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感及语感培养

语感及语感培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感的培养和提高,仅读课文是不

语感及语感培养

康乐东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这是国家教育机构从课程的高度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为什么要培养语感?怎样培养语感呢?

一、对语感内涵的认识

语感,作为一个教育界理论研究的热点概念,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其定义也有区别。语言学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迅速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用语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言语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能力。教学论则认为: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讲,语言学、心理学、教学论的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以上几种定义,都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语感的内涵,为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所用。但是,还应将它们加以整合归纳,与语文教学的本质相融合。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不了解一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概括起来认识: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准确的理解能力。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语言文字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有健全的人都要使用,都必须使用。就像一位好的球类运动员要有良好的球感;好的游泳者要有良好的水感;从事音乐工作的人要有较好的乐感一样,要想具有正确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使用这个工具交流思想和情感,参与社会交际和社会生产,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感。

1.语感是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人一出生,从幼儿开始,就是在反复地听“叫××”,“这是××”……感受语言的环境中学会听话、说话,认识亲人,认识世界,进而参与世界,走向社会的。可以想象,将刚出生的人放进一个没有语言感受的环境里生活,他将永远不会具有会使用语言与人交流的特性,像“狼孩”、“猴童”就是例证。所以,培养语感是尊重生命,注重人生的要求。

2.语感培养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影响着语文学习的全局,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丰富和增强。这是因为只有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了语言感受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单凭知识的传授,是很难形成语言能力的。第二,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素质,造就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语感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它增强了可以使人自然而然地看得清、听得明、读得懂、写得通、而且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试想,即便是一个学习理科的学生,读完某个题目,连题目中的重点词句都感受不到,不能理解,甚至读都读不通,能谈得上正确地分析和解答吗?所以培养语感,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通过(听、读)各种媒体获得大量信息;有利于运用语言文字(说、写)表达自我的见解,参与社会,参与社会生产。

3.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发展语言能力;二是掌握语文知识;三是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这三方面都无不与语感紧密联系:第一,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学习语言也当然如此。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所用词语的理性定义和用词规范进行,而主要靠语感,实际地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是受语感左右的。第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主要服务于语感培养,强调语感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轻视语文知识。毛泽东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说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字、词、词汇、句等语言知识的积累,语感就无从谈起。但是知识不是终极目标,更不会超越语感而直接转化成语言能力。第三,语感和思想感情之间是一种心灵的感应,表现为对那些与主体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语言对象很感兴趣,特别敏感,并且总是按自己的需要和倾向作出理解。这就是所谓“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培养语感来塑造学生的思想感情,这比要求“应该如何”、“必须怎样”的效果要好。

三、培养语感的途径和方法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言语主体自身的感受实践,感觉“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1.加强朗读,感悟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可以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多感官同时参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过程。“注入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1)教师范读。教师范读体现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教师的朗读技巧,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等,学生看得着,听得见,可以模仿和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注入目,闻于耳”中感悟语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范读时凝重的表情,时而缓慢时而急切的节奏,低沉的语调,哀婉的语气,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中学习课文,对课文中像“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样的语句产生深刻的感悟。范读的时机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可以在讲课之初,或者课中、课后,在内容上,可以是全文,或者部分,甚至句子的范读,总之,要对学生的朗读具有指导性,帮助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语感。

(2)学生自读。培养语感的关键是“自己的语言实践”。所以,学生的自读尤为重要。学生自读要突出多读。多读,一是一篇多读。一篇文章读一两遍,只能扫清字词障碍,了解大意。多读几遍,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学生眼与心谋、口与心谋、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感受。二是读多篇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就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例子。语感的培养和提高,仅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年龄和心理特征的读物以及一些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阅读。如教学《长征》前,让学生阅读介绍长征的有关文章资料,就可为学生领悟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提供基础。不仅如此,读多篇文章,还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感实践的机会,对形成敏锐的语感大有益处。

2.引导思考,体味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培养语感,应抓住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捕捉语感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领悟,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效果。

(1)抓词句比较。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不深奥,却十分传神,非常精妙。应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反复琢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泊船瓜洲》,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比较,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绿”表现了万物复苏的动感过程,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深刻印象,既体现了作者的表达功力,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望。

(2)抓段落理解。课文的一些重点段落非常精彩,对理解全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指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其语感效果。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的“阳春三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欢笑着”一段的教学,先让学生将“贪婪地吮吸”与“欢笑着”联系起来理解。作者将杨梅树写得像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一样。然后再反复诵读,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就会因学生自己的感悟而从朗读中体现出来。

(3)抓细节体会。细节描写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来说必不可少,它虽不是文章的最精彩之处,却具体入微,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草船借箭》一文中写到:诸葛亮下令“先将船头朝西……”后面又写到:掉转船头“将船头朝东……”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为什么“先”船头朝西,“后”船头朝东。经过对这一细节描写的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受箭,更是为了撤退时顺流而下,快速撤离。这样写,进一步表现了诸葛亮做事的周密、精细。培养学生体会运用细节描写的语感作用。

3.启发想象,丰富语感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在人脑中的反映,想象是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进行想象,产生“内心视象”,才会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引起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语感。

(1)以想象促朗读。想象的参与会使语感在朗读中显现出来。要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的习惯和能力,让事物的形象随着语流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建立起语言与形象间的联系,这样,学生从语境意义到语言形式就会产生深刻、生动的感受。如《月光曲》一文,在领悟乐曲创作一段时,引导学生用时而平缓、柔和,时而抑扬顿挫的语调逐句感情朗读,结合插图,启发想象: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普照,万物蒙纱……在仙境一般的境界中,贝多芬双手触动琴键,琴音一会儿似山间流泉,一会儿又像飞瀑宣泄……诉说着人间的真、善、美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边读边想,头脑中将恬静的月光普照下大海波涛汹涌的壮美景象显现成一幅“内心视象”的画面,从而领会乐曲的旋律之美,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2)以想象促理解。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含蓄性。如《再见了,亲人》一课的第二段,在理解“小金花,你一向是刚强的孩子,但是今天,与自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却怎么哭了呢?”时,提出“刚强”与“哭了”是否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小金花听到“妈妈为救志愿军叔叔不幸牺牲”和“送别志愿军叔叔”两个不同的场景,学生便很快理解“刚强”,表现出对敌人的仇恨和为亲人报仇的决心,而“哭了”表达了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

(3)以想象促思维。想象是发散思维的源泉,教学中应有效利用课文中的发散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穷人》一文的结尾写到“桑娜拉开了帐子,西蒙的两个孩子……睡熟了。”那么,看到这样的情景,丈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们家以后又是如何生活的呢?让学生想象,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却合理的多种设想(一个人有多种,每个人又不同),这样的想象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感。

4.注重积累,内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虽然以感受为基本形式,是一种心理体验,然而有生活才有体验,有对语言文字的感性积累,才有理性的妙悟。这种积累既要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又要有语言文字的积累。只有重视这两方面的积累,才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中显现出来。

(1)生活体验的积累。语言来自生活,产生于劳动,生活实践是语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体验,唤起脑海中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形象,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第一,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什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引导学生联想:远看一片树林,会感觉到十分茂密,树木挨挨挤挤,但如果置身树林之中,树与树之间也有空地,就不觉得密集,只会看到某个树的高大或矮小。第二,注意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搜集和发现语言运用的谬误,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正误感的敏锐性。可号召学生对大街上有语病的标语、广告、门牌进行观察、分析,找出病因,以避免自己在说话、写文章时出类似的错误。

(2)语言材料的积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是很有哲学道理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认为:“学习过程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是需要积累。第一,应重视语感训练与语文知识教学的结合,把识字、学词当作语言积累的基本起点,因为只有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词汇的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读文时畅达通顺,说话时妙语连珠,写作时文思泉涌才能成为可能。第二,应多读、多背、多记。这里说的多读,偏重于前面已经讲到的第二种,指多读一些文章、书籍,以借鉴积累他人语言运用方面的感性材料;多背,就是要尽可多的背诵一些文章,使大脑中的语言信息丰富起来,运用时方能使语言信息不断涌流,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有神”的境界;多记,就是要多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多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可以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时直接引用,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加工和再创造,增强自身语言实践时的语感力。

【作者简介】

康乐东,生于1960年,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特级教师。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成员,政协西吉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现任西吉县第二小学校长。有4篇论文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两项教研成果获区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闽、宁两省贫困地区优秀校长,固原市优秀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