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概述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概述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较多的研究者把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归结为企业和大学两类组织的不同目标及文化。还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产学研合作对高校、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而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成熟和产学研合作知识管理本质的揭示,知识管理理论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外学术界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知识流动与扩散的能力。

2.1.2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概述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具战略重要性的资源(Nonaka,1994;Simonin,1999),Grant(1996)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员工拥有的专业知识,企业产生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以及推进创新的战略行动。新的公司知识的产生可源于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整合,或者内部研究和发现(Leonard Barton,1995)。企业开发、维护、培育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整个公司内部创造、扩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rucker,1999;Hoopes and Postrel,1999)。这种基于知识资源的竞争使我国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对于知识资源稀缺的中国企业,如何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

国外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比较丰富。Geisler and Rubenstein(1989)曾将产学研合作有关的研究文献归纳为六个议题:有关产学研各方在目标与任务上的本质差异;产学研组织结构与政策上的差异;个别研究人员的哲学导向与兴趣的差异;产学研合作成效及合作机制的探讨;产学研合作分别对产业界及学术界的利弊分析;如何评估产学研合作的成效等。

首先,较多的研究者把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归结为企业和大学两类组织的不同目标及文化。Dierdonck和Debackere(1988)指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存在三类障碍:文化障碍(相互不理解)、制度障碍(不清晰的合同和政策)、运营障碍(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Ditzel(1998)和Fassin(2000)认为,作为研究机构的大学追求学术上的成就,大学教员有很强的动机去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企业却希望通过尽可能长期地维持对新技术的专有权以攫取超额利润。大学对新发明和知识进步的关注与企业对增加价值及赢得财务上的回报的关注自然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Gulbrandsen Magnus,Smeby Jens-Christian(2005)从高校入手,对挪威有终身职位的大学教授进行调查,数据显示产业基金与研究成果有很大关联程度,大学教授享有产业基金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成果的应用程度,现阶段大学教授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在学术与商业领域都明显增强,在发表更多学术著作的同时,也更频繁地发表更多的企业研究成果。

还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产学研合作对高校、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如Motohashi Kazuyuki(2005)提出产学研合作对小企业生产力提高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这与我国学者游文明等(2004)所做的实证研究结论完全相反。而Doutriaux Jérôme(2003)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对加拿大11个比较活跃的知识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提出加拿大的高校在集群发展中起的作用与其说是驱动作用,不如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政府实验室与产业的结合才是集群发展和成功的最基本影响因素。

更多的学者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和障碍角度进行探讨:如Geisler等(1991)归纳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的四大理由:由于政府经费的紧缩,产业界是大学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产业界经费的运用的限制比政府经费少;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物、实际问题的机会;政府对配套经费的要求等等。Senker(1998)提出学术界与产业界增加密切合作的三大理由:大学寻求除政府补助之外的其他渠道资源的需求;市场的快速变化造成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研发过程缩短,其转向科学界寻求研发创新成果比自身独立研发更有利;由政府主导支持的研发,能获得较大的回收,政府支持的科技项目属于共同性技术,其研发成果具有高度外溢和扩散性。

而在合作障碍方面,Siegel等(2003)指出影响高校同企业间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文化存在冲突、机构缺乏灵活性、利益分配体系设计不合理以及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等等。Allen Kathleen和Taylor Cyrus(2005)提出以构建合作网络环境来消除阻碍高校新技术成果商业化效果的思想。Adam D(2001)认为产学研合作中,企业要对合作给予从上到下的支持,减少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组织为保持自身的地位与优势而给产学研合作带来的不便。同时建议高校没有必要屈服于企业和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压力,而为其提供辅助研究,并建议高校应间接代收政府或其他企业的应得利益。Richard B.Dasher(2003)则认为成功的高校-产业合作必须提高各参与方自身的核心能力,提高自身的灵活性,提高快速、及时满足对方要求的反应能力。并提出21世纪高校-产业合作新模式的发展目标在于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而不在于改变高校与企业的现有角色。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产学研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众多研究揭示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转移特征、影响因素、知识转移特征等问题(Gorman,2002;Kremic,2003)。而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成熟和产学研合作知识管理本质的揭示,知识管理理论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外学术界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知识流动与扩散的能力。如Koschatzk(2002)从技术转移研究的角度提出产学研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实质是一种知识转移。

Carayannis,Alexander和Ioannidis(2000)认为成功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跨组织的现象,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灵活的跨组织知识界面(intelligent trans-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terfaces)来确保知识最大程度的共享,这需要独一无二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设计能力。知识和知识管理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产学研的动机是共享知识,而信任和社会资本对合作成效有很大影响,知识交易和知识共享则是信任和创新的基础。知识共享、学习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成功的跨组织知识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参与者必须愿意在跨组织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其他功利目的;参与者必须有能力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跨组织知识生产的参与者们必须通过互动创造一个共享的社会情境;联盟成员间的学习关系不断地进化。

总之,当前国外关于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比较系统,大多数研究都是建立在系统创新、技术转移、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上。

img14

图2.1 知识共享、学习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

图表来源:Carayannis,E.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Transnational Decision Making Frameworks and their Empirical Effectiveness.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School of Management,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Troy,NY.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