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美学

什么是美学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鲍姆嘉滕也被当今世界美学界的学者、专家尊称为“美学之父”。但是,相关不等于在它们之间画等号,美学与这些学科也有许多重要的区别。其次,正是因为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因此美学就与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再次,美学是人学。这些都是已被人类大量的审美活动确认了的不争事实。

一、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基本概念

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对美的不懈追寻,远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审美意识。但是在18世纪之前,不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没有独立的美学学科。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和劳动创造等活动中虽然早已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却因时代的限制,这些美学意识和美学思想没有形成专门的美学著作,“美学”这两个汉字也没有被专门提出来。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才形成的。美学的西方名称是“Aesthetics”,“埃斯特惕卡”是德文版书名的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Aesthe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词根具有“感觉”、“感性”的含义,这个名称是由德国启蒙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哈列大学教授、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滕首次提出,到18世纪中叶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1735年,鲍姆嘉滕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率先提出要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学”的设想。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意、情三个方面,它们应该分别由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研究知——理性认识的学科有哲学、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有伦理学,而情(感觉或感性认识)——却被当时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们称为混乱的感性认识或低级认识而备受轻视,没有专门的学科去研究。为弥补理性主义哲学的这一缺陷,鲍姆嘉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立一门新的学科,并创造性的用“Aesthetics”,即“感性学”来为新的学科命名。1750年,鲍姆嘉滕正式出版了专著Aesthetics。在这本书里,他说:“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理论、低级认识、美的思维的艺术和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他开宗明义地提出,“Aesthetics”即“埃斯特惕卡”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他审视感觉与感性,从感性认识、感知事物,即“诗”出发开始探寻,力图说明怎样达到诗的完善,从而提出了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观点。也许这就是“埃斯特惕卡”(Aesthetics)被译为美学的原因之一。鲍姆嘉滕的努力使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得到认可。因而,鲍姆嘉滕也被当今世界美学界的学者、专家尊称为“美学之父”。不错,“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确应该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和现象,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们加以总结和概括,去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但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并不能全面地把握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不仅与认识论相联系,而且也和其他人文学科,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等紧密相关,甚至与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物理、化学、声学、心理学、生物学、色彩学、几何学、神经生物学、体育学等诸学科也密切相关。

但是,相关不等于在它们之间画等号,美学与这些学科也有许多重要的区别。美学之所以与这些学科联系密切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学与哲学、伦理学、生理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神经生理学、色彩学、声学、几何学、体育学、心理学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文科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伦理现象;生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生理现象;文艺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文艺现象;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生物学研究的是人类的生物学现象;体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体育现象。而美学则是研究人类的审美现象,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实践领域来研究人类社会现象。

其次,正是因为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因此美学就与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原始人那里就已经萌芽的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鲜明体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发展最高阶段的那个部分,人与其他自然物区别的主要标志是:“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不仅是现实的存在物,而且是现实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人必须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意识活动来证明自己的现实性。”[1]马克思还认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的存在物,或者说,正是因为人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2]在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它是同一的,也就是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是动物的本能,是无意识的。“意识对于动物来说,是没有的,是毫无意义的。动物仅仅利用自然,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因此,审美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活动,动物不具备这种意识活动的能力。所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活动。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就是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上出发加以确定,并不是把美的事物作为与人无关的事物来研究的,美学与人类学息息相关,但它不等于人类学,美学研究的是人类感性认识的科学。

再次,美学是人学。人是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与万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美学研究的既然是人类的审美现象,那么必然要研究审美主体,研究审美对象(客体)与审美主体(创造美的人,欣赏美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对于自身认识、自身价值的不断深入与充分肯定,人类的审美范围也日益扩大。这些都是已被人类大量的审美活动确认了的不争事实。在我们的祖先与动物为伍的时候,宇宙里早有日月星辰,地球上已有山川河流,各式各样的恐龙争雄角逐,巨大的蕨类植物如森林般耸立,多么壮观,多么神奇!然而这么壮观雄伟的大自然属于自然现象,动物也只能是存在的生物。没有人,谁来审美,谁来评价判断呢?随着日月的飞速更替,时代在前进,生活环境在改变,我们的始祖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由于地面生活的需要,迫使他们的肢体发生了分工,前肢负责采摘果实、挖掘树茎、捕捉动物等获取食物的活动。前肢的功能渐渐得到提高,离开地面,变成上肢——手,可以直立地在地面上行走。类人猿终于从地球上站立起来了,“这就完成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4]恩格斯认为,在争取生存的漫长岁月中,“正在形成中的人,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并且这样获得较大的灵活性便被遗传下来,一代一代的增加着”。随着手的发展,人终于发展到能使用和制造简单的石器、骨器、木制等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了。“人开始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5]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和以往不知道的属性。“劳动的发展促使人们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协作和互相帮助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人们彼此间需要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于是语言也须应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于是“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在脑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它的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了”[6]。到此“人猿相揖别”的伟大历史性分化宣告完成。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有了人,整个地球就在人的作用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中,人成了自然的统治者。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各种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梦想成了现实,大自然成为人类可亲近的对象。山川、河流、花草,飞禽走兽、朝阳晚霞、晨钟暮雾,也就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供人们欣赏,成为人们寄托自己丰富情感的载体。正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有了更重要的、新的提高,从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人和大自然建立了这样和那样的关系。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无机自然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部分的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的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为了能够安乐和消化而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精神食粮;同样地,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的人的活动的一部分。”[7]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实践程度的加深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要生存,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就要向大自然开战。而在大自然面前单个人是软弱无力的,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生产关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改造自然的斗争。这种改造自然的斗争必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这两大实践活动推动人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审美视野不断拓宽。一般说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它们都包含了一系列美学问题。在当代社会中,就物质生活而言,美学不论对于物质生产还是物质消费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早在20世纪中叶,美国成立了洛维埃工业美学公司,为工业生产提供美学服务,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为飞机、汽车、轮船制造商提供了流线性设计,不但飞机、汽车、轮船在外形上更为美观,而且也对提高它们的时速具有实际效果。除此之外,技术美学、建筑美学相继应运而生。在消费方面,对于“美”的要求更为突出。早在原始时代的人们就提出了美与实用相结合的消费要求。例如在吃的方面,人类是唯一既吃肉又吃素的高级动物,因为吃肉才发明了火和驯养动物。由于吃得香甜而甘美,生活在华夏的汉民族发明了“美”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吃食)从大,羊在六畜,主给善也,美与善同意”。后来,宋人徐铉又解释说羊大为美,认为美字是从羊字派生而来的,羊肉、羊奶好吃,太美了。善字的古义是膳,膳也从羊。因为在六畜中,羊主要给人吃的。考古学也提出了佐证: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是羊而不是其他动物。人类驯养它们主要是为了解决食物的来源。后来的贤人墨子也说过“食必求饱,然后求美”,饱中求美。今天,人们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消费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衣不但要穿暖,而且要穿得漂亮时髦;食,要求“色、香、味”俱全,要满足人的视觉、味觉、嗅觉等器官的满意和舒畅,为满足视觉感官的审美需要而要求食物色彩艳丽、造型生动;住,不仅要求实用、宽敞、通风、采光,而且要求室内装饰得雅致和有情调;行,人们不但要求路要修得宽敞,环境要优雅,且代步工具既要快速还要漂亮豪华。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越发展,人类生存必需的衣食住行也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且也有了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包括审美需要的内涵。

在精神生活方面,审美活动是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需要音乐、绘画、电视、电影、舞蹈、竞技等种种文化娱乐活动,完全是为了使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上对于美的追求和需要。欣赏美、创造美已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们尽管不是美学的专门工作者或研究者,也会有较高的审美素质。古往今来,许多思想敏锐的学者专家们都提倡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应该追求心灵的美好。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只有天赋很高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强调“身体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哲人柏拉图也主张“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美更可贵”。在我国开展的“五讲四美”活动,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人的心灵美,重视人的审美理想,打造人们美好心灵,全面提高文化素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凡此种种,不难体会到“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基本概念就是,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审美关系的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包括某些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美学离不开人,与人有着重要联系。它与其他人文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交相辉映,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和发展,终于铸成了辉煌壮丽、丰富发达、斑斓多彩的当今世界。

2.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科学。就美学所研究的问题的源头而言,是十分古老而久远的。可以说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几乎是和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诗词高度概括了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人类自从脱离动物界以后,学会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使人开始懂得装扮自己、娱乐自己,开始了创造美的历史,这是被考古发掘的大量的历史遗存物确证了的事实。

在文字尚未创造之前,人类开始绘画;还没有语言时,人们开始跳舞和唱歌。印度北部小山洞里的《围猎犀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中的《受伤的野牛》等壁画,用简练的线条生动地体现出原始艺术美。在我国北京的山顶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骨针和穿孔的兽牙、砾石,磨制的鸟骨、石珠等饰物,说明山顶洞人除猎取野兽外,还会用兽皮缝制衣服,用穿孔和磨制的技术制造工具与制造装饰品,而这些原始艺术品或装饰物最早大约在三万年前的冰河期就已产生。出土的石器时代的遗存物包括建筑、墓群、石器、陶器等,体现出人类开始对作为工具与武器的石块、骨头、木棒等进行加工,而使之具有形式美,展示了原始居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经过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透露出原始居民的审美情趣。尽管原始人类这种欣赏美、创造美的行为还不是特别自觉,他们的初始审美活动往往交织着各种实用的巫术礼仪或其他动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人类后来极其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的源头。

人类初始的审美活动并不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是由潜意识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不断深入,审美意识也会更加自觉和日益发展。从对于具体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创造到凝聚为一种较为抽象的、明确的审美观点和概念,无疑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标志着这一演变和发展过程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成果,就是语言文字中出现了“美”。于是,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大量美学思想都散见于当时的哲学、艺术、伦理学、政治学、文学理论、诗学画论等方面的著作之中。到18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门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美学终于从哲学和文艺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鲍姆嘉滕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综观历史,打开视野,广览考古学发掘的历史遗存物和典籍,孜孜以求,终于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创举功不可没,他无愧为“美学之父”。我们不难看到,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先有人类的审美意识→经过数万年的演变,由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劳动生产活动和实践活动,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美学的“独立”经过了数万年的演变,可谓历史悠久,但成形于18世纪中叶,距今仅仅只有200余年,却又是极为年轻的。

在我国,早在殷夏商的奴隶制时代,人们对与美学有关的一般问题已经在理论上进行尝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用诗的语言描绘了大量的美的事物。殷商之际的《易经》也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美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史伯、伍举等人都有关于美和美感的论述。《国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楚灵王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筑成了章华台,此台高大、宏伟、华丽。楚灵王非常高兴,便问他的大臣伍举:“台美夫?”伍举把自己的看法很诚实表达出来:“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以观大、视移、淫色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8]伍举认为国君任用有才能和贤德的人,使人民安居乐业才是美,而不应该以建造高楼大厦、雕刻各种华丽的装饰为美。之后,他对美下了一个定义:“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9]伍举提出上下、左右、内外、大小、远近都没有害处的事物才能为美。如果单凭眼睛看觉得漂亮,却使国库财政开支入不敷出,拿民众的利益来供自己享受,使民众的生活很穷困,怎么能谈得上美呢?在伍举看来,美与不美,不能光凭“眼睛看”,还要与社会功利、国计民生联系起来考察。尽管他强调的是美与善的联系,忽略了美与善的区别,然而伍举明确提出以善为美的观点,却是我国较早对美本质的一种很有见地的看法和观念。这个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孔子在评价“韶乐”时提出的“尽善尽美”[10]的美学观,评价“武乐”时提出“尽美矣,未尽善也”,他首先注意到善与美有所不同。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不仅仅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11],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的内涵进行详细地论述,而且他“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12]的论述,对共同的美感问题表达了相当精辟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美感的共同性仍然有很大启发。

墨子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观点;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论述以及“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尚甫敝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的美感论;老子的“大音希声”说和美丑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学说;庄子“天地有大美”和“素扑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观;韩非子的“好质而恶饰”的观点等等,都显示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大大地激发了诸子百家对于各种美学问题的探讨。他们广泛涉及人类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先秦时代的美学思想。之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广及文学、音乐、绘画、戏剧、体育等各个领域。例如,王充的《论衡》、陆游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园的《诗品十二则》、孙过庭的《书谱》、白居易与苏轼的诗论和文论、严羽的《沧浪诗话》、叶燮的《原诗》,还有公孙尼子的《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顾恺之的《画论》、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郭熙的《林泉高致》、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等。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规律的探索,蕴含着极丰富的美学思想,显示了我国古代美学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特色。但由于中国古代美学长期依附于哲学、政论、伦理、宗教与文论、诗论、画论、体育和艺术学等体系之中,未能形成独立的理论形态,但是我们必须充分承认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是人类美学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球的另一半,西方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的派系虽然多而复杂,但美学思想的理论形态逐渐完整起来。早在《荷马史诗》中,已经闪现出美的端倪,《伊利亚特》中对阿喀琉斯盾牌的赞美就是一例。到公元5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人非常热衷于对与美有关的现象进行探讨。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都很早涉足美的领域,发表了比较成熟的美学思想。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根据“数的原则”对美进行了探讨,认为美在于各种数量不同的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即美就是“和谐与比例”[13]。特别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尤为突出。柏拉图发表了专门论美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站在哲学的高度对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不仅对当时流行的美学思想提出了异议,而且剖析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强调要回答“什么是美”就要找到“美本身”具有的特点,才能把握美的普遍规律。柏拉图的贡献在于他为当时美的研究工作找准了一个贴切的坐标。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创造。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提出了“模仿说”和“净化说”而成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先人们提出的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审美活动的特色等一系列美学思想,无疑对于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甚至某些理论在今天仍是当代美学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美学思想确实非常丰富而深刻。我国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学者关于美的论述,尽管见解精辟,但毕竟依附在哲学、伦理学、政论、宗教、诗论、文论、画论等体系之中,比较分散,没有独立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此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包括古罗马时期、希腊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到18世纪英国经验派、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和德国理性派那里,美学思想虽然不断得到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却仍然未能摆脱这种依附状态。直到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滕的美学专著Aesthetics的出版,美学才结束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历史,从哲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中分离出来独立面世,一门崭新的学科——美学也就诞生了。之后,鲍姆嘉滕新创的美学经康德、席勒、歌德、黑格尔等人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深化,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体系,赋予美学独立、完整、严密的理论形态。紧接着俄国民主主义革命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学的一系列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引起俄国众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使得美学这朵人类文化灿烂的花朵又在古老的俄罗斯绽放。

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美学发展的形势出现新的分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崛起和西方现代美学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美学研究工作别开生面,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为美学史的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马克思曾经计划写一部美学专著,也曾答应为《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撰写条目,后来由于忙于其他更重要的工作而放弃了这一计划。但是马克思在《神圣的家族》、《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关于共产主义的预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及其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系统提出了“美的规律”、“自然人化”、“异化劳动”等重要命题,并对“美的规律”、“美感的性质”、“美的创造”等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说,为新美学的兴起夯实了理论基础。之后,列宁、梅林、普列汉诺夫、高尔基、鲁迅和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以及理论家、文学家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无产阶级掀起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产生,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动态结构。今天,它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人类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保持着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存的另一股美学潮流是现代西方美学。1876年,德国心理美学专家费希纳出版了《美学前导》一书。他认为:德国古典美学那种从一般概念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的美学研究方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他自己的研究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以“自下而上”的方法作为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极力主张美学研究必须从感性的经验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这种“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现代西方美学思潮既与德国古典美学传统相区别,又有别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不少颇有创见的美学流派分支。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主体、注重心理、讲究形式、轻视理性。虽然还存在着形式主义、非理性主义等弊端,但由于研究专家们的思想活跃、勇于拓展,还是给美学的研究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好局面。

在我国,美学作为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唯心主义美学的各种流派当首推王国维、梁启超等,他们用西方的美学观点来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的某些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并大呼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李大钊、瞿秋白、鲁迅等伟人都相继发表有关美学的论文。如鲁迅先生翻译出版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和卢那察尔的《艺术》,大力介绍马克思主义美学。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先生写了《文艺心理学》、《谈美》、《变态心理学》等美学专著,40年代周扬翻译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蔡仪发表了《新美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宝库,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旗帜下,我国出现了一场声势颇大的美学研讨活动,十分自然地形成了以朱光潜、蔡仪、李译厚、吕莹等为代表的美学流派。1980年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在昆明成立,继后全国各级美学研究会等社会学术研究团体纷纷成立,它们组织开展美学讲习班、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交流理解、切磋解答学术难题,互通信息,推动了我国美学事业的发展。

美学讲习班与研讨会的举办,不仅培养和促进了美学的专门研究,而且让美学走进大学课堂,极大地丰富了高等学校课堂的教学内容。美学研究开始走出书斋,与人民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新编》、《实践美》、《现代美学》等著作相继出版,各种各样的应用美学随后产生,例如:生活美学、科技美学、工艺美学、体育美学、篮球运动美学、企业美学、小说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园林美学、影视美学等,使美学事业形成一种新鲜活泼、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