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西方思维的同与不同

东西方思维的同与不同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季羡林认为,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和直觉、意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中国人似乎更加擅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更加擅长于具体分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对思维方式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标准,如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内容。
东西方思维的同与不同_英语思维

人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下,对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注重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和直觉、意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中国人似乎更加擅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更加擅长于具体分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其中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而我们更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在知识社会中将会占有双重优势。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性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思维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通过思维,人们才能认识自然、社会,从而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本民族文化的濡染,其思维方式会逐渐成形稳定。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在这种他所惯用的方式中去思维,并去指导其行为。

综观中西方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是从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出发、向下派生式演化发展的,是一个由普遍到具体的过程,一切具体规律和成就都是在阴阳整体观的指导下取得的。即使有些具体规律被一时曲解,也不会动摇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而西方科技则走的是另外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从结果归纳总结出一些具体规律或定理,再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的演算,推导出更普遍的规律;经过这样不断地归纳总结再提高的过程,逐步向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接近。显然这是由下到上、由特殊到一般的探寻过程,由此而形成了今天分门别类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思维方式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对思维方式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标准,如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内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就要求我们要知道这些文化思维的产品以及它们的成分,了解有关这些产品的材料、产品的工艺。也就是说,要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说话中总带有一两句成语,为什么我们要使用筷子而不是刀叉,为什么中国长者都喜欢太极拳,武术为什么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文化背后的内涵成分,我们可以说这些文化产品的成分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的叫作象化思维模式,西方的则叫量化思维模式。只有了解成分才能知道产品的功能与作用。看看东西方语言产生文字的过程,汉语导致汉字的产生,而印-欧屈折语产生了古希腊字母,大脑处理汉字的模式最后形成象化思维模式,古希腊人发展表音字母的过程则产生了量化思维模式。

语言文字就是大脑思维的主要工具。思维工具决定认知能力,语言(指口语语言)能力是人类的天生本能,文字的出现是发生在语言之后,可以视之为语言功能的延长。

人类的行为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在行为上除了一些是本能的动作(如进食)之外,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大脑思维的结果,也就是人的行为直接受到思维的指引,而文明就是人类总体行为的产物。因此,如果我们要认识世界上人类思维的差异和各种文明发生背后的原因,就不得不从了解世界语言文字着手。在语言文字对思维和文明的作用里,文字虽然后于语言出现,但它却令到大脑的思维能力和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发生了重大的飞跃。现在我们知道,在大脑的信息世界中,主要是图像、语言概念(名、动、介等词)和语法规则(非语音性),通过细胞本身的信息和细胞之间联系状态的方式来做储存,这些概念和信息都是后天通过学习和认知得到的,全部都是大脑信息处理(思维)的基本素材。

研究大脑的专家们告诉我们,大脑中有一种叫收敛区(CZ,Convergence Zone)的动态区域,这个动态的意思是指它的存在并不限于某一个大脑区域,可能是布满大脑各部分或者甚至是随机分布。它的功能就是把概念分散储存。当需要调用概念时,就会采用相反动作把零散分布的信息再化零为整组合出需要的概念。在大脑处理图形时,就是以CZ的方式进行分解,把一个对象的图像分解成成千上万个点、线或面的部分,就好像计算机在处理图形时,把图像分解成千万个像素一样,但整个处理过程仅在瞬间便可完成。由此可见,大脑的思维能力是相当的强大。大脑的这些强大思维能力可以裨益个人,也就是在微观方面。如果在宏观即群体方面,在结合人类历史的情况下,文字这种让信息除了具有可跨超时空的保留性外,还可以令思维活动从个人的范围中扩展开来,让思维活动演变成为一种打破地域和时间界限的集体活动。当更多人以同样的文字工具进行思维活动时,这种工具将更趋完善,让改进后的思维工具更有利于将来的思维活动,如同英文的进化和数学符号的演进一样。再者,就算以不同的文字进行思维,但是不同语言文字所指向的概念也有共通性,人类的思维活动也就可以对每一个个体开放,让个体获得了参与的机会。个人的认识范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唯有语言文字让以上的一切成为可能。人类的思维能力也因为语言文字的出现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成为大脑中几乎是唯一的信息载体,也就是唯一的思维工具。

大脑的信息处理需要以下三大要点:

(1)概念:一种指示信息内容的信息。因此,概念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以及信息携带信息的方式,其中包含信息的内容、图像等。

(2)逻辑:就是调用这些概念的方式,逻辑就是一套规范概念作互动关系的法则,这些互动关系包括相同、不同、归纳、演绎等作用。

(3)指示概念和逻辑方式的表记方式:最基本的是大脑本身以大脑中的信号形式记录,这就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内部形式,它通过外部世界做指示的方式就是语言和语音、图画、文字和符号。

在大脑中存在着思维要点、概念与逻辑方式,它们以图的形式在大脑中存在,从而使思维得以实现和运作,第三种思维要点——即表记方式,其实也是指示方式,指示方式把大脑中的思维反映在口语语言和文字中,还可以是图画和符号等,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外部媒体表记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因为除了语言之外,文字更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这样以文字或符号的方式表记思维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通过符号或文字的方式,表记出大脑中在最初时以语音方式所携带的概念,从而使文字与符号有可能提炼抽象概念和精化逻辑的作用。这三大要点在东西方思维模式中,是人类思维的共同模式,对东方思维皆适用。

人类的感觉器官作为分开外部世界与大脑思维和意识世界的界面,因为外部的物质和感觉世界的存在仅仅来自人类的感觉器官对信息的接收,感觉器官从信息中确定外部世界的存在性,也就是外部的物质世界只通过感觉器官作途径而对思维和意识世界而存在。在思维世界中,我们以书面或语言的方式指示出各种各样的概念。

象化思维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与视觉认知过程完全一致,它们都以现有的或在记忆中的信息为基础,通过类比属性的方式来认知新接触的信息。因此,象化思维的认知模式就是形成自大脑这种视觉过程和辨认汉字字形的过程。象化思维模式也就是以现有的记忆(象化概念)来认知对象,然后再归纳属性作为结论,总结为四字就是取象类比,循象而行。因为象化思维的认知过程是以象化概念为核心,也就是大脑所关注的是属性信息。所以,在几个重要的象化概念产生后,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探求过程就往往只限于入象的过程,就是把新的象化概念归入到某一个旧象化概念中的过程,或是以某个旧象化概念来指示认知对象中的特征属性。

由此可见,象化思维的形成就是借用视觉模式来处理概念信息的产物,通过汉字的使用,将强大有效的视觉处理模式发展成开发和处理概念的工具,从而发展出更有深度的思维能力,而象化思维的模式依赖于汉语文字来操作。象化思维就是以汉语文字作为语言概念的表记工具,而汉语文字这种表意文字的解读,只是类比操作的结果,而这一类比操作恰好就是视觉信息处理的操作形式。于是象化思维的大脑就能够调用到这种强大的信息处理机制来满足本身思维操作的需要,视觉信息处理的优点,其迅速有效性也自然被象化思维所继承过来,这种操作方式是取象类比而言。

在东方,思维模式象化思维是从大脑对汉字的信息处理开始的,由汉字为工具而形成思维模式,由图像处理到汉字象化,当汉字被其他对象所替代,这一象化过程也可以在那里进行,于是我们就可以称此为一种宏观上的思维模式了。相对于西方的思维模式,它同样是由文字出发,但因为单词并非如汉语文字中的汉字为其基本的单位,单词的处理又并非像处理汉字信息一样复杂,所以思维模式的起点就来自于字母,这一以书写方式表示音素的文字,更是语言文字中最小的单位。之所以形成这套字母系统,就是西方人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语言变化无穷,但都是由最基本的单位——元辅音所组成,以字母表示这些有限的元辅音就可以反过来去表达无限的语言变化。如果把这一套方法应用到其他的事物身上,或者用作去认识其他的事物,就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除此之外,单词是以文字方式指示概念的单位,概念的载体主要为单词,大脑要认识这种概念就必须从认识单词开始,所以单词如同汉字一样,它的结构和指示模式就直接地影响了概念的处理模式,甚至影响到以概念处理的思维过程的思维模式。

古希腊人首次使用定义的方法,就是定义字母的音素内容,把希腊字母指向各个音素,从而使音素的概念可以从大脑抽离出来,跃现在外界的媒体上成为文字。古希腊人对认知外部世界的共同性:第一是世界是由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组成,不论是原子、点、数字等,它们都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元素;第二就是它们是具有确定性的,如数字的概念,它也可以通过物质的个数和被文字方式指示出来,还有原子,古希腊人虽然不可以通过感官的形式确认它,但也使用了直觉来假设它的存在性。总而言之,古希腊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就是从这些量化概念开始的。应用在认知视觉信息上,如同语音中的最小单位,在图形中的最小单位就是点、线和圆,然后再引申组合出其他的基本概念—角度、面和形等。希腊语字母系统里的字母可以通过定义来指示不同概念,这些概念的数量没有限制,所以说字母具有无限的定义性。

在量化思维驱使下的古希腊人,把图像简化和分解为面和线的组合,最后是凭直觉判断最小的单位,图形图像的最小单位就是点与线。图像的最基本单位是点,也就是说所有的图形都是由点来组成的。

在几何学中,古希腊人有直尺与圆规来指示几何元素点、直线和圆(弧),再加上通过语言文字来做进一步的概念定义,又以绘图的方式通过媒体上的空间位置来指示出几何元素和图形之间的量化关系,例如长度比较、面积比较或位置上的关系等,除此还有字母对图形做出定义指示,这样就发展出(欧几里得)几何学,成为数学的一门分支。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对点的定义是:点没有尺寸大小,它指示出的是位置而不是量。所以,点就成为一种不可见的物体(概念),要确认它的存在只能依靠线的存在,而线的概念就是由无限而连续的点所组成。所以由可见的线,我们确认了点的存在。还有线的两端存在着可见的点,也可以通过相交的位置来确定点存在于两线的交点上。线也可以有千奇百怪的外形,可以是直线、曲线和弧线。因此,古希腊人再把线分为了最基本的两种——直线和圆。古希腊人用作图工具——直尺和图规,所有不同的线和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通过手中的直尺和图规来绘画,这就提供了对直线和圆的确定性。

最小单位重新组合,也就是从点、线和圆对空间位置和面的认知过程,这就成为几何学的开始。

几何学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法则上的,几何学中的点与线是用作表达逻辑的一种方式,而且古希腊人对几何学的重视已经完全超越了对点与线的实用计量,而是作为工具来认知世界的事物。所以,古希腊人出于认知世界的目的和兴趣,才把几何学建立成为一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才让后来的学者在古希腊几何学的模式上,再探究其他的自然学科和哲学知识,这使我们从西方的科学和哲学中都能看到古希腊几何学的影子。

几何学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就采用了直线与圆,还有字母符号作表记方式,把在大脑中的量化概念抽取出来反映在外部媒体上。因为使用了作图和借用了文字中的字母作为符号来指示具体的图形,不仅加强了量化概念的确定性,同时令几何学在量化逻辑的辅助下正式定形。不过在当时,表达数量和逻辑关系方面除了几何图形和数字外,还是要依靠文字的方式,在论述逻辑演绎过程上,也完全依靠文字来叙述,这种情况要等到欧洲人发展出数学符号后才能够得到突破。

直至17世纪,今天我们使用的微积分等数学符号才告正式定型,而它们的出现与使用完全释放了人类大脑中的信息处理能力,人类文明的发展才走上一条一往无前的高速公路。这些数学符号,想象不到的威力,而符号正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它扣动着大脑信息处理的扳机,能够释放大脑中的思维力量,激发大脑的思维潜力。

在德国出差时,我们德国分公司的那个网络管理员让我印象深刻,不管是谁,哪怕职务再大,要想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网,他就必须要检查其电脑是否有病毒,他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如果不让他检查病毒,他就几天闷闷不乐,一个人坐在那里不说话。这种严谨的逻辑精神让我感悟很深,这种精神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深深地刻入了心灵之中,再反映在具体的生活、工作上。

我们要租车去美国的一个城市开会,想要租一个能载重大点的车,而当时我们联系的那个出租车载重很小。我们公司在美国具体负责货物的那位员工得知我们联系的车载重达不到货物的重量,就很着急地来找我们,说车载重不行,要租大点的。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们都因其责任感而动心,只好再费周章租个载重大点的车。可见,那种严谨的量化思维都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态度等。

在瑞典工作时,我每月都要求公司员工提交自己当月的工作计划。销售经理是瑞典人,他提交计划都是在要求截止日,可是他的计划还真是与众不同,他的计划具体到每天的工作在什么时间准备做什么、要做到什么样的目标,同时也把每月开支细化到每天的出差预算、细到停车费要多少。这样的月工作计划很明确地计划出了每月的收支、目标。这种量化逻辑的思想是深刻的、操作性很强的。

当我们公司的一个法国客户他听说有人在说他的产品不好时,他非常气愤,当天就把那个诽谤的人告上了法庭,通过法庭的判定,那个诽谤的人在报纸上公开道歉。这种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深入人心,成了他们说话办事的基本准则。

在外贸界的中国朋友们老是听到国外的客户抱怨:“中国人太狡猾了,太狡猾了……”

很多中国人对此很是不理解,就追究其原因,结果查出这么一个段子:

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个美国人、法国人和中国人同时沦落在一个荒岛上。

岛上什么也没有,于是他们三个人只能向神求救,果然不负有心人,神出来了,说:“我每人答应你们三个要求,你们谁先说?”

美国人先说:“1.我要100万个金币,2.给我6个美女,3.让我离开这里。”

神一挥袖子,美国人消失了。

神对法国人说:“你呢?”

法国人:“我要200万个金币、12个美女,然后离开这里。”

神又一挥袖子……

神问中国人:“你呢?”

“给我来瓶二锅头”他喝下去后又说:“再给来一瓶,另外,我一个人喝酒没意思,让他们俩回来陪我喝酒……”

于是……

美国人和法国人回来后无奈得很,没办法,只能再次向神求救……

果然神又出来了,说:“这次我只能每人答应你们两个要求,你们谁先来?”

美国人长了个心眼,说:“让他(中国人)先来,他先来……”

中国人说:“给我来瓶二锅头。”神赶紧问:“第二个呢?”

当时中国人正在喝着那瓶二锅头,边喝边说:“行了,行了,没你事了,咱哥俩走吧……”

结果,深谙语言技巧的中国人率先脱离了困境。

有些客户来中国久了,学了一点汉语,有时候就想使用一下,但是因为发音方面的关系,时常闹出笑话。

我记得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客户谈完生意后就和一个老板出去到饭店吃饭。点菜时,他说:“TUTOUSI。”然后朝那个老板笑笑。老板一听火了,众目睽睽下竟敢嘲笑我的“秃头死”,就回了一句:“洋鬼子你去死。”甩手就准备离开。旁边的翻译见了,连忙劝阻:“老板别生气,他是点那个土豆丝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