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善西部高校的办学环境

改善西部高校的办学环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种种现状表明,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办学环境是当务之急。其次,要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地理布局较为集中的现状,培育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用的若干小区域、小环境,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善目前西部高校自身制度环境的关键在于改革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改善西部地区的办学环境,一个至为关键的检验因素在于能否留得住高素质人才。

(二)改善西部高校的办学环境

良好的办学环境对西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改善高校的办学环境既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内部环境,高校内部环境包括办学经费投入、高校办学基础设施、学科平台建设等硬环境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引入、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水平提升等软环境建设。在与东部高校办学环境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西部高校在办学规模、基本办学条件、学科平台建设、师资力量、招生质量等方面都与东部地区高校存在巨大差异(参见第五章分析),国家和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满足不了西部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制约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种种现状表明,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办学环境是当务之急。

1.改善西部高校办学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积极改善西部高校办学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积极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了,一方面有利于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人才,也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支撑教育发展→经济更快发展→促进教育更快发展。

其次,要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针对西部地区高校地理布局较为集中的现状,培育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用的若干小区域、小环境,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例如,依托中心城市建设高等学校群落;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形成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大学科技园区等。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扮演好中介人的角色,推动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联动互惠、共促发展的关系。这样,既可以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同时可以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改善西部高校自身的制度环境

改善目前西部高校自身制度环境的关键在于改革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同地方党政管理相类同的模式,管理人员(包括教辅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与任课教师的比例太高,超过或接近1∶1,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1∶10的比例。这种庞大管理体制造成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管理成本的增加,增加办学成本,对于资源欠缺的西部高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工作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等现象,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在教学管理方面,西部地区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依然落后,西部有限的地方财政收入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有限,使得西部高校在教学硬件,包括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与东部地区高校差距明显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样自然不利于西部地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目前的学术管理体制不利于西部高校争取科研项目,也不利于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如目前的课题招标中,由于采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西部高校由于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明显不如东部高校,因此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此外,很多课题项目要求拥有高级职称等才有申请资格,将刚刚走出校门、资历不够的青年教师就统统拒之门外了,这些都是影响西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我国西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自上而下进行。首先,政府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理顺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明确规范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通过高校间共建、合作办学和内部精简机构等各种方式解决西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其次,要出台一系列财政性资助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尤其是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此外,要实行东西部高校有区别的科研课题招标办法,设立专项项目,完善学术管理的法规政策,完善学术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规范学术行为,鼓励学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西部高校科研质量。

3.改善西部高校的人才环境

改善西部地区的办学环境,一个至为关键的检验因素在于能否留得住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争夺的焦点所在,对于存在硬件设施落后等“先天缺憾”的西部高校,能否留得住高层次人才是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留住、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交流合作、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整体实力和水平的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国家和西部地区的高校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制定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围绕优化科研环境和学科平台建设、重视引进后培养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制定出更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提升西部高校的整体师资水平。

首先,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可根据中央关于西部人才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专项规划”及系列配套政策,就提供专项课题经费、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设立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在政策制度层面为西部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

其次,加强科研环境和学科平台建设。西部高校需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大对教学科研硬件的投入,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等,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全力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为西部高等教育献智出力。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努力整合各方资源,支持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学科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人才搭建施展才智的舞台,使其成为西部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再次,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西部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校到院系都需详细规划人才引进计划,按照能为学科发展和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并能带动内部人才共同提高的要求,按需引进人才;同时,对于引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通过提供去国内外名校进修学习、鼓励在职攻读学位等方式进行培养,使其成为本校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扩大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规模,从根本上提高西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最后,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发挥情感留人的作用。西部高校应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学生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加以物质方面的优厚待遇,如提供住房、解决家属工作等,吸引西部生源学生驻扎西部,为家乡建设和西部高校发展出力献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人才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在学校创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和尊重人才的氛围,促使高层次人才安心工作,为西部高校建设最大限度地贡献他们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