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需要

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需要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对接需求的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对于高职教育强市建设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服务性是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越来越重要,它密切联系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使教育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节 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需要

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院校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着力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各区域高职院校积极努力打造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美好愿景,更是高职教育强市评价重要的一个方面。构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对接需求的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对于高职教育强市建设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内涵

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是一种直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体系。服务型教育体系强调的是服务,要求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定位高职教育的发展,注重教育结构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结合,这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加快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强化高职教育服务,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增强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联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求。由此看来,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是以高职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在一定范围内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的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教育体系,体现了浓厚的区域特点。

服务性是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越来越重要,它密切联系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使教育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在此,服务型教育体系又有如下几点要求,一是服务理念,即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是开放性的,不是闭门教育;二是服务方针,即服务型的高职教育追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服务运行机制,服务型的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联动;四是服务宗旨,服务型的教育力争让服务对象满意,让区域内群众满意。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是区域化的体系,高职教育强市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区域、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潮流,才能构建起服务型体系,才能成为高职教育强市。

二、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虽然从数量上来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相应进展,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仍缺乏特色,没有形成独特性,致使社会一直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事实上,高职教育职业性与区域性的特征要求构建起一种服务型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要求高职教育应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专业设置应紧贴本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应建立一种层次结构、能级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素质结构与相关产业的组成类型、技术结构以及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和谐联动,充分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服务型的高职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的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其层次结构、专业结构、能级结构以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在此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服务当地经济为第一要务,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强市建设均对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有必然的联系,也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只有构建起坚实的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区域高职教育才能更加稳定与健康地发展,并逐渐向高职教育强市的目标迈进。

三、构建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内容

区域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构建要求区域内高职院校尽快实现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比规模、比硬件、比投入的外延简单扩张转向比服务、比质量、比效益的内涵深层发展。因此,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如果区域内高职院校能做好这几个方面,可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强市的形成。

首先,提升人才支撑能力,需要形成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的使命。一要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实践环节的权重,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建立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二要加紧建设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具有特色优势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推进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三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和自主创业实践,要建立健全供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社会各界资源共享、规范运作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

其次,提升知识贡献能力,需要运行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教育系统是知识创新和人才集聚的地方,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提供有力的知识贡献,这是教育的重要职责。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学科界限,组织科研团队,积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二是推进校企互动,鼓励学校挖掘并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高职和中职学校的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专门的技术推广与服务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区域性协作网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最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需要有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体系。现在的时代不再是“一学永逸”的时代,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正逐渐成为民众的自觉意识和社会的实际行动。教育能否让人民满意,一项重要标准就是能否提升学习服务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有以下措施:一是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更好的教育。二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面向企业职工、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和中青年被征地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劳动预备教育,努力提升国民素质。三是全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社区教育,广泛开展面向社区不同人群的教育培训服务,形成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