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土志书的整理情况

乡土志书的整理情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土志书的整理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以上是自乡土志产生以来不同时代中外学者对它的研究与整理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对乡土志这种文本基本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失忆”状态,对乡土志书的编纂与研究反不如清末民初,甚至研究水平出现倒退。

四、乡土志书的整理情况

乡土志书的整理工作开始得比较早。1937年,方志学家张国淦就根据燕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主持印行了《乡土志丛编》第一辑,收录陕西省乡土志10种。书中指出,乡土志为研究地方自治必要之书,逊清预备立宪,敕各县从速编纂,而印成流布者,不过百数十种。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将收集到的29种新疆乡土志率先打印成册,题名为《新疆乡土志二十九种》。70年代以后,史地学家吴丰培将家藏5种新疆乡土志陆续刊印。其中,吐鲁番乡土志由中国书店刊印,其余4种连同《新疆乡土志二十九种》收入1990年10月由兰州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61卷,共计33种新疆乡土志。1985年,辽宁省图书馆整理出版了《东北乡土志丛编》,共收录东北地区乡土志书24种(另有3种非乡土教材)。同年,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出版了《新疆乡土志稿》[32],收录铁迪道14部、伊塔道5部、阿克苏道13部、喀什噶尔道12部,共计44部乡土志。1986年,陕西省图书馆影印了《乡土志丛编》(陕西省)第二辑(收5种)、第三辑(收4种),两辑共收录陕西省9种乡土志。同年,日本中国文献研究会出版了片冈一忠编的《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1905年,日本人林出贤次郎(1882—1970)两次到新疆,任教于乌鲁木齐陆军士官学校和法政学堂,在新疆前后居住四年时间,结识了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回国时带回一批刚编就的乡土志,片冈一忠所编的《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就是据此汇编而成的。1987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方志丛书》,收录乡土志64种(包括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所编9种)。2001年11月,线装书局影印出版了《乡土志抄稿本选编》,收录乡土志书81种,这是迄今为止收录乡土志最多的丛书。

以上是自乡土志产生以来不同时代中外学者对它的研究与整理情况。由于乡土志绝大多数是由县以下基层地方编纂的,而且大多没有在大范围内公开流传,以往学者们大多没有掌握充分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疏漏。就乡土志的性质和分类而言,自民国到现在,始终有学者把乡土志混同于乡镇志、风土志。比如,民国时期,李景新在《广东研究参考资料叙录》里专门列了“乡土志”一章,其收录范围就包括除题名为“乡土志”之外的一些乡镇志、风俗志,以及难以划分、归类的地理志。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学者持同样的看法,除了前文所提范学宗等人的论断之外,傅振伦也认为乡土志即乡镇之志,是汇集一乡、一镇,或一村、一里风土人物之作。对于乡土志的产生,也出现了一些有违史实的论断,如傅振论曾说:“清光绪年间,刘师培鉴于学生自幼即当培养其爱国家、爱家乡的思想,创议各省县编辑乡土志,并在《国粹学报》上发表所拟定的体例和纲目。学部赞同,遂定乡土志例目。”[33]直至2003年,仍有类似错误的论述。[34]由于乡土志是清末开始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学者更能直接感受到乡土教育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学者所开展的研究实际上更符合历史实际。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对乡土志这种文本基本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失忆”状态,对乡土志书的编纂与研究反不如清末民初,甚至研究水平出现倒退。因此,从总体上看,早期的研究比后期的研究更接近客观实际,港台地区的研究比大陆的研究更加持续和深入。另外,乡土志作为清末以来重要的乡土教材,却始终没有引起国内教育史研究学者的重视,翻看我国目前已经出版的数十种教育史或教材史,对清末以来的乡土志书,基本没有专门研究,不但大多数根本没有提及,甚至研究小学教育史的专著也少有提及。这种状况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