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发展十大战略

民办高校发展十大战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战略使陕西民办高校受益匪浅。一是提高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在全国范围陕西民办高校得到认可,为确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陕西屡屡出台有关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与民办高校的领先地位密切相关。

民办高校发展十大战略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决定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从机会成功向战略成功演变。如果学校在战略决策上犯有错误,其后果是致命的。目前不少民办高校之所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关键是许多举办者、办学者多关注学校发展中的细节问题而忽视战略问题,对办学过程出现的失误只在细节上找原因,最终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而走向失败。诚然,许多细节问题如果注意不够、处理不好也会导致办学的失败,但二者相比,战略问题是根本。

1998年前后,我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只有3%左右,大量的高考落榜生无学可上。改革开放为民办高校带来了无限生机,一批有胆量的举办者积极投身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他们瞄准教育市场的空白区域,抢抓机遇取得了成功。同时,他们又在当时限制较少和管理较松的背景下,赢得了扩大办学规模、蚕食教育市场的有利时机。笔者把这种成功称为机遇成功。这种成功具有很大的侥幸性,未必需要举办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超凡的魄力和远见卓识。而未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取得以往的辉煌,必须以重视发展战略为前提。

纵观民办高校发展史,有2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民办高校仅占现有学校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以我省为例,从1987年至今20年间,倒闭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已达一百余所,占总数的80%左右,正好符合二八定律。民办高校衰落的主要根源在于战略失败:一是缺乏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能力;二是缺乏正确的战略管理能力;三是出现发展战略错误却全然不知。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基础仍较薄弱,一旦办学过程出现战略错误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且无力回天。

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已从经济领域向教育领域延伸。对民办高校而言,首先要从战略上进行筹划,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决策的前瞻性作用,提高办学效益。确定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应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办学层次、教育类型、学科选择、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内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学校选址、校园规划、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明确思路和工作目标。以下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常采用的一些战略。

那么,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战略有哪些?应该如何把握?

一、第一战略

第一战略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第一的概念一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会有相当的持久性,以后要改变其地位除非有更大的变化,否则很难。我们都知道中国获得奥运金牌的第一人是许海峰,第二人是谁就不清楚了;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也不清楚了;美国首任总统是华盛顿,第二任总统是谁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同样,在私立大学中,大家都知道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上多次排名第一,久负盛名,而第二、第三是谁呢?也不太清楚。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坚持第一战略,使全省民办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数、本科院校数、万人以上民办高校数、学校占地面积数、仪器设备值、图书资料数等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一举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领头羊。

第一战略使陕西民办高校受益匪浅。一是提高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在全国范围陕西民办高校得到认可,为确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二是占领了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最大份额,抢占了先机,扩大了生源,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赴陕就读。三是拉大了陕西与其他省市民办高等教育之间的距离,赢得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优势。四是领先地位对政府制定鼓励、扶持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为民办高校争取更加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制度保障提供了支撑点。陕西屡屡出台有关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与民办高校的领先地位密切相关。五是为民办高校向更高、更强、更完美的境界发展创造了条件。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劣到优、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制定第一战略,无疑为办学者竖起了前进目标,成为激励广大师生的力量源泉。

从民办高校发展轨迹看,追求数量第一比追求质量第一容易。反过来,在实现了数量第一再求质量第一则有了可能。如果一开始就追求质量第一,则灭亡的可能性极大。纵观民办高校的成功者多数不是那些具有专家、教授、学者头衔的知名人士,以普通人士居多。原因是前者受公办教育办学体制影响太深,他们关注的是办学质量,强调教育的规律性和教学的规范性。而实现这一目标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在民办高校初创阶段不具有可行性。因为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没有国家投资,也没有社会捐资的背景下,依靠学费滚动发展起来的,没有市场运作能力光有教育情结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民办高校在没有完成原始积累、解决温饱问题之前,谈质量、谈规范只是一种奢望。如果办学初创阶段就强调质量第一,就会失去以规模求财源的最佳时机,失去发展规模的机会。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旦失去数量,最终无一成功。普通人士受旧教育体制影响较少,容易把握市场脉搏、把握时机。他们定位在先做大再做强,先抢占先机,强调发展速度,再追求质量,追求完美。

多年来,西安翻译学院一直信奉第一战略。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要撑起第一的大旗,核心问题是他们从中获取了最大的利益。民办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过程必然充满艰辛。要当“第一”需要具有超人的坚毅、过人的胆识和不断创新的魄力,要敢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否则难免与失败为伍。

民办高等教育涉及的门类、层次、学科、专业很多。任何一个地区、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学科、专业、类别收入囊中。每所民办高校经过分门别类,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在某一门类、某一层次、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方面创造同类的第一。并以此为突破口,占领市场,扩大份额,取得丰硕成果。

二、多元战略

实施多元战略,会使大多数民办高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立于民办高校之林。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新的扩张,取得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增强竞争力;有利于学校对外扩张,培育新的增长点,更具发展潜力。多元化战略也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也可能出现失误,即原有优势的丧失,或是由于扩张过快,负债过重而难以自拔;或是因管理层的知识老化,结构失调、信息不畅等局限,影响到正确的决策。多元战略的另一不足是会增加管理成本和经营等其他项目的费用,这对实力有限的民办高校而言,更要慎重选择。

目前,民办高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统招生、高教学历文凭、高教自考生、大专预科生、中专生、职高生共存,学历、非学历并举型;二是以高教学历生、高教自考生为主,兼顾中等层次的非学历型;三是以高教自考助学为主要形式,兼顾职业技能、文化短期培训的培训型。民办高校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实行以教育为主导经营的纯民办高校,并将以上三个层次的办学格局逐年上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二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成人高校联合办学,招收研究生、本科生,走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三是民办高校后勤管理实行社会化或依据专业特点设置其他经营业务,举办校办企业等,以无关联形式实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多元化战略是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寻求长远发展而采用的一种扩张手法。民办高校发展初期,从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专业设置等普遍存在非形式单一的现象。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批民办高校采取多元化模式,实现了新的扩张,取得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民办高校的发展呈两极分化不断扩大的趋势,民办高校间进行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本重组、员工重组的现象频频发生,一所学校兼并另一所学校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从民办高校发展历史看,学校之间的重组与兼并具有普遍意义,是学校从原始积累进入资本积累,实现垄断办学的必须选择。

联合办学是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一是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联合;二是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联合;三是企业与民办高校联合。联合办学可以避免相互间的兼并或重组,在法律上仍保持独立的实体地位,更容易被法定代表人认可。民办高校采取的行业性联合、地域性联合、规模性联合较为普遍。联合办学的突出优势在于它的快速发展和低风险,没有一方吃掉一方的担忧。联合的目的是实现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化,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对资源的配置和机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联合的关键在于选择合作伙伴,双方需各自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双方的资产应具有互补性,战略应具有一致性,规模与实力应基本相当,双方决策者的人品、个性,能使联合办学健康实施并保证双方受益。

有的民办高校跨省、区进行投资办学,以开拓新的增长点,获得新的生源,稳定或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竞争力。作为多元化发展战略,不失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尝试。当然,决策者务必对新校址所在省的基本情况、高等教育资源、政策扶持力度、投资回报等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论证,以免陷入因战线太长,力不从心或因“水土不服”而陷入被动局面。

三、错位战略

在市场经济中,通常把硬碰硬的竞争称为针锋相对的红海战略,结果利润空间日益缩减,常常两败俱伤。但若从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出手,减少竞争,获取新的增长点则更为高明之举。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特点之一是竞争激烈,如场地竞争、生源竞争、师资竞争、专业竞争、质量竞争、就业竞争等,突出表现在招生竞争中。办学者如果能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招生区域、培养模式、就业渠道上实施错位思考,有助于减少外耗,提高办学效益。我们把这种战略称其为错位战略,即蓝海战略。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多地采用了这一理论,收效明显。

陕西民办高校的错位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别人不干的时候我们干,力争早出手,占先机。二是别人干的时候我干快点,力争超越对手,甩开对手。三是别人干的不错的我们避开不再干,避免两败俱伤。这三招帮陕西民办高校收获颇丰。

一是别人不干的时候我们干,力争早出手,占先机。

1997年,当时全国正值贯彻《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第六条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施严格控制。而陕西没有放慢步伐,继续大力发展。不怕慢,只怕站,较其他省争取到宝贵的发展时期。目前已进入本科层次的7所高校有的就是在那一阶段扩大了规模,巩固了基础。有的在这一阶段才起步,没有受严格控制的影响。

2000年,陕西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授权可以由省政府批准设立高职院校,又一次避开了与其他省市民办高校的竞争。我们发展了5所综合性民办高校后,稳住了阵脚。进一步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寻求新的增长点:即注意从初创时期的文、经、管专业向工科专业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计算机、数控、机械、模具、印刷、机电等专业人才奇缺。民办高校瞄准这一新的市场,尽快增设以上专业,获得巨大成功。西京学院成立于1994年,但真正发展起步于1998年,西安思源学院1998年才成立,两院校后期均定位以工科为主、竞争对手减少,发展空间增大,形成新的增长点,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与老牌的西安翻译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进入同一档次。

各民办高校之间尽量面对市场,寻找新的专业。如近年发展较快的动漫专业、空乘专业、地铁乘务专业等。因市场需求量大,而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又不多,因此短短两年即有很大的发展。

二是别人干的时候我干快点,力争超越对手,甩开对手。

1992年北京开始实施高教学历文凭考试,而我省从1996年才开始试点。虽然我们迟了4年,但能稳步急进。到1999年我省的高教学历文凭考试人数已与北京持平。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也正是从实施高教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开始,逐渐加大力度,赶超其他省市的。

2002年在专业设置上,我省开始针对社会需求和有潜在需求的专业进行设计。衣、食、住、行、美、医等与国计民生联系最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公办高校涉足这一领域并不多。陕西民办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重建教育市场边界,全力推动了特色院校的定位和升格。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对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扶持力度。将以上院校列入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增加服装设计、餐饮管理、烹饪、建筑设计、汽车设计与维护、中医美容、临床医学、高等护理等专业。同时,又继续加大对以上学院的扶持力度,促使这些院校由实施高教学历文凭考试向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迈进,把招生工作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这些院校的专业设置虽然较单一,但由于定位准确,市场需求量大,更重要的是避开了许多竞争对手,使自身有一个较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我省多数学校的办学规模均在万人以上,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在校生也已达1.2万人,创造了汽车教育的奇迹。

三是别人干的不错的我们避开不再干,避免两败俱伤。

民办高校在初创阶段,多以举办外语、会计、文秘、法律、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投资少,见效快、弹性大的专业为主,虽然有利于前期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且竞争激烈。我省在后期设置民办高校和专业定位时,力求不再重复设置以上类型的民办高校和开设以上专业,即前面已有的我们不再跟进,减少竞争,减少摩擦,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标准战略

目前,民办高校的分类标准、设置标准、评估标准等一般仍按公办高校的标准执行。事实上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短,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建立民办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我们现在所说的民办本科学校,到底应办成研究型、应用型,还是职业型院校并无定论,也没有一个标准。如果有民办高校能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出一套标准,那将有可能影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甚至统领中国民办高校的前进方向。反之,将可能一直落在其他院校的后面。假如我们定义什么叫美女?一般应有身高、体重、三围的标准,若再加一条必须是黄头发、蓝眼睛,那么中国的女性都不能入围了。所以谁是标准的制定者,谁就更容易占据统治地位。还有教学评估标准,教材建设标准等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现在对民办高校的设置、分类评估和教材完全采用公办高校的那一套。事实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各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忽视这些差异是不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如果按公办高校那一套要求民办高校,那么民办高校永远都只能在公办高校后面跟进,而不可能超越。假如制定了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那么就不能说民办高校的质量比公办高校的差,只能说培养目标不一样,一个是研究型学校,一个是应用型学校。因二者之间存在培养目标的差异,自然在评价标准上应有所区别。所以民办高校要在标准上多做文章,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品牌战略

一个知名的民办高校品牌,不仅可以压缩竞争者的生存空间,同时又能为自身创造新的增长点。品牌声誉的溢出效应使民办高校获得招生链和就业链的“先手”优势,获得在同类高校中的领导者地位,获得社会资源的不断涌入。品牌的增值相对于资本的增值都是惊人的,品牌已经成为民办高校竞争的原子核,谁能拥有品牌并成功地运用品牌战略,谁就能获得办学优势,赢得教育市场。

民办高校的品牌要素包括:一个易写、易读、易记的全称和简称;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志,如校旗、徽标;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等。西安思源学院就是一个极佳的校名,符合名称的要素。西安外事学院的徽标以“鱼化龙”传说为设计元素,立意追求鱼化龙精神。整体图案采用正方形、矩形、圆形组合而成。中心图形为鱼化龙变化图样,方形和圆形取无规则不成方圆之意,展示学校规范管理,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图案上部为英文学校全称;中部为英文校训:多元集纳、综合创新;下部为矩形内英文XAIU,为学校英文缩写。标志的标准色为蓝色和橘红色,取崇尚科学和充盈活力之意。简析这一品牌,具备了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直接和间接的带有情感价值、市场价值和竞争价值。体现了品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

我们树立一个品牌,就是树立它的价值观、信誉度和亲和力。通过品牌,让社会、家长、学生感受到民办高校有上乘的教育教学质量,可以给学生带来光辉前程和丰厚待遇,是值得广大学生追求的求学目标,是社会进步需要依赖的智囊库,是科技进步的实验地。

我们实施品牌战略,可以用这一无形资产转换为有形资产,可以减轻民办高校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压力,可以提升办学效益,可以用“信用”取得贷款吸纳社会资本,可以谋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如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都是以百余年甚至八百多年的历史打铸世界名校的品牌,这个品牌影响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学校的品牌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后,可以发展品牌的关联资产,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以企业带动学院,又以学院品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确立自己的医药、美容产品品牌,形成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关联资产的发展。

六、竞争战略

战略的基本属性是竞争。民办高校的竞争首先是生源竞争,有生源则有财源,有财源才有投入和结余,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争取生源,就必须确保学校的品牌、专业、质量、就业等,使学校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谁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谁就能胜出。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必然导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处于以下态势:现有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334所,其中实施本科教育的48所。民办高等教育自考助学机构822所。另有独立学院322所。随着经济开放度的加速提高,更高水平的竞争正迅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展开。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都将成为竞争的主导因素。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占有先手之利,以“起得早、干得快”制胜。现在各省、市、区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后民办高校谁来领跑,只有在竞争中见分晓。

竞争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在开放和竞争状态下,求学者对民办高校选择的成本降低,范围扩大,学校、专业增加,从而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求学者的需求,不断超越竞争对手,是新环境下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竞争的加剧,为其克服内部组织的惰性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对学校的变革和创新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从而形成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最为可靠的动力。竞争的胜者会进一步吸引高质量的求学群体,高质量的生源是学校提高质量的前提。有了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从根本上逐渐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鄙视、歧视、蔑视的现状。

竞争战略可分为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外部竞争首先要确立竞争对象,明确谁是自身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民办高校而言,与本校招生生源争夺强度最大者即为主要竞争对手。明确了对手,就要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搜集竞争情报,随时监视对手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可以通过报刊、杂志、报告、文件、交流材料、简章、广告、会议、教师、学生、客户等渠道获取情报。对新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和总体分析与评价,以便掌握对手可能进一步采取的战略、阶段目标和能力基础等。要对对手的财务状况、运作能力以及可能在竞争中采取的强烈报复手段等有所认识和防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内部竞争主要涉及人事运作,应坚持实行岗位聘任制,建立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以便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和发挥才干,形成激励机制。反之,在人员任用上采取暗箱操作,或是感情用人,把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员安排到较为重要的岗位任职,则会从另一方面极大地损害有工作能力而不善于拉关系的人的自尊心和向心力。近几年民办高校中教职工跳槽现象的增加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用人竞争机制,一些人的“抱负”不能得以实现而产生。我们民办高校切不可形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封闭用人机制。

七、环境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环境、人文环境、需求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对民办高校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使环境适应能力差的民办高校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有的学校举步维艰,已面临生存危机,接近被淘汰出局的边缘,但决策者仍然习惯用固有的思维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新局势。

民办高校的环境战略,首先应该调整决策者的思维习惯,减少惯性,时刻准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用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建立环境研究系统,提高环境研究能力,根据环境变化的趋势和性质,不断调整现行战略。快速反应能力是民办高校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素质。分析那些因重大投资失误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民办高校,许多是在投资决策阶段对环境判断失误,缺乏理性盲目投资,看到其他学校大干快上,便不切实际地盲目跟进,以致陷入被动。

从经济环境而言,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比例不断加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消费也发生了明显转变,接受优质教育的欲望日益强烈。而民办高校已进入稳定增长期,超常规发展的机遇开始减少,举办者如果能对这种变化有足够重视,采取适度负债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就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以往在高速发展期形成的高比例负债经营的决策习惯对今天的决策者未必适宜,发展思路若不做调整,很容易产生新的重大失误。

从人文环境而言,民办高校的生源由异地化向本地化演变,由往届生向应届生演变,由自考生向统招生演变。专业不断发生变化,从文学类、经济类、管理学类专业向工学类、医学类、理学类专业发展。社会成员对民办高校的认识也从非正规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变,上民办院校不再是“备选”,对民办高校的态度相当积极,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各有所长;认为在考分受限不能上公办高校的情况下才选择民办高校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从自身环境而言,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是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国家统招生计划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与日俱增。现进行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数、在校生数已明显超过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数和在册生数。二是实行民办机制的实施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风起云涌,壮大了民办高等教育队伍。三是民办高校的分布趋于均衡,原来陕西、北京较多;现江西、河北、山东、辽宁、广东也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只顾低头拉车,不愿抬头看路,对时刻都在变化的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反应迟钝或安居现状。在招生策划、专业设置上的运作,很容易被对手掌握。各校要保持办学优势,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立足创新,赢得先机。

八、集群战略

教育集群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即在既竞争又合作的一定区域内,彼此关联的学校在宣传、招生、专业、后勤、基建、就业推荐、社会服务等方面既有市场化因素,又有一定专业分工,从而形成教育产业的聚积效应。美国常春藤联盟即具有统一特征,它对促进8所加入联盟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办高校借助地理上接近、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形成专业化、多样化的办学体系,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区域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和积累效应。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除诸多因素外,得益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群体优势。它已成为陕西高等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产业的集聚要讲科学分工和有效协作,防止出现互相攻击、恶意中伤、不讲信用、自我封闭和自成系统的现象。

就陕西而言,民办高校在生源上,要坚持国家统招生、高教自考生并行,逐渐以实施学历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层次上坚持多层次办学,即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预科生并举,近期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学科上逐渐由以文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为主,向以工学类,对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与发展西部建设相关的,专业加强建设和发展。集群的同时避免学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上过多的重复或一哄而上。一些学校办学规模虽然不大,却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如举办服装、烹饪、汽车、美容、医药、生物、动漫、空乘、舞蹈、影视专业的民办高校,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创新战略

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创新战略的意义不断凸现。创新战略是指民办高校通过构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运作规则,形成新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发展目标,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一种思想。创新旨在办学过程中建立并创造新的要素组合,其内容包括办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规章制度创新、科学研究创新、后勤管理创新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简单地说,一切可以提升民办高校竞争力,形成差异化优势,为社会、家长、学生认同的开创性活动和行为都可以纳入学校创新的范畴,而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则是学校创新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创新战略需要转变民办高校原有的工作思路,调整组织结构,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重组人力资源等。

创新战略是一个涵盖学校各个层面的重大决策,特别是管理层要有意识地借助科学手段和工具,从战略高度理性分析、研究、审视和规划创新过程的每个重要环节,重视与创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储备和组织安排。

创新是典型的创造性活动,要求宽松、平等、和谐和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氛围,建立创新型组织是实施创新战略的基本保障。学校领导在组织工作中除了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外,还要求在组织中淡化等级概念,在尽可能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组织方式体现参与群体共同的利益,消除大家的分歧,使学校的创新目标与部门、个人的目标相一致。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是学校创新系统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教职工积极性的关键。学校是无形资产的聚集地,其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很难做出量的界定,在分配上必须遵循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的激励机制要以激励团队和整体利益为目标,要积极引导和促使全体教职工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个人与学校共存共荣的群体意识,培养大家对学校的认同感、忠诚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大家高度协作和共同超越,为完成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民办高校的创新与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学校制定创新战略时的重要参考。近期国家正在拟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民办高校的发展要与纲要的目标相一致。创新的效率将受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创新靠什么?一靠资金,二靠人才,三靠信息。资金是创新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资源,信息是创新的重要资源。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中介服务组织的不断涌现,如教育协会、咨询公司,信息中心、评估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他们在创新中行使撮合、催化、裂变、促进、服务等功能,学校创新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发挥他们重要的桥梁纽带和补充作用。

十、制度战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战略也可以叫细节战略。在民办高校工作中很多工作是细节决定的。任何一件事,即使是小事,如果做不好也会使整体崩溃。通过立章建制,健全科学、系统、规范的工作程序,是全面加强学院管理和建设,推进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江西赣江职业学院就是由填发毕业证引起骚乱,本来是很容易处理的事,由于方式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民办高校中,制度战略应该建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管理制度。包括董事会、院委会、党委、工会、学生会以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招生与就业管理、基建、资产、财产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

二是教学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等管理制度。教学考核评价、质量标准、教学督导、学生学籍、证书发放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必须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民办高校多从高等教育机构升格为高职学院,再从高职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有一个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一整套管理制度也要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三是科研制度。根据国家规定,本科院校必须开展科研工作。高职院校可以不搞,但本科院校就不能不搞。现在申报本科院校的条件中就有开展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要求。科研制度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基金、技术转让、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奖励等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民办高校的科研选题、科研管理、科研成果申报、科研奖励等一系列制度,以规范和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以上我们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民办高校实施战略的运行轨迹,提出了民办高校在办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实施战略比制定战略更困难、更重要。在实施战略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机械重复过程,学校外部及内部条件呈现动态化,实际工作往往要比预定计划碰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学校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新的战略实施的适应性存在缺陷和不足。民办高校的人员变动较大,稳定性较差,也是影响全面、持久实施各项战略的障碍之一。

三是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竞争对手的影响力往往会使本校的战略实施出现位移。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不稳定期,其中政策的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四是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可能导致总目标的偏离。

为保证以上战略的顺利实施,学校各部门之间、领导之间应当做到:

其一,坚持统一指挥。民办高校的战略实施关键是高层领导的统一指挥是否卓有成效,是否能把各方面的工作相互协调、平衡得失。学校施行不同的战略与学校的领导者属不同类型密切相关:当民办高校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注重数量发展时,应选择征服型领导;当侧重于数量、质量均衡发展时,应选择冷静型领导;当侧重稳定办学规模、强调提高质量时,应选择行政型领导。

其二,减少干预,以最低成本解决问题。战略实施过程也是成本投入过程,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举办者要关注的问题。当在战略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发生问题时,举办者应视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决定其干预和介入的程度,原则上应尽量减少干预和降低工作重心。如对低层次的问题不要放到高层次解决,能由基层单位解决的问题不由董事会解决,以减少管理成本。

其三,根据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战略实施往往会出现现实与假设相冲突的现象。当情况变化不大时,应坚持按原战略实施,仅作微调而已;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则必须重新审视原战略,启动预案及时作出调整并实施。

其四,依法保障、促进、规范战略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法制化时代,依法办学、依法维权是举办者的行为准则,不可心存投机办学、侥幸取胜心理,要遵法、守法才能保证学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