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文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改革文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仅从改革文科教材,实行综合文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问题,谈谈我们的做法。经过探索,我们逐渐发现这样一条改革分科教育、发展文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尽扬分科教育、分科教学之长,力补分科教育、分科教学之短。传统的教学体制,重在分科教学,并规定了各科的课时数,给各科教学以“法定”的地位。

第八节 改革文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要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仅教育系统内部就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结构、运行机制、课程教材、师资素质以及条件保障等等方面。下面仅从改革文科教材,实行综合文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问题,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确立综合文科教学的新思路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普通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教材建设,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法改革,更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为,现行的中学文科分科教材是经过了若干专家、若干年精心编辑而成,自成体系,脉络清晰,因果分明。讲起来,有条有理;学起来,不枝不蔓;同时,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文科分科教学的作用是大的,但也存在着某些缺陷与不足。我们认为,文科分科教学造成了两条缝隙:

第一,各科教学,“各自为战”。众所周知,文科各科之间是相通的,但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却是彼此之间虽“鸡犬相闻”,而却是极少沟通,科与科之间就存在着许多沟沟坎坎。学生学到的知识如果说能够穿成串的话,却不能很好地连成片,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教材内容永远跟不上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科学知识日新月异,而现行的文科分科教材都是几年前的成果,尽管当时的内容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但几年后却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的综合能力之间,就存在着缝隙。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始了“横向文科”的探讨。从此,展开了综合文科教学的课题研究。

二、设结构,定方向,向课内外进军

课题确立后,重要的是确立研究方向。现行的中学文科分科教材,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我们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要肯定其长处与优势。但各分科之间的缝隙,内容与最新形势之间的缝隙却是需要弥补的。经过探索,我们逐渐发现这样一条改革分科教育、发展文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尽扬分科教育、分科教学之长,力补分科教育、分科教学之短。力补其短的根本举措就是增设“横向文科”,它是借文科各分科纵向之势,搭桥填沟而成“横向”之局的。这因势成局的过程,是建立在纵向文科的基础上,它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纵向文科中的某些知识点,又在搭桥填沟过程中培养了分析、认识横向新问题的实际能力。

不仅如此,在横向文科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因纵横相逢而碰撞出许多五彩缤纷的兴趣的火花来。兴趣的积累最终会形成“变苦读为乐学”的新局面。

尽管“横向文科”存在上述优点,但在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要想再在课内塞进一个完整的“横向文科”,仍然十分困难。因此,只能课内课外双向进行。课内,是指教师在进行文科分科教学时,“搭桥填沟,引渡邻科知识”;课外,是指利用活动课进行“横向文科”教学。向课内外进军,以弥补文科分科教学的两条缝隙。

三、建实体,双弥合;绘地图,创氛围

改革文科分科教学,进行横向文科教学的方向已定,但在改革中以何为载体的问题又会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把最新最典型的时事,作为改革文科分科教学,弥合文科分科教学造成的两条缝隙的载体。充分利用这个实体,作为现行纵向文科教学与横向教学的结合点,并进一步把这个结合点发展成运用纵向文科知识、智能来综合认识、分析、解决“三个面向”中最典型、最新鲜的形势问题的实验园地。这样,以时事为实体的结合点与实验园地,对现行文科分科教学所存在的两条缝隙进行双弥合的格局就初步确立了。

学生在这个实体里得到了边结合边实验的学习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就不断地被激发出来,逐渐和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接轨。

正因为这个结合部、实验园地的实体是瞬息万变的时事,时事的更新导致了实验园地内容的变化,知识的容量不断充实、扩大。由于在运用所学各科知识认识、分析、回答时事问题的过程中,不是某一单独学科知识的孤军奋战,而是文、史、地、政各科知识融汇的百团大战,在这样的会战中,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会师,自然便将参加会战学科知识之间的缝隙一一地弥合了起来。

时事材料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而每项内容又都有其来龙去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错其中,彼此相连。因此,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时事这个实体作为弥合两条缝隙的结合点和实验园地,并非易事。经过仔细分析之后,我们认识到:空间是时事的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地图把空间突现出来,事件、时间、空间三者的具体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就很难清晰地描述出来。因此,我们决定从地图下手,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设计了两幅用玻璃钢夹心的双层彩色巨幅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各一幅,均近8平方米),分别悬于教学楼门厅的两壁上,名曰:“时事氛围”,其意为:通过它,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特有的、笼罩全校的时事氛围来。图的底层有色彩鲜明的政区,交通索引;表层可随时根据需要,将最新鲜、最典型的时事内容,以最醒目的,最有魅力的形式,最生活、活泼的文字,表述、张贴、勾画于地图示意的适当空间位置之上。同时还根据需要随时将过时的内容摘除(存档、备考、备用),另行张贴、书写、勾画新的内容,做到月月清新在目,内容常换常新。时事这个实体,使学生纵向文科的知识结合了起来,并为认识、分析、解决时事问题创造了喜闻乐见的有利阵地。弥合两条缝隙的舞台,就这样搭建了起来。

四、改教法——探求“读、赛、讲”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以读自励。以赛切磋,以讲点睛”,是这套教学方法的要领。学生通过阅读,磨砺自学的能力;通过竞赛,借他山之石,提高自学能力;通过教师“画龙点睛”的讲解,解决疑难问题。在“读、赛、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一步一个新台阶地向前发展。

“读、赛、讲”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对于活动课普及教材——《时事氛围》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事氛围》的新教材在巨幅地图上出现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读阅;当课余学校播音室向全校滚动式播放《时事氛围》新教材的时候,学生在宿舍里、教室里、操场上,静悄悄地细细聆听;当围绕《时事氛围》的新教材组织文科综合智能竞赛的时候,那热烈、激昂、饱满的情绪,并不亚于一场引人瞩目的球赛;当学生在时事沙龙里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的时候,当“时事讲座”触动着学生的心弦,座无虚席的时候,那画龙点睛的实效,常常令人喜出望外。

五、排课程——安排活动课,增设选修课

传统的教学体制,重在分科教学,并规定了各科的课时数,给各科教学以“法定”的地位。我们的综合文科教学,应该如何对待这一问题,这也是改革分科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做法是:在保证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安排活动课,增设选修课。创建了“保证学科课,加强活动课”的新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了两课时活动课,给了我们开设的《横向文科》选修课以应有的地位,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们的综合文科教学实验,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属探索阶段,改革的路还有很长,诸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坚信,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