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学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是学校生态环境的构建。构建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有利于师生的健康成长。现代学校虽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但与社会大系统密不可分。现代学校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内外部公众群体之间的关系,或者不能以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公众认可,学校就无法生存下去。学校要主动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舆情民意,以修正自己的目标和举措。

二、学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现代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是学校生态环境的构建。构建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有利于师生的健康成长。

(一)学校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学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校园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以满足师生的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创造具有时代特色与学校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其工作领域覆盖从宏观整体到微观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局部规划三个层次。学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在外观上是对学校空间视觉环境的创造、控制与保护,但实质上是对师生的身心、情感、气质、理想、道德等产生熏陶,提供升华发展的空间,它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一般是对校园园林植被的设计与布局、道路系统的组织与实施、各种建筑群体的规划与建设等三个层次进行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同时做好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以形成一个畅通、健康、充满人文气质的生态学校。

1.园林植被系统的建设

长期以来,人们绿化意识较为淡薄,谈不上科学规划。尤其是一些人口多、面积小的学校,受短期利益驱动,大量占绿、毁绿。而一个生态稳定的校园植被首先其结构和功能要统一和谐,不仅外形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征。要从空间异质性程度、生态环境的连通程度、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考虑,在宏观规划下进行合理建设,为生物提供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营建和改善校园植被系统的同时,注意融合生态学以及相应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提高建设的质量,完善其功能,使其成为兼有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

保证相当规模的绿色空间和植被覆盖率是建设生态园林学校的关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要珍惜原有的自然绿色,对一些具有特色意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要尽可能保留。同时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空地,重新建造人工植被系统,在建筑群体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有必要利用建筑顶部进行立体化绿化,以充分保证绿地面积。另外,校园绿地也应体现出多样性,尤其是体现在功能上的划分上,如生产型、观赏型、抗逆型、文化艺术型等,以小、散、匀的原则,形成既均衡又各有重点的分布格局,以满足师生的游憩和观赏的需要。良好的绿色植被景观还应融合传统的民族文化、生态理念、时代特征、办学特色、艺术品位等人类的思想文化内涵。

2.道路系统的景观规划

道路的规划与建设是校园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协调统一的角度予以全盘考虑,合理构造道路的形态结构,寻求最优化的配置原则。道路的宽度、平竖曲线度、纵坡、道路交叉点、道路连通性和道路密度等反映了道路的形态结构和总体格局。道路形态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地形地势和生态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达到有效交通的目标下,寻求最优的道路配置,降低道路密度。网络连接度和环通度要根据学校性质定位和发展特点来进行设计,力求做到既使各景观之间顺畅连通,又要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其次,要加强道路两侧绿化体系的建设,完善网络的生态功能。行道树和防护林的规划建设是缓解交通对校园质量和生态平衡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道路绿化带是校园中重要的绿色走廊,完善校园生态功能就必须加强道路绿化体系的建设,道路与道路绿化建设应该是相伴而行,协调统一,综合规划。

3.建筑群体的生态规划

建筑是校园的实体部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校园建筑的规模、性质、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校园建筑群体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环境的设计建设。它需要综合处理涉及校园经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以满足师生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一般应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对象,以学校物质环境形态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为中心,既要考虑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交往、运动等各类活动的要求,又要考虑符合人们对环境空间的生理的要求,具有易识别性、私蔽性、活泼性或严肃性等环境气氛,兼顾尺度、比例、层次、序列、对比、变化、场所感等审美要求。

(二)学校社会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1.改善学校公众形象

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公众对象,有外部公众群体和内部公众群体,并在办学治校活动中结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现代学校虽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但与社会大系统密不可分。这个系统是由教师、职工、学生等内部公众群体和学生家长、社区、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其他教育机构等外部公众群体所构成。他们形成了一种非人格化的社会关系网,这张社会关系网成为作为它的一个纽结的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学校内部公众群体中的个人关系是和非个性化的社会关系相对应的,是具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看得见,感觉得到,是潜在的或内含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上述两种关系状态,实质上就是学校外部公众群体与内部公众群体所构成的现代学校社会关系环境,影响并制约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现代学校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内外部公众群体之间的关系,或者不能以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公众认可,学校就无法生存下去。蔑视公众和不重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不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生动活泼发展的学校,实际上是无视自己的生存条件,破坏自己的社会生态系统,其结果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这就提醒我们,优化并构建学校社会生态环境,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确保学校每一项举措都能转变为实际行为。

首先,要确立公众至上的意识。在经营管理上,要尊重学校内外部公众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及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平等互利地与公众展开合作。要学会交往,待人真诚,文明礼貌,讲求信誉,努力把社会关系与个人关系结合起来,营建一个长期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把学校教育方针、政策、办学治校的目标宗旨、重大改革措施等传播出去,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学校要主动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舆情民意,以修正自己的目标和举措。要创造条件吸引公众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教代会、学代会、监事会,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作用。

其次,要增强质量意识。学校管理者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就要从公众的愿望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赢得公众,赢得有利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最根本的途径和举措。

再次,要增强现代教育意识。现代学校管理者一要借助各种力量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转变育人观念,增强对学校改革、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了解和认可,使之改变态度,对学校各项工作支持、配合与合作;二要明确学校各级管理者与教职工的任务;三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为此,学校管理者还必须强化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努力塑造现代化学校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学校内外部公众的信赖。

最后,要增强情感意识。作为现代学校的管理者要注重情感激励,关注教职工的愿望。这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人情味,要求用人情化的管理方式取代过于理性化和金钱化的管理方式,建立与教职工之间和谐融洽的情感联系,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构建新型政校关系

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不是要把政府(包括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简单地分开,也不是要减轻政府应承担的对教育的责任,特别是经费方面的责任,而是要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程度、方式和内容,要把政府对学校的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逐步地、有序地转变为宏观指导性调控管理。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三方面的行为来依法行政和调控、指导:第一,借助日渐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教育执法机制,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第二,依法设置各级各类学校,公平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运作过程及结果,实施有效的监督、指导、检查与评估。科学合理的政校关系,可以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有利于建立起具有自我诊断、自主管理与调节的教育发展机制。

3.开展家校教育合作

家庭教育不到位,甚至越位、错位,严重影响教育生态平衡,使学生难以形成健全人格和创造性人才所需的其他非智力因素。因此,学校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还应当对家长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

首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至少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一个人要成才,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更重要。第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趋势更加突出,尊重个性,发挥潜能,扬长避短,是明智的选择。

其次,要让家长懂得,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只有好的物质条件是不够的,还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平等、和谐、民主、奋发向上的家庭氛围,要注意经常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引导调适。

再次,讲究教育方式,注重教育效果。过于严厉,会压抑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过于溺爱,则会影响孩子的意志力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养成。因此,建议家长实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与管理,并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高,重视发挥身教的作用。

最后,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要让家长明白,家庭应侧重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不应把家庭教育变成课堂教育的延伸,并在以下两个方面注意配合:一是要培养孩子热爱科学、尊敬教师的习惯,引导孩子理解和支持各项学习改革措施;二是从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实行步调一致、不同角度的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建立健全的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机制。

4.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学校与社区的生态关系要求学校与所在的社区中的各种组织和自然人双向互动,互相支援,由社会支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发展到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社区和中小学利用各自的可用于教育的各种资源给予对方必要的支持、援助、监督,并根据对方的合理建议对各自所实施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传统的社区与中小学互动,主要是在人、财、物方面的互相支援;现代意义的社区与中小学互动,开始由人、财、物方面的互相支援发展到让最接近孩子的人与组织分担教育的权力和责任,在合作的基础上作出尽可能完善的决策。

社区中的组织和自然人参与学校的管理,绝不是点缀、做样子,也绝不是可有可无,而应当是有效的参与。社区教育发展良好,为社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奠定了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如制定学校章程,保障教育共同体参与的权利;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的联席会议制;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及家校合作社;组织学校外部的社会性评价等。

(三)学校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1.建设学校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道德追求、价值准则、经营理念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对待制度的执行态度等。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于学校的“三风”上,即管理者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环境则是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和现实基础。

学校文化是现代学校的无形资产,学校文化一旦建设起来,并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就会成为学校的品牌。为此,各中小学校通过品牌管理,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增加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感。

“办学校就是办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舆论氛围和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

2.完善学校评价体系

现代学校发展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发展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潜力、学校发展的过程保障和学校发展成果。现代学校的发展定位应依据社会客观需要、学校客观基础、办学客观条件、教育客观规律等。学校发展潜力应从教师队伍建设、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办学条件、教育科研、课程开设等方面开展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保障应该包括学校发展的输入保障、过程保障和输出保障。学校发展成果表现为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声誉的提高。

对现代学校发展的评价,要逐步从政府督导机构单方面评估转变为教育行政组织协调,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中介组织携手共同参与。对每所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实施,实行随访跟踪、注重效能的评价办法。评估结果在相应范围内公开,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

3.形成校本管理机制

教育行政管理的重心下移,将学校的日常管理权下放到学校。学校能否充分自主发展,取决于学校是否形成自我管理机制或校本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运行要从学校所具备的条件、学校的文化特点、学校所在的社区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出发,突出本校特色。校本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决策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若干方面。预警机制,即对学校潜在的问题开展预测的机制,如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校园安全、学生学业发展等的预测。决策机制,即民主决策的机制,指教职工、家长、社区成员依法、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校内职能部门、内设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专业学术委员会、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等)按章程运作,做到权责对应,民主集中,集体决策。约束机制,即对学校发展实施自我评价与诊断,对学校管理者的权力行使有效约束的机制,如学校发展规划的公布、管理者的年度述职等。激励机制,即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引导教职工发挥潜能,不断创新的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积极推行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报酬看贡献、考核见实效的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以及结构工资制,鼓励向骨干教师倾斜的分配政策。

4.培育生态人文环境

培育生态人文环境,就是倡导生态文明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以及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促使师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师生的文明行为,引导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校园是自然、空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它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校园生态文明不仅包括校园内部和外部的有形文化形态,它还包括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渐进、演变的过程。其历史和内涵孕育了学校的特色和风貌。校园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要求当代人类重新返回自然的怀抱中,返回生物圈的有机联系之中。这种返回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真正理解人和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形成整个校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建设校园生态文明时,应从生态规律(真)、生态伦理(善)和生态美(美)相统一的角度,去培养和熏陶甚至去改变师生的人生观、哲学观、生态观和世界观。具体实践上,要让师生做到观念的生态化、课堂的生态化、管理的生态化和行为的生态化。观念生态化是师生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把师生的发展融入互惠共生、和谐共荣、平衡持续的生态发展中去,实现人和环境发展的辩证统一;课堂生态化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利平等、和谐沟通、教学相长、方式多样、开放创新;管理生态化是在学校行政管理、师生管理、课堂管理、后勤管理中要以生态观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平等对待教育系统中的各个生态主体和生态要素,遵循生态平衡、激励竞争等原则;行为生态化是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都要体现生态观念,一切行为的准则是环境和人的持续、和谐的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为了使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人类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提出的。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系统,在开展学校生态环境管理中,要遵循以下体现可持续发展精神的发展原则。

发展的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发展是一系列发展阶段组成的发展链,各阶段的发展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特别强调眼前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强调眼前的发展要为未来发展作准备,进而强调发展的计划性、预测性。

发展的共同性原则。这里涉及发展的整体性、发展着的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等问题。在环境保护的意义上,强调“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在社会发展的诸领域中,强调人、自然、社会发展着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及共生、共荣、和谐平衡、协调发展的特点;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明确一方在发展中的失败不仅会影响另一方的发展,还会影响系统整体的发展,更不能为了一方的发展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其强调各发展主体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强调各发展主体间的相互尊重。

(3)开展生态行为养成教育。

校园中能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生态行为养成的主要是社会行为、学校行为和个体行为。

第一,社会行为:积极引导学校的绿色行为。

要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制定实施有关生态建设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完善生态评价制度,协调各单位、部门和民间的绿色行为,并负责监督检查,给予评价和奖惩,从客观上积极引导学校的绿色行为。

第二,学校行为:积极创建绿色学校。

每个学校都要以生态观来看待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建设良好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宣传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建立防污、治污的有效机制和实施计划,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进程,形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思维方式多样化、学科建设多样化的绿色教学改革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各学校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族特点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学校的绿色品牌,形成良好的绿色育人氛围。

第三,个体行为:积极倡导绿色行为。

在校师生是个体行为的直接责任者,是校园生态文化构建的生力军。全校师生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养护,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活动实施计划,结合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日常行为,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行为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生态建设活动中的教育、宣传、激励和监督作用,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绿色行为,使之成为社会绿色行为的表率。

【本章小结】

教育生态化是不可避免的,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社会生态化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教育是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以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系统。观察和研究教育,就必须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要树立整体观、联系观、复杂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教育生态观。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复合与多元的整体系统。对教育系统而言,有开发者、被开发者、管理者三个功能团,教育生态系统以教育及其结构层次为主体,以这三个功能团为纽带,以出人才、出成果为中心,围绕几种生态环境的圈层,形成多因子综合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动态平衡性、整体关联性和松散结合性、非线性和不可还原性、有序性与混沌性、自组织与自适应性等特性,存在迁移与潜移律、富集与降衰律、生态平衡原理、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良性循环等基本规律。

教育作为大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生态系统,其生存与发展既受到外部各种生态环境的制约,又受到自身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而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环境要素的协调与配合,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构建与优化上。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环境)中开展的,并与之进行不断的能量交换和信息反馈。学校生态系统建设也就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

【拓展阅读】

[1](英)麦肯齐,等.生态学[M].2版.孙儒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实践与探索】

(1)运用教育生态原理,分析说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

(2)你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生态系统存在哪些问题?请分析原因,并提出你的改革思路。

(3)选取一所中小学校,深入考察或调研,为其设计一个学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吴鼎福,等.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3]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英)埃格尔斯顿.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11).

[5]范国睿,王加强.当代西方教育生态问题研究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9).

[6]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7(4).

[7]虞纪忠.建设教育生态环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注释】

[1]刘逸明.高考舞弊是治不好的牛皮癣[EB/OL].http://edu.qq.com/a/20090611/000183.htm.

[2](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