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教学和教学组织

组织教学和教学组织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教学的技能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加以组织调控,使其集中于教学活动之上而争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教学论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广大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组织教学的技能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偶发事件能否迅速而妥善做出处理的教学机智上。

第二节 组织教学和教学组织

一、组织教学技能

组织教学的技能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加以组织调控,使其集中于教学活动之上而争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用目光环视组织教学

长期教学一线的实践可以充分证明这样一个事实:教师富有表现力的眼睛,往往胜过生动的语言。慌乱中的、走神的学生,一旦看到教师注意自己了,也就迅速平静下来了。用目光环视全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目光注视之下“一览无余”,常常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用情感组织教学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论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去影响学生,也能达到很好的组织教学的目的。当学生因困倦无精打采时,教师的饱满精神会使他们受到感染而提起精神;当学生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平静、专注,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而集中注意力;教师进入意境,感情充沛的讲授,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会被学生所觉察并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因此,教师的情感,在组织教学中有异乎寻常的作用。

3.用语言艺术组织教学

教师的语言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第一编中已多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但从组织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语言艺术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语调、语速的变化,富有感染力、鼓动性、幽默感的语言“俘虏”学生,使学生感动、向上。因此,用语言艺术组织教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技能。

4.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充分运用注意规律能够更好的组织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还要善于应用学生的随意注意和非随意注意两者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教师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十分集中时,可以加重语气强调“同学们,这个问题很重要,请大家注意听讲。”这样全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主动地与教师配合,用顽强的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但如果只凭随意注意,时间持续过久,脑细胞就会产生抑制现象。因此,教师还要善于将随意注意转化为不随意注意,使教学活动成为有趣的事,让学生乐而不倦。但是,如果只凭不随意注意,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为无意注意不能持久,它往往随着特殊刺激的减弱而消失。因此,要善于运用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相互转化规律组织教学。使两种注意巧妙结合,交错有致,成功地组织教学。

5.用激发置疑法组织教学

广大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问则疑,疑则思。教师通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布障设疑,激起学生的疑问,通过释疑使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组织教学的效果。组织教学的技能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偶发事件能否迅速而妥善做出处理的教学机智上。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积累经验,逐步形成行之有效,并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组织教学的技能体系。

二、教学组织技能的类型

课堂组织按照我们对其基本特征的分析,可归纳为十个行为方面。即行为的作用、方法、活动、题目、认知过程、参加人、时间、陈述、教学辅助和规则确定。在实际课堂运用中,每个行为方面又有各自的构成要素。根据我国的课堂组织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教师课堂组织的基本行为。

1.管理性组织

管理性组织的目的是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其作用是使教学能在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对于课堂纪律的衡量标准,过去和现在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前认为一个班级纪律好坏的基本尺度,是看它上课时是否安静。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不能有一点声响,连一个图钉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声音。而现在,人们主张课堂不能像过去那样令人感到压抑,教师不是独裁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既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又要有纪律作为保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组织的时候,既要不断地启发诱导,又要不断地纠正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堂秩序的管理: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迟到、看课外书、做其他功课、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吃零食等不专心学习的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讲课时东拉西扯远离主题,缺乏系统而引致学生不专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之间闹矛盾,以至家庭矛盾等,使学生心情欠佳而不能专心学习;社会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等。有时课堂的安排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如刚上完体育课,就要学生来考虑数学、语文等问题,也难使学生做到精神集中。

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首先必须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了解他们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然后对症下药提出要求,用课堂纪律约束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如下面两段对话。

对话一:

教师:李小亮,今天你怎么迟到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刚:是的,老师。走到半路我的自行车坏了,我推车跑到学校还是迟到了。

教师:你为了遵守校规,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推车跑到学校很好。但以后要注意早一点从家里出来,防止意外事故

小刚:是,记住了。

教师:请坐下安心学习,课间我帮你修车。

小刚:谢谢老师。

对话二:

教师:姚刚,你不知道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是违反学校纪律的吗?快点收起来。

王强:对不起,老师。我不知道,下次不会了。

教师:废话。昨天赵明看课外书时,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难道你听不见吗?

王强:但你没惩罚他呀。

教师:以后不要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谁再这样做,就会自找麻烦。你们一定要遵守校规。

对于如何处理一般课堂秩序问题的处理,我们的建议是教师可用暗示的方法。如用目光暗示,或在暗示的同时配合语言提示:“个别同学刚才恐怕没听见我说的话吧”,“我的话是不是每个人都听到了呢,我有点怀疑”。在这种暗示还不能起到作用的时候,教师也常常边讲解边走向不专心的学生,停留在他的身旁,或拍拍他的肩膀。以非语言行为为暗示或提示,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实际情况往往就是这样,无论课堂规则制定得多么切合实际,教师多么苦口婆心地诱导教育,也难免个别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大多数不是他们道德观念上的产物,一般是出于好奇或不正常心理的表现。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互相信任、自然、亲切的气氛,在没有暴力、厌恶的情况下,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对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做出恰当安排,使他们无法从不良行为中得到奖赏等正向刺激,从而逐渐自行停止不良行为。这种方法是当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课堂上出现时,只要不影响大局,不会对他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就不予理睬。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其他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抵消他的干扰。如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标本、模型等,或讲述一个生动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方法教师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是,应该认识到,如果能学会避免对不良行为作出反应,就能更恰当地驾驭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对个别生斥责、恼怒等表现,会强化他们的不正当行为。对这种行为不予理睬,反倒排除了对他的奖赏,使他感到灰溜溜的没有趣味,从而消弱它。

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其意思是,教师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一各合乎需要的替换行为,这种行为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奖赏。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讨论时总爱打闹,影响讨论的正常进行。教师可指定他专门思考一个讨论要点,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如果在小组发言较好,让他对全班讲,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此,使个别生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之间做出选择,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对替换行为的奖赏必须是强有力的,足以抵消不正当行为,促使学生选择替换行为。

说服教育与惩罚制度相结合。对个别生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如果在惩罚之前,帮助学生明辨事理,使其明白对他的惩罚是合理的,就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假如一个学生故意或不小心打破了窗子的玻璃,教师对他讲明了利害关系和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让他把碎片收拾起来,并适当赔偿损失,学生就会接受惩罚而没有怨言。在学生明白道理以后,会产生一种内疚感,认识到这是他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假如你只是从教室的讲台上观察学生,假如学生仅仅因被点名才走近你,假如他跟你的交谈只限于回答你的问题,那么,无论什么心理学的知识也帮不了你的忙。应当象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打交道,同他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第15页)。

2.指导性组织

这种所谓的指导性组织行为特指教师对某些具体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组织,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课程的方向为目的。

(1)对阅读、观察、实验等活动的指导与组织:阅读、观察、实验等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如何使学生迅速地投入这种学习,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指导性组织。

阅读在教学活动尤其是文科教学中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理科教学中也受到了重视。学生在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之前,常常是从头读到尾,把握不住重点。教师若利用阅读提纲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加以指导,使学生学会读,读有所得,就能逐步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生平事迹或学科发展史时,教师可提出时间限制等要求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出科学家主要事迹和本学科的主要科学成就。在这个指导性的组织中,给出时间限制是要求学生迅速投入,抓紧时间快速阅读,以训练其阅读的能力。要求概括主要内容,不仅会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集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阅读时思考的问题和阅读后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为回答问题作好准备。

我们都知道,观察是持久的注意,是带有观察的目的对对象的各方面进行研究。一般地看一看不等于观察。在准备让学生观察时,首先要给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然后才让学生进行观察。常常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解决问题。例如,生物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细胞吸收水分的实验》的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不同时,细胞会产生吸水和放水的现象。观察的重点是实验中所加入溶液多少的变化,被试物(萝卜、土豆等)软硬的变化。观察中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只有这样的指导组织,学生才能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2)课堂讨论的指导与组织:大家都知道,讨论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文学、历史、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对于自然科学教学中存在的有争论问题,讨论也是适用的。当课题富有争论性或具有多种答案时,运用讨论方法是最适合的。

讨论的特点是使班上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讨论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地思考课题,给予反应。通过讨论彼此启发,相互补充,对问题做出结论或概括。这样,学生就成为知识的主动追求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讨论中个人参与交流的程度随分组的大小而定。分组较小,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分组较大,不善于发言者有可能自动退出讨论。讨论的方式,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的大小和学生能力,采取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班讨论:当学生还不能自行领导讨论,或某些问题需要全班一起明确时,可采用全班讨论的方式。在这种形式中,教师是讨论的领导者。他提出问题后,发动学生相互交流,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讨论。因此,这种方式能保证交流或争论顺利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而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启发、引导的能力。其缺点是不能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讨论:这种形式比较常见,实际上是把全班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个组有主持人和记录员。讨论进行时,教师要一个组一个组地去听取发言,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这种类型的讨论,必须限定时间,才能使学生把精力放在主要问题上,不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都要把讨论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向全班汇报。

专题讨论:选几名学生组成一个专题小组,每人对所选论题从不同方面做发言准备,然后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同学要边听边记下每个人发言的要点,准备发表支持或不同的见解。发言结束后,教师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对选题做出明确的结论。

辩论式讨论:这种方式之所以称为辩论式讨论,是指将对某一问题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批驳对方的观点。采取这种方式时,辩论的题目必须有突出的含义,包括辩论的成分。主持人在开始时要有简短的引言,结束时要进行总结。总结要充分肯定辩论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对于结果有时可不做结论。

对于讨论指导的要求:首先,论题要具有两个以上的方面,不具有简单、现成的答案。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论题进行深入的揣摩。其次,论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源于他们所熟悉的,但又不十分明了的问题。再次,为了使讨论能顺利进行,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事先准备。在讨论中要善于点拨和诱导,使所有人参与讨论。要制定讨论规则,以防乱吵或把争论变成个人冲突。

3.诱导性组织

诱导性组织是指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充满感情、亲切而热情的语言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亲切热情的鼓励:这是一种很实用的组织方式,它既适用于好学生,更适用于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后两类学生一般都比较紧张。这时学生应该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们:“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没关系。”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或词不达意时,教师应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及正确的回答,然后鼓励说:“我知道你心理明白,就是语言还没组织好。”接着给予适当的提示,使他们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比较委婉地进行处理。比如说:“如果你再仔细考虑一下,我相信你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坐下再考虑一下。”经过这样不断地鼓励和引导,他们定会积极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当他们正确地回答了问题时,教师应该用高兴的语气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在教师亲切热情的诱导下,学生会乐于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预先设置疑点,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学习的欲望,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深入思考问题的一种好办法。首先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而学生的理解又比较肤浅时,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当学生要求解决矛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紧接着是使学生会思考,学会运用理论,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求得矛盾的解决。正如《学记》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意是说,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习,是引导不是拉拽,是激发不是压抑,是诱导不是代替。也就是说,教师除了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外,还要启发诱导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