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与对策

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与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从管理学与实践论的角度,分析了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尝试探索实施准企业化管理的多种对策,并指出了相关注意事项。具体来说,进行准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单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上基本维持不变,只不过在管理制度上突出准企业的管理理念,淡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中职班级进行准企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是必要的。

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与对策

龚 纯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 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班级尝试准企业化管理对培养优秀的准职业人具有必要性。本文从管理学实践论的角度,分析了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尝试探索实施准企业化管理的多种对策,并指出了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形式对策

一、准企业化管理的目的

(一)必要性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指出了中职教育三年改革创新的方向——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重点研究加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中职扩招,中职生的数量持续增长,生源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不容乐观。班级作为中职学校最基本的学生管理单位,对其实行企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能更好地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学校不仅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感受职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职业精神,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就业能力。

(二)管理目标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科学管理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以及各种经营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践活动。营造准企业化管理环境,将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纳入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体系,将企业元素融入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升中职生的职业意识,促使中职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同时,帮助中职生明确职场定位,规划职业生涯,融入就业环境,成功开启他们的职业之门。中职班级引入准企业化管理,是以企业管理促进班级管理,以班级管理带动理念更新,以理念渗透带动角色转变,探索出适宜推广和应用的中职班级管理新模式,为中职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准企业化管理的形式

(一)准企业化管理的载体和形式

选择合适的载体作为准企业的运作形式是必要的。中职学校可根据办学类型、专业特色、实训条件等方面的不同,选取一个或几个班级、一个或几个年级、一个或几个专业进行准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在载体选择的思路上,要考虑从试验到试点的经验积累,从点到面的循序渐进,以及从中心到四周的辐射推广。在后勤保障、师资配备、企管人员介入、活动场所选择和校企文化融合上,中职学校必须给予相应的重视和支持。单兵作战、浅尝辄止、走过场、玩概念,都不利于准企业管理的实施。

有了合适的准企业载体,才能设计合适的准企业形式。从目前国内中职准企业化管理的研究现状来看,准企业的操作形式可一分为二:

一是以制度管理为主的操作形式。具体来说,进行准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单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上基本维持不变,只不过在管理制度上突出准企业的管理理念,淡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以准企业化管理为主,以传统管理方式为辅。通过制定和实施准企业的人事制度、工作制度、纪律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提高学生对于准企业化管理的认同感。对于准员工的身份,可以通过改变称谓进行角色定位,如小组长称为班组长、科代表称为部门主管、班长称为部门经理等;对于利益分配形式,可通过设置虚拟工资、累计学分或相关财富值予以实现。这样的准企业化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形式大于内容。

二是以实训为主的操作形式。具体来说,进行准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单位,除了必要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外,学生的主要学习和实践活动均放在实训室、实训车间、实训工厂甚至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这些实训环境,有的是学校固有的实训场所,有的是校企合作下各自参股的实训点,有的是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进行独立经营和生产的真实环境。它们往往能生产出真实的产品或商品,并使之进入销售流通环节,从而获得实际的效益。学生作为准员工,能够获得一定的真实的工资。这样的准企业化管理方式,是高仿真甚至是全真的企业化管理状态,学生能够从实际的生产、销售、反馈等环节获得最直接和最真实的企业化管理体验。

以上两种操作形式有交叉的地方,只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形式,以理念带动观念更新;后者侧重于内容,以行动带动习惯养成。

(二)准企业化管理氛围

中职班级进行准企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是必要的。对于以制度管理为主的班级,其主要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在教室。因此,教室和走廊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准企业文化布置。由于专业特色不同,以整个专业为单位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安排,更能展现该专业的准企业氛围,具体是通过展板、橱窗、横幅、标语、艺术造型、企业LOGO等形式来体现。在企业文化的选择上,大致要突出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前景、企业精英、企业风采等要素,并融合学生实践活动的画面和文字,适当搭配著名企业家的名言,使文化布局有层次、有变化、有高度。对于以实训为主的班级,由于所处的环境是车间或工厂,一部部机器设备、生产工具、配套设施就直接营造出了准企业的氛围,所以,在企业氛围的营造上,要适当简化和取舍,主要突出车间或工厂的工作纪律、岗位职责、生产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标牌的设计,使其醒目地展现在工作环境中。

准员工的身份也是准企业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卡机、部门牌、工号牌、工作台签、工作制服、企业徽章、企业歌曲、企业核心理念等形式,让学生迅速地进行角色转换。这种细节设计能增强学生的企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此外,在准员工称谓上,可模拟企业的上下级从属关系;在管理制度上,可执行相应的处理流程;在利益分配上,可进行虚拟或实物工资的发放。这些都能营造良好的准企业氛围。

三、准企业化管理的对策

(一)学分管理

传统的学分管理是就学生的学科成绩管理而言的,而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的学分管理专指学生的德育量化管理。中职班级通过建立仿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考勤、卫生、广播操、课堂表现、作业记载、仪容仪表、违纪记录、活动竞赛、社会实践、好人好事等进行量化管理,依据考评结果,建立中职生德育学分档案。德育学分管理是对学科学分管理积极而重要的补充。学科学分展现的是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德育学分展现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面貌。在市场经济对中职生的行为操守日益重视的今天,加强学生的德育学分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具体运用上,德育学分管理可以和学科学分管理互认,成为中职学校推荐学生实习、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工资管理

对于以制度管理为主的班级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虚拟工资可能是最易操作的奖惩形式。比如,以1 000元为基本虚拟工资,根据学生德、能、勤、绩的表现,适当进行加减,然后得出该生的实际虚拟工资。这样的工资形式虽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它毕竟不是真实货币,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厌倦或不太重视。所以,把虚拟工资和实习就业联系起来,效果可能更好。对于以实训为主的班级来说,由于有校方或企业的物质支持,学生能亲自参与部分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他们能获得一定的实物工资。这样的实物工资不仅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工作热情,而且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工作实景,履行岗位职责,增强竞争意识,磨练专业技能。

(三)班组管理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中职班组管理是模仿企业内部的基层组织管理形式,以班级内的各个小组为基层单位,由小组长担任班组长,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带领下,安排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学习任务、实训任务、实践活动,采取晨会、午会、集会等形式,通过明确目标、分工协作、履职尽责、竞赛比武的手段,让学生体验企业班组管理的形式和内涵,塑造学生的准员工形象。

(四)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类似于班组管理,只是不以小组为单位,而是通过设置不同部门来开展活动。例如,酒店管理专业的班级可设置行政办、人力资源部、保安部、管家部、销售部、公关部、前厅部、客房部、财务部等部门,财会金融专业的班级可设置人事部、审计部、信息部、财务部、行政部、纪检部等部门。以部门为主导,制定部门工作计划,明确部门奋斗目标,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员工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车间管理

车间管理是指对车间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对于技工类专业的班级,仿真车间或实训车间是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场所。车间管理融合了班组管理和部门管理的相关要素,通过确定岗位责任目标、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流通或销售,提高学生的员工意识、竞争意识、安全生产意识、产品质量意识。

(六)公司管理

公司管理是指在准企业管理环境下,把某个班级、某个专业或年级组建成一个“公司”,在建立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的基础上,由班主任、专业组长或年级组长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由班干部担任中层管理者,由学生担任普通员工,通过制定任务目标,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奖惩措施,实施绩效管理,把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实训活动等作为公司经营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

(七)项目管理

从专业角度讲,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对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对于建筑类、技术加工类等专业的班级,通过项目管理方式,比如部分承包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以项目的成果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实效,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八)任务管理

与建筑类等专业的项目管理不同,任务管理是针对那些并不具备较大的项目活动机会的专业,如旅游服务、财经商贸、服装设计等,采取班级、专业组、校方或企业方提供小型任务或者外包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具体任务的执行,如策划礼仪活动、金融理财管理、服装制作展示等。通过小而多、目的性强、易操作的任务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责任目标意识和执行力

(九)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为了规范员工言行,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是经过一定的程序而严格制定的制度,是公司管理的依据和准则。所有的管理形式都离不开制度,这里的制度管理是指不便模拟企业场景的专业,通过整合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资源,摸索和细化本班级或本专业的管理制度,在维持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十)产销一体化

产销一体化原指以经营联营形式把生产企业和特选的销售企业组成垂直型的销售系统,通过契约的关系规定生产者只能把产品交给联营企业销售。而准企业管理环境下的产销一体化借用了这个名称,内容上有所区别,是指对于技术加工类的班级,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让学生参与部分产品的设计、加工、制作、检验和销售等环节,实行小规模的自产自销的管理方式。产销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以上十种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中职班级管理的对策,有不少重叠交叉的地方,并非对立不容。实际上,针对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的不同,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对策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管理方式,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形式。

四、注意事项

(一)依托形式,传递理念

企业化、市场化管理是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中职班级管理追求的目标,但是学校毕竟不是企业,所有的中职班级管理模式都只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切不可急功近利、吹毛求疵。虽然有时候形式大于内容,但必要的形式是应该具备的,如准企业成立仪式、准幼儿园开园典礼、事务所周年庆、部门履职大会、技能大比武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目标并非把班级变成企业,而是通过各种形式传递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把学生塑造成准职业人。

(二)依托活动,培养素质

仅有形式,没有内容支撑,这样的中职班级企业化管理意义不大。只有充分整合学生的各项活动,如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技能节、参观学习、汇报交流、短期帮工、校园营销、拓展训练、网络策划、职业资格考试、礼仪活动等,在活动中灌输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和职业意识,才能有的放矢地塑造学生的准职业人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依托学生,统筹管理

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的主体是学生,校方只是引导者和统筹管理者,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自我管理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校方要创设一系列有利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训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当家做主,能够敢做敢管敢承担责任,以此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企业管理的体验。

(四)依托制度,提高意识

虽然企业管理的形式众多,但制度管理仍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中职班级准企业化管理必须创建适合本专业并贴近企业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相应的准企业活动,如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质量管理等,准企业员工要善于计划和总结,要进行履职和述职等,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管理制度作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D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36364.htm,2010-11-27

[2]袁竹,王菁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周琦.运用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4)

[4]王昌银.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研究——以成都市技师学院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