程之规定,请领留学证书”(15)。但在1933年底,留日学生中无留学证书者却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16)

为解决留日学生中的这一问题,教育部和驻日留学生监督处曾反复发布过若干次通告,但收效甚小。1933年12月,教育部第1217号训令中规定,“兹规定自令到之日起,凡未经该处介绍入学各生学籍及其毕业资格,一概不予承认。令到以前已入学之此种学生,其领有留学证书者,准予通融补行呈请介绍手续;其未领有留学证书者,须先呈准核发留学证书,再补行介绍手续。补行上项手续者之学籍,准予承认;未补行上项手续者之学籍,绝对准予承认”(17)。1934年10月监督处又再次对留学生发布公告,内容大致如下:“本处近因来日学生日增,而未领留学证书者实占多数,遵章不能承认留学资格未便介绍入学,殊属遗憾。兹绝回国商请教育部从宽处理,已得允准,酌予补救,凡未领留学证书之学生,仰于下星期一(10月22日)起,来处登记,以凭核办。”(18)尽管教育部和监督处采取了以上的措施,但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教育部不得不放宽留日手续的办理。

1935年末,教育部教字第12648号令中规定,在国内高中毕业、未持留学证书赴日的各自费生中,已入日本实科专门学校或国立高等学校者,准许在监督处登记申请,由监督处向教育部汇报,追加发给留学证书(19)。布告中还规定此办法暂定实施期间一年。但是,在一年期限即将结束时,未申请留学证书的留学生仍然很多,为此,监督处再次向教育部要求将此办法延长一年,得到了批准。(20)

1936年11月5日《申报》登载有根据教育部统计的1935年度各省市派遣留学生的人数,总数为1033人,其中欧洲各国286人,美国297人,日本447人,其他3人。此报道收录在日华学会出版的《第二版 留日学务规程及概况》一书中,文后有译者注,其中有如下分析,“此统计可以认为是教育部根据发放留学证书的数字计算而成的,自去年7月到今年6月的留学生总人数。从日本实情可推算出,此间东渡的日本的中华民国留学生的实数应在2000人到2500人之间,由此可见未领教育部留学证书来日的学生为数甚多。”(21)无留学证书的日本留学是国民党政府时期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和监督处屡次三番的发布公告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2.无留学资格的限制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留学资格也逐渐提高。公费生不通过政府部门的考试和审查无法取得留学资格,所以基本都具有留学规程所规定的专科以上的学历。对自费生《国外留学规程》规定留学资格为“一、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者。二、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毕业者,并曾在国内任技术职务二年以上者。”(22)从表4可知,未达到此标准的自费生有数百人,政府自费留学生留学资格的规定对留日自费生并没有拘束力。

表4 东亚学校在校生的教育程度  (单位:人)

img25

出处:此表根据《第二版 留日学务规程及概况》(日华学会,1937年),106—107页制成。

“留美一流,留日二流”的留学意识和社会舆论,从20年代始就已形成。当时留美学生大都在大学或大学院学习,许多人获得学位回国,在学术水平上优于留日学生。但是这一优势形成的原因不仅仅在留学国家的学制、留学制度和教育内容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取决于留学生留学前的教育水准。1909年美国开始利用庚子赔款培养留学生,为进行留学预备教育设立了清华学校。此后二十年间此校选拔了大批中国的优秀学生,进行预备教育后送往美国。而留日学生则不同,在国内不仅没有预备教育设施,教育部的留学资格限制也可以不遵守。因此,即便是在留学生派遣制度完备的30年代,留日学生里高中未毕业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日美两国留学生在留学之前就已出现了教育水准之差,这是造成“留美一流,留日二流”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中日间无需证件自由往来的便利的地理条件,使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日本留学仍未摆脱半无政府状态。

3.文科留学生占多数

据《留东学报》统计,1936年在籍的留日学生共3781名,专业人数如下。

表5 1936年6月留日学生各专业人数

img26

出处:此表根据《留东学报》第1卷第4期,(留东学会,东京,1936年),123页统计制成。

此调查材料是留东学会根据日华学会的留学生名簿整理而成。由此可知,在1936年留日学生的专业仍是以文科为主,法经、文、商专业的留学生之和是1505名,医、工、理、农专业的留学生是865名。本来在国内学理,来到日本后转文的学生也不少。根据《留东学报》刊登的《关于留学教育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理科学习年限长。第二,没有经济实力。第三,如果爆发了战争,担心中途退学。第四,想了解社会现象。第五,国内政治文化界的留日学生中文科出身的居多。(23)国民党政府重视理科的留学方针,在日本并未得到贯彻。

4.私费留学生占压倒多数

以上论述的三点特殊性均与此特点密切相关。据日华学会统计,留日学生的学费人数分类如下。

表6 1929—1937年留日学生学费分类表

img27

注:此表分类名称按原文记载,在1934年第8版日华学会制成的留学生名簿备注中,对各费名称有如下解释:“官费”为省县费;“公费”包括校费、“满铁”、旗费、奖励金等;复费为两种以上的补助费。

*原表计算有误。

出处:此表根据《第11版 中华民国、“满洲国”留日学生名簿》(日华学会,东京,1937年),18页《最近9年留日学生学费附表》制成。

表中的“官费”和“公费”都可归类为我们所说的公费。从1934年开始公费生有明显呈增加趋势,“满洲国”公费生的增加是其重要原因。从表6可知1936—1937年的公费生比例不到总人数1成。私费留学生急速增加,形成了留学史上第三次留日高潮。留学史上的第一次留日高潮是在1905年到1906年期间,1913年和1914年间出现了第二次留日高潮。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许多留日学生弃学回国。在这种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留学生的人数理应减少,但20世纪30年代中期留日学生反而迅速增加,1937年6月达6000人。

表7 日华学会统计的中国留学生总数(1927—1937年)

img28

出处:此表根据以下两表制成。

1.《留日学生省别年度别员数表》《第11版 中华民国·“满洲国”留日学生名簿》(日华学会,1937年)15页。

2.《留日学生省别年度别员数表》《第12版 中华民国·“满洲国”留日学生名簿》(日华学会,1938年)15页。

留学生总数的统计,是研究留学史最重要的基本工作之一,由于上述特殊性,中国方面对留日学生的统计,大大少于实际人数,因此,日华学会的统计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认为因留日学生的流动性大,此统计也不是精确的数字。譬如,有些留学生虽在学校保有学籍,但人已回国,所以依据是否在学籍进行统计的日华学会的统计数与实际数字仍有出入。不过,与其他统计相比,日华学会的统计可以说是最接近实际状态的数字。

30年代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步伐的加快,中日关系越发恶化,在日留学生的抗日活动也愈演愈烈。不少学生受警察监视,集会等活动被禁止,还有的被捕入狱。在这样恶劣的留学环境中,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学生来日留学?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是日本留学的经济优势。当时日本是金本位制,中国是银本位制。因金价下降银价上升,出现了在日本学习比在中国读书还便宜的现象。日华学会的《第10版 留日学生名簿》的例言中记载,“自昭和8年秋来日学生递增,随着银汇率的好转9年10年增势更加显著,其中10年秋天更是突飞猛进,11月留日学生数有突破8000人的势头。”(24)第二,《国外留学规程》公布后,留学资格审查严格,赴欧美留学很难,不少学生放弃了欧美留学,转向日本。第三,逃离失业危机。1933年以后中国国内学生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使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到日本一边学习一边待业。第四,寻求先进知识。国民党政府的文化限制开始后,许多进步书籍被禁止,文化衰退,知识青年们无书可读。为寻求先进知识不少人来到日本。第五,“满洲国”留学生的增多。1932年成立的傀儡政权“满洲国”,采取了积极派遣留日学生的政策,由此“满洲国”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基于以上原因留学史上出现了第三次留日高潮,此次高潮自1935年始一直持续到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7月。

5.复杂、活跃的社会活动

留日学生素有革命传统,30年代的留日学生也不例外,社会活动仍旧非常活跃,成立了许多组织和创办了多种杂志。据1936年1月出版的《留东学报》第1卷第4期统计,当时留日学生团体有90个,但这仍是不完全的统计,其中并为包含不能公开活动的左翼组织。据王奇生的研究,在此统计之外还有20个以上的左翼组织,从1931年到1937年间留日学生创刊了的杂志至少有35种。(25)

此阶段留学生社会活动内容复杂,除抗日救国的秘密活动,学术交流,文艺会演之外,还不断发生不同派别间的冲突。在当时中国国内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权并存。以是否支持蒋介石,留日学生中分成了右翼和左翼,还有为数众多的中间派。1936年11月以左翼留学生为中心的中华留日学生联合会设立。为争夺留日学生的领导权右翼留学生计划1937年2月14日在日华学会成立中华民国留日同学会。知道此计划的左翼留学生,聚集了500名留学生占据了会场,两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