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申报课题需注意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申报课题需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题又称研究项目。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是一项科学的思维过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理论问题。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研究的重点。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道德情感教育研究等无不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

第一节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一、课题的概念

课题又称研究项目。所谓课题,就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方向限定课题,课题展示方向。课题不仅仅是个名称,它应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比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这个课题,从题目上便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小学阶段的普通教育,其研究范围即是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其目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是一项科学的思维过程。一般课题类型比较多,如新开课题、结转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等。

二、课题来源

研究课题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实践,即在教育实践中产生课题。在实践中常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开展研究。二是来源于理论文献,即从书本中找课题。就是从现有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去发现空白,揭露矛盾,把理论上还没有人研究过、别人研究过但仍有争论的问题,或者是别人已有研究的结论,但自己有不同看法的问题,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就整体而言,从实践中找研究课题与从理论文献中找研究课题是同等重要的,有些问题又是有联系的。如果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是值得研究的话,必定是理论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实践问题的解决又必定能丰富并充实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从理论文献中找出的课题,有的尽管不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会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当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这些问题便会被提出来。所以,两种研究课题。结果是殊途同归。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理论问题。前者主要体现研究的实践价值,后者主要体现研究的理论价值,两类课题都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因而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源泉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研究的重点。

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宏观领域的问题,主要指对中小学教育的全局产生巨大影响的问题。如中小学教育的学制问题、课程设置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发展规划问题等。这类课题通常研究对象比较广泛,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涉及内容多、资料量大、持续时间较长,因而一般由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门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选题研究。另一类是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指中小学教育某一具体方面或者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往往是选题的直接来源。对这类课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中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教学是中小学的中心工作。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学习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质量与效率等都是研究的课题。

2.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的培养方向问题。中小学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实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道德情感教育研究等无不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

3.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管理体制、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研究课题。

4.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为适应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的要求,中小学教育需要转型。在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从人们的观念更新到具体的操作,教育改革向每一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面向现代化,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展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

5.中小学教育内部联系中的问题

从教育系统内部看,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都发生着密切联系;从教育系统外部看,中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题。

(二)教育理论文献是中小学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

在人类发展史上,很早以前教育就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例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愤悱启发”的思想、“学思行结合”的思想以及道教教育的系统主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集成之作《学记》的教育思想等。在现代教育史上,从夸美纽斯到杜威,教育家们对教育现象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见解的教育观点和主张。从现有的教育理论文献中,从前人构造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寻找并填补其中的空白,可以继续研究他们提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对前人的理论提出质疑,经过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还可以参与学术上的争鸣和讨论。

从实践中发现课题与从理论文献中选择课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具体课题中往往既有实践价值,又有理论价值。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如果很值得研究的话,通常都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实践研究所解决的具体实践的问题,往往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理论。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发现、选择的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发现一个好的课题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研究者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现和选择课题,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问题筛选

问题筛选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再分析其重要性程度和研究这些问题意义的大小,确定其研究价值,并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大、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与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二)经验提炼

经验提炼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可资利用的发现和选择课题的方法。长期工作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一般在自己的实践中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何把经验总结出来,让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中必然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一个个研究的课题就出现了。比如,许多中小学校长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诸如“严格要求”、“尊重信任”、“感情投资”等。这些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吗?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教师的作用是不是相同?这些做法有没有理论根据?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有无主次之分?由此形成了研究的课题。

(三)资料质疑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资料中往往潜藏着大量科研课题。资料质疑,即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资料中不同的观点,诘问前人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从中产生研究课题。

(四)现状分析

即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五)意向转化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有时会对教育的某一问题萌发一种探索的意向,这种意向实际上是一定的教育实践或理论信息在思维中积累的反映。这种意向如果不能及时抓住的话可能会稍纵即逝;如果紧紧抓住,则可能产生一个研究的课题。当这种意向出现时,如能对它作进一步的思考,使得问题逐渐清晰起来;同时对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查,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分析其研究价值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及其他客观条件,从而形成正式的课题。

四、课题的类型

(一)按研究性质划分的类型

根据研究性质不同,科研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可视为理论性课题。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像“部分山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研究”、“中小城市中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初二学生分化现象研究”等课题。

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为解决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提高的五年计划研究”、“学校教师数学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推广研究”、“教学法的试验应用研究”等。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际。

(二)按资料来源和时间划分的类型

根据资料来源和时间不同,教育科研课题可分为历史性课题与现实性课题。

历史性课题主要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揭示教育的规律,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现实性课题主要通过对现实教育资料的研究,认识和解决现实教育中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教育预测及未来教育研究。

(三)按研究内容划分的类型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教育科研课题可分为综合性课题和单一性课题。

综合性课题主要指同时涉及到教育若干领域或若干方面内容的课题。如“城市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律与管理制度研究”等。综合性课题一般要分成几个课题,组织较多的研究者协作完成。单一性课题主要是对教育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进行探讨,如教师研究、学生学业成绩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等等。

(四)按研究手段划分的类型

根据研究手段的不同,教育科研课题可分为实验性课题与描述性课题。

实验性课题主要指通过实验设计来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描述性课题主要指通过调查研究、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手段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又称论理性课题。

(五)按选定形式划分的类型

根据课题选定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新开课题、结转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新开课题,即当年经过反复评议、论证,新列入年度计划的课题。这类课题是当前、当地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中居重要地位又是当前急需优先研究的课题。结转课题是指上一年或更早时间开设且尚未完成的课题。对这类课题是否继续研究,应取审慎态度。即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不看实效与条件继续从事徒劳无益、事倍功半的劳动。委托课题是指有关部门委托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属协作性质。它对于完成一些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是必需的、有益的。自选课题,则是指研究人员自己选取的课题。

总之,对于教育科研课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类。不过各种类型的划分都只是相对的,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的课题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

五、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意义

(一)课题选择的原则

选题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复杂劳动。研究课题的确立,要在选题的依据、原则、过程与方法方面进行严格的论证。所以,选题的总原则,第一应当是在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精神指引下,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第二应当依据它的科学价值,这是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其具体原则有:

1.需要性原则

这是选题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即: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确定课题,着重研究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使科研真正能够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的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服务,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服务。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有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必须具有科学价值。所谓科学价值主要包括:①教育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新。新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会使教育科研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或向前推进一步。②空白的填补。新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会对教育科学某些短缺和空白给予补充,从而对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某些贡献。③通说的纠正。新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会纠正教育科学中某些不正确的观点。④前说的补充。新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会对前人的研究有所发展,使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完整。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科学研究的生命,要求在研究成果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教育科学有所贡献。

4.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一是指对所选的课题有无研究能力及占有资料、实验经费、实验设备等条件;二是看课题研究出的成果有无普遍推广价值。如果既无研究条件,又没有推广意义,就不应立题。

(二)课题选择的意义

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选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过程乃至校长组织管理中小学教育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题指导着研究的方向

在教育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研究者总是根据实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中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者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所认定的必须着手解决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并在这些方面开创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稳定、明确的主攻目标和研究线索。好的课题的提出,将会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带来极大的推动,以至会揭示一个时期内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例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课题,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我国教育改革、教育科学产生重大影响。

课题还影响着整个研究过程的方向。课题是对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主题的界定,整个研究工作由此展开,并围绕其进行。比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它指出了研究的对象是初中学生,其范围限于农村,目标是揭示出“辍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整个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成果的鉴定,又都必须紧紧围绕课题进行。显然,课题明确,整个研究活动的方向就明确。

2.课题可以反映整个研究价值

课题是教育实践和教育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联结点。它反映现有实践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又反映向未知领域探索和前进的广度和深度。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教育科研中,课题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解决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其对教育的影响不同,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而其价值体现也就不同。例如,当前中小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这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围绕素质教育选择研究课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课题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起着制约作用

课题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启动着整个教育研究的机制,制约着教育研究的进程和方式。在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都不尽相同,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存在差异。例如“现阶段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研究”与“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两课题都需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但前者应侧重于阅读内容的分析,后者侧重于阅读方法的研究,这是受到课题限制的原因。

课题的选择不仅对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体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中小学教育中的理论或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实际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源泉,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往往受着中小学教育现实发展的制约。只有贴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能切实回答中小学教育实际中的问题的研究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因而,课题选择得好,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小学校长科学管理学校,不断改进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论证的组织和实施

教育科研是一项系统的有序工程,需要很强的计划性,需要进行严密的论证。课题论证一般有论证准备、开题论证、综合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论证准备

要保证论证的质量,必须认真做好开题论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主要的是做好课题计划准备,以交付专家以及有关人员论证。在提供课题计划时,应当针对不同的计划类别有所侧重。如教育调查课题计划,提供论证的侧重点,应放在计划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发展性上;教育实验课题计划,侧重点则应放在实验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操作定义(操作活动的特点)、实验对象(选取、分组)、可比性、控制性和重复实验等问题上。

(二)开题论证

开题论证是对课题进行全面评审。经过专家、专管领导和同行研究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讨与审议,作出抉择,或对课题计划提出调整与修改的意见,最后批准实施。开题论证一般要从课题实际情况出发,比如课题较小,或是个人课题,可通过座谈会形式进行,课题主持人向有关同志介绍课题,征求与会人员的意见。如果课题较大,或是集体课题,则必须进行系统论证,可以采取通过课题论证会形式。课题论证会前,研究者必须将课题的目的、目标、内容、研究对象、具备的条件等进行系统整理,提交论证报告。在论证报告中必须提供以下方面的内容:

1.主题目的。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

2.课题的价值。课题的价值是选题的依据,所选课题对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或回答中小学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有什么贡献?选择这一课题的依据是什么?国内外在这一研究中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3.课题研究的条件。这一课题研究涉及哪些客观条件?是否都能满足?从研究者自身看是否有足够的知识、能力、信心?

4.方案。方案是否完备?方案中各部分的联系如何?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5.过程分析与结果预测。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研究结果可能出现哪些情况?是否会带来不良后果?

论证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论证报告,向研究者提出质疑。但论证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对于一些重大的课题,一般还要进行综合评价,作具体的价值分析、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以确保研究的质量。

(三)综合论证

综合论证,即综合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来说,它是自我论证评价、同行论证评价及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的结合。从过程角度来说,它是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