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回民中学总结多年办学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创造适合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这一办学理念。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坚持文化兴校,倡导文化自觉,始终坚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和谐发展。由此,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办学目标,学校在思想认同、课程建设、典礼教育、师资培训和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研究。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回民中学 课题组[1]

一、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振兴民族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实现我国民族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教育与散居地区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但是,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着种种不和谐、不均衡之处。这种不和谐与不均衡主要表现在:

1.就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而言,由于教育投资少,造成了师资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使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与全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和谐。

2.就民族散居地区的教育而言,由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基础相对落后,加上资金、生源、师资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散居地区的民族教育与当地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和谐。

3.就民族散杂居地区之间而言,由于各地民族教育的发展基础和地区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加上各地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民族教育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师资配置等方面的不同,使各个散居地区之间的民族教育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

上述三点民族教育的不和谐与不均衡,制约着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教育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步伐,这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战略决策是不相适应的。正是因为不适应、不和谐,所以既要以“和谐”作为推进剂,更要以“和谐”作为最终理想,推动民族教育与社会进步、与整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上海市回民中学总结多年办学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创造适合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近些年来,理论上逐渐成熟,实践中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颇为突出的成绩。

基于此理念,我们形成了几个基本认识:民族教育要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国际事业的开拓相和谐;民族教育要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发展相协调;民族教育要与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和谐;民族中学自身的发展要和谐。

从培养学生角度来说,学校要培育健全的人,健康的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而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此外,作为一所民族中学,还要本着“尊重特点、兼容并蓄”的原则,既尊重各族学生的差异,又要让有差异的各族学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学生群体的和谐。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坚持文化兴校,倡导文化自觉,始终坚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追求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和谐发展。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始终坚持一些基本策略:构建和谐多元的发展格局,追求兼容并蓄与个性发展;凸显个性鲜明的民族特色;追求民族教育的现代化,在文化认同、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典礼仪式和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由此,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办学目标,学校在思想认同、课程建设、典礼教育、师资培训和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研究。

三、实践重点

(一)思想认同:文化自觉

1.营造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回民中学在办学中始终有一个共识: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都成为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资源。回民中学除了在各类建筑上呈现出显著的民族风格之外,还通过校电视台、广播台、走廊橱窗、少数民族节日系列介绍祖国各民族风情、名人与文化,认真组织各类民俗体验,让学生体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还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互动平台和数据库,让各族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也能体验祖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

2.加强文化融合

学校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讨会、专题论坛、德育沙龙等活动,坚持对教师开展民族基本常识、民族基本政策、民族宗教基本理论的教育,探索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工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也提高德育实效。促进教师加强和改进对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指导;并通过各种途径以“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为主题,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3.达成文化共识

学校从提出建设“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到着手研究、实践、总结、反思、提升,到最终跨入到“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行列之中,并于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两条文化的主线非常鲜明。一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即:创造适合各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一是深厚的学校精神,即:典出《中庸》“大德敦化”的“敦厚化育”这一学校校训。这两条文化命脉,一承传统文化之精髓,高擎“敦厚德行化育人”之大纛;一契现代文明之精神,力举“和谐适合发展人”之巨鼎。合而为一,都是指向“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终身”教育,指向人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提出文化兴校,是基于学校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内核,也是基于学校60多年致力于民族教育的丰厚积淀。

如果说文化兴校是一种自上而下、由人及我的校园文化运动,那么文化自觉只能是一种自下而上、由我及人的校园文化革命。

在践行“文化兴校”的三年间,学校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在教师方面,举办“文化兴校论坛”,组织“文化兴校大讨论”,开展“文化兴校大征文”;在学生方面,通过升旗仪式、电视校会、年级宣传栏、班级墙报、学习园地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不忘祖训,不忘使命”的大讨论。这一切都是由学校提出行动方案,由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与落实,极大地推进了学校两大文化精髓的认同感。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地提出: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学校倡导,民间行动,自下而上,由我及人,真的全在自觉。“文化自觉”唤醒了许多原本处于自发甚或是自闭状态中的“回中”人。于是,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小组成立了,课题研讨小组成立了,校刊创编小组成立了,各项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文化自觉”的提法源于社会学家费孝通。其核心可归结为16个字,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要义可理解为:要承认并保持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发现每个文化的闪光点,正确看待并欣赏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从而便利各种文化都能平等共处,使得人类社会走向大同。回民中学借他山之石,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核心也可以归结为16个字,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谐发展。

各美其美,是一种自重,一种特色,强调的是独创性。每个“回中”人都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自我发现,自我尊重,善于挖掘出自己身上的独特之“美”来,将自己所有别人所无的特色展示出来,将别人已有自己新创的特点开发出来,从而形成“各美其美”的敢于展示的优良校风。

美人之美,是一种尊重,一种悦纳,强调的是包容性。每个“回中”人也不能只会孤芳自赏,走向妄自尊大,而是要善于以一种观察者、欣赏者和学习者的态度来吸取他人展示出的“美”,包括品行、学识、教学与育人中展示出的最具个性化的智慧与精神。

美美与共,是一种共享,一种合作,强调的是共生性。这是从学校发展的总体而言,希望每个“回中”人在众“美”的共享之中加强合作,加强对话,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和谐发展,是一种和谐,一种存异,强调的是发展性。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是“敦厚化育”校训的旨向。从根本上说,和谐发展,就是要让“和而不同”的智慧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最终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和谐发展,达到学校其他具体事务工作的和谐发展,达到全校各民族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从文化兴校到文化自觉,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远而近,从著而微,从概泛到具体,从提出要求到倡导自觉,对每个“回中”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敦厚化育”和“和谐发展”的理念成为“回中”教工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指南。

(二)课程建设:文化融合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和关键工程,也是促进学校各民族学生和谐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据此,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课程内在逻辑规律,结合民族学校的学生特点,制定了《回民中学课程计划》,在逐步推进适合各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奉“文化融合”为宗旨,坚持重视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把德育放在首位;革新课程设置,注重科学人文的课程融合;关注各民族学生学习的机会选择、个体差异和环境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足够量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了民族教育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落实《纲要》精神,融合学校理念

(1)组织学习《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校“促进各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充分认识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内涵,力求将《纲要精神》与育人理念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

(2)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完善初中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减少课时总量,降低过高的课程要求。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和课程标准,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强数学和科学技术教育,注重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发展各民族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积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各民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发展校本课程,努力提高学校高中的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各民族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其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实验实践环节研究,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在科技、艺术、体育、外语等方面形成学校特色,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奠定基础。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

(1)开足、开齐、开好基础型课程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各年级基础型课程。完善各考试学科已有《校本纲要》具体内容的修订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完成基础型课程知识点、能力点、人格发展点的分解、年段衔接与统整。结合各教研组特色,指导教师对已编写和实施的校本课程和学案进行总结、反思、修订,并着手开发新一轮校本课程。在充分分析、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特点和状况的前提下,继续修订、充实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学案。

(2)抓实、抓细、抓深拓展型课程

巩固和提高前一轮规划期间创设的拓展型课程质量,优化已形成的拓展型课程系列,并在深入调查研究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以科研室、德育室、教导处为主要负责部门,分别修定、完善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学校拓展型课程体系。同时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凸显学校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德育活动类:“三观”教育、“仪式”教育、“主题”教育、民族讲坛等。

·促进身心健康和合作意识的社团活动类:心理健康、文学社、学生自管会等。

·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科拓展类:唐宋词赏析、宋词大家作品欣赏、中学数学逻辑知识初步、趣味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训练、英语阅读理解、物理拓展、化学拓展等。

·拓宽国际视野和民族交流的语言文学类:英语电影欣赏、英语口语(外教)、阿拉伯语、法语、日语、长江诗话、民族文化专题、民俗专题、回族历史文化、新疆人文系列等。

·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能力的实践操作类:化学实验室里的小产品、现代人与化学、小家电修理与维护等。

·体验信息生活和数字技术的科技学习类:机器人、VB程序设计、网页制作、E-learning、flash动画制作等。

·增强民族特色和身体素质的艺术体育类:形体设计、民族舞蹈、民族器乐、台球、羽毛球、网球、兵乓球、足球、蹴球、毽球、体操等。

实施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以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追求,尊重学生选择和意见,不断调整拓展型课程内容。

(3)拓展、拓宽、拓新研究型课程

以民族教育校本特色的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效果为基础,继续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头脑,拓新学生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关注学校发展,引导学生自主研发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加强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研究结果的质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提问,帮助学生合理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倡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

3.强化学校课程管理,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标准、校本课程实施指南、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手册等具体文本,调整学校课程原有结构框架,进一步促进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课程管理,每学年组织学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议,对学生评议末几位的课程项目作出相应调整。

(三)师资培养:文化濡养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教师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建设、引导自主发展、鼓励进修学习、优化激励机制、创设发展舞台”为重点,实施了“和而不同”文化濡养师训工程,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师德为首:和谐的人格,高尚的师德

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和读书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师德素养,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要及时加强教育工作,并采取适当的调整、换岗等措施。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在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对经批评教育无效的,可缓聘或解聘教师职务,直至撤消其教师资格。

实施“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对教师任职的水平进行科学评价,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和能力可“高职低聘”,对于不合乎时代发展要求,不合乎学校民族教育和谐发展要求,甚至缓聘和不聘。

2.理念为先: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观念

通过全国“民教杯”这一平台,切实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学习全国各地民族中学的经验,及时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并且合理地内化为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实践。

通过寒假和暑假的骨干教师培训与研讨,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3.素养为要:完善的知识结构,合理的能力结构

通过业务大练兵与大比武,切实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每届初二与高二教师在进入毕业班教学之前,完成由学校组织的“六个一”考核,包括开一堂课,命一份试卷,做一份试卷,写一份教案,说一堂课,完成一篇论文总结,全面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带毕业班,以期对毕业班的各族学生负起更高的责任。

通过“四期四奖”的发展平台,对不同发展期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成长期教师,提出上好一堂课的要求;对于发展期教师,提出上好家常课的要求;对于成熟期教师,提出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要求。分不同组别,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互相质疑与交锋中得到提高。

实行校内“助理制”、“轮岗制”等措施。帮助有活力、有能力、有干劲的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把不同民族、有不同特长的民族人才吸收到干部队伍里来。

4.科研为导:切实的教学科研,务实的校本开发

学校设立教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对教师申报的课题,经审定立项,根据课题的级别给以相应的经费支持,并在利用信息技术寻找相关资料时给以信息支持,学校图书馆设立科研图书订购专项基金。近三年来,学校中青年教师已经成功地申报了32个区级课题,其中19项已经结题并获奖。

进行自主组合式的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调研问卷,分析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学习与带教意向,然后合理搭配师徒结对,在结对中进行有效而深入的教学科研,从而促进结对的效果,调动更多教师的积极性。这一方式得到了教师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好评。

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组织骨干教师开发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化课程。既包括系列化的民族特色课程,如民族常识、阿语、民族美术课、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欣赏、民俗民风调查、蹴球、毽球等,也包括对于国家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与教师的教案与学案,数学、物理等学科已经基本上编好了全套教材,语文、英语等学科也正在进一步充实之中。

5.评价为桥:科学的评价,有效的激励

通过回民中学教师电子信息化个人平台进行科学评价。在信息化平台上,对于教师的德、勤、识、能、绩、量等各方面作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以更加显性而科学的数据促进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以形成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制定奖励条例,实行绩效工资,大力进行激励。制订“回民中学教学实绩考核条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取得重大成绩的教师实行“五挂钩”即与职称、评先进、提干、工资、奖励五方面挂钩。学校为骨干教师创造机会搭设舞台,让他们有一显身手、展示才华的机遇,让能者有为。

(四)典礼教育:文化浸润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根本的是以生为本。民族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仪式教育,由于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融入于典礼仪式之中,因此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之效。学校组织专项队伍,挖掘典礼在教育中的文教功能,建立了丰富而富于创意的高中典礼专业化设计资源库,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高中典礼专业化设计方案,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典礼活动中重仪式轻过程的难点。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形成了高中典礼活动专业化设计小组。该小组开发了一门校本的拓展型课程教材。通过开发各类学校典礼资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现有的资源,包含学校各类典礼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内容涉及典礼主题、典礼内容、典礼流程、典礼形式、典礼道具、各类精彩的典礼主持稿和发言稿,以及大量的典礼音乐。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一门校本的拓展型课程教材。对高中阶段重要的典礼进行梳理、分类,形成五大系列:国家性纪念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特色节庆、青少年成长标志性仪式、文体艺科类节庆。

由此,明确了五大系列学校典礼的工作重点与文教切入点。在五大系列性典礼中,有序地落实三类典礼(国家性纪念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体艺科类节庆)的教育实效,重点地加强两类能够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并体现办学特色的两类典礼(少数民族特色节庆、青少年成长标志性仪式),从典礼主题、内容、形式、流程、特色、音乐等方面实施专业化的设计,既具隆重的仪式感,又易于让学生接收、理解和感悟。

该小组不断总结并完善各类典礼活动,初步形成了典礼教育有效性要达到“三个满足”的经验。

1.典礼教育的主题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主题为“天高地厚”的高三毕业典礼中,主题和主题歌的设计中蕴含了对毕业班学生的良好祝愿:我们还有很多梦没做,还有很多明天要走,要让世界听见我们的歌,想要飞不必任何理由,我们说过不管天高地厚,想飞到那最高最远最洒脱。所有高三的各民族学生感受到了母校的深切关怀,感受到了学校“敦厚化育”的校训文化,很多学生热泪盈眶。

在主题为《唐风秦韵》的弘扬民族文化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在持续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关注传统文化。“唐风秦韵”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昭示着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也记载着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将再次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鼓励学生们在“唐风秦韵”中翩跹,重建我们的社会道德,重塑我们的精神意志,重构我们的信仰和希望。不仅高中学生踊跃参加,初中部学生也不甘落后,积极参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2.典礼教育的形式要满足学生的互动意识

在主题为《天高地厚》的高三毕业典礼中,我们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整合各类资源,首先给有关领导和每位家长发了邀请函,让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分享毕业的喜悦和感动,并为今后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祝福;特别制作了祝福留念卡、精心制作典礼视频,在每张祝福卡上面有校长的寄语和师生相互留下的祝福,值得珍藏;在典礼过程中,多媒体的充分运用、说出你的爱、唱响主题歌等互动环节使参加典礼的每位成员交织在激动、感动的氛围中;后来还为毕业班师生提供了典礼纪念光盘。

本次毕业典礼,也是少男少女们的成人礼,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毕业生们由懵懂少年跨入肩负神圣使命的公民之际最基础一课,通过这个仪式,他们会把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认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同时,典礼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爱。毕竟,对每个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是他们生命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应该以一个庄严隆重的仪式让他们终生难忘。所有高三的各民族学生也积极投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始终在互动中,他们才是典礼的主人。

通过毕业典礼的精心设计与组织,形成传统,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突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学校活动的主线,从而凝聚学校的人心,润泽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典礼仪式的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参与精神

在主题为“足音·足印”的高一新生入学典礼中,项目小组在新形式和新内涵上下足了工夫,让学生成为主角,让开学典礼成为高一新生在新学校开始生动的德育每一课。通过营造积极、温馨、和谐的多民族校园氛围,督促、提醒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从中获得精神和智慧的启蒙。开学典礼是值得回味的仪式,能让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促使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因此,我们学校基于自身的文化积淀,创造性地举行开学典礼。通过这种庄严、神圣的仪式,使学生们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找到智慧的殿堂和精神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新的学期中快乐、自信、健康,更重要的是自主、自觉、自愿地成长。

“唐风秦韵”系列活动更是师生共同参与,分5个部分:年级板报展示(传统文化介绍、美文、书法、篆刻等)、配乐诗文朗诵(精选、原创)、教室学习园地评比、古诗文及文学常识竞赛、现场开放活动,成为了当时回民中学的一大盛事,因为各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找到了参与的乐趣,得到了精神的陶冶。

每年开斋节,就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为此,学校特别组织各族学生在报告厅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欢乐的节日。通过唱民族歌曲,诵民族诗词,奏民族乐器,讲民族英雄小故事等各种形式表现了回族、傣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独特气息,缤纷多彩的民族艺术感染着学生,民族的精神更震撼着他们。在欢度开斋节的同时,每一位不同民族的学生也都能体会到和谐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欢乐,这对于他们和谐发展观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

(五)活动载体:文化共享

如何依托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更好地创设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民族教育活动的平台,是回民中学这所上海地区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学始终面临的重要课题。把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以此基地作为实施民族教育的开放教育平台,作为开展各类活动的优质文化载体,进而促进学校的管理模式、德育体系、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的总体变革,成为学校的又一重点举措。

2006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将回民中学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上报给国家民委,列为上海市唯一的一个“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建设单位。自此,学校全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确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组建领导小组,将“构建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提升民族精神为根基,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要内容,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德育新体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定期召开专题行政会议,研究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加强对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具体而言,由校长室对创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进行统筹,制定方案,党支部总负责,德育办组织协调学校各个部门,共青团、少先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合力。

2.坚持“六个整合”

(1)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内整合体系。

结合二期课改,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学和科研三个科室组织人员,充分挖掘学科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治、地理、历史、语文等课程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自觉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根据学校制定的分学段关于民族团结的实施内容,在教学中予以落实。

通过几年努力,我校教师已经形成了在教材中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教学理念,并开设了《民族常识》、《国际关系学》、《历史上杰出少数民族人物》、《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生活中的哲学》等校本课材。

同时,学校还通过研究型课程、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渠道不断完善课外教育体系。近年来,我们在建设学农、学军基地的基础上,注重高中学段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生态保护等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拓展学习和思维的视野。成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学习小组,切实推进了学生党章学习小组的各项活动。为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加市、区各项竞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组织了我校学生与越南国家台球队交流切磋球技、与法国中学生代表同上法语课交流民族传统文化、与香港王华湘中学学生网络互动互致节日问候、参加第四届香港校际网上实时辩论比赛暨埠际邀请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各族学生国家意识,公民人格和文化认同的素养。学校团委利用校电视台推出的由学生自己编排的《民族大讲坛》节目,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品牌项目之一。

(2)与校本课程开发相整合,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校本整合体系。民族歌舞、传统技艺、民间民俗活动……让这些代代相传、魅力纷呈的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既能让孩子们享受到书本外的轻松活泼,又能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操作性行为中具体地触摸和感知一个民族的文化脉搏,其效果自然不是书本上枯燥的说教可比拟的。学校现已开设了民族常识读本、民族习俗研究、民族分布与文化概要研究、回回识宝、蹴球、毽球、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欣赏、个体形象设计、阿拉伯语和法语、日语等课程。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维吾尔族木卡姆、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等还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上不只有京剧,还有苗族古歌、长调,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那么,我们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而民族学校中成长的各族学生也就能真正感受到“和谐发展”的价值。

(3)与主题教育活动相整合,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色整合体系。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团队活动、板报、民族大讲坛等方式,组织开展丰富的演讲、表演、竞赛活动。使主题教育更切合学生实际,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较好地内化为各族学生践行、审视、发展自我的要求。

重视国家纪念日、民族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五四青年节等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对这些节庆和纪念日的认识和了解,体验和感受这些节庆纪念日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创新学生各阶段的仪式活动形式,如入学典礼、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并不断总结和推进,使之成为专业化的系列典礼教育活动。

(4)与课外实践活动相整合,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外整合体系。通过研究型课程、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渠道不断完善课外教育体系。在建设学农、学军基地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拓展学习和思维的视野。成立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切实推进了学生党章学习小组的各项活动。为学生的社团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加市、区各项竞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和寻求与国内外各民族学校的交流和学习。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各族学生在接触社会,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拓宽了文化视野,进一步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趋向,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与先进信息科技相整合,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信息整合体系。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活动方案,如果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接受的话,都是纸上谈兵。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信息丰富等特点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育过程,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在网络上创立有关民族团结的平台,不断丰富其内容;大量收集有关民族团结的音响、视频资料;以多媒体为手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6)整合社会与家庭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构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社区整合体系。作为民族中学,学校在推进年级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中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的家长比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制订并不断规范家长委员会章程,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举办家庭教育沙龙等,认真听取学生家长的合理建议。

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注重学校教育、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和谐统一,努力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在校内通过发挥已退休的老校长、名教师的作用,对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和决策;校外则通过联合学校周边社区,挖掘社区的德育功能,整合社区资源,把特色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目前,学校已经与大宁街道签订了结对互助协议,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社区资源也向学生开放。

四、展望反思

1.和谐发展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尤其是民族中学育人目标的应有内涵

首先,民族中学学生应是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自身心灵世界的和谐体。他们应当有理想、有信念、有愿景,并且能够在为之实现而努力的社会性实践中充分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功利性。其次,民族中学生应当实现本民族文化与国家主体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第一文化背景与第二文化背景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质上这种文化的相关性也夯实了我国现有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基石。从上述两者看来,民族中学致力于培养的民族学生,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是身心和谐、文化和谐、社会适应的人。

2.必须搞好民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

首先是文化的整合。2000年以来,回民中学学生累计已有21个少数民族之多。学校应当包容这些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又能够使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及他们与国家主体民族文化之间形成有机的整合,既彰显出各自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能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文化整合的另一层意思还表现在学校文化的下位概念之间的整合,例如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等之间的有机衔接。

其次是情感的整合,尤指师生情感的整合。民族中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容、理解与悦纳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充分感知民族学校的民族情、师生情、生生情。

再次是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其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民族教育的信息技术建设和民族教育科研工作。信息技术建设应当是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发展的资源支撑,是民族学校办学质量与当地教育同步或超越发展的新的竞争平台。民族教育科研则是运用研训一体化策略,聚焦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使得民族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操作性、有效性不断得到增强。

3.必须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和谐发展相结合

民族教育和谐发展是民族中学在办学的基本理念,已经渗入到民族教育的各个环节。而民族中学的发展,各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支撑,只有将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为民族中学的重心,民族中学,特别是发达地区的民族中学才有进一步发展乃至飞跃的强大生命力。

因此,欲使发达地区民族中学的教育健康推进,就必须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而有序地整体推进,才能真正地促进各族学生的和谐发展。

【注释】

[1]本研究报告是200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编号:C05067)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乐霆,课题组成员:李延安、汤国新、杨隽、石裕雄(执笔)、沈钧康、沈相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