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激励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教育原则是创造教育思想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制订教育方案的依据。民主作为一项教育原则,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教育活动。这个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符合创造教育个性化的原则,因而受到了当代青年们的普遍重视。贯彻“自我实现”的教育原则,最重要的是尊重受教育者,摆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第三节 创造教育的原则

创造教育原则是创造教育思想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制订教育方案的依据。与一般教学原则不同的是,它从宏观教育方面反映了教育本身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它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培养创造能力与个性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民主的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民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生活领域了,而且也逐步渗透到学术领域,已经成为进行教学和开展学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民主教育原则是相对于强制性或训导式的教育而言的,其目的是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人们在一种“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

民主作为一项教育原则,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教育活动。鉴于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占着主导的地位,因此改革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就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近十多年来,国外的大学及中小学都实行了民主化的教学。1970年美国希尔伯曼(C.E.Silberman)发明了“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创造民主化的课堂气氛提供了经验[10]。课堂不是背诵经文的教堂,也不应当是教师的“一言堂”,应该是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但可惜的是,我们各类学校的课堂长期是单向传授知识的场所,虽然不是讲解经文,但就其形式来说,与教堂的作用也相差无几。

什么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必须做到的:一是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选什么课和是否上课;二是教师讲授的灵活性,除了必要的讲解以外,可以开展课堂讨论;三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四是学术讨论的平等性,师生相互切磋,能者为师。根据国外实验的结果来看,这种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效果普遍是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质疑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批判性的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自我实现的原则

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标,依靠内动力来表现和扩展自己的个性,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叫做自我实现。这个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符合创造教育个性化的原则,因而受到了当代青年们的普遍重视。

为什么人的自我实现是创造教育的一个原则呢?这是一个涉及创造力动机的问题。心理学家的研究曾指出:创造力的首要原因,似乎就在于我们在心理治疗中发现的同一个倾向之中,人的倾向在于自我实现,在于变成他身上的那个他——这是被我们视为治疗力量的倾向。我愿意说,这个倾向是人的生命所固有的,它要扩大、要长大、要发展、要成熟;我愿意说,这是要表达、要实现它固有能力的需要。[11]

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存在于每个人身上。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如果承认它,那么它就会受到保护,并且积极创造条件让它表露出来;如果不承认它,那么它就会隐蔽起来,甚至会遭到扼杀。二十年前,一些大学生在“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的激励下,提出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观点,这非但没能实现,而且还受到了批判。有些人把“自我实现”看成是“自我奋斗”,是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我想只要不是僵化或者持有偏见,都不会把为振兴中华而“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青年看成是走“白专”道路。其实,就包括反对“自我实现”的人在内,他们也是自相矛盾的,他们的今天是怎么走过来的呢?难道不是由自己而是由别人帮助他们实现的吗?再者,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难道也是由别人帮助他们实现的吗?

贯彻“自我实现”的教育原则,最重要的是尊重受教育者,摆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写道:“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12]马卡连柯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要丢掉“师道尊严”,放弃“发号施令”的指挥棒,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内动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又必须适应这一创造教育的原则,并树立一代新的教风。

3.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原则是一项普遍的原则,它适用于一切领域。所谓激励,就是用精神的或物质的方法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内动力,使他们精神振奋起来,使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激励能提高创造性,这已是人所共知的道理,而且也已为各类学校所普遍采用。但是,我觉得这些方法有的较陈旧,有的评价标准欠妥,因此未能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根据创造教育的要求和现代管理的原则,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实施激励:

一是制订目标,催人上进。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一个学校要有目标,每个人也要有目标。教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制订管理部门的目标,并激励人们去实现这个目标。提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能够给学生造成期待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全部力量来实现目标。

美国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实际上是一种目标激励法。他认为,创造过程包括两个步骤:观点的产生和观点的评价[13]。实施这个方法,就是为了发现新观点,为此,鼓励人们“随心所欲”地想象,欢迎人们提出与众不同的或不寻常的意见,并禁止任何评价。“头脑风暴法”在企业中比较流行,但在教学中却很少应用,我认为它的一些原则对教学也是适用的,不妨在大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中试行。

二是组织竞赛,鼓励竞争。竞赛在激励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激励优秀,促进落后,使教育的效果普遍提高。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就是为了选拔和鼓励创造型人才而设立的,它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重大的影响。这个奖创立于1941年,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出资,美国科学局主办,每年一次,奖金为14万美元。颁发此奖的目的,是鼓励中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考核的内容包括:学术知识、思维能力、创造潜力及科研成果等,竞争激烈,成效巨大。几十年来,在获奖的学生中,已有5人获得诺贝尔奖,70%的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14]。西屋科学天才奖的做法是成功的,但不知为什么不能推广这种选拔人才的做法,而宁愿沿用那种僵死的考试办法。由此可见,教育改革是艰巨的,要实行一种新的方法,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三是奖励创新,树立榜样。从整个历史来看,奖励制度的建立,的确促进了人类的创造,现代的国际诺贝尔奖就是激励创造发明的指挥棒,它培育出了无数的大发明家,诱发出了无数的重大发明成果。为了培养本国的科学精英,德国、瑞士、瑞典、法国、日本、韩国等都选拔本国最优秀的学生去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让他们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会晤,以激励他们的发明创造意识。

诺贝尔奖授奖仪式和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会晤,这是高层次的,不

可能有很多的人去参加这种活动。但是,每个国家也可以颁发科学发明奖,也可以组织全国和地区性的杰出发明家与优秀青年们会晤。开展这些活动不要图形式,习惯于作几场大报告,这样做效果是不会好的。关键的是交流信息,切磋学术,启迪思想,指点路径,把优秀青年引到发明创造的门口,然后告诉他们:现在应当是你们往前走的时候了。

4.有效的原则

在70年以前,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贝尔纳(J.D.Bernal,1901~1971)就指出:“在我们认清我们的社会为了无效率的大学不能不付出多大代价之前,我们可能还不得不忍受目前的教学制度。”[15]在这里,贝尔纳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大学的有效性的问题。旧的大学教学制度是无效率的,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情况变化无几,无效性比比皆是,例如陈旧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的讲授、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吃大锅饭的人事制度、落后的管理方式等。

正因为现行的教育存在严重的无效性,所以创造教育就特别强调有效的原则。有效是就贡献而言的,知识工作者特别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有效性是创造教育的试金石,如果离开了有效性,那么创造教育也就没有意义了。

创造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行有效的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学习最新的实用知识。二是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既出人才又出成果。学生不单纯是消费者,在学习期间也可以为社会作贡献。例如,1985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学生与企业签订了180万卢布的合同。他们共完成了500项科研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共获得1700多万卢布的经济效益。三是培养出创造型人才,以便将来从事创造性的劳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