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现代”及“现代化”的阐释

对“现代”及“现代化”的阐释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不断发生的生存性事件”的“现代”,是一个多有歧义的概念。“前现代”、“后现代”、“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只是现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而已。对于“现代”与“现代化”的内涵的辨析与课程及其内在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有重大影响的。之所以如此,在于不同的“读者”是基于不同的“现代”和“现代化”立场来审视课程的。为了避免歧义,我们不以为以时间作为“现代”和“现代化”的尺度是合理的。

第二节 对“现代”及“现代化”的阐释

作为“不断发生的生存性事件”的“现代”,是一个多有歧义的概念。(1)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是与古代相对的、以时间为划界标准的概念,是一种年代学的对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代是由于“生存样式和品质的对比造成的”,(2)即以前未曾出现过而当今存在就是“现代”。我们认为,“现代”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时间概念,在英文中,“现代”(modern)一词(在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等也同样),至少有两层含义:一层作为时间尺度,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另一层有“时新的”、“时髦的”意思,引申为“新时代”,它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的时代精神与特征,是以大生产力形态作为世界发展坐标的主轴对这个新时代的新定位,是社会整体性全面变化的概括性区别,是人类社会急剧变革的统称的一个标志。(3)因而“现代”这个世界历史概念,应是由于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从而引起社会系统中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广泛而深刻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断创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多模式、多阶段的历史时代。尽管生产力发展具有不间断性和不均衡性,尽管科技革命促进生产方式的演化在加剧、现代社会已带来了丰富的社会文明,但从全球范围来说,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前现代”、“后现代”、“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只是现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而已。以时间为尺度来界说现代是不准确的。我们认为,与其把“现代”作为时间概念,不如把它视为文化范畴。即“现代”表达的是一种理想或文化期待,是对现实的不满和超越意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现代”感,任何“现代”感都含有对过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对现代的阐释在实质上都表达的是对过去和当下的超越意识。“文化总是被理解为‘时间的’。也就是说,文化总是在时间的‘框架’内存在的。”(4)显然,昨天和今天、传统与现代之间并不能因时间的原因而一刀两断,否则就无法解释其间的历史继承关系。事实上,文化也不因时间而中断,在新的时代中,不难找到旧文化的影子;在旧文化中,不难发现新文化的萌芽。因此,因时间论现代是不准确的,把现代定位在“今天”也是有问题的。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而Modern是形容词,表示1585年发明的单词,基本含义是(1)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现代的(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ize是动词,是1748年发明的单词,基本含义是(1)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2)使适合现代需要。而modernization则是名词,是1770年发明的单词。基本含义是:(1)现代化(过程);(2)现代化(状态)。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1)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总之,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新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退步的;一般而言,现代化指进步的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现代化是16、17世纪首先从西欧和北美开始的,然后逐步向东欧、南美、亚洲、非洲、大洋洲扩展。从历史的表象看,它是一个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运动过程。现代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早发内生型”(或称“早发原生型”),一种是“晚发外生型”(或称“晚发次生型”、“后发外生型”)。前者的典型是英、法、美等国,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早在16、17世纪即已开始启动,而其最初的启动因素又都源自本社会内部,是其自身内在发展的必然结果;后者的代表有德、俄、日等国,它们的现代化大都在19世纪才开始起步,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一般认为,现代化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由落后的农业国家(地区)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家(地区)的历史过程。现代化的最基本内容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发展结果之一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现与完成。这实际上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也是社会结构的演进过程;不仅化物而且化人。这就意味着,除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化还包括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内容的现代化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既有有关工业化水平指数、信息化水平指数、竞争力水平指数、集约化水平指数、全球化水平指数、生态化水平指数、城市化水平指数、公平性水平指数等方面的内容,也有衡量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的内容。

对于“现代”与“现代化”的内涵的辨析与课程及其内在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有重大影响的。课程总是以一定的历史时代为场景的,它必然随时间的流动而不断发生流变。不仅如此,不同场景中的课程在不同人的眼光中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读者”所读到和解释出来的课程是相异的。之所以如此,在于不同的“读者”是基于不同的“现代”和“现代化”立场来审视课程的。为了避免歧义,我们不以为以时间作为“现代”和“现代化”的尺度是合理的。在我们看来,与其以时间为尺度,不如以课程实践的丰富性为标准。从文化的立场来认识“现代”和“现代化”更具有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