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和根源

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和根源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审美关系上看,篮球运动美感离不开篮球运动审美对象,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于审美对象。篮球运动审美感受发起于对篮球运动美的直观。这是由篮球运动美感的社会性特征所决定的。再次,人的社会实践与篮球运动的实践活动,是形成人审美感受的最终根源,是形成篮球运动美感的最终根源。马克思关于五官感觉社会化的思想是我们进一步阐释篮球运动美感本质

一、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和根源

篮球运动美感作为人们对篮球运动美的感受、体验、欣赏和评价,大量存在于篮球运动中。从审美关系上看,篮球运动美感离不开篮球运动审美对象,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于审美对象。那么特定的审美对象为什么会引起审美主体特定的审美心理反应而获得美感?篮球运动美感形成的根源在哪里,本质又是什么呢?

1.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

篮球运动美感是人们在篮球运动审美活动中体验的一种极其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由客观对象的审美属性引起人情感上愉悦的心理状态。

篮球运动审美感受发起于对篮球运动美的直观。没有篮球运动鲜活的节奏、激烈的对抗、优美的造型,篮球爱好者与观众那种身心为之升腾的强烈感动便无法产生。

但是,篮球运动美感的形成,又不能单纯归结为对象,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探讨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就应该把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个人审美能力、一定时代的社会审美意识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探索和考察。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独具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物质的、感性的现实活动。这一活动不仅规定着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而且最终必然规定着美和美感的本质。“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的复现自己,而且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这就是说,人们经过实践,在篮球运动世界中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了篮球运动美。于是人也能从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通过感觉直观这一本质力量,肯定这一本质力量,引起喜悦而获得美感。篮球运动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篮球运动美感的本质是作为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观照。

人何以能凭自己的感觉直接观照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呢?这是由篮球运动美感的社会性特征所决定的。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人”的观点是最好的诠释。处于篮球运动世界中的人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单个人,也不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摧残的片面畸形的人,更不是“非社会的人”,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有着鲜活的生命意志、保持着活泼的创造力、能动的改造外部感性世界的篮球运动实践主体的人。这种篮球运动世界中“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具有丰富的,全面深刻的感觉”,这种全面深刻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截然不同,而且与畸形的、非社会的人的那种动物性的感觉也全然有别。

第一,篮球运动世界的社会的人的感觉是全面丰富的,它包括了人的五官感觉、精神感觉和实践感觉(包括意志、爱等等)。精神感觉指精神是否需要满足所产生的感觉。这是超出单纯物质需要范围的感觉,如因自己的产品(篮球运动美、健康体魄、比赛成绩)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而感到自豪的愉悦感,因成功或失败引起喜悦或沮丧等等。实践感觉就是心理学所指的“实践感”,也就是人们因自己在篮球运动实践领域的各种活动而引起的情绪反应。篮球运动实践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的,篮球活动本身会激起人的内在动机、愿望以及奋发向上、威猛对抗、勇往直前的情感态度。“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所以篮球运动世界中,社会的人所共有的感觉是和自然界本质的丰富性相适应的。这种感觉能使人在对象和创造对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具有激发情感意志的作用,使这种感觉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其次,处于篮球运动世界中“社会的人”的感觉还具有理性的深度。它在直观形式中包含着理解。“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3]这就是说,篮球运动世界中的感觉不但可以直观对象可感的形式,而且可以辨识人与自然的某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辨认其中蕴含的特定意义。

篮球是人为的产品,审美意识的产生发源于工具的创造。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曾经提到了史前胞族(氏族公社的最小组织)成员玩球戏是胞族组织的职能之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写道:“胞族间互作球戏,每一胞族,选出自己的优秀球员,其余的人按胞族旁立观看,并以本胞族的胜利打赌。”[4]无独有偶,我国的体育史料中刊登了一张古印第安人玩类似篮球的球戏的写实图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球戏的萌芽和原始球类运动审美意识的形成。原始球戏让原始人觉得这种游戏好玩有趣,于是原始的美感就在这种好玩、有趣的过程中产生了。在美感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里,石球是作为生产劳动的工具而存在,球戏也就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而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石球作为审美对象和实用对象,两者密不可分时,对球戏美感的认识和实用价值的认识也自然就密不可分了。球戏由实用对象一旦演变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体育,并且逐渐超越于那种对应的实用功利目的之上时,体育的竞技性必然使人类对原始的球戏和竞技行为自觉选择和提升。总之,篮球运动的产生,是以娱乐为目的,以游戏为内容的,篮球运动从诞生那一天起,人的审美意识就一直贯穿始终。

现代篮球运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篮球运动中蕴含着无限的自然之美、运动之美。现代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形体匀称,躯干短,四肢长,肌肉发达,剽悍健美,灵活敏捷,体能超群,技艺精湛,进攻战术快速、敏捷,以巧取胜,以勇取胜。个人进攻中伴随队友的插上跟进,有拉开,有接应,场上拼抢激烈。不需要夸张,不需要矫揉,不需要掩饰,相同的人数,相同的规则,相同的条件,篮球场上真实地自然地流露出身体美、剽悍美、技艺美、战术美、情趣美,展现迅速、高难、惊险的动作美,以及激烈、紧张、活泼的意境美,让人赞赏,掌声雷动。

再次,人的社会实践与篮球运动的实践活动,是形成人审美感受的最终根源,是形成篮球运动美感的最终根源。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行程中,人们不断地能动地改造着外部自然界,使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存在,成为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们也不断改造着自身的自然,使之逐步成为体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然,即取得感受、认识和改造外部自然界的能力,并使之日益完善。这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人的感觉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所以,“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5]

马克思关于五官感觉社会化的思想是我们进一步阐释篮球运动美感本质的理论根据和基础。客观的篮球运动审美对象和主观篮球运动美感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人化的自然界中,在篮球运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篮球运动世界中的人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6],审美观照能力伴随社会实践产生、发展和完善。

篮球运动美感不是单纯的生理快感,也不完全等于一般通过五官感觉得来的快感,但它必须以感官的生理舒适为基础。篮球运动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节奏明快”、“条理清晰”、“形象生动活泼”,由五官感觉而满足精神需要,进而产生一种愉悦。这种美感的愉悦还渗入了理性和伦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使某种得失成败等痛感因素也能转化为悲壮气势的美感。同时,美感还具有分享性,它本身就要求社会的赞同,这是它不同于生理快感如食欲、性欲等满足感的私欲现象。

篮球运动美感不同于实用上的满足感。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人们要吃饭穿衣,人们在实际的物质需求、物质利益方面得到满足,也能产生愉快,但这不是美感。“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7]有力说明了生活上的实用满足同精神生活中审美满足显然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马克思把“实践的感觉”,也就是意志与情感态度包括在人的感觉之中,作为篮球运动美感的基础之一,也是适宜的,是意味无穷的。篮球运动美感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通过创造欣赏,对一定的意志和情感进行再体验,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力,使人兴奋起来,推动人们走向团结,改造自己本身的自然,改造自然环境。篮球运动美感的社会功能就表现为促进人们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实践,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这里不仅包括潜移默化的认识的作用力,也包括了强劲有力的感染鼓励作用。正因为此,作为美感物化动态形式的篮球运动,才成为有别于理论思维的把握世界的特有方式之一。

概而言之,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从本质上说,篮球运动美感不是单纯的生理快感,也不是实用的满足感,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综合活动的过程。它是篮球运动美作用于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美与审美主体的意识、思想、精神互动的结果,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接观照和对审美对象的特殊反映,与人们从对象的可感形式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看到了自己与创造性的生活相联系的东西。这种反映或观照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看一场激烈比赛会使人的心率加快、热血沸腾,这就是审美对象通过五官等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结果。五官感觉是篮球运动美感的门户,离开了感官就是关起了门户,就不会有篮球运动美感。

然而,与普通美感不同,产生篮球运动美感的生理基础不仅仅是五官感觉,引起篮球运动美感的还有运动感、肌肉感、触觉感、时空感、平衡感。人体生理结构、五官感觉器官、知觉器官的感知觉在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篮球运动是多维空间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时间、地面、空间和人的多维空间是篮球运动的形式。时空感指人对时间和空间感觉,它包括对周期性动作时间的长短及速度快慢的准确估计和预计谋略,对物体的方位、力量大小和距离等外部事物的关系的感知觉。时空感是形成动作美、技术美、战术美的必然而重要的条件,运动员必须具备准确测定宽度、高度、距离和目标等空间知觉能力。一个时空感良好的篮球运动员,可以使动作舒展流畅,稳健优美,运球速度快如疾风,节奏密如暴雨。狂风暴雨的气势时时让场外观众掌声雷鸣。时间的变化是复杂多变的,球有时在地面滚动,有时在手中传接,有时在空中飞舞,有时在篮圈上飞行,构成各种美妙的空中图形,给人惬意的美的享受。

在篮球运动中,肌肉感、触觉感、平衡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篮球运动员的速度快慢,腾空跳跃都需要肌肉感和平衡感参与才能掌握身体重心的平衡,才能跑得快,跳得高。篮球运动美感产生的生理过程要求有更多的感知觉参加,篮球运动员必须强调“球感”,因为篮球运动员首先要自己获得审美体验,才能创造出审美对象,才能在自己创造的对象中体验与确证到人的本质力量,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的本质力量。

总之,篮球运动的审美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是由于人们从对象的可感形式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看到了与自己的创造性生活相联系的东西。透过篮球运动美的形式特征,篮球运动所展现出来的身体素质美、技术美、战术美、情趣美、动态美、主体美、喜悦美、意志品质精神美等运动美的特征,都是由于能够“直观自身”而惹人喜爱,令人感动。如果说篮球运动美是从客体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那么,篮球运动美感就是审美主体从精神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

2.篮球运动美感的根源

(1)篮球运动美感的产生

我们知道,自然现象可以作为科学的对象,又可以作为艺术的对象,而这又是由人类对现实不同的形式决定的。当人以抽象的科学来把握自然物的本质和规律时,那是一种理性的反映,属于科学范畴。在这个范畴中,自然物是作为科学的对象出现。而当人以情感体验方式来把握事物的感性形象时,这就是美感反映,属于审美范畴。美学上的审美观照,也就是审美主体(人)眼、耳的直观,对审美对象作出的情感反应。

马克思曾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这是因为五官感觉同它赖以存在的主体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知道,人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当古猿还没有变成人的时候,它的感觉器官完全是动物式的,只能对外界事物作出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仅仅是动物的本能快感。动物的快感只是在自己的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感觉。当环境适用于动物的时候,有利于动物生命力的发展,它会感到快活,当环境不适应于动物的时候,不利于它的发展,它就不快活。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对于某些形状、颜色、声音很敏感,就是动物本能快感的反应。还有些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发展,它们在选择配偶时,常常选择那些雄健、形体美好的异性,也是这种快感的反应。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交配,这些都是动物的本能快感反应,是没有意识的。没有自由的动物的快感只是种的特征,而不是个体动物的特征。人类是由动物演化而来,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具有自然属性,都是在动物的本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个性的,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是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为基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经过历代的积累,形成诞生出人类特有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特有的本质力量构成了人爱美的天性。在人类世世代代能动实践的作用下,大自然成了人反映和改造的对象,凡是人的本质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有美的花朵在绽放。而当人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造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扬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这里所指的人自身的自然就是人的大脑、四肢、五官等生理构造和机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挥出来,指的是语言思维、劳动能力以及感受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审美能力。人之所以有这种能力,是人的“自然”,包括生理器官和机制在实践中人化的结果。这样“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人的对象……社会的属人的对象一样。”[8]在美的事物反复作用刺激下,人的眼和耳产生了“在一定事物或现象影响下体验特殊的(审美)的快感的能力”[9]。这种能力使人只要一看见美物,听见美声,只要观照到美,就能不假思索地产生美感。篮球运动美感的产生也是如此,它不是人的自然禀赋,而是人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篮球运动实践的产物。

(2)篮球运动美感的历史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美感的形成根源于社会实践、根源于体育运动和篮球运动实践,篮球运动美感随社会实践、体育运动和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动物的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0]人的美感不同于动物的快感,但它却与动物的快感有着历史的遗存联系。但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是因为他超越了动物,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差别,从兽性发展到了人性。发展的关键是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11]。通过制造工具,人对内有了自我意识,确立了主体世界,对外发现了客观规律,确定了客观世界。与此同时,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美。人懂得了学会把主体的意识、目的、愿望、聪明才智等灌注到客体的对象中去,从而使对象成为主体意识本质的自我实现,成为对象化,这就有了美。美感是在劳动实践中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产生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人从观照和欣赏对象到自我创造,感受到了自我不同于猿类祖先并超越猿类祖先的本质力量。这时,人类从对象中观照和欣赏到的就不仅是实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心理和精神的满足,于是美感也就由此产生。

人的生存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不仅与动物一样,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且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环境,能动地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人没有羽毛,却懂得将鸟类美丽的羽毛戴在头上,把美丽的虎皮、兽皮披在身上,甚至将植物变成线条、编织成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既保暖又漂亮,还能用矿石加工磨成实用的防卫工具,并将其中精细的稀有金属加工成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炫耀自己。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进步发展,人的生存本能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人不仅有适应生存的本能快感,而且具有观察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感。动物性的生殖欲望和性选择在人身上经过社会的包装和修饰,在形式上转化为有意识的形体美的追求,在内涵上打上人的烙印,有了丰富的意蕴。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的本能。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将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以后,人对自己的生产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采取观赏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观赏态度使得美感超越了物质生理的需要,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人类还很幼稚,认识能力和生产水平低下,审美能力很弱,他们只能对某些生理刺激具有强烈的敏感。格罗塞说:“在原始人的眼光中,没有比发光的物件更有装饰的价值了”。[12]人们高兴之际免不了要戴上动物的头套,模仿动物的样子跳舞唱歌,以模仿动物为美是原始人最显著的特点。古埃及的羊头神像,就是冠羊习俗的反映,表明冠羊在古希腊、古埃及都是很神圣壮美的事。这就是原始人的审美意识。中文“美”字是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留给后世关于远古时代的审美意识与美感的痕迹。“每”字也是美丽的意思,实际上是美的异体字,鲁迅先生就曾经很幽默地把“每”字解释为“戴帽子的太太”,并同意“毛羽加饰于人首为美”的说法。

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感,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满足感、愉快感、甚至幸福感,但他们还不能获得和谐感及自由感,这是因为他们的美感受到当时物质需要和精神观念的束缚。随着人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便从自然中解放出来,超越自然的限制和自我的限制,这时人们才能把生命的创造力量和本质力量自由地在客观对象中展现出来,既感受到自我与外界的和谐,又感受到了自我的解放自由,人逐渐成为充分发展的人,真正自由的人,人的美感才称得上是成熟的美感。

总之,美感的历史起源是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篮球运动审美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一般的审美活动不需改变客观对象,不必满足我们特定的篮球运动需要,而只是欣赏它由多种形式所组成的形象,所得到的美感仅仅是精神上的满足。

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篮球运动审美的显著特征是:篮球运动是以人体运动动作技术为媒介的人体运动。对于篮球运动而言,人是健康的塑造者,又是物化了的运动技艺的创造者。韵律感、节奏感、平衡感、和谐感、自由感、机敏感、变化感都是篮球运动美感的具体体现,是篮球运动能够艺术化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当今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科技化、智谋化、竞技化、强悍化、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道路,篮球运动美感更加强烈,观赏性价值明显提高。篮球运动美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篮球运动美感的范围在文化的层面上进一步扩大,篮球运动审美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广阔。

(3)篮球运动美感产生的思辨

篮球运动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为前提,而人的审美能力由多方面的能力所构成。个体美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去感知,通过心灵去领悟的。“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无意义”。[13]人主观上如果不具备审美能力,那么客观上任何对象都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没有篮球运动美鉴赏能力的人是看不懂篮球运动美的,在他们的眼里就会只是10个人和1只篮球的关系,脑子里转动的只是10个人奋力去争抢1只球值与不值的问和答。

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学习与实践。从整个人类来说,从原始人开始,人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就学会了在周围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现自己的感情。篮球运动作为审美理想的物化形态,为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审美能力与篮球运动,与整个人类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相接近。对于个人来说,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是个人达到或超越整个社会审美能力的关键。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后天不努力,不加以锻炼和培养也是不行的。元稹在《琵琶歌》中写道:“灵性甚好功尤浅,急处未能臻幽闲。”说明学艺需要灵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后天的训练。所以说审美能力决定于整个人类文化水平所达到的高度,也决定于每一个人在审美修养上的造诣。

篮球运动创造的运动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美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构和因素,必然对美感的产生和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心理中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美感也有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瑞士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认为文化包括审美的历史积累,沉淀于个体无意识的最深层,又为一切人和一切时代所共同具备。例如,我国人们以火红色作为喜庆的象征,西方人则以白色为圣洁。在篮球运动中各国运动队的打法不同,风格也不一样,美的感受也不一样。如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已有29支队伍,每个队都有一个形象、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绰号,这些绰号具有个性,富有情趣,给观众和球迷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球队名称有爵士队、公牛队、火箭队、骑士队、太阳队、猛龙队等。每一个名称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球队的风格和特征。在同一民族中,因文化和生活层次的不同而形成多层次的审美心理,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同,往往造成千差万别的个性鲜明的审美特征,也造成了文明社会人的丰富多彩的美感,一场高水平的篮球赛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美是绚丽多彩的。所以说美感的产生与人们审美心理的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密切相关。

美感存在的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何谓审美态度?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人体运动等各种现实事物、自然风貌、艺术产品,都必须经过审美心理的中间环节或中介。这个主观审美心理的中介环节就是审美态度。由于不同的人对审美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产生不同的美感,因此,审美态度是获得美感不可忽视的基本条件。

美感的存在还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我们知道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审美的潜力,社会环境都可以培养起他们的审美能力。就人的审美外在条件而言,包括初步的感觉和情感,许多动物也有。如听觉和视觉能力,有些动物还有初步表情,如小猪能够分辨“啰啰”的发音,只要声音所及之处,小猪们都会欢快地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奔来。牛会流泪,蜜蜂会扇动翅膀来召唤同伴。但这些动物的听觉、视觉只能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不能发展成审美活动,形成审美的能力。因为它们缺乏像人那样能够把自然人化和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环境和能力。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说:“人种学已经显示给我们看,那些低级民族(不管他属于哪一种族)的文化造诣,就是细枝末节上也显示出一种明显的一致性。”[14]这里所指的是原始民族的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同一性。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通常是千篇一律的,具有同一性。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审美个性也在逐步形成,到了高级阶段,人不仅有社会性,还具有鲜明的个性,人类的审美能力才得到系统的开发而增强。自然界中,生活中,篮球运动中,那千千万万富有个性的特征美,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