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课程的时代精神

现代课程的时代精神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库恩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课程如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库恩理论表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不仅是量的积累,而且也是范式的转换。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学科课程成为惟一合理的课程形式。以往,课程是经过认真筛选、且以一定逻辑规则构建起来的,诸如与一定课程政策或时代精神相悖的内容都被拒之门外,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人为地为课程界定知识范围,把学生的认识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第一节 现代课程的时代精神

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在这一百年间取得的成就使当代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它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图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变革了社会的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独特功用使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难以匹敌的巨大作用,致使当代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往,人们对科学发展持的是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知识的总量是累加的,科学发展是直线上升的过程。据此,课程被理解为是科学技术的逻辑的转换形式,它理所当然地要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随科学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扩容。从古代中国的“六艺”、古代希腊的“七艺”到今日形成的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庞大的课程体系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库恩(T.Kuhn)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却转变了传统的科学发展观,也使传统的课程观发生了转变。在库恩看来,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不正确的,科学发展的模式是由一个常规科学传统转变到另一个常规科学传统的过程。他认为,常规科学传统是由一个公认的理论,即由范式来决定的。当一个常规科学传统试图解决这个范式所遇到的问题和异例而无能为力时,人们就会把失败归因于范式本身,于是,这门学科就出现危机,终而导致新的、被普遍接受的范式的出现。常规科学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发展的。库恩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课程如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库恩理论表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不仅是量的积累,而且也是范式的转换。课程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应在范式,即结构的转换上寻找突破口。显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形下,如果再像以往那样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据此设计课程,课程的内容就必然呈现出无限增加的态势,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也必然会快速增加,科技飞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增加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必然会日益激化,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怎么解决知识总量的无限性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呢?由于课程是针对学习者设计的,简单地增减仅仅是权宜之计,于事无补。合理的选择应是在课程的结构上做调整。

长期以来,以学科中心主义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一统天下。学科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自笛卡尔以来的基础主义观。这种观点认为,认识论的根本任务是要为人类知识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全部的人类知识体系。因此,只要基础坚固,人类知识的真理性就有了保证,一切人类知识就能按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来,可靠的基础和有效的逻辑是获得准确无误的真理性知识的两条法宝。在其影响下,人类知识中总有一部分被确定为构成基础的因素。在课程设计中,人们寻求并充实着这个基础。于是,这个基础不断地被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掌握和学习这个基础就成为课程活动的主要任务,这个基础以外的知识便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无需在课程中反映。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学科课程成为惟一合理的课程形式。这种课程设计固然有重基础和重逻辑的一面,但它却严重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计上难以充分顾及各门学科和各种知识的综合平衡,也不能顾及到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多变的社会需要设计出有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的课程,而不能仅仅是只能单纯习得理性知识的课程。

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不断高度分化,同时又不断高度综合。以往,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一面,在课程中充分反映了新知识、新的学科门类层出不穷的特点,使课程几乎涵盖了全部的知识门类。然而,它对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却反映的不够,课程分化有余、综合不足,难以使学生形成完整、有序、和谐的知识图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分化与综合虽然同步发生,但两者的功能和旨趣却是相异的。分化不能成为目的,综合才是目的,只有通过综合,才能够真实地反映知识的本质以及世界的本来面貌,也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与综合将是持续不断的过程,现代课程必须反映这一特征。

在研讨课程受到来自科技发展的挑战时,还应认真探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件。它的广泛应用将使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乃至全球被联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网络用户不仅可以共享网上的信息资源,也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使课程从形式到内容发生巨大的变革。

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课程的范围。以往,课程是以相对静止、经过认真选择、有条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它使广泛的知识被窄化到有限的范围中,而且可能因为课程设计者的“误读”使知识的价值发生偏颇,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知识的整体特征。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各种信息得以不受人为限制,以即时状态呈现给任何一位想了解它的人,它们构成了学生试图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同时,由于信息量的浩瀚,使人目不暇接,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将使学生能够从更多的层面、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认识世界,不再将传统的以书本为主要载体的课程作为认识世界的惟一途径。

其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改变课程的设计模式,使之由封闭状态转向开放状态。以往,课程是经过认真筛选、且以一定逻辑规则构建起来的,诸如与一定课程政策或时代精神相悖的内容都被拒之门外,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人为地为课程界定知识范围,把学生的认识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此外,它所提供的知识都是“完成时态”的,即时的新知识、新信息无法迅速地被纳入到课程中。再者,它所提供的知识逻辑并不一定是知识本身的逻辑,而可能是被课程设计者所“理解”的逻辑,可能既难以准确、完整地反映出知识本身的逻辑,也不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解决诸如上述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将消除人为设定的知识信息范围,能够提供迅捷的及时信息,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它能够使学习者各择所需,更适合个别化教学的要求。

尽管科学技术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课题,使课程的变革更为成功,为当代课程的发展观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但其自身的局限性给当代课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晶,科学技术是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理解思维对象的运动规律的。在它的影响下,长期以来,课程以惟理性化为目标,表现为要被纳入到课程的知识都必须理论化、逻辑化、系统化,从而使那些不能被理论化、逻辑化、系统化的非连续性知识,特别是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等被拒之于课程之外或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影响力的日益强大,这种侧重连续性知识的做法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种传媒技术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使传统课程所固有的“杀毒”屏障功能弱化了,课程内容中不免良莠并存,不仅诸如黄色信息和网络犯罪已成为网上的公害,泛滥成灾的信息垃圾也对现代生活带来了许多令人难堪的苦恼,现代课程理论与实践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

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活的相同性增多,使有些人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课程亦可能是“全球化”的。然而,科学并不是万能的,没有自身文化特色和价值体系的课程是让人感到忧虑的。“全球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如何得到解决呢?如何在现代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