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分析本校医学信息检索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目前循证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被纳入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目前本校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循证医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期间有两个学期差。鉴于医学信息检索和循证医学这两门课程的紧密联系,可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的先后时间嵌入进行。

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结合循证医学教学

施李丽

(南通大学图书馆,南通226019)

摘 要:分别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和循证医学课程进行定位,分析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本校医学信息检索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学信息;信息检索课;循证医学

信息检索课程在我国高等学校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这20余年来,针对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之前基本是将信息检索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研究。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推广,有学者建议增加医学信息检索课的课时,以纳入更多循证医学信息检索的相关内容。目前循证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被纳入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鉴于笔者的医学背景和循证医学的进修经历,笔者同时承担了本校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和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在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程时,有一些感想。撰写此文,为本校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个人想法。

1 课程定位和分析

医学信息检索是我校医学各专业、各层次(本科生、研究生、成教、专科等)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医学信息的查找、获取和利用的方法学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信息素养培养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医学是近十余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出现转变了长期以来以经验主导的医疗模式,提倡将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和临床医师个人的技能结合,并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进行临床医疗实践,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课程在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证据的检索、评价和利用,及无证可循时如何创造证据,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培养学生基于问题的研究。

尽管两门课都是基础课,但都是以培养、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实践课。医学信息检索是循证医学的先修课程,医学信息检索能力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必备技能。循证医学的检索证据、评价证据、使用证据、创造证据是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最佳实践模式。

2 现状分析

2.1 开课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

目前本校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循证医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期间有两个学期差。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规律,随着信息检索课程的结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复习,经过的时间越长,学生遗忘的也就越多。尽管循证医学课程会有专门章节讲授循证医学证据资源的来源和检索,但由于之前已有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做了铺垫,加上本身课程内容的繁多,在循证医学课程讲授证据资源时重点是证据资源的分布,对检索方法、技巧仅是简单提及,这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能力的重拾。本校的生物医学英语与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同步开设,这又导致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生物医学英语的基础,在学习外文医学信息检索工具时遇到了语言障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证据的查找和获取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这部分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课时所限导致课程内容的不完整

本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共24个学时,在这有限的24个学时内可讲授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课程对学生能力的预期要求。尽管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挑细选,做了合理的取舍,但还是难免虎头蛇尾、匆匆结束。作为课程重点的检索工具也只能以中文医学信息检索工具的介绍为主。对外文医学信息检索工具,通常以PubMed为主要讲授内容,但囿于课时所限对其功能无法深入展开。循证医学证据资源的检索只能一带而过。循证医学的“证”是指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证据应该是此前所有,不受证据发表语言的限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研究证据,而这又岂是PubMed所能囊括的?

2.3 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据调查,目前本校医学信息检索的教学模式还是课堂理论讲授和课内上机实习交叉进行,上机实习以教师布置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并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填鸭式、灌输式的,凸显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将本该很灵活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了固化的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体现不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是机械的、被动的、应付式的,教学效果显然不会理想。也曾进行过一些改革,如将Big6模式引入到教学中,基于Big6模式的教学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尽管也强调组内成员的配合,但无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分组的形式对小班授课比较有效,对于人数较多的合并班,会使教学过程混乱,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不够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大部分医学生看来,医学信息检索是一门无关痛痒的课程,既不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基础考试课来得严肃,又不如内科、外科等临床专业课显得重要。课程的考查也是由每个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不像其他考试科目那样在同一时间内集中进行,考试的氛围比较浓厚。应试教育制度下走出来的学生对这种考查往往就不当回事,再加上众多医学专业都没有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将医学信息检索课类同于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若是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查,他们追求的是考试的重点,最后的得分,而不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技能。若是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查,他们往往上网进行资源整合,应付了事,很难真正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3 改革建议

3.1 调整课程安排

鉴于医学信息检索和循证医学这两门课程的紧密联系,可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同一个学期的先后时间嵌入进行。最佳的时间应该是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24个学时按照8周,每周3学时的进度进行。授课顺序是由信息检索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到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及检索技巧。本校的循证医学课程共48个学时,按照8周,每周6学时的进度进行。根据教学计划,在课程的第2周就涉及了证据资源的分类分级、来源和检索,因此可将循证医学课程安排在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进行。这样一方面使得课程教学能很好地衔接;另一方面,循证医学课程中可以省略或简单介绍中文证据资源,着重于外文证据资源的分布和检索,弥补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课时不足导致的内容缺失。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知识、技能通过循证医学的证据检索进行了巩固,用证、创证又使得信息利用的能力获得了提升。

3.2 增加课程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可以多种形式进行。笔者建议:第一,对检索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题库上机随机抽取或试卷形式安排所有授课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加重考试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性;第二,对检索工具的考查,可采用文献综述形式,综述的选题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借助于循证医学PICO(patient/population or problem—interventi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outcome)的提问模式,将问题作为综述命题。循证医学的证据检索需要全面收集证据,因此学生在完成命题的时候会借助各种检索工具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这样既可以完成一份质量较高的综述报告,又是对循证医学证据资源检索的预练。通过综述报告质量及平时成绩可查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循证医学授课的时候重点培养引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期在循证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完成一份二次研究报告,如系统评价,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

3.3 调整师资分配

本校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由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循证医学课程由循证医学中心的教师承担。由于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相关性及交叉性,可安排由医学信息检索的授课教师同时讲授循证医学课程中涉及证据资源的来源和检索的内容。一来能确保课程内容得到最佳的衔接;二来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检索,能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文献综述考查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和评判标准;三来跨学科对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整合,使教和学都更具系统性。

3.4 教学方法多样化

就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本身而言,由于学生的不够重视,课堂魔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应以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的焦点作为出发点,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可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比如信息检索基础,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可将这部分的所有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罗列下来,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查找,回答并讲解,教师则对此进行点评和补充。在讲授中文医学信息检索工具时,将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作为重点,但并不平铺直叙数据库的各项检索功能,可从具体例子入手。比如对准备考研的学生,需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可检索该导师所发表的论文。讲授时以该例子作为圆点,向外辐射引申,使学生全面掌握CNKI的检索功能。对另外两个重要的中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则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学,通过课堂抽取部分学生对这两个数据库的功能进行演示,总结各自的检索特色,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5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检索知识、理念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广泛涉猎本专业知识,精炼地掌握,加快自身知识更新的频率。针对医学专业的信息检索,教师除具备检索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医学相关知识和前沿知识的支撑,如要同时承担起本课程和循证医学课程证据资源检索的教学内容,就得同时熟悉循证医学相关知识。著名科学家钱长伟曾经说过:“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长的关系,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 结语

医学信息检索课作为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干课程,除从课程本身进行改革思考外,可将眼光放到医学生的整个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其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使得课程设置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佳化。

参考文献

[1]黄晴珊,王庭槐,王长希.医学文献检索课引进循证医学教学内容的构思[J].循证医学,2004(4),228-230.

[2]李幼平.循证医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施李丽.Big6模式在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8):170-171.

[4]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17-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