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结构的形成

群体结构的形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群体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17世纪科学团体和科学组织的发展。这些科学家群体,对他们做出惊人的成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群体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因此,发挥创新人才群体结构功能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级创造性研究型人才的需要;是创建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是现代科研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创新人才群体结构是由小科学过渡到大科学的产物,是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的产物。

11.1.1 群体结构的形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木成林,风何奈之。创新人才群体结构如同秀木成林,是在改造自然、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形成的。这是创新人才由认识到自身力量和价值向认识到创新人才群体整体的力量和价值的一次飞跃,是由依靠个体的单打独斗向依靠群体,向组织目标共同奋斗的一次转型。

人才群体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17世纪科学团体和科学组织的发展。1603-163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在伽利略的周围聚集起来,成立了“山猫学会”;1645年尉尔琴斯又把波义尔、胡克等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伦敦的“无形学会”;1662年,由英王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这些科学家群体,对他们做出惊人的成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群体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进入20世纪以后,爱因斯坦的多项发现和发明,以及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航天计划,等等,都充分利用了人才群体的结构功能。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该基金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03年以来共有38位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践表明,“学术大师”加“创新团队”新模式的探索,大力推进了创新团队建设,提高了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了优秀“人才群体”的力量。创新团队作为一个全新的创新组织,在科技创新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创新人才群体结构功能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级创造性研究型人才的需要;是创建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是现代科研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群体结构是随着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由于科学发展的分支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传统的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小科学变成大科学”的过程,使得像牛顿、哥白尼时代那样孤军奋战、单靠个人的力量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创新人才群体结构是由小科学过渡到大科学的产物,是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促进科学技术结构、经济结构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又受到科学技术结构、经济结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