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阻碍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不利因素

阻碍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不利因素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即使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行为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政府的过度介入可能会影响乃至破坏企业的生存环境及其基本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介入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分担企业成本及付出行政资源,过度介入也会导致政府的代价过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一、阻碍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不利因素

(一)学校方面

教师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实训课教师,平时无法都参与到企业实践活动中,只能利用假期,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相关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等具体内容;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情况;深入了解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但现实是,教师在实践归来后,普遍认为没有学到新技术、新工艺,对教学工作没有实质帮助,这也使得教师的参与度越来越低。此外,实践经费也存在问题。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期间,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及保险费用应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划拨到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比较充裕,但主要集中在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经费相对较少,职业院校财政捉襟见肘。尽管职业院校迫切希望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但实在是囊中羞涩。

(二)企业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必然会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缺乏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企业短期利益的损害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偿,同时还要考虑因生产安全因素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企业不愿意接收教师入厂锻炼。那些接收教师实践锻炼的企业,往往是与学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出于个人关系才接纳教师进厂实践的,企业从中几乎没有获得收益,教师毕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提出生产经营上的建设性的意见。而且,教师到企业实践,希望了解和熟悉企业的新工艺、新技能,这往往会涉及企业的重要核心技术和机密,或正在研发的不愿让外界知晓的技术产品,企业会担心教师泄漏或偷学技术,对企业造成损失。长此以往,企业对教师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

(三)政府方面

一般来说,政府通过非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约束是必要的。但是,即使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行为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政府的过度介入可能会影响乃至破坏企业的生存环境及其基本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介入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分担企业成本及付出行政资源,过度介入也会导致政府的代价过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31]企业的社会责任要靠政府部门监督和指导。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虽然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政策性文件,但是,这些政策性文件还未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对企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有限。此外,缺乏相应的协调机构使得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呈现出自发性、松散性及随意性的特点,尚未形成制度性、长期性的校企沟通交流机制,既不利于教师系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利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及未来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