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时记忆应力改善

短时记忆应力改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时记忆的时限是多长时间?短时记忆功能强,则是学习的潜在优势。认知教学关于短时记忆的应力,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短时记忆的大量生成;二是促进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短时记忆特点开展教学,要考虑到学生记忆品质的差异性所在,变化材料、问题的呈现方式,以改善短时记忆的应力,优化教学认知。要竭力促使短时记忆的生成,要提供催化条件,改善课堂认知方式,研究学生的认知惯性。

3.短时记忆应力改善

(1)时限值

短时记忆的时限是多长时间?有人认为以不超过30s为宜,也有人认为以不超过1min为宜。一种比较合理的取值是:对于潜意识作用的记忆,不超过30s;对于有意识的记忆,不超过1min。

这一时限值的划分,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

按照习惯的解释,短时记忆是指不超过1min时限的对信息的再现。生活中的大量记忆现象,就属于短时记忆。

例如,当我们在手机上查找某一个人的电话,从手机内号码本上读取后,关闭号码本,回到待机状态拨号,此时,不到1min内完成。如果超过1min,通常就记不住了,需要重新查阅。并且,打了这个电话后,在1min后追问刚才打的号码是什么,多数人能够说出来,一旦超过1min,则许多人就记不得了。

(2)编码

从编码类型来看,短时记忆有三种编码:

——听觉编码,即声码;

——视觉编码,即形码;

——语义编码,即意码。

按材料内容的不同属性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储存在三个不同的编码区,在提取时,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

(3)应力改善的两个方面

短时记忆功能强,则是学习的潜在优势。认知教学关于短时记忆的应力,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短时记忆的大量生成;二是促进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这些,都需要教学条件的改善。

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短时记忆特点开展教学,要考虑到学生记忆品质的差异性所在,变化材料、问题的呈现方式,以改善短时记忆的应力,优化教学认知。

要竭力促使短时记忆的生成,要提供催化条件,改善课堂认知方式,研究学生的认知惯性。具体地可以这样做:不时要求学生听课时记“关键词”式的笔记、对刚才所讲内容进行“主题词”(非关键词)式的回想、回忆刚才发生的视觉印象、进行“卡片”式记取与搜索等,以促进更多的短时记忆的生成,同时也促进短时记忆向着长时记忆方向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