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未有穷期

创造未有穷期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严格的概念上讲,创新与创造是不同的,依理,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也是有区别的。然而,我的创造之梦并没有消失,而是异化为另一个梦:研究创造教育,致力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特别强调,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当代必须确立“创造型”人才观,大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这是一本侧重于创造力应用的书,其中比较全面、具体地论述了创业与人生设计的关系,分析了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探讨了创业的各种理论与方法。

创造未有穷期

从严格的概念上讲,创新与创造是不同的,依理,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也是有区别的。就实质而言,创新是革新或改革,而创新教育也是指教育改革,创建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教育。然而,创造是一种心态素质,它在本质上是独特的,是相对于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它所构建的观点、概念、理论和成果是新颖的、首次的和前所未有的。与创新教育不同的是,创造教育是一个学科概念,它是横跨于教育学和创造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任务是:通过教育活动以弘扬创造精神,塑造创造性的个性素质,培养创造思维能力,造就大批创造性的人才。

在教育学的研究方向上,我从事创造教育学研究二十多年,大力倡导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广大青少年人皆具有的潜创造力。我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其中担任高等教育的领导工作有22年。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崇尚创新,励志于教育改革,对创新教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因此,无论是创造教育抑或是创新教育,对于我来说都不陌生,是我全部情趣之所在。回顾我研究创造教育的道路,这对于坚定信心,更加自觉和更有成效地研究、宣传和实施创造教育,也许是十分有益的。

在少年时代,我就崇尚创造,立志将来成为一个发明家。1962年初,我赴前苏联攻读副博士研究生,从事尖端科学技术研究,这是实现我的创造之梦的大好时机。但是,由于中苏交恶,我参加了揭露苏修反华的斗争,招致苏方的驱逐,作为一名反修战士而辍学归国。于是,我成了新闻人物,成了革命接班人,并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然而,我的创造之梦并没有消失,而是异化为另一个梦:研究创造教育,致力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我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始于1981年,时值我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之初。我研究创造教育的第一篇论文是:《要重视大学生智能的培养》。文章一开头,我头一次对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提出了质疑。我认为:“知识不等于能力。书本知识多的人,不一定工作能力强;考分高的学生,不一定是优秀人才。知识与能力是有差异的。只有当知识被人们所掌握并转化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时,它才成为一种力量。”论文在湖北高等教育研究会上宣读后,与会者感到震惊,但也认为言之有理,并被评为当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后来,这一观点又被国内多家报刊摘转,所幸的是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人才观是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1985年我提出了有史以来人才观的6种类型,即“工具型”、“知识型”、“全面型”、“智能型”、“创造型”和“审美型”。每种人才观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且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我特别强调,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当代必须确立“创造型”人才观,大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我还预言,在未来各类教育高度普及和物质极大丰富以后,教育将不再是谋求职业的手段,而是充实自己和完善自我的需要,也即第一需要。到了那时,人才观将是审美型的。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教育观点。对此,著名学者金马评论道:“这种高明的主张,可以说,从哲学智慧的高度,较完美地逼进了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精辟人才观点。”

1988年春节前夕,年仅54岁的我,突然被免去了校长之职。丢官并不可惜,遗憾的是我正在策划的第二次教学改革的大手笔不得不就此作罢,并从此失去了教育改革的舞台。无官一身轻,我为此也因祸得福,得以有充裕的时间撰写《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教育》一书。尽管该书在出版过程中,遇到了某领导部门的阻挠,但它毕竟还是于1989年7月付梓出版了。该书是由我主编的《教育探索者》丛书中的一本,它的确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在书中,我不仅对知识、智力、创造力作了充分阐述,而且还对创造教育理论框架和实施创造教育的各要素也作了系统概括。

创造力到底是什么?它又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这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莫衷一是。正如心理学家J.爱肯所说:“在心理学文献中没有比创造性这个课题研究得更多和被人理解得更少了。”经过研究,我提出了“创造力三要素说”,即创造力的二级智力要素是由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组成的。这个见解无疑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因为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遵照实践(观察)——认识(思维)——再实践(创造行为)的过程,而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恰好反映了创造性认识过程中所必需的三种智力。

1995年是我感到比较宽松的一年,也是在研究创造教育方面成果较多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取得了三项成果。首先,出版了我在创造教育研究方面的第二本专著:《创业与人生设计》。这是一本侧重于创造力应用的书,其中比较全面、具体地论述了创业与人生设计的关系,分析了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探讨了创业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其次,我参与了创办一所民办学校的工作。我认为,研究教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必须进行实践,教育改革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必须身先士卒。因此,从一开始,我就把它作为我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我亲自设计了反映创造精神的校训、校风和校徽,提出了“成长之家”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再次,我提出了一个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的文字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坚持德、智、技、群、体、美六育并重,全面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多功能人才。对于这个方针,我思考了十多年的时间,特别是在考察了我国广大青少年和国民素质的弱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与通常的提法相比,在多层面上是有区别的,但核心的是多了“技”和“群”二字。技育和群育之所以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从古到今它们被我国教育所忽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重要的两项素质。教育方针是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和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纲,是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和各项工作的依据。因此,只有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未来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现在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基本上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很少向学生传授方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自1996年秋,我面向初中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创造思维方法”的选修课,至1999年6月,已讲了三轮。我的选修课以专题讲座形式,每一讲介绍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熔科普知识、技术、文艺百科与方法为一炉,深入浅出,穿插讲故事、做游戏,因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几年以前,自下而上都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实施素质教育,以便把广大的青少年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对此,一些地方和学校闻风而动,有的提出以“两小”(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为重点,也有的提出以“小三门”(是指相对于语文、数学和外语大三门以外的音乐、体育和美术)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等等。见此情景,我似乎觉得有不少人,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它与创造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并不清楚,如果不加以澄清,那么就可能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误导,并且最终会模糊了实施创造教育的大方向。为此,1997年我写了两篇文章:《素质教育与创造教育》和《培养创造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前者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获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后者发表在《教育时报》上,也被评为该报当年优秀论文一等奖。这说明,我的观点得到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认同,我也为对宣传创造教育所起到的微薄作用而感到欣慰。

最近两年以来,我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经进入总体设计阶段。我认为,要真正实施创造教育,已不能再满足于舆论宣传,也不能再停留在“添枝加叶”的修饰工程上了,而必须触及本源,即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打攻坚战,不经过持久的努力是不会奏效的。为此,针对中小学和大学的特点,我分别设计了中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模式和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模式。

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尚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我为他们设计的创造教育模式是:“一主、二辅、三结合”模式。在这里,一、二、三是序数,依次表明它们在实施创造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所谓主,就是把现行规定的必修课作为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贯穿于主课教学的全过程。为此,必须对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所谓辅,是把开设有特色的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辅助措施。“三结合”是学与思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开发左脑与开发右脑相结合,这对于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模式,曾在一所民办学校的小学部进行过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2期上,刚刚发表了我的《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文。我设计的模式叫做“SSR模式”,这是我思考了十多年而得出的结论。在这个模式中,第一个S是英文词组“Study independently”的缩写,可译为自学或独立地学习。第二个S是英文单词“Seminar”的缩写,意指课堂讨论。R是“Research”的缩写,意思是研究、探索。SSR分别代表三种学习方法,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它们又代表三个学习阶段,由初级到高级,一环扣一环,一步比一步深入。我认为,SSR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实施SSR模式,挑战“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三中心”的旧模式,必将引发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2000年,我主编了一套《创造教育丛书》,共3辑9册,约150万字。据知,这是目前国内研究创造教育比较全面和翔实的一套参考书。该丛书第1辑是我的3本专著,其中《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和《创造成功的人生》是我过去旧作修订再版,而《创造思维方法大纲》是我的一本新作。这三本书,是我历时12年学习与研究创造教育的心得体会。它们正好是由创造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三部分组成,堪为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这是我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创造教育的一个总结,又是我献给以创造为特征的21世纪的一份礼物。

在谈到总结人类经验时,毛泽东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教育也是一样,由于电脑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正经历着自文字发明以来的第四次革命,也许像比尔·盖茨所预言的那样:“也许被改得几乎面目全非。”

总之,21世纪是自产业革命后两百年以来,催生发明创造的“发酵”时代,一切都在激剧变化着:教育创新未有穷期,创造教育的研究未有穷期,人类的发明创造也未有穷期!

(此文是为2001年珠海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写的序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