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问题到课题

从问题到课题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觉到位,不仅保证了读懂大意,还能够保证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例如,以3行50~80字为“一目”,每一目的首行为首视,末行为末视。已经进行的实验表明,这一担忧是多余的。所谓注视间隔,是指每一目的空间面积,即行数、字数。当阅读者以一目二三行、一目十行来进行阅读时,读物内容是以组块或整页为单位被感知和记忆的。较快语速一旦建立,学生的简快阅读的实验目标也几乎就达成了。

2.从问题到课题

(1)问题所在

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简快阅读的实验?

简快阅读有两个特征:一是简,二是快。简,即简要、简明、简单、简洁等意思。

——从知识量上看,今天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量是很大的,单就课本的阅读量,在各学科中都有着数量不等的任务要求。当今时代,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显然有些夸张,但也言明了一种社会发展趋势。的确,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要面对教科书、选修读物、教辅资料、考试卷、专项资料、报刊等文字性传媒信息,以及电视、计算机、因特网、影视片、街头广告等各种各样电子传媒信息。

——从时间上看,中小学生学习的学科门类多,包括实验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就本实验区的情况看,小学学段(一至六年级)平均为8.5门学科,初中学段(七至九年级)平均为15.2门学科,高中学段平均为13.3门学科。学科门类多,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是很紧张的。学生时间的不够用与知识量大是一对矛盾存在。

——从精力上看,对于年龄不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能量,需要精力。而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精力是不够分配的。在一份对小六、初三、高三等毕业年级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感到疲惫的学生多达73%,有11%的学生上课忍不住打瞌睡。看来,学生学习精力的不充分与知识量大是另一对矛盾的存在。

问题:在上述矛盾体系中,课怎样教?

简明、快速,是有效教学的应对策略之一。选择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材料,提炼成简读本、浓缩本、精编本,提供给学生,使其花较少的时间,以较省的精力,获取尽可能多、有用、必不可少的知识。

这即是“简”的意义所在。

(2)课题规定性

人的思维演绎是很迅速的,尤其在运用内部语言思维时,具有很强的跳跃性、概括性。右脑对于信息的认知加工,常常是一闪而过。

快,即在阅读速度方面的规定性。

——要求知觉到位。致力于培养一种认知习惯:读书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伴随着阅读,思维在进行着比较、分析。知觉到位,不仅保证了读懂大意,还能够保证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实验之初,近似于泛读,但教学含义中的“泛读”并不要求速度。在规定的时间阅读之后,能够说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对于时间、地点、主人公、事件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对关键词、主题思想、观点等有提纲式的描述。

信息的整体认知,促进了阅读时知觉到位。

——要求眼动快。要求在首视与末视之间,往复扫描要达到一定的频率。在没有仪器测量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自己把握。例如,以3行50~80字为“一目”,每一目的首行为首视,末行为末视。直接阅读或有声阅读就发生在首视,“言在首视,意在他处”,是快速阅读的技巧之一。首视、末视都是变化的,随着首视阅读的不断推进,其末视也在相应地等量增加。

问题:要求眼动条件下的简快阅读,会不会读了之后一无所获、是一种“白痴式”的阅读?

已经进行的实验表明,这一担忧是多余的。最初,可能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理解深度不够,但一旦习惯养成,几乎与细嚼慢咽式的阅读没有什么两样。

——要求注视间隔大。所谓注视间隔,是指每一目的空间面积,即行数、字数。最初的间隔,可以确定在3行,但不少于3行,否则,与以前的阅读习惯不能分离,不能形成对比。随着实验训练的进程,学生的阅读速度在提高,“目”的间隔必然在增大,逐渐增加到4行、5行,以至更多。当阅读者以一目二三行、一目十行来进行阅读时,读物内容是以组块或整页为单位被感知和记忆的。即是说,一页书将像一幅图或一幅影视画面一样被读取、输送、加工、保存。

对一次注视顺序构成的数个短语、一个句子或者数行文字,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加大了注视间隔,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也就加快了理解过程。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减少思维活动中的中间环节。

注视间隔的规定,其意义还在于:发掘视觉空间潜能,运用运动认知潜能因素的参与,在右脑协调下实现多种因素的有机配合,促进右脑认知潜能开发。

——要求语速较快。单位时间内阅读的字数,即为语速。较快语速一旦建立,学生的简快阅读的实验目标也几乎就达成了。什么是较快语速?不同的学生、实验班级可能有不同的制订标准。从现实开展的实验看,达到1500~2000字/min已并不鲜见。

语速快,“语随心声”,这要伴随着高度的注意力,要求专注的心理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