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诗歌的韵律美

浅谈诗歌的韵律美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歌的韵律美即节奏美,广义的“节奏”指停顿的长短、语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等所具有的一种鲜明的规律。一直以来,“感受音乐美”是诗歌教学中一项艰难的任务。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可以使他们对诗歌的音乐美有一个清楚而理性的认识。节拍排列的不同规律,有不同的美感。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不仅仅关注诗歌的内容,也同样注重语音的锤炼,通过精心选择字词来打造诗歌的韵律美。

浅谈诗歌的韵律美

王云凤

诗歌的韵律美即节奏美,广义的“节奏”指停顿的长短、语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等所具有的一种鲜明的规律。诵读诗歌能够把这些规律特征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美。音乐美包含抑扬的美、回环的美、悠扬悦耳的美、整齐激昂的美。

一直以来,“感受音乐美”是诗歌教学中一项艰难的任务。伏在纸张上的文字既没有声音,又没有活动,很难与优美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文字虽说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音乐又是人们耳濡目染的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但对于一般人而言,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很难沟通,因而二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太遥远。对于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都较低的中学生而言,要想从纯文字的诗歌中感受到音乐美,实在是困难的事情。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学课本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都没有相关知识的系统资料,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这一块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对薄弱的。基于上述原因,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活动中就有意淡化“感受音乐美”这一环节,不是避而不讲,就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自行感受,从而一带而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作为一种素养与能力,其教学内容开始增多,要求也日渐具体,相关的练习题出现的频率也有所提高。因而,切实贯彻新课改精神、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就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感受音乐美”的教学工作,真正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可以使他们对诗歌的音乐美有一个清楚而理性的认识。作为教师,一定要保证教给学生的知识框架相对完整而正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知识的引导下对所学诗歌进行有效的感知,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会有“话”可说。如果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学生即使有一定的素养与能力,他们也许只会发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叹。那么,学生习得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语文的教学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语文教师获得知识的渠道其实有很多。课本、教参和词典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虽然目前的教材、教参中有关诗歌音乐美的知识不够系统化,而且是零星散落在不同的课文甚至是不同的板块里,但是只要本着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辛勤耕耘,耐心积累,苦苦钻研,假以时日,一定会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而又准确的知识网络来。

要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怎样把系统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使之掌握并恰当地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要学会把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分解,形成可操作的一个个具体的步骤,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得多。至于讲授“诗歌音乐美”这一知识系统,我想应该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节拍

表现在诗句中,其实就是停顿。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不是一口气把完整的一句话一下子读下来,而是中间有不止一次的停顿。有一个音节构成的节拍,也有两个、三个音节构成的节拍。一般而言,诗句越短,节拍的数目越少。《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四言诗,每个诗句一般是由两个二字节拍组成;骚体诗,属于杂言诗,但长句较多,一句之中一般有两到三个二字节拍或三字节拍;魏晋时期的五言诗,则有两个节拍,其中一个为二字节拍,一个为三字节拍。优秀的诗歌作品,其节拍的安排都是颇具匠心的,因为这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辅助手段。

讲授感知节拍的安排规律,最好采用诵读感受法。因为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感,一般而言学生凭直觉就能将节拍划分得十分准确。如果遇到争议,教师可依据理论知识进行点拨。词语停顿法:一般是一个词一停顿,合成词不能从中间断开,单音节词不能和其他的词连读;结构成分停顿法:成分之间要停顿,一个成分内部不宜过长停顿。

研究节拍的意义就在于,在理解诗句的内容、把握诗句抒发的情感基础上,通过停顿的特点进一步感受诗歌韵律,从而准确地诵读出来,既给听觉一种美的享受,又能帮助听者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

节拍排列的不同规律,有不同的美感。例如,四言诗,读起来极其齐整,视觉和听觉都有一种整饬美;骚体诗读起来错落有致,有一种变化的美;五言诗,则整齐之中又不乏变化,它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似乎更为复杂而高级。

节拍的长与短,与诵读诗歌的语速有直接的关系。节拍短(音节少)、节拍数少的诗句一般宜读得慢一些(节奏舒缓);节拍长(音节多)、节拍数多(节奏紧凑)的诗句一般读得语速快一些。节拍的组合整齐缺少变化的一般不易表达复杂多变的感情,其表现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节拍富有变化又不乏规律的,一般可以更充分地表达丰富的感情。由这个侧面看,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国诗歌由《诗经》的四言到格律诗的七言,也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而这一感受则是感知节拍的意外收获。

二、语音

包括字的声调(平、仄)以及声母、韵母的发音。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不仅仅关注诗歌的内容,也同样注重语音的锤炼,通过精心选择字词来打造诗歌的韵律美。

声调方面:平声,读起来声调强弱程度适中,语速相对平缓;听起来悠扬悦耳。仄声,读起来发音较重,其中去声语速较快;听起来有些急促而生硬。如果平声仄声有规律的交错安排,就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来。

字的发音方面:虽然汉字的数量庞大,但语音中声母、韵母的数量却极为有限,这种现象造成大量的汉字不是声母相同,就是韵母相同或接近,从而使得许多汉字的发音都很接近。这种汉字独有的发音规律,就使得诗人在创造音乐美方面有了很大的艺术空间。

比如押韵。诗歌有规律地在不同诗句中同一个位置(一般为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种有意识的语音重复,会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会在诵读时形成一种音调和谐、回环往复、悠远绵长、余音袅袅的音乐美。押韵一般压平声韵,这样读起来悠扬动听,古诗中也有有意压仄声韵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一例。声调相同,前后都是同一韵,读来音韵铿锵,语气贯通,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保证了意蕴的和谐一致,使诗歌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新明的音乐效果。

又如双声叠韵词以及叠音词的使用。“双声”即两个字或几个字的声母相同。“公告”“方法”“参差”“踟蹰”等都是双声。“叠韵”即两个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阑干”“千年”“崔嵬”“窈窕”等都是叠韵。“叠音词”就是两个读音、字形都一致的词叠加在一起,“凄凄”“萧萧”“层层叠叠”等都是。这些修辞手段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不仅会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还会增加诗歌的音乐美,读起来会有一种声音轻柔、语调舒缓悠长、音韵和谐柔美的特点,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诗经》在这方面运用得十分成功,而现代新诗也有许多范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集中使用了双声、叠韵、叠音词的手法,使其所具有的音乐美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

研究语音的意义就在于,在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基础上,通过感受语言的音韵变化规律,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内涵。并通过诵读时音韵的轻重、缓急、强弱的变化,帮助听者,使其具有感染力以引起听者的共鸣,并陶醉其中。

三、句式

句式有整句、散句,有长句、短句。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节奏整齐,一般读起来声调铿锵,音韵和谐,而且有一种回环的美。长句一般在节拍的安排上较为复杂,读起来语速快慢不一,短句一般节奏安排较紧凑,读起来语速较快。如果在创作诗歌时在句式安排上别具匠心,一定会形成独特的音乐美。这在古代的杂言诗和现代新诗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还有一些特殊句式,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例如排比、对偶、反复、顶针、拈连、回环等。由于独特的结构形式,这些句子在诗歌中构成了不同特点的音律美。其中排比、对偶、反复,形式整齐,节奏相同,有一种激昂的美;顶针一气贯通,有一种回环的美。

四、章法

古诗中不乏长诗,现代新诗之中,长诗更是比比皆是。那么,在诗歌的章法结构上就给诗人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为了加强诗歌的音乐美,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诗经》时代,人们就有意使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重章叠句”,即章句的重叠。章与章之间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诗经》中的例子俯拾即是的通篇重叠,各章只更换几个字,如《无衣》;有的只在首章和尾章重叠,如《采薇》;有的隔章重叠,如《关雎》。十句的重叠和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则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章句的重叠直接形成了各章的节奏相同,这样就加强了诗歌的节奏,读起来回环往复、一咏三叹,增加了音乐的美感。新诗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在首尾两章采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强调诵读感知的学习方法。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加强朗诵的指导,是语文教师教授诗歌时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而且,诗歌的音乐美毕竟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对于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都不够高的中学生而言,仅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很难感受到。因而,反复诵读,运用理论知识作指导,在诵读中加强感受的实践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其实,并不是只有诗歌才讲究韵律美,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在创作散文时都注重文章音乐美的打造。那些优秀作品被人们称为美文,原因之一就是它在文字的声音方面安排得有一定规律。这样不仅能很好地传情达意,更是使得人们在朗读时感受到一种韵律美:或回环、或抑扬、或整齐铿锵、活跃而悠扬,总之是一种无穷的声音享受。如果学生在读诗歌时感受音乐美的底子打得好,他们自然会有能力迁移,在诵读美文时也就易于把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