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心理学中的教育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观察的研究。这种前科学的解释为心理学的生物学取向及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毫无疑问,智力除受遗传因素影响以外,胎儿期母体的营养及内环境,后天的环境和教养也必定要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扩大或抬高遗传因素的作用不仅对个体差异研究无益,而且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物种都将有害。

二、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中的教育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观察的研究。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问世,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后几经变革,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学研究的遗传学取向

关于心理的实质,哲学心理学中有两种观点,一是万物有灵论,另一种是原子论。这种前科学的解释为心理学的生物学取向及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叶,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生物学的还原论为心理的遗传学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人说达尔文本人就是行为遗传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明确指出智力迟钝、天才、精神病之类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此后,高尔顿第一次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证明了“杰出才能具有家族遗传性”的观点。此外还有为行为遗传学奠定方法论基础的当数费希尔,他曾在1918年撰文,试图证明可以将孟德尔遗传学说从单基因遗传性状推广到多基因遗传性状(或特质)的研究上。可以说心理学的生物学及遗传学取向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当代高度发展的生物技术有可能使这研究趋势进一步加深。

(二)智力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取向

心理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开始寻求探讨智力本质的新路子。在方法上,研究者们采用以下三种思路:选择性交配,社会生物学研究,双生子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又让心理学家们感到非常尴尬,假如智力由遗传因素决定,那么通过教育及后天的努力来提高智力或能力岂不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智力的本质与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既有关联又不尽相同的两个问题。毫无疑问,智力除受遗传因素影响以外,胎儿期母体的营养及内环境,后天的环境和教养也必定要影响到智力的发展。其二,智力与成就之间只有一种弱相关,换言之,个体成就有一半或半数以上的变异由智力以外的因素(如人格特质因素)决定。其三,智力的遗传学研究只是考察智力本质的思路之一,而不是唯一思路,它不应当影响我们在其他层面上对智力作探讨。

(三)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取向

人格的遗传学研究分两条途径进行。其一是人格与身体特征的关系,其二是考察人格的某些特质(如神经质,内外倾)与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曾报道找到了“寻求新奇”“寻求刺激”和“兴奋性”等人格特征的遗传基础,并将人格的上述差异与低水平的多巴胺活动相联;高水平的寻求新奇行为与“高水平血浆促乳素密切相关”。1997年,据伦敦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报道,他们已经发现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组基因决定了女孩比男孩有更好的社交能力。运用遗传分析,他们还发现从母方继承X染色体的女孩比从父方继承X染色体的女孩有更多的社交困难。遗传学研究虽然令人瞩目,但并没引起多数心理学家的兴趣,原因在于此类研究未能提供对人格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也无助于改良人格测试和评估的方法。更糟的是,它打消了这样一种希望,即心理学可以改善人类生命的质量。鉴于人格的起源是遗传的,这意味着人格既不受父母或社会的影响,也不受心理治疗或其他可控制性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主张,无论个体的人格特征变好或变坏,真正重要的是人格变异的其他部分——人格受影响的程度。

(四)个体差异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取向

作为一种方法论,行为遗传学使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研究不再停留于描述水平,使研究结论由理论层面上升到技术层面,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内部的争论和消耗。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帮助一名工人提高生产效率或让一名儿童学得更好,那就会在了解工人的时间安排或儿童的认知策略方面下工夫,而不是对他们大脑皮层的电化学反应感兴趣,这样我们才可能成功。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但他更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社会的观念、习俗、制度、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的发展和变化,并对个体差异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个体的成就、发展及完善,靠的是后天的奋斗和努力。行为遗传学增加了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但其目的不是宣扬遗传决定论。行为遗传学研究不是要取代而是要丰富个体差异研究的方法论,最终获得个体行为在遗传方面的变异数。此种意义上遗传学研究既有必要也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扩大或抬高遗传因素的作用不仅对个体差异研究无益,而且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物种都将有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