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谆谆教诲的工笔细描

谆谆教诲的工笔细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行活的教育,陶行知的诗歌起到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陶行知把他的教育理念、思想、主张和希望都凝练在这短短的诗行中,简洁明了,却寄意深远。他们利用一切间隙,背包作“凳子”,膝盖当“桌子”,一有空就坐下来读书做笔记,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在新安旅行团得到了最好的贯彻和实施。在艰苦的斗争生活中,新安旅行团逐渐成长壮大,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3.谆谆教诲的工笔细描——活的教育

陶行知是教育的拓荒者。他毕生的志向就是开垦旧教育的荒芜以结出新教育果实的丰茂,他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教育和民众。他批评旧教育是教人死读书、教人读书死的死教育、假教育,他要开创的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新的教育、活的教育。活的教育是“以宇宙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是“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活的教育是一种解放,是要解放儿童的手,不需要束手束脚、恭敬先生的学生,而是要培养能够动手、善于动手的学生;是要解放儿童的大脑,不需要只听书本道理的学生,而是要培养能够开动大脑、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明辨事物是非的学生;是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不需要终日埋头书本、枯守书斋的学生,而是要培养能够在自然的天地中去探索、去求知的学生。陶行知活的教育,提倡“解放小孩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儿童从“鸟笼式的学校”,“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推行活的教育,陶行知的诗歌起到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陶行知在《古庙敲钟录》中,有一首题为《活的教育》的小诗:

静默如地下的种子。

自由如空中的鸽子。

猛勇如斗虎的狮子。

种子在地下是静默的。种子的静默不是沉寂,而是一种生命的积蓄、生命的潜伏。“慢慢去吸收水分、肥料、空气、阳光”的种子,“只要春再来到,他们会发芽,他们会抽枝再长,他们会再长成参天大树。”孩童时期的学习,正如种子吸收水分、肥料、空气、阳光,正如同生命的潜伏和积蓄。学习中的孩子需要学会“静默”,陶行知这里说的“静默”是指专心致志、诚心正意、心无旁骛,这是一种致力于学习的正确态度。静默同时是一种谦逊精神的培养。在高空回旋飞翔的鸽子是一种自由的象征。生命便应如鸽子般,有一片可以高飞的天空。学生便似鸽子,教育便似天空。活的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渴望高飞的生命,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营造一个“自由之国”,让学生“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的谈,自由的试验”。活的教育中“含着进步的泉源”,“孕藏着人生的乐趣”。同时,“自由如空中的鸽子”也喻示了一个道理,即是想要拥有自由的飞翔,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学生们的学校是一片天空,将来的社会是一片更大的天空。每一个学生都能如鸽子般自由飞翔于社会的天空,是陶行知的希望,也是一种追求自由精神的培养。狮虎抗争,猛勇者胜,这是一种“生命的奋斗”。陶行知认为,“生命遇着对敌,必起而奋斗”,“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活的教育就是在奋斗中成长。陶行知以虎喻旧势力,以狮喻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和学生,他领着师生们一起如狮般“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知识奋斗”,在奋斗中求生存,求进步。陶行知曾说:“勇敢的活才是美的活”,“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奋斗将伴随人的一生。这是对奋斗精神的培养。

三句诗,三个比喻,尽管是比较文学化的语言,却并不艰涩深奥。陶行知把他的教育理念、思想、主张和希望都凝练在这短短的诗行中,简洁明了,却寄意深远。

为了推行活的教育,陶行知写了很多类似民谣的诗歌。因为主要是写给学生们看的,他这类诗力求生动、有趣、口语化,把一些做人的道理、治学的道理、科学的道理、德育的道理都蕴于诗歌内涵之中,使学生或儿童在诵读这些诗句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的熏染。

陶行知为《新安旅行团》写了一首团歌: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拼命的团结拼命的探讨,

一边用手儿一边用脑。

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要把世界来改造。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弱小民族不得了,劳苦大众吃不饱。看吧,到处是敌人的枷镣锁铐。

兄弟们,别睡觉,

把一切人类敌人都打到。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不怕他飞机,不怕他枪炮,

为人类奔跑,使人类和好,

我们是人类的小宝宝。

关于新安旅行团的小故事前文有所涉猎,这里略作补充。事实上,这个所谓旅行团是一个学生演讲团、或者学生艺术团。新安旅行团是1935年10月,淮安县河下镇私立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为实践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新教育理论而成立的。新安旅行团成员最初不多,最大17岁,最小12岁。汪达之带领这些小学生勇敢地走向社会宣传搞日救亡的道理。他们行装简陋,每人一身单衣,一双草鞋,一把雨伞,全团全部经费仅仅50块钱。从1935年10月开始,他们走遍苏、浙、鲁、冀、晋、察、绥、甘、宁、陕、豫、鄂、汀、桂十四个省,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桂林等大城市,行程37 000里。他们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感动所有的听众;他们舞蹈,红军时代流传的《儿童舞》《海军舞》在他们矫捷身姿中再现;他们歌唱,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唱得民众热血沸腾。他们最爱唱的就是这首陶行知为他们写的团歌,他们唱着这首歌,走遍万水千山、大江南北;他们唱着这首歌,就记起自己肩负着“改造世界”的重任,一切困难都不怕;他们唱着这首歌,便想到自己是“为人类奔跑”,是为了“使人类和好”,再苦再累也心甘。最可贵的是,新安旅行团的团员们始终坚持刻苦学习。他们既当先生又当学生,能者为师,互教互学。他们利用一切间隙,背包作“凳子”,膝盖当“桌子”,一有空就坐下来读书做笔记,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在新安旅行团得到了最好的贯彻和实施。他们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又有严格的纪律,每个成员在“旅行”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最好的锻炼和提高。在艰苦的斗争生活中,新安旅行团逐渐成长壮大,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陶行知写的这首团歌,对团员们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只要一唱这首歌,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便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他们唱着这首歌一直走着,走到抗战胜利,走到全国解放。

育才学校开了生物课。为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陶行知为学生们写了一首颇有意趣的童话诗,题目是《为何只杀我》:

汤家太太做生日,家家为她拜寿忙。

车满门,客满堂,为何不杀羊?

羊说道:羊毛年年剪得多,为何不杀鹅?

鹅说道:鹅蛋好吃不可杀,为何不杀鸭?

鸭说道:白细鸭绒好做衣,为何不杀鸡?

鸡说道:五更天亮报时候,为何不杀狗?

狗说道:我看家门你玩耍,为何不杀马?

马说道:一年给人骑到头,为何不杀牛?

牛说道:我耕田来你收租,为何不杀猪?

猪说道:今天大家都快活,为何只杀我?

这首诗构思非常巧妙,以一种动物的话引出另一种动物的话,既推进情节,又自然地过渡转韵,与乡村童谣近似,学生们读来很有亲切感,念上一两遍,有关这几种生物的基本知识也就记牢了。诗歌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让动物自己介绍自己的特性和用处;诗歌赋予动物人的智慧,让动物运用智慧来捍卫自己生存权,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可谓匠心独具。

陶行知活的教育是提倡“手脑双全”的,既要会动脑,更要会动手。当时的学校常常是让学生坐在课堂里“动脑”,则不主张学生在生活中“动手”。所以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陶行知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手脑双全的目标,就是“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为了鼓励学生学会动手,善于动手,陶行知写了《一双手》:

小朋友!小朋友!您有一对好宝贝,身上摸摸有没有?

找不着吗?您有,您有,不会没有!

我告诉您吧!就是您的一双手!

会用这双手,什么也不愁,

穿也不愁,吃也不愁,玩也不愁。

小朋友啊小朋友:千万别忘记,求友不如求手。

玩秋千,翻筋斗,送糖果儿进嘴,和弟弟玩球,

数一数您的快乐,哪一样不是靠着这双手?

如果您也想去打倒帝国主义,还须拿出您的小拳头。

别学那没有出息的人,好事怕用手。

个子那么大,拿不动扫帚!

整天逛趟子,一双手儿笼在袖里走。

他会抽乌烟,也会打牌九,

驼了外国人的嘴巴,忍着气儿不回手。

倒会欺弱者,欺人还要人请酒。

这样一个人,您看丑不丑?

他既有手不会用,何妨打他几把手!

天给我手必有用,精神全在“做”字上。

攀上知识最高峰,探取地下万宝藏,

铲除人间的不平,创造个世界像天堂儿模样。

这些事没有完成,决不可把手儿放

这首诗的特色是亲切。如同一个长辈与儿孙拉家常,也如同一个朋友与另一个朋友闲唠嗑。家常话讲啊讲的,闲唠嗑唠啊唠的,就拉出了这双手的要紧之处,“数一数您的快乐,哪一样不是靠着这双手?”动手是一种快乐呢,小朋友想,于是就去学习动手了。更要紧的,“想去打倒帝国主义,还须拿出您的小拳头”,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鼓舞与激励。鼓舞与激励之后,还有反面教材,那些“没出息的人”,那种种的丑态都是因为“有手不会用”。所以,必须学会用手,动手,做事,学习。诗的第三层是鼓动性的号召,动手的目的是什么?是“攀上知识最高峰,探取地下万宝藏”,是“铲除人间的不平,创造个世界像天堂儿模样”。

全诗层层递进,由循循善诱到反面榜样,再到正面号召,没有大道理,只有大白话,用大白话说的大道理,一下子就进到人心里去了。

一首《手脑相长歌》,把用手和用脑的道理讲得很清楚: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手脑双全”是陶行知一贯提倡的。而且,陶行知认为,“手脑双全”还不够,还要做到“手脑相长”。人类因何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一双手和一个大脑。陶行知这里提到的手和脑,不是单纯生物学上的概念,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教育学上的概念。手是人的行动力,脑是人的思考力;手是行为的能力,脑是智慧的能力;手是具体的做,脑是对做的指导。用脑不用手的是什么人呢?是所谓劳心的统治阶级,一味高踞于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所以“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的是什么人呢?是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的农人、穷人,他们不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为什么受穷,为什么吃苦,怎样才能不受穷,怎样才能不受苦,所以“饭也吃不饱”。活的教育就是要教人以知识、技能、智慧、思想,还要教人以运用知识和智慧,把“手”的行动力和“脑”的智慧力叠加起来,手脑都会用,形成创造力,才能开天辟地,造一个崭新的中国,造一个崭新的生活。

这首诗有乡村民谣风,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易于传唱,读来既觉有趣,更觉有理,诗歌的教育作用就在传唱中渐渐深入人心。

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中,学校怎样活,学生怎样活,教学怎样活,总结起来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于这个“活”,陶行知有一系列理论作过阐发。但理论毕竟抽象,陶行知在《假使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中,将活的教育理论具象化了:

假使我重新做一个小孩,

我要实行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我要问,虚心的问,问清楚;

问古,问今,问未来;

问天,问人,问万物。

我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事。

我要每天背一段好文章。

我要每天背一段外国文。

我要帮助老百姓

我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一。

我决不为争取第一而伤身体。

我要立志做小事,立志做大事。

我学人的长处,不学人的坏处,

要拜七十二行做先生。

我要养成好习惯,特别是好学的习惯。

我要多玩玩。

我要亲近万物,大自然,大社会,

运用公园,山林。

在这首诗中,陶行知自拟为小孩,以小孩的口吻,说出学习的方法;站在小孩的立场,说出小孩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活的教育培养善于学习的小孩,他是虚心的,他是喜欢发问的,“问古,问今,问未来”,“问天,问人,问万物”。他是喜欢向人学的,向“好文章”学,向“外国文”学,“学人的长处”,“拜七十二行做先生”。活的教育培养有良好品质的小孩,他是“孝顺父母”,乐意“为父母做事”,乐于“帮助老百姓”的。活的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小孩,“决不为争取第一而伤身体”。培养活泼的富有生气的小孩,“要多玩玩”,在玩的过程中,“亲近万物,大自然,大社会”。活的教育培养有志向的小孩,“立志做小事”,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志做大事”,“铲除人间的不平,创造个世界像天堂儿模样”。

这首诗以自叙的方式,一个一个道理娓娓道来,没有干巴巴的说教,而是形象地活画出一幅幅活的教育的生动场景。

陶行知说过:“吾人认为教育青年,应着重于养成其创造之精神,与开天辟地推进时代之生命力,而不应养成书痴,或旧时代之继承者。”他推行的活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好问、多思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推进时代之生命力”。所以,他力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问、善问,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思考与学习中,“养成其创造之精神”。《八位顾问》中这样写道: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还有一首《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

您不问它您怕它,他一被问它怕您。

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这两首诗都是关于“问”的教育。善于发问的人才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善于学习。《八位顾问》是告诉学生问的内容,陶行知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称为八个顾问,就是指出这八个方面基本囊括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八个方面去下工夫。“虽是笨人不会错”,虽是笨人也会长进了,变聪明了。这首诗的特点是风趣,“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在风趣中介绍了几何的来源,巩固了学生关于“几何”的概念。

《问到底》也很风趣,更兼生动。“闷葫芦”一词是民间俚语,大人小孩无不知晓。用“闷葫芦”来比喻不会说话的“天地”和“妙理”再形象不过了。天地之间,风雨雷电,日月潮汐,草木枯荣,无不含有科学道理。不懂科学的愚民视自然现象为神迹,所以怕,即是古人说的“天公之威”,这个就叫“您不问它您怕它”。但是,人若求知,思考,懂得了其中的自然科学道理可以预知它,可以利用它为人类服务,这个就叫“他一被问它怕您”。这首《问到底》不仅是说明问与知、知与用的道理,还强调一种彻底的精神,知其然不足贵,贵在知其所以然。即使知其所以然了也不能满足,还要继续地问,继续地学,继续地思考,继续地长进。这就是陶行知提倡的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精神。

可以说,问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精神,问与不问,其中大有区别。陶行知有一首关于《问》的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人类文明为什么进步?为什么会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进化到电灯火车的现代社会?那是因为人类从不间断的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的起点就是“问”。问怎样才能有火呢?人类发明了火绒火石,于是就可以自己点火了;问怎样才能捕到鱼虾呢?人类发明了鱼叉渔网,于是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虾……这个问的过程很漫长,发明的过程也很漫长,人类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慢慢进步了,这就是“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道理。这个“问”还有巧愚之分,肯动脑筋的人一定会问出很有创意的问题,这个叫“问得巧”。不肯动脑筋的人一定提出最没意思的问题,这叫“问得笨”。陶行知通过这首小诗,教育学生学习要活,要善于思考,善于在思考中发现重点,找到关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力胜天工”,天道酬勤,再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

陶行知还有一首关于《学问》的诗:

学问,学问学问,既学且问。

光学不问,半截理论;

死啃书本,用时不灵。

老问不学,一半是零;

不成条理,低级水平。

又问又学,真正聪明;

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

在这首诗里,陶行知颇具匠心地将“学问”一词拆开来讲析。什么是“学问”?既学且问就叫学问。“光学不问,死啃书本”是陶行知活的教育所反对的读死书、死读书,这样的学习只能学到皮毛,一知半解,“用时不灵”学来无用。“老问不学,不成条理”,这种学习方法也与陶行知活的教育南辕北辙,这样的学习不成体系,永远只能是“低级水平”。陶行知活的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这就是要求又学又问,既学且问。“教学做合一”才能学到完整的学问。这首诗富于哲理,很有点思辨的意味。

陶行知说过:“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为了让儿童及其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内涵,陶行知写了这么一首简单的《三代诗》:

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大凡中国人,对伦常关系是理得非常清楚的。老子、儿子、孙子三者谁先谁后,那是妇孺皆知的浅白道理。陶行知这首小诗,就极其巧妙地利用了这种人人皆知的伦常关系来比喻行动、学习、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教学做合一”的道理。行动是教,人教,我教,互教;知识是学,自学,他学,大家共学;创造是做,自己做,大家做,共同做。以人喻事,以事比人,浅中见深,是陶行知很经典的一首教育理论诗。

推行活的教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领导”,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陶行知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的学理、新的方法”由何人来推行?自然是教师了。陶行知又说,教师“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可见陶行知对教师期望之切。陶行知还说:“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是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有行动的。”新教育既与老教育不同,就需要有与老教育不同的新教师。所以,陶行知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教师修养的教育。但是,由于当时教育有一种盲目的“仪型他国”的风气,许多教师也因此纷纷将西方的教育方法和教材生搬硬套地使用起来,全然不管是否适应,是否有用,是否管用。对这种贩卖洋八股的风气和教师,陶行知感到愤懑和痛心,教育关系国家前途的盛衰,岂能如此儿戏?他奋力与这种风气斗争,他撰文抨击,演讲抨击,做诗抨击。他写过一首《拉车的教员》:

分明是教员,

爱做拉车夫。

拉来一车洋八股,

谁愿受骗谁呜呼。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就是针对当时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味“仪型他国”,不管中国国情,完全照搬西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也无非是一套一套的洋八股的现象。陶行知认为此风不可长,长此以往,中国的教育将失去自己的灵魂。他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他说:“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他对教师寄予如此厚望,拉车的教师与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他更不希望在自己兴办的学校中也出现“拉车的”教师,所以他写了这首小诗,对于热衷贩卖洋八股的一批教师既是善意的讽刺,也是循循的劝诫,更是用心良苦的教诲。教员,车夫,一车杂七杂八的货色,一幅绝妙的漫画呈现在读者眼前,一种成功的讽刺,有力的讽刺。大众看了这诗会笑,小朋友看了这诗会笑,相信拉车的教员看了这诗也会笑,并从笑中生出些顿悟来。

有些恶势力是很顽固的,有些坏风气是要蔓延的,恶的与坏的需要不停的鞭笞与敲打,不停的斗争与抵制,方能止住顽固与蔓延的势头。对旧教育的势力和贩卖洋八股的风气也需要不停敲打与不懈斗争。陶行知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贩卖洋八股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陶行知作《拉车》一诗对贩卖洋八股的教育实质予以讽谏:

先生拉洋车,满身汗如雨。

拉他一辈子,马路知他苦。

学生坐洋车,风凉而舒服。

坐他一辈子,还是不知路。

先生在贩卖洋八股时,其实也很辛苦,也很勤谨,“满身汗如雨”的辛勤劳动态度也是令人尊重的。然而,这样的辛勤和操劳于国于人有何价值?“坐他一辈子,还是不知路”,先生劳而无功,学生学而无用,学了等于没学。按照陶行知的标准,“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贩卖洋八股的先生多冤啊,辛苦了一辈子,反而成了“不是教育”。这不叫冤,这是一个路线方针的问题,路线错了,当然无法达到预想的目的地。正与成语“南辕北辙”所喻相同,拉洋车的先生就是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陶行知以这样的诗句讽喻这种崇洋媚外的教育,费力不讨好,误了自己,更误了学生。希望他们能悬崖勒马,回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教育路线上来。同时也告诫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要盲目跟风,要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要以活的教育教人变好,“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

陶行知向来提倡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所谓德高为范,身正为师。若是做不到德高身正,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配做为人师表的教师。他说:“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同时,陶行知也提倡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要亲密和谐,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做成教育这件大事。然而在当时教师中文人相轻,互相鄙视,彼此拆台的现象屡有发生,这种风气对教育的发展是一种障碍,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伤害。于是,陶行知做《一位教授》予以讽劝:

做戏爱做好角色,做了角色懒负责。

别人串得好戏来,暗中去把戏台拆。

这首诗题目的“一位教授”并非暗示某人,或单指某人,而是指向这样一个有陋习弊风的群体,这个群体包括了学者、教授、专家、教师等人物。这些人道德素质不高,人格精神不健全,做人待事少宽恕,多苛责。他们热衷于追逐名利,是谓“做戏爱做好角色”,名利双收之后便安享其成,不思进取,是谓“做了角色懒负责”。他们心胸狭窄,自己不思进取也不容他人进取,若是“别人串得好戏来”,在学术上、教育上有新的建树,他们便会用种种手段“暗中去把戏台拆”,玩一些龌龊手段去打击、去压制、去诘难,总之不愿意自己的“好角色”受到挑战,不愿他人成为“好角色”。陶行知这首诗对这个群体丑陋形象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有树立反面教材的意思,借此告诫更多的教师,为人师者万万不可做拆台的卑陋小人,一定要做补台的堂堂正人,否则,不足以为人师。

陶行知一向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垂范学生,要启发学生,要引导学生。他强调要因材施教,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强调要平等对待,他说,学生“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他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造天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和“自动”的行为能力。他反对教师的权威化,反对教师板着一张夫子面孔训诫加责罚的教育方式。对于爱摆先生架子,对学生严厉苛刻的教师,陶行知写过一首《糊涂的先生》予以告诫: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

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

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

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

若信你的话,

哪里来火轮?哪里来电灯?

哪里来的微积分?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在这首诗里,蕴含着陶行知对教师品质和人格的要求。他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就是因为教师今日面对的学生将来或许会有中国的瓦特、牛顿、爱迪生,而中国的瓦特、牛顿、爱迪生的确“关乎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但是,教师的武断、专行、粗暴,却极有可能葬送将来的瓦特、牛顿、爱迪生,从这一点上看,教师同样操着学生乃至民族的命运。正因为此,陶行知才大力推行活的教育理论,大力实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努力要求教师“建筑人格长城”,他希望在活的教育中,先生不再糊涂,对学生不是讥笑和冷眼,而是热情的帮助扶持;他希望在活的教育中,“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使全中国遍开科学之花,丰收科学之果”。

陶行知认为,在活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具有:(1)虚心;(2)宽容;(3)与学生共甘苦;(4)跟民众学习;(5)跟小孩子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陶行知还提出,活的教育应“根据孩子们不断的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根据孩子们的一般的智力,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我们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取得更广的认识。根据孩子们愿意帮助别人的倾向,透过集体生活,我们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人类发生更高的自觉的爱”。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牢记这种教育原则,养成良好的师德,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陶行知做了一首《教师歌》: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发现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变成一个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这首诗鲜明地提出了活的教育宗旨,鲜明地提出了活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与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自己;在学生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到达进步。陶行知强调:“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陶行知这首诗便是对自己理论的形象阐发。诗的内容层层递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层层递进,一是必须发现,发现学生的特点、特长、喜好、优劣,发现了学生好的一面,教师便会去鼓励他,发现了学生的缺陷,教师的教育才会有的放矢;二是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而有效的教育;三是要解放,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时间、空间,在活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活的教育;四是要信仰,这是要求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好学、上进的主动性;五是要融入,以一颗童心去与学生的童心交流、互动。发现、了解、解放、信仰、融入便是活的教育的全部过程。于是,小孩在你的教导下成长了,成长到“你不能教导小孩”程度,这样的教师方可称为成功的教师;于是,小孩和教师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方可称为成功的教育。

陶行知的诗歌教育应该说学生、教师都获益匪浅,对活的教育培养活的人才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有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小故事:

陶行知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经常做诗念诗给学生们听,还让学生们对他的诗歌提意见。这样一来二去在不经意的熏陶中,学生们也不免沾染了些许“诗气”、拥有了些许诗情、勃发些许诗意。有一次,两个学生为一件小事闹翻了脸,都觉得自己有理,互不相让,便对骂起来。陶行知走来刚好看到这一幕。第二天晨会上,陶行知说:“昨天有两个学生发生了摩擦,骂了人,今天,我送一首诗《骂人》给他们,也给大家。”于是陶行知大声朗读了他写的诗:

你骂我,我骂你,

骂来骂去,

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

陶行知话音刚落,一名学生应声而起大声说:我来和一首小诗《打人》:

你打我,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陶行知在一旁则不禁莞尔。《骂人》诗固然不错,《打人》诗则更为可嘉。《骂人》诗是施教,《打人》诗是自教;《骂人》诗陶行知作出是信手拈来,《打人》诗出自学生是举一反三。陶行知感到很是欣慰,学生们也受到了教育。从此,育才学校学生之间就很少出现骂人打人的事了。

故事虽小,却折射出陶行知的诗歌教育入人心之深,得人心之广。陶行知的诗歌教育积极有效地推动了活的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4.重在写意的泼墨挥毫——民主教育

陶行知崇尚民主与自由,平等与和平。他认为民主具有普世性的价值,人类不应该未经他们的同意而被统治。民主是对深深期望得到人人平等权利的回应。民主是人类出自天然本性的期望,期望人人对他们各自的命运都有发言权。其他意识形态承诺给人幸福,而民主仅承诺人们可以自由地追求幸福。民主和自由,平等与和平是陶行知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也是他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陶行知全部的教育活动中,始终贯穿着民主教育这一红线,尤其是他后期的教育实践,民主教育的思想更是旗帜鲜明。他说:“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出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教卿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因此,陶行知为推进关民主教育作了不少诗歌,民主教育是陶行知诗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曾说过:“困难诗化,所以有趣;痛苦诗化,所以可乐;危险诗化,所以心安,生死关头诗化,所以无畏”,正是秉持这种乐观的大无畏精神,自始至终,即使面对白色恐怖,陶行知的诗歌一直响亮着民主教育的旋律。

陶行知写了一首《还是不多》:

四百人唱,三千人和,

别人听了,心里难过。

四百人唱,三千人和,

“唱歌可以,打倒太多。”

四百人唱,三千人和,

“太多太多,下回不可。”不可不可,谁说不可?所以不可,还是不多。

百万人唱,万万人和,

这样的多,不可而可。

这首诗表达了陶行知追求真理,追求民主,努力唤醒大众民主意识的决心。一首民主之歌,需要大众来和,和的人越多,民主才越有希望。民主呼声于独裁是一种威胁,于是就有阻挠,有恐吓,“太多太多”,“不可不可”。陶行知是追求真理的斗士,他从来不畏惧任何的阻挠和恐吓,他依然热情地大声呼吁“百万人唱,万万人和”,要让那民主自由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要让那民主自由的思想在大众心中扎根,要让那民主之花盛开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是历史前进的潮流,“这样的多,不可而可”,没有人可以阻挡民主思想的传播,没有人可以阻挡人民走向民主的脚步。

什么是民主?民主不是独裁者或单一政党的门面装饰,而是要能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保护人民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用圣雄甘地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在陶行知生活的时代,社会和政府对人民大众没有宽容,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根本没有人民大众的插足之地,在言论上不允许有大众呼唤民主的声音,在舆论导向上从不曾真正反映过人民大众的呼声。为此,陶行知写了《向人民真实的报导》,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大声疾呼:

采访人民的消息,向人民真实的报导。

要到达言论自由,记者有其报。研究人民的学问,为人民幸福而报导。要到达文化为公,学者有其校。

有饭大家吃,有福大家享。

要达到劳工神圣,工者有其厂。

人已尽其力,地要尽其力。

要到达丰衣足食,耕者有其地。

陶行知在这首诗里勾画了一幅民主社会生活的美好蓝图。“记者有其报”,那是让民众的声音响亮起来;“学者有其校”,那是让教育在大众中普及开来;“工者有其厂”,那是指工人都有工作的权利;“耕者有其地”,那是指农民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陶行知犹如一位先知,预言着未来的光明。陶行知也犹如一位雄辩家,令人不可辩驳地指出实现未来光明需做的努力,即是要关心人民的消息,研究人民的学问,让人民成为历史舞台上的真正主人,“民主”不外如是。然后,人民会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中国。

诗句是民众口语化的,道理是简单明白的,理想是令人神往的。当然,陶行知懂得,要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他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也要把奋斗的精神传给他的学生,他的民众。为此,陶行知写了《我要看看世界》:

我是一个大孩,我要看看世界,

认识世界,和大家一同来改造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的一块。

如果世界好,中国不会坏。

要想中国好,世界不可坏。

我们要认识中国,同时要认识世界

我们要为世界改造中国,

同时要为中国改造世界。

这首诗虽是浅白,却蕴含着世界大同的深刻理念。早在20世纪的上半叶,陶行知便具有了如此超前的见解,不能不说他不仅具有教育家的深邃思想,还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诗人的如火激情。在诗中,陶行知自拟为是民众中的一员,是民众中的一个“大孩”。这个“大孩”是志存高远的,他不仅要自己看世界,还要带着“大家一同来改造世界”。这个“大孩”是有民主思想的,他清楚中国与世界的关联,中国是世界的一份子,世界的好坏与中国休戚相关。这个大孩是达到思想和行动同步的,既立志认识,更立志改造。其实,这个大孩不仅仅是陶行知自拟,更是全体民众包括所有成人、小孩、学生、教师、农民、工人等的群像。陶行知是要全体民众都能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以民主的思想“为世界改造中国,同时要为中国改造世界”。读这首诗,令人不得不叹一声:壮哉,陶行知!

陶行知认为:“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教人发展民主。”争取民主和发展民主都离不开独立人格、自立意识、创造能力。陶行知为此作了一首《自立立人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别人的事帮忙干。

不救苦来不救难,

可算是好汉?

滴大众的汗,吃大众的饭,

大众的事情不肯干。

架子摆成老爷样,

可算是好汉?

大众滴了汗,大众得吃饭,

大众的事情大众干。

若想一个人包办,

不算是好汉。

这首诗文字浅显,含义颇深。“好汉”是中国民间文化对英雄或能人的一种称谓,是受老百姓尊崇的人物,当“好汉”是很多普通百姓、热血青年还有小孩子的一种憧憬。怎样才算好汉?陶行知告诉人们,首先是要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个人的命运应由自己决定,个人的生活应由自己创造,是谓“自立”。“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是一种热情的鼓动。陶行知还告诉人们,要有一种利他的生活态度,应该助人为乐、扶弱济困,是谓“立人”。一味地只顾自己,这种人也“不算是好汉”。这是一种诚恳的规劝。至于那些吃着百姓民脂民膏却不关心百姓死活的“架子摆成老爷样,大众的事情不肯干”的达官显贵,陶行知则是予以一种辛辣的讽刺。最后,陶行知提出了鲜明的民主观点:“大众的事情大众干”,这是对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呼吁,“若想一个人包办,不算是好汉”则是对独裁政府的一种抗议和反对。这首诗是陶行知对争取民主和发展民主就是“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个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理论的通俗化诠释。

民主思想的种子经由陶行知这样大无畏的民主斗士撒播到民众中间,在民心的土壤里开始有了民主思想的生命潜伏。陶行知渴望看到自由之花开得鲜妍,渴望看到民主之果结得丰硕。于是,他写了《种子》一诗,宣泄自己的期盼之情:

雾笼罩在我们的心上,寒风飒飒的令人发抖。

那对着秋风苦雨的大母树枝儿被刮落了。

但是那播下千千万万的种子,

静默的埋在地里。

只要春再来到,

他们会发芽,他们会抽枝再长,

他们会再长长成参天大树,

开出自由之花,结出民主之果。

黑暗占据了宇宙,雨雪纷纷地造成泥泞。

那照着大众走路的火把,

烧成灰了,火花灭了,

但是那熄了点着的一个一个的火把,

忍耐地等着火势旺盛,

只要逆风再来,

他们会蔓延,他们会狂烧,他们会怒吼,

照亮整个世界,照亮人类的未来!

这首诗饱含着浩瀚大海般的深情,凤凰涅槃般的悲壮。诗中描绘的那片寒雾寒风、秋风苦雨、黑暗泥泞的土地,正是当时中国的现状,独裁的政治、独裁的政府不惜手段摧残民主、蹂躏民众,“风雨如磐暗故园”,那时的故园是太多的沉重、太多的阴冷。但是民主的种子已经埋下,他们静默着,静默不是绝望的放弃,而是积蓄力量的等待。民主的火把一度熄灭了,但火星仍在,星星之火等待着燎原的一刻。寒凝大地不足为惧,只待一朝大地春华,种子将成长为大树,大树将开出美丽的花朵,花朵将结出累累的硕果;火星会燃烧得恣肆欢快,一片火的汪洋烧掉的是整个旧世界,浴火重生的是人类崭新的纪元和未来。整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陶行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期待与向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敢和无畏。

民主的种子已经播下,民主的幼苗由谁来护持,直至他长大参天?必须要有民主的教育,所以陶行知强调:“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更需要有深受民主教育熏陶的大众和孩子,陶行知说过:“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他对他所教育和关注的民众和孩子寄托了全部的希望,他在《育才校歌》中写道:

我们是凤凰山的儿女,

我们是凤凰山的小主人。

凤凰山是我们的家,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乐园,我们的世界!

我们要虚心,虚心,再虚心!

承认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

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我们要贡献,贡献,再贡献!

要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

著名作家白桦曾说:“诗人不能反映人们的意志,不能歌颂人民的斗争,不能唱出真情,就不能叫诗人。”“历史上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诗,不是喊出来的,唱出来的,就是哭出来的,笑出来的。”这首诗就是喊出来的召唤,是笑出来的鼓舞,澎湃着激越的热情,深蕴着殷切的期望。

这首诗是为育才学校而写,为育才的学生而写。凤凰山之麓的育才学校在抗战的烽烟中诞生,育才学校培养的就是未来中国的保护者、建设者。所以诗中写到的“凤凰山的儿女”,“凤凰山的小主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为中国的儿女,中国的小主人,陶行知希望中国的儿女和小主人要虚心向学、学无止境,“学习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希望他们创造一个“文化为公、天下为公”的新中国。诗中勃发的民主精神指引着中国的儿女向着民主之路勇往直前。

中国的儿女是在向着民主之路前行了。前行的路必然有曲折,必然有坎坷,必然遇到需要作出选择的三岔路口,必然遇到需要勇气和智慧作支撑的困难险阻。于是陶行知作了《努力歌》:

努力,努力,

努力向前进,努力向上进,

先把脚步儿站稳,再把方向儿认定。

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地近。

千万不要回过头来,

别人的闲话也不要听。

战胜困难全靠要自信。

努力,努力,

创造个好命运,自己的力量要尽。

这首诗充满了一种理性的力量。热血必须学会用理性作指导,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恒心作支撑。陶行知曾对他的大众和学生传达过这样的观点:“有了战斗之情绪与战胜之智慧,还必须有战到底之意志,才能克服大难,以至于成。一个人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是永远不会被患难压倒,那他成亦成,败亦成,而不是世俗所谓之成败了。”这首诗就是对他自己这个论点的形象诠释。要想前进,必须努力。而这努力不是盲目,要把“方向儿认定”,民主的方向;这努力也不是浅尝辄止,要脚踏实地,“把脚步儿站稳”;这努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一往无前的决心,不回头,不因任何“闲话”而犹豫、迟疑、徘徊。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自己尽力了,成败亦无所憾。陶行知在这里回环往复、呼唤不止的努力,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

向着光明的未来努力前行,向着民主的中国努力创造,这是陶行知面向大众、面向孩子,从未中断过的教诲和激励。要实现光明的未来,民主的中国的理想目标,道路将会漫长而修远。千里之行必须始于足下;追求理想必须从现在开始。陶行知的《歌唱现代》便是向人们讲明这个道理:

我们不歌唱过去,

我们不歌唱未来,

我们只歌唱现代:

歌唱从古以来之现代,

歌唱现代的战斗,

歌唱现代的创造,

创造到无穷的将来!

陶行知说过:“教育必须是战斗的。教育不是玩具,不是装饰品,不是升官发财的媒介。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类解放的武器。”他的这首诗就是激励民众的武器,就是一声战斗的号角,他号召人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在创造中歌唱,在歌唱中创造。罗丹说:“……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陶行知说:“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为了现代的创造,只为创造到无穷的将来。”所以,陶行知歌唱现代,他也希望“我们”一起歌唱现代,因为现代是将来的摇篮,因为必须经过现代的战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将来。

我们今天的现在就是陶行知当初向往的“将来”。陶行知在他那个时代所期盼的、追求的、歌唱的、赞美的,在我们的今天都成为了真正存在的现实。陶行知泉下有知,一定会无比的欣慰、骄傲和自豪。

陶行知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陶行知是一位人民的诗人,陶行知是一位作为人民教育家的人民诗人。陶行知诗歌总的特色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内容丰富、充实,富有教育意义;其二,形式通俗、生动,大众化。高克奇指出,陶行知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于,其一,陶行知的诗歌风格是实现诗歌创作民族化的必由之路。其二,陶行知是将行动口号写入诗歌的第一人。其三,陶行知是把诗歌与人民结合的第一人。对于陶行知的诗歌,郭沫若作了这样的评价:“校读了陶先生的诗,委实使我心悦诚服。他不仅是开创时代的哲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一些看不起民歌体的自命诗人或许藐视这里大量的歌谣成分吧,但这正是陶先生之所以伟大之处……他的人民意识觉醒得比任何人快而且彻底。这一部‘人民经’,它教我们怎样做诗,怎样做人。”的确,陶行知的诗歌就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最朴实无华、最浅白通俗的“人民经”,是诗歌创造平民性和大众化的典范。

我国现代诗人安旗说过,真正的诗人应该是“在人生的大地上,他比一般人站得高,望得宽,看得远,他能告诉我们一些想看而看不到的东西,看到而不觉察的东西,觉察而不理解的东西,理解而没有深深吸进心灵的东西。真正的诗人能使鼠目寸光的人望见千里平芜,使坐井观天的人想见茫茫苍穹;使匍匐而行的人抬其头来,使闭门幽居的走向广阔的世界”。陶行知正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诗人,他的诗歌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充满了战斗的勇气和正义的呼声,他的诗歌就是苍茫人世间那一声悠长嘹亮、警醒人心的号音,萦回天际,绵延至今。

在祖国漫长的黑暗即将过去,新时代的曙光即将出现的时候,陶行知离开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离开了他一生为之关爱的人民大众,离开了他一生为之热爱的祖国。

陶行知虽去,他的诗文长在,他的思想长在,他的精神长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