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信息工作的评价

知识信息工作的评价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是管理者为保证图书馆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对图书馆、馆内各部门以及职工的工作所进行的评定和鉴别,缺少评价,就称不上健全的管理。对整个图书馆工作的评价,可以以1998年文化部省级馆评估标准为例;对业务人员的评价,可以以一个考核办法为例。评价方式主要有总结性评价、进行中工作的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在众多类型的评价中,办馆效益长期被我国图书馆管理者忽视。

8.3.3 知识信息工作的评价

(1)评价的意义。评价是管理者为保证图书馆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对图书馆、馆内各部门以及职工的工作所进行的评定和鉴别,缺少评价,就称不上健全的管理。其意义或作用是:第一,评价具有测度、考核图书馆管理水平状况的作用,即可以衡量图书馆制订的计划是否合理可行,人员使用是否得当,各种措施和方法是否有效;第二,评价具有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即先进者得到表扬、奖励,落后者受到批评、教育,搞乱者遭到应得的惩处;第三,评价具有诊断的作用,即通过评价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出不足之处;第四,评价具有调节的作用,即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预期目标是否正确,必要时可进行调节;第五,评价具有经验交流的作用,即通过评价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评价的标准。评价必须有所遵循,没有切实可行的标准无法进行现实的评价,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评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科学性、指向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对整个图书馆工作的评价,可以以1998年文化部省级馆评估标准为例;对业务人员的评价,可以以一个考核办法为例。后者将馆员德、能、勤、绩四方面作为考核内容,分别占100分中的25分、25分、15分和35分;德、勤、绩三个大项另有加分和扣分标准。将各项得分累积后减去扣分数而得出最后总分。然后按评分结果,确定业务干部的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在议案情况下,图书馆评价是以其目标任务为标准尺度的,同时把定性判断和定量评定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具体、合理和科学。

(3)评价的方式。评价方式主要有总结性评价、进行中工作的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各有作用和侧重点,必须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方法都要有步骤地进行: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解决为什么评、由谁评和怎么评的问题;其次要宣传动员,收集信息,评定和整理资料;再次需要对被评对象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诊断并得出结论。

(4)办馆效益评价。在众多类型的评价中,办馆效益长期被我国图书馆管理者忽视。不少人缺乏效益观念,以为公益事业的图书馆就该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天天开馆,爱来不来,不去追求什么最佳办馆理念。实际上,提高办馆效益,是我国图书馆走出低谷、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关键。

图书馆办馆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又通过外部收益和内部管理收益体现出来。外部收益指外部社会从图书馆服务中得到多少好处,可以用国民收入指标、教育成果指标、科研成果指标、信息成本指标和生产成果指标来衡量。图书馆内部收益指图书馆资源在图书馆系统内部的分配和使用所取得的服务成效,即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其指标主要有流通量指标、到馆人次指标、专门服务指标和图书馆的经济收益。在市场经济下,我们要力求在有限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鉴于目前尚没有合理、完善的评价与计量方法,确立一个定性与近似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恐怕是较为现实的做法。这个评价体系应突破简单地以人数册次衡量图书馆服务工作标准的框框,发展为以多项指标来综合评价其效率、水平和效益的新规范。从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这个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指标:

●借阅人数册次以及每一人册服务的平均费用;

●答复咨询的次数和满足率,检索服务项目数、满意率、提供文献线索的条数;

●技术中介、技术服务的项目数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水平;

●文献加工和知识信息资源开发的数量、成果项目数或字数;

●利用馆际网络资源为本馆用户服务的次数、机时,向他馆提供网络服务的次数、机时;

●利用因特网提供网上导航、联机检索、馆际互借、文件传送等服务的人次;

●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展;

●网络知识信息资源(电子期刊、学术信息、数据库等)本馆化的程度;

编制网络使用指南、网上信息资源指南、网络资源分布索引、因特网网址目录等导航工具的种数、字数;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题资源库的数量和质量;

●各项读者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如举办学历、证书、岗位培训等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活动、信息发布、读书、图书馆宣传、辅导、各种竞赛等宣传及各种活动;

●社会和用户对服务工作的反映,服务成果反馈;

●工作人员通过咨询、检索、开发、中介、组织活动等所产生的人均经济收入和全馆知识信息服务的总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