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对吗

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对吗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按照上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解释,教师职业道德可能仅仅被当作客观的、外在的规范或准则,而不能将其视为人主观上或人自身内在应具有的。二是它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这种特性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的形成

教师,广义地说,泛指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者。狭义地说,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教师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在原始社会中,就有伏羲氏“教民从猎”,神农氏“教民耕种”等传说。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师”字。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有几千年历史了。

首先,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必然要求人们具有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认识社会的能力。于是,一些部落、氏族的首领、富有经验的老人、能人和妇女,便有意识、有步骤地把制造、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等传授给年轻一代。

这样,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就出现了。有了教育活动就要有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一些首领、老人和能人。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主要靠言传身教。一些部落、氏族的首领,他们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威望,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地地对全体成员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的劳动越来越复杂。随着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铜器与铁器逐渐代替了石器而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农业和畜牧业也陆续代替了渔猎、采集而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人们开始意识到,要顺应自然、把握自然、驾驭自然,必须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认识自然,学习掌握改造自然的技能。

于是,人类教育活动的目的越来越明确,内容越来越系统、深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形成,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已开始向理论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再单纯依靠言传身教是根本不可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教育者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教育的内容要求经过选择和提炼,教育的手段也要求革新和提高。

文字的出现给教育者传授知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了文字记载和史料参考,教育者的教育活动逐步表现出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教育者的从教活动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到了周代,我国已经设有专职官师氏,并有大师、小师之分。

最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还只是渗透在生产劳动中进行,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劳动的管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混杂在一起,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没有专门的机构。

随着生产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一部分人开始具备了从事文化教育、管理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才能,于是生产劳动的内部逐步出现了分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脑力劳动便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这就为教师职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脑力劳动的形式出现。当人类社会进入阶段级社会以后,脑力劳动就成了剥削者的特权。他们为了维护、巩固其反动统治,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在宫廷和官府中办学堂,任用一些官吏承担教学工作。这样,就由从事脑力活动的剥削阶级中分化出了教师。春秋时期的孔子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这样,在中国就第一次正式出现了教师和教师职业。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涵义

21世纪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因此,了解和弄清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不断被提及,但如果真的问起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很多人的回答却往往不全面。较为普遍的回答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这些回答是不完全的,因为它们没有完整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作为科学认识的基础,概念往往对人的认知取向和实践行为的确定具有潜在的制约性和引导性。因此说一个科学的概念往往是科学思维得以开展的基石。如果按照上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解释,教师职业道德可能仅仅被当作客观的、外在的规范或准则,而不能将其视为人主观上或人自身内在应具有的。如果认同了这样的概念,就有可能受到这一概念所给定的内涵的牵引而形成这样的观念定势:即可能只使人知道把它视为外在行为规范,从而忽视这些外在规范准则的内在性转化及其行为的自觉性表现。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涵义包含了两层深意:

一是它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这里所说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具有客观性,是外在(社会、职业生活等)因素对人提出的要求。只要在教师职业范围内,无论是什么时候,这种要求都是存在的。所以,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体现的是外在因素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性,具有他律性。在这一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外在规范或准则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内在获得,它所体现的是教师内在的自主性或自觉性,具有自律性。我们平时说这个人或这个集体道德风气的优或劣,道德水平的高或低,就是由这种意识和行为品质上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外在道德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只是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内在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则表明人的道德实际是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这种“必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

二是它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这种特性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对教师职业道德作如上理解,与中外历史上对道德内涵的最初解释是一致的,符合历史上对道德内涵的最初认识。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道德的含义较广,但基本的意思正如《说文解字》中理解的那样“道者,路也。”“德者,得义。”在语意上“道”原指人行循的道路,在哲学和伦理学的范畴内,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法则。“道”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主要指外在的客观要求。“德”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要指人内心获得的信念、意识和品质等。“道”是“德”的前提,是“人所共有”的,没有“道”就不会有人的内在感悟和所得;“德”是“道”的内在所得,没有“道”的内心获得,就不会有“德”,所以“德”者被视为“人之所自得”。

总之,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具有这样的内涵特征。分析中外历史上和当代伦理学对道德内涵的解释,意在说明我们所认识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合理性。它告诉我们道德不只是身外存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内在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化的行为或准则。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他用这种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向我们揭示了教师劳动的基本性质:教师劳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正是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教师劳动对象的多样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也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感情、有理智、有个性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他们不仅有性别上的差异,还有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有各自不同的生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说过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不只是一个世界,而是几十个世界,甚至是上百个世界。教师既要按统一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健康成长。

2.教师劳动内容的丰富性

教师的劳动是改造社会、培养人才的复杂劳动。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教好,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仅仅在他所教的一两门学科方面对学生负责。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管学习,又管身体;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还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是一个综合运用智力的过程。教师劳动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传递知识、开发智能。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长期劳动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是通过人的大脑的整理加工形成的科学体系。教师积累、传递、转换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更是一项需要教师作出多方面努力的艰巨工程。在教师的教育劳动中,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经过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体验、意志的锻炼、信念的建立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一个长期过程。

4.教师劳动的能力素质需要的复杂性

教育对象需求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是全面的。凡是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他们不仅应当了解、精通并成功地传授某些学科的知识,还应当十分重视自身的能力、心理品质和教学艺术的培养。如在能力方面,一名优秀教师,要有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在心理品质方面,要善于集中和分配注意力,有细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独特的思考能力等。此外,还要有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地实现教育目的的意志品质。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应付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并善于时时处处灵活、适当地把握教育分寸。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同时教师的劳动也具有艰巨性。教师劳动的艰巨性与工人、农民不同。教师的劳动,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具体说来,教师的劳动,上下班没有明显界限。教师不能因为下班铃声响了就把学生搁置一边,班上、班下都是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人那种“上下班”、“加班”等劳动的时间概念,对教师来说是不适用的。教师教学负担重,白天要上课,课余要辅导,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还要通过自修去补充、更新知识,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教师的劳动可以说是“全天候”的。教师的劳动,没有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无论是在学校,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只要有学生活动的地方,就会看到教师的身影。教师的劳动中既包含着体力的消耗,又包含着脑力的消耗,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操心事”。教师所从事的这种时间长、一环扣一环的连续劳动,这种弹性大、强度高、需要投入全部身心的紧张劳动,对许多人来讲,多半是超负荷的劳动。

(二)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师的求知精神、思维方法,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研究表明,学生一般都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所谓学生的“向师性”,就是说,学生都有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都希望教师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品德言行具有示范性

历史上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本人的品质和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作用。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以身作则”的见解;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即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人格和言行本身。这种教育手段是建筑在教师平日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上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中。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随时随地都在用自己那双敏感的眼睛观察着教师的一言一行,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一个有良好品德的教师,他可以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教育实践证明,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传授,所获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实践证明:一个品格高尚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2.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示范性

在教师的劳动中,知识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是劳动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教师分析教材、演习教材过程具有示范性。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更独具一格。例如幻灯投影、闭路电视系统、电脑辅助教学模拟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体现了示范性手段的现代化,使得教育效果大为改观。

3.教师指导学生的各种实践,更直接体现了教师劳动手段的示范性

为丰富和检验课堂教学内容,当今教师越来越重视组织、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了证实某项客观真理,教师要亲自设计模拟实验,亲手演示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验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亲手示范与指导。

(三)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教无定法。教师的各种教育活动都必须在观察和分析劳动对象的基础上,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并科学地预见其结果。这就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好学生上。教育是一项培养有创造性人才的伟大工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更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主动性、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教师要从教育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未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人们常用“灵魂工程师”、“塑造新一代的艺术家”等褒奖之词,歌颂教师的工作,这正好说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好功课是教师的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堆作业,表面上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似乎是重复劳动。其实,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首先,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掌握,教师就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将它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准确、通俗地教给学生。对工作充满创造热忱的老师,他们从来不是冷漠的知识解说者,而是知识的再创造者。在讲授的过程中,教者本身就被认识过程深深吸引着,联想丰富、思维活跃,能够进行创造性的讲述。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怎样去启发学生,积极发展学生的智能。只有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阶梯。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于变化了的情况善于作恰当处理的教育机制上。教师的教育机制,是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指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临时突发的意外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同样表现在教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上。教师不能当搬运知识的“壮工”,而要做传授知识的“艺人”。

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才能。只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世界许多国家都已开始着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伟大工程。当今教育对学习者的要求,从“学到什么”转到了“会学什么”、“会不会学”、“创造什么”。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对教师劳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从事当前的教育工作,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教师应自觉意识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以创造性的劳动从事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

(四)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和迟效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语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迟效性,说明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需要较长的周期。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立,都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立竿见影”是不可能的,“拔苗助长”更是错误的。

教师期望在学生的身上产生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是因为:其一,心理科学的发展证明人的身心发展有一个过程。人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同时,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熟悉和认同才能适应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需要,不可能超越人在一定身心发展阶段所承受的能力,强制性地实现不切实际的教育培养目标。其二,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阅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往往是多变的,并容易受到临时动机的干扰。这就使得教师的教育活动不可能是一次就奏效的,而必须长期反复地进行。其三,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要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才能得到最终验证。

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如何,表现如何,从成才的角度来讲只是一种“暂时效应”。只有当学生作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走上劳动岗位后,看他是否适应社会的要求,能否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检验出教师劳动的“长期效应”。

教师劳动的这种长期性、迟效性,说明培养人才不仅仅要关心他的现在,更要关心他的未来。这也说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超前性的劳动,是一种为未来做准备的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站得住脚,就要有适用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丰富的人才资源。这种严峻的形势要求教师决不应当盲目地追求眼前的“暂时效应”,而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随时进行方向、内容和方法上的调节,使自己的劳动真正具有面向未来的战略意义。

(五)教师的劳动具有社会性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许多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教育。教师的劳动既有独立性,又是群体协作性的劳动。只有许多教师通力合作,并与社会、家庭取得广泛的联系,构成一股合力,形成一种众星捧月之势,人才才有可能诞生。任何优秀人才的涌现,都是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配合,共同施加教育影响的结果。所以,教师的劳动充满了社会性。

教师劳动的产品具有社会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加工出来的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即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他们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技能和思想觉悟的人,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产品”要高度负责,要以百倍的热情精雕细琢,努力做到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

教师的劳动,自始至终都要围绕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此外还有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等。离开了这些关系,教师的劳动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意义。这就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社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