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日私立大学特色及其成因分析

美日私立大学特色及其成因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美国私立大学办学经费充足,筹资渠道广泛,包括学费、服务及销售收入、捐赠收入等,其办学资金几乎完全自行解决,自筹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90%以上。美国私立大学的董事会管理体制也是私立大学可以独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私立大学的董事会由于受到政府的干预很少,其成员又来自社会各界,便于及时掌握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反馈信息。

第二节 美日私立大学特色及其成因分析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私立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各自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文化观念等影响下,美日两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各具特色。

一、美国私立大学的特色及其形成

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甚至美国建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名言赋予美国私立大学的特殊地位,使人感到美国的私立大学具有不同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色。

1.市场性

虽然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不及欧洲长,但美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体制,私立大学具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表现为高等教育也是以市场为基础自主发展的,是举办者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发展的,而不是由政府计划的,这就极大地强化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市场性,也可以说私立高校是在竞争中求得发展的。伯顿·克拉克说:“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先行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美国的系统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自由竞争的市场。”高校之间为师资、学生、资金而竞争,私立大学也一样,要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私立高校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争取自己的市场,否则就会被淘汰。正是这种基于良性竞争的对独创性的追求,美国私立高校不断保持及发展着其特色,成为全世界私立大学的典范。

此外,美国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不同,由于其经费直接来自于政府的很少,受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这就迫使私立大学要不断地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对社会需求的变化有敏锐的感知。因此,美国私立大学在各项体制上更加灵活,更富有市场的特征。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小型私立学院退出了办学市场,社会适应性差的私立学院也逐渐被淘汰,这就促使其他一些面临“关停并转”的大学不断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许多私立大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动与社会的各个组织、各个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断加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早期建立的私立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院校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完全移植英国模式的,继承了其宗教性。哈佛顺应社会发展,积极参加了“独立战争”,并适应社会需要改革课程专业设置,坚持“独立”、“自由”、“合作”的办学三原则,才使该校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半叶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康奈尔大学在《赠地法案》颁布后,顺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农工人才,在不断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抓住了有利的发展时机,发展壮大了自己。斯坦福大学通过出租土地、转让技术等方式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形式。(2)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私立大学亦投入资本和人力,发展与企业的新技术开发与合作,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私立大学迅速转入战时服务,承担了重要的军事科研任务,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同时也赢得了政府与军方对私立大学的信任。

由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也强化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的强化又加剧了优胜劣汰的竞争,竞争对于提高质量无疑是有益的。因此而形成的良性循环推动着美国私立大学向着高质量、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2.独立性

独立性是私立大学得以创建特色和保持发展的生命源泉。追溯历史,早在1791年和1819年分别通过的《权利法案》和《达特茅斯学院案》中,美国就从法律的高度赋予了私人办学的权利,明确了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认可。于1965年通过、1972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则更进一步规定要向私立高校提供长期资助,使之与公立高校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拥有同样的权利,实现真正独立自主的发展。

美国所特有的联邦制为私立高校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联邦政府对私立高校实行的是宏观引导和间接管理,对私立大学管理的范围和权限都不大,管理也较为宽松,通常只是通过鉴定机构的评估来保证私立高校的教育质量,保证私立高校达到最基本的办学要求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而不介入私立高校的具体事务,更不干涉私立高校内部的管理。具体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招生和人事、课程教学、经费使用情况、教学科研等方面都不在政府管理的范围之内。另外,美国政府实行准予注册兴办与鉴定认可分开的制度,私立高校一旦获得特许状和许可证,州政府便无权更改或吊销,为私人和团体办学创造了宽松的环境。由于政府不干涉私立高校内部的管理,国家也没有关于学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因此私立高校拥有充分的独立办学权。私立高校可以自己决定学费标准而公立高校只能由州决定;私立高校还可以自主决定招生标准和数额、经费的使用和分配;同时可和公立高校一样自行决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学位标准,可自行颁发学历证书或专业证书;一些经州政府批准授权的私立高校还可以授予学位。

同时,美国私立大学办学经费充足,筹资渠道广泛,包括学费、服务及销售收入、捐赠收入等,其办学资金几乎完全自行解决,自筹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90%以上。(3)所以,经济上的独立也使得美国私立大学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像公立大学那样在财政上过多地依附于政府。私立大学灵活的资金筹措方式,使其得以像私人公司一样灵活运作,能够以更大幅度的高薪来挖学术大师,提供研究启动经费,创设新的学科,形成新的特色优势。

美国私立大学的董事会管理体制也是私立大学可以独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私立大学的董事会由于受到政府的干预很少,其成员又来自社会各界,便于及时掌握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反馈信息。私立高校在董事会管理体制下有效地进行自主经营,实现独立发展,能始终在政府营造的良好竞争环境下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办学特色,并保持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多样性

美国私立高校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囊括了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到两年制学院这一多样的办学层次上,而且更深刻地体现在各种私立大学的办学特色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所在,它们不是一条条枯燥的生产线,造出来陈陈相因的货品,也无法单纯地用排名这个噱头来论定座次。很经典的例子是霍普金斯大学的首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以研究型大学为理想,在短期内创造了奇迹;麻省理工学院邻近哈佛,所以决意发展工科,最终也修成正果;西北大学的骄傲则是它有世界第一的商学院伯克利创立了蜚声世界的自由开放学风。每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各自都吸引了有特色的人才,他们在适合的学术环境里尽情发挥,形成人尽其才、各施所长的局面。同为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就有着不同的办学精神。与这些著名的一流大学相比起来,一些普通四年制院校的目标要具体许多,但是却不乏新颖、独特,从而也显得颇有特色、独树一帜。在专业设置上,各私立高校也注重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各个大学都力争开发其特色学科,各有侧重点,以争取到不同的市场。正是各私立高校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加之对特色的努力追求,使得美国私立高校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发展态势。

美国私立大学之所以呈现出了多样性这个特色,有其特定背景和原因。Roger Geiger说过,“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美国私立教育的多样性源于不同团体要培养自己的成员。”(4)

首先,美国私立高等院校最初的创办缘起于宗教,宗教文化对私立大学的初创阶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美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各宗教都致力于弘扬本教派,试图以教育来宣传各教派思想。基于此目的,各教派都热衷于兴办高等教育,创办自己的教会学校。因此可以说这是美国私立大学多样性的起源。其次,美国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体系的移民国家,加之民主思想的影响,各种文化互相兼容。但是,各种文化为了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独有个性,也需要高等教育多样化来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思·威尔逊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我们相信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性。”(5)

4.自主性

“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导学习、自求发展”,这样的自主性是美国各类私立大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学生必须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这一特色理念充分反映在美国私立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美国私立大学普遍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度,学习年限弹性化。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自由选择专业、转换专业、选择课程、更换课程,乃至跨校跨国修学分、跨国拿学分。后勤集团也通常采取社区管理的方式,同时有着非常强大的学生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

自主性这个鲜明的特色与美国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美国一向非常强调“个体独立”和“尊重个人价值”。这种精神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受教育者期望高等教育能够根据个人自身的情况包括学业成绩、智商天赋、经济条件、兴趣爱好、受教育愿望等,为个人提供最适合的高等教育。另外,美国与日本不同的地方在于,满足最广大适龄青年高等教育需求这一任务是由公立高校来完成的,因而公立高校在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上难免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正是这种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有特色的个性化教育的追求,使美国私立大学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学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其个性,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总之,美国特有的历史和价值观促成了美国私立大学多样化的发展,私立大学也只有通过多样化发展、凸显自身特色才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二、日本私立大学的特色分析

日本的私立大学诞生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中,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变化过程,经过不断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多层次的私立院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日本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在职业教育与传统学术教育的高等教育双轨制之下,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呈现出了多层次化的特点,形成了包括研究生院、四年制本科大学和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在内的三层次的高等教育模式。丰富的办学层次进一步促进了私立大学在理念与教育标准上的多样性。在学术水准层面上,私立大学一般向国立与公立大学看齐,但在教育理念上更趋多样化,从而促成了私立大学鲜明的特色及与国立和公立大学的差异。

第一层次是研究生院,由设置在学部的研究科组成,另外还有不设学部只设研究生院的研究生院大学,教授与研究学术理论及其应用,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层次为四年制大学,包括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处于日本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多科大学是设几个不同学部的大学,是为适应当时战后改革的形势而设立的。单科大学只设一个学部或几个相近学科,由于专业体系突出,往往成为某一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日本大学学部采用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跨学科选择课程。

第三层次中,短期大学与专修学校同被归为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学术水准相对较低。而且因为学生中女性占绝对比例,短期大学一直被认为是专为推动女子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女性独立性而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故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以文科为主,人文系、家政系、教育系和社会系是主要的系科。

与私立本科大学和短期大学相比,专修学校的私立主导性是最突出的。2005年,私立专修学校占全国专修学校比例为93%,学生比例为96%。(6)专修学校的设置标准比较宽松,相关私立教育法律对专修学校学生定员、学制、课程设置、设施及教员资格的要求不高;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相当齐全,其中既有传统专业,也有新增的跨学科的专业和需求旺盛的专业,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专修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获取之间的衔接,几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即战力”的培养,此类学校一般将学生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合格率作为体现其教学水平的标志。借助于颇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专修学校在日本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确立起了自己的优势。在私立本科大学与短期大学学生就业状况一度严峻的情况下,专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基于如此优异的办学效益,专修学校对日本高中生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已成为高中毕业生仅次于大学的第二条升学出路”,每年的入学人数和在校生总数一直遥遥领先于短期大学和公共财政支持的高等专科学校,而且近年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0年,日本三大层次私立大学在校生数量和比例见表7-4。

表7-4 2000年日本三大层次私立大学在校生数量和比例

img48

资料来源:日本文部省编.文部统计要览[R].2000.

表7-4中的三级层次结构呈现出了中间大、两头较小的不规则橄榄球形。第一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少而精,培养精英人才;第二层次的本科教育是日本私立高校发展的重点和主体;第三层次的教育培养专科人才,强调适应性,体现了多类型和多样化。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结构之所以呈现出了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特征,有外因也有内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自身不断适应外部社会变化,不断接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的结果。在明治初期,日本私立高校只有专修学校一个层次。这是因为在当时,政府为了政治上的需求,导致了高等教育也是以国家主义为主导,私立高校不被认可。1903年颁布的《专门学校令》确认了专修学校的地位。由于当时经济发展迅速,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毕业生,加之专修学校要求升格为本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经过筛选,包括早稻田大学在内,先后有一批专修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且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另一方面是私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稻田大学于1902年开设了独立的研究生院,以此为标志,私立大学的第一层次得以丰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体改革也导致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政府提倡实用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从而在层次结构上对私立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专修学校中质量较好的升为本科大学,较差的改为短期大学。短期大学中,私立短期大学占了极大比例,因此这也就标志着私立高校的第三层次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婴儿出生率的激增,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又因当时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专门人才匮乏,日本开始开设高等专科学校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这样,从类型上又丰富了第三层次,第二层次的私立高校也得到了扩充。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使政府修订了《学校教育法》,大力发展私立专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层次。(7)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日本私立高校进一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其结构层次也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今天的状态。

2.教育理念的多元化

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是其创办者教育理念的折射,文化的积淀和传统的形成是创立者教育理念的历史反映。日本私立大学十分注重在其成立之初,就要树立与他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著名的庆应义塾大学注重继承和发展中产阶级特有的文化和教养,这是庆应义塾一贯秉承的教育理念,为日本学术界、文化界、政界和产业界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不乏知名人士。而闻名于世的早稻田大学则是注重培养“在野精神”,形成“理论和实学相融合”以及自由豁达的校风,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个性品格,以教授政治经济学而闻名。时至今日,政经学部还是早稻田大学的招牌之一。日本现代教育的开拓者小原国芳在1947年创设的玉川大学倡导“全人教育”,针对国家教育领域偏重智育之弊病,谋求人格的和谐,旨在培养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人才,该校以自由的学术性校风为特色。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私立大学的后起之秀——亚细亚大学。该校表明,“本校不是东京大学和庆应大学那样的培养英才的学校,而是以能把成为国民中坚的勤劳有良知品质的毕业生送上社会为目的的大学。”(8)亚细亚大学的教育方针是注重实学和个性教育,不期待天才、英雄和革命者;培养会说日语的学生,人品好、知礼仪礼节,能流畅正确地会话。应国际化社会和计算机时代的要求,重视英语会话教育和开发简单计算机程序能力的培养。为此,亚细亚大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一技之长,实行“一艺一技入学考试制度”,为日本私立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日本私立大学教育理念的多元化,给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高等教育需求,使得私立大学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3.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私立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日本的私立大学门类齐全、结构完整,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高等教育急速扩大,社会期待高等教育机构能培养各类人才,为大多数国民有效地提供各种各样的受教育机会,这种需求给私立大学带来了生机,私立大学靠其自身灵活多样的办学方针,紧跟经济形势开设了适合第三产业就业的多种学科,满足了广大国民日益增长的多样的高等教育需要。由此,私立大学在民众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成为日本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灵活的专业设置、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是私立大学有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最大特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私立大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和获得发展的一个生长点。一方面,私立大学集中财力和人力,通过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来带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壮大;另一方面,私立大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动向,通过增设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学科专业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很多私立大学都是靠特色名牌学科享誉国内外的。

在日本私立大学发展初期,以文科为主是日本私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色,1979年,开设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私立大学占私立大学总数的75.15%,开设自然科学类学科的私立大学只占总数的40.11%。1999年日本全国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的13 816万在校本科大学生中,私立大学学生为12 215万,占88.41%;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的1 313万短期大学学生中,私立短期大学学生为1 215万,占92.54%。(9)

经过长期的发展,私立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办出了一批极富特色、在某一领域极具实力的私立大学。这些某一领域内的名牌专业和特色学科,不仅使它们所在的私立大学享誉日本和全世界,而且使私立大学的整体形象和地位有所提高。源源不断的生源在给私立大学带来荣誉的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些收入又被投入到教育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本私立大学在发展初期以文科为主这一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私立大学在发展之初,政府的资助有限,在当时资金筹措比较困难这一情况下,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所需的经费较少,所以私立教育易于起步。除此之外,日本社会的就业制度及就业结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制度及就业结构方面,日本存在着一个吸收、消化文科类学生的庞大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而且还包括了几乎所有企事业单位,使得文科类学生具有广泛的就业适应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由于初期以文科为主,日本私立大学才有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并成为日本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实现大众化,继而普及化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私立大学充实和发展了其他应用型的文科专业,部分私立大学相继增设了工科专业,这样就形成了私立大学以文科为主,同时适当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工程技术学科专业的特点。

随着后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所改变,曾一度出现文科类毕业生过剩的情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及时地利用行政干预手段,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压缩文法系统,扩充理工类专业,适应了当时第三产业的发展,私立大学除文科外的专业也获得了发展,私立高校的科类结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私立大学定位特色的形成与该国历史、政治经济状况密不可分,是其特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正是美国特有的联邦制和经费上的相对独立才为私立大学独立自主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发达的市场机制为私立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如果当初没有达特茅斯大学案的裁决结果,也就没有美国私立大学的大繁荣。对多元文化体系的包容是美国私立大学获得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思想源泉。日本私立大学呈现出如今的发展状况不仅仅是其自身要生存、要发展的结果,更是其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结果,也和日本政府与私立大学的关系、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外来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同时,日本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私立大学某些方面的发展,比如私立大学科类专业设置等。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私立高校的发展和改革必须与历史的传统、现实的环境和实际的需要相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