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举校建学科

举校建学科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我校各硕士授权学科均已获得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大对各学科的建设力度,包括学科建设管理、学科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在保证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对稳定的同时,我校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定期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齐心抓内涵 举校建学科 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部 雷亚萍

摘 要 西安工业大学至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在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筹兼顾,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门类日趋合理,培养体系基本建立,管理体制逐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的条件不断改善,培养层次不断提高,为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声誉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 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积极申报学位点,学科结构趋于合理

1993年学校获得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随后,经过八批学位授权审核后,学校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达到了14个,覆盖了60多个硕士二级学科点,涵盖在工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中。使得我校一些主要的院系和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在增设硕士学科点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学科群的构建。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光机电制造工程”、“信息工程”、“材料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及“人文社科、艺术、外语、体育”六大学科专业群,为进一步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奠定了基础。2009年,我校成为陕西省博士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我校已形成以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博士点建设学科,以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为博士点支撑学科的学科结构层次。

img1

1993-2011年(第五、六批硕士点数增长情况)

我校于2003年在光学工程和机械工程2个工程领域里获批工程硕士授予权,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又新增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授权资格。另外,我校各硕士授权学科均已获得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就是说,我校已从具有单一的统招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发展成为拥有多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招收各类研究生的渠道,增加了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服务的责任

二、强化学科建设力度,建设成效显著提高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大对各学科的建设力度,包括学科建设管理、学科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在学科建设管理方面,从1994年开始,我校就采用自我评估的办法进行宏观管理,即每隔两年就对各学科进行一次自我评估,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各学科的队伍、科研和人才培养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其评价结果作为下阶段经费投入的基本依据。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学科队伍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均得到较大改善,并培育了6个校级科研创新学科团,同时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同时,学校还通过柔性引进,聘请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并进行了资源整合,先后获得了7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的立项,使我校省部级及其以上重点研究基地累计达到14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平台。经过18年的建设,我校已经拥有“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加工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学科。2005年,西安工业大学获得“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在陕西省组织的重点学科检查中,我校的三个省级重点学科的得分在157个学科中分别排名第3、第9和第32,在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78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分别排名第1、第3和第16;2010年,三个省级重点学科成为博士立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得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卓越成效。

三、采用多种办学模式,招生规模日益增加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从1995年首届研究生招生开始,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提高生源质量为核心,采用统招和在职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组织统招研究生生源方面,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宣传和实地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注重校内优质生源,也注意吸引校外生源。几年来,我们曾多次走访兵工系统的院校和西部地区的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并到各企业和研究所进行实地讲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连续十年,报考人数增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陕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在组织在职专业生源方面,我们首先与研究所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坚持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为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根据每个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陕西、山西、河南、徐州、云南、广州、武汉等地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办学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过18年的发展,我校的招生规模从1995年的10人增加到2011年的2000人左右,招生模式也从单一的统招全日制发展到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等多种招生形式。

img2

2003-2010年工程硕士招生人数

表1 1995-201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img3

表2 2003-2010年工程硕士招生人数

img4

四、健全管理监控体系,培养质量逐年上升

加强科学管理,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校全面实施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培养质量的提升。研究生部先后修订了《研究生教育管理暂行办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研究生学术论文奖励办法》等一大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确保培养质量。在保证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对稳定的同时,我校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定期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加大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奖励力度,努力争取各类研究生奖学金,设立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评选优秀硕士研究生和硕士论文,大大激励了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充分发挥专家机构的监督作用。至2003年以来,我校成立了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由各学科资深的教授专家组成,在主管校长的亲自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及答辩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督促。9年来,督导组专家们共听取研究生课程1000余门次,参加了200余次研究生开题、中期和论文答辩,提出了300多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发行了70多期研究生教学督导报,有效地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加大学位论文评审力度。学位论文集中体现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和创新水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部在管理过程中以“质量为重心、制度为保证”,坚持对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对硕士生学位论文采取不同学科不同盲审比例的方式进行,即对重点学科的研究生盲审比例适当放小,对新增学科和一般学科的论文盲审比例逐渐加大,进一步完善论文盲审制度。近两年来,为了确保博士立项建设期间论文的质量,我们对所有的硕士论文均实行全部盲审,两年来共盲评硕士学位论文1600余篇次,盲审单位遍及12个省。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积极加入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行列,自2009年始,对所有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经过该系统的检测,有效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辉煌的成就,先后多次被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学位办)、陕西省招生委员会授予“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人次被评为省部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2009年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