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

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倡导实施素质教育,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以“导”代“灌”,以“放”代“抱”。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是必然会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品质的发展。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知,在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处于超重状态,其实质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第三节 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

现代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素质的新一代,他们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知识,而且具有多方面的较强的能力。今天,倡导实施素质教育,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以“导”代“灌”,以“放”代“抱”。放就是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要“导”、“放”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运动中一系列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

要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而教师的引导则是这一转化的条件。根据先行组织原理、结构原理以及反馈等原理,以系列问题为主干,通过含预习、质疑、讨论交流、反馈调整、整理等五个步骤的“预习”、“研究与交流”、“归纳”三环节活动过程,架成一个开放型系统,使教师少教,学生能动地多学、学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质量。

一、课前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权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在呈现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资料,并制造认知的不协调,“不确定是动机的根源”,先创设激“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思起于疑,“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中,布置了这样一些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是否应得到运动要靠力维持的结论?”,“物体受力时有没有惯性?物体速度越大,惯性是否也越大?”,“高速行驶的火车遇到障碍物是否马上静止?”。从他们提出的问题中,能够看到学生个别和普遍产生的问题在哪里,在开展分组或全班讨论之前,学生就通过自己的自学(包括阅读和动手实验),初步掌握了有关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索,起了有效的作用。

据调查表明,学生学有准备,是教与学“配合默契”、“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理解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必须依据丰富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直观感性材料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思维素材,是新知与学生认识结构原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的桥梁。充分发挥素材的启发功能。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立体的图像,伴以清新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用了演示实验,演示了在三种情况下(斜面上铺毛巾、平布、玻璃),保持同一高度、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球在光滑桌面上的分别运动的情况,结合多媒体,学生十分直观地观察到了斜面越光滑,物体在水平面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非常容易就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改变该种状态为止”。采用了这些直观手段,让概念、规律总是从分散到综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借助于实物、电教媒体,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形、光、色、声都作用于学生的感观系统使紧张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增加提问,组织全体学生讨论,讨论的内容来自学生在阅读和实验中提出并整理的问题,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想法,促进他们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加强对问题理解的深广度。例如“运动定律”第一单元,讨论在一个密闭的车厢里(看不到车厢外,也感觉不到车厢的震动,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你有没有办法确定车厢是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少同学提出:在车厢中放一光滑平台,在平台上放一小球,小球突然相对车厢向前运动,车厢减速,小球向后运动,车厢加速,但没有办法能够区别静止和匀速。有的同学补充,把球竖直上抛后,如落回原地是静止或匀速,落在前面是减速,落在后面是加速。也有学生提出:利用单摆,也可以进行类似判断。这时教师指出:由于车厢密闭,且与外界隔绝,可能不知道车厢的前和后。立即有学生指出,如果不知道车厢的前和后,车厢内的实验只能判断车厢有无加速度,并判断加速度的方向。通过这样步步深入的讨论,学生较深入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实质内容,知道如何应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不但使学生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只是相对于惯性系才成立,而且涉及到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实质,这已比教材的要求提高了。

议论——相互启发。在适当时机,教师提到了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议论或辩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创造动因和表达欲望,使认识发生飞跃。该种议论使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项信息传递,变成了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与学生之间横向交流,收到互相影响、互相启发补充的效果,同时一些难度较大,通过议论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又给学生造成了“愤”、“悱”的心理状态,渴求教师以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可掌握知识,又能发展能力。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质疑问题,使学生心理经常伴随猜想、困惑、紧张的状态,迫使学生不断地思索、判断、推理、论证。这就是必然会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品质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四、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以及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理论“序列原则”,认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应当遵循两个序列:第一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序列;第二是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这样教学才能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发展,从控制论来看,它的控制目标是: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提出,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当物体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知,在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处于超重状态,其实质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有了变式的材料和事例,还要让学生学会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为了加深理解,就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进行了比较:

img52

通过变式和比较揭示了规律的本质,使学生能顺利地达到学习目标,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作用。

五、巩固提高使知识系统化

知识是由概念和原理组成的体系,将某一概念、原理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对于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巩固,应用起来才会灵活。学习中的所谓“触类旁通”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结果。例如“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应指导学生自己列表总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斜抛、斜下抛等运动)的特征(受力特征、运动特征)、性质、规律。

在师生关系上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计划组织,启发点拨,引导把关,总结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阅读思考,实验观察,联想提问,讲座交流,练习提高,整理表达,归类巩固。教师能及时从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中收集反馈信息,作为规划和调整每一步聚的教学要求和采用方法的依据,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攻破难点,消除错位,使学的针对性大大加强。

教学活动是一个人际交往系统,“有效的教学取决有效的交往”。“预习”、“研究与交流”、“归纳”的教学,促进了课堂上师生之间接受与输出的双向信息的畅通,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讨论交流,同时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多向信息的畅通,促进了求同、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独立地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知识探索过程,独立地感知(包括阅读和实验观察),独立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应用,并在和同学、教师的讨论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方面的检验和修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素质、方法、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高。

教学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离开课堂教学就谈不上素质教育的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