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课制是指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学习的课程、学习的时间及授课的教师。在制度上也较完备,有力地保证了选课制的运行。当前大多数大学的选课制,是在对传统的单一的必修课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选课制,与单一的必修课制度相比较,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选课制的完善应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其二是对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与权利的规定。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制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教学计划的制订、修订和执行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教学立法和执法活动之一,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由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组织制(修)订,学院通过教务处结合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安排落实。

1.教学计划制订的原则

(1)修订教学计划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贯彻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适应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2)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

(3)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对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4)注意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立足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注意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搞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明确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5)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和课外、院内和院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

(6)各专业教学计划格式要统一,课程名称要规范准确,符合专业设置的课程名称和要求。

2.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及学分要求、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主要课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2)课程设置:原则上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划分,提倡、鼓励打破次结构,提出、落实新的课程设置模式。

(3)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必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选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3.教学计划的制订

(1)教务处提出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意见,经学院审批同意,作为学院的文件发至各系(部)。

(2)各系(部)根据文件的要求,组织各专业相应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进行调研和讨论,按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拟订专业教学计划初稿,并交院部。

(3)各系(部)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审议、修订并签署意见,由各系(部)教学负责人审定签字并加盖公章后送教务处。原则上各系(部)应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将制(修)订好的教学计划报送教务处。

(4)教务处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审查,并经学院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请主管教学的院长审批。经院长审批后的教学计划,即为学院文件生效执行。

(二)改革高职教学选课制度

1.美国选课制的启示

选课制是指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学习的课程、学习的时间及授课的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个性发展来确定学什么、何时学、向谁学,有计划、有目的地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构架自己复合的知识结构,增强竞争能力,培养对交叉学科的兴趣,使同一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选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选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美国的选课制,它灵活方便,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跨校选课,允许主辅课程兼选,课程门数、类型和任课教师的选择都由学生个人自主决定。在制度上也较完备,有力地保证了选课制的运行。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预选课,大学主要教学场所都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南》,内容包括课程分类结构、课程名称、学分数、开课学期、课程主要内容、任课教师职称等基本信息,学校教务处提供课程体系的详细实施计划,帮助学生了解课程间的相关性和知识的整体性;学生可直接到各系办公室索取资料,了解课程的目标、教学进程安排及要求、评分标准以及任课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评估情况,从而制定预选课表。二是试听课,一般来说,新学期第一周为试听周,主要了解教师的教研水平、授课方法和特点、预选课程的难易性和是否感兴趣。学校开设的课程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预选听课表,随时直接进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室进行试听。三是选课,试听后的课程选定后,第二周学生向系(部)递交选课卡,向学校按选课学分交纳学费,成为该门课程的正式学生,要按规定上课,做习题,参加讨论和考试,这种选课方式也称为“购课”。四是退增课,两周后学生发现所选课程不合自己的兴趣,教学内容太难,或者又对其他课程发生了兴趣,仍可以在五周内进行退增课,但大多数学校要对退增课的总学分加以限制。

2.完善选课制

当前大多数大学的选课制,是在对传统的单一的必修课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选课制,与单一的必修课制度相比较,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对于高职教学运行的基本要求来说,须进一步改善。选课制的完善应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其二是对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与权利的规定。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就会无形中剥夺学生选择的自由与权利。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选修课总量不够或质量不高的现状,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解决:

课程内容方面,应扩大通识课程内容,发展多元文化课程,开设如环境保护、地方民俗与文化等通识性课程。按难易程度或其他特点来增加专业课程的组数,如设A、B、C、D几组,任选其中一组来修,难度较低的还可以成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就课程的开发模式而言,应将统一的课程结构向动态灵活的模块课程体系转化。院系以及一线教师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去开发模块中的单元课程。

应调整学分分配比例,把必修课控制在适当的比例,逐步增加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特别是社会实践课的比例。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与社会实践课的合理比例一般为4∶1∶1∶4。总之,既要让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6]

3.尊重学生选课的自由

高职学生应有在一定范围内选课的自由。学校应安排比较多的选修课让学生来选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课,让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习需求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兴趣是学习的导师,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这样的结合也有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给予学生选课的自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经验是不一样的,在构筑知识体系的过程之中,每个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让学生自己选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弥补不足,构筑更完整、更有效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每门课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有不同侧重点的,通过选课,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应看到:学习自由也是有“限度”的自由。学习自由的实施,最终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自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以达到学习的全面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所欲为的自由或是绝对的自由,带来的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在貌似全面发展掩饰下的片面发展,带来的只会使完整的学习变得支离破碎。因此,学习自由是有前提的自由,不是“自由主义”,更不是“自由化”,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同自律、尽职尽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学习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不是无责任的自由,更不是无秩序的自由。学习自由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学习自由伴随着沉重的责任感。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和控制学生学习自由的“度”始终是一对矛盾。在西方国家,这方面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如历史上,就曾经围绕着是否应当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在美国若干高校推行选课制改革之初,耶鲁学院于1828年发表了《关于自由教育课程的报告》。报告坚持认为:大学生在智力上还不够成熟,不了解构成“高深学术成就共同基础”确定不疑的知识,因此不能给学生以选课自由。[7]这份报告的影响力之大,足以让选课制改革停滞了好几年。可见,学习自由的最终实现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制度的改革为基础,没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学习自由就缺乏存在的土壤。

而对我国的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控制学生学习自由的“度”似乎还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长期以来学习自由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尽管不少高职院校以选修制和学分制方式体现着学习自由,但选修课太少,比重较小。有的“限制性选修课”开成变相的必修课,使学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至于选教师、择专业、择学校、转学等其他方面的学习自由就更少。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还试图通过“教考分离”之类的改革,来变相地限制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因此,无限度的学习自由固然会造成严重弊端,但忽视学习自由对人才成长更为不利。特别是创新能力、独立人格、实践能力以及责任感等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都离不开学习自由的精神,因此,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让教育发挥最大的效应,如何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由,从制度上保障学习具有选择性、个性、弹性和开放性。

(三)完善课程考试制度

1.目前高职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从当前高职的课程考试情况来看,往往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当前的课程考试普遍存在这样的特点:一是考试模式单一化。具体表现为考试活动单一化,即只是在课程结束时一次考试定乾坤;考试形式单一化,即基本为闭卷式;成绩评定单一化,即单凭课程考试成绩,而不是综合地考虑学生的整个能力。二是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考试内容重记忆,轻理解;重传统,轻创新。三是考试管理工作缺乏规范。

单一化的考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人才,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高职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考试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2.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1)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传统的考试观念重理论轻实践、重检查轻导向、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观念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完善人格培养的新的考试观念,树立融拓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新意识。

(2)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内容要综合化,就是要求考试试卷内容科学化。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实行教考分离,试题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全面性,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答辩、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以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有的课程还应通过多种考试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方面,给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考试形式,但也应加强对开卷考试论文答辩、实践性教学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的应用。

(3)成绩评定科学化,量化形式多样化

评分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成绩评定一定要应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评分,才能有效地反映考试的效果。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的不同,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重视考试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试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建立重修、重考、免考制度

学生考试成绩综合评定不及格,说明学生对这门课程还处于不掌握的状态,为了使学生既能完全掌握知识,又能自主地选择学业,可以建立重修重考制度,同时合理应用免考制度,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使考试发挥教师教学个性、学生学习个性,努力形成教学特点。每门课程考试以后,对不及格的学生给一次补考的机会,若补考还不及格,说明该学生并不是考试发挥欠佳的问题,而是对该门课程确实还不掌握,必须进行重修。重修的形式也允许有多种,即开班重修、跟班重修和自学重修。开班重修是对重考以后不及格人数仍比较多的基础性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可以单独开班重修;跟班重修是指对应于本学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开班重修的课程除外),学生均可选定某教学班跟班重修,但必须在开学初办好相关手续,并保证跟班上课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自学重修是指学生自己在下面自学需重修的课程,在该门课程考试之前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免修指学生在某门课程开出以前,通过自学、参加国家考试等途径,掌握了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在课程开课前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参加免修课程考核,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四)转变观念,改进学籍管理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高等教育成为一种消费,大学生越来越成为特殊的教育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学生有权利要求高质量的教育,高职院校也更加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因此,能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的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现代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学生消费第一”的理念正是以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作为买方和卖方为前提的,是一种注重和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市场管理哲学,其本质就是坚持以服务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生工作服务机制,彻底改变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由“行政化”、“机关化”向“市场化”的转变。服务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强调服务的全方位性。就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而言,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科学的管理观念是改革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思想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显然,精英教育阶段那种过分追求意志统一和学生绝对服从的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只把学生看作接受教育和管理对象,不把学生当作服务主体;只强调学校权利,忽视学生权利的管理理念,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阻滞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21世纪必须实现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并把这种观念的转变既当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又当做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重新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确立新的管理主体观和管理客体观。相对于以管理者为本位的现状,大学是育人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都应“以生为本”,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既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对人的终极关怀。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管理者要重新认识大学生与学校的关系,转变管理观念。

在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的条件下,学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管理层次相应增加。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在学院与系之间增加了学部,原先那种由校直接决策与管理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新体制是必然的选择。在学校内部的权责分配上,应按照学校规模的大小、科类的多少以及校园的集中与分散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单科性的规模较小的学校(大多不设二级学院),学校的总体规划、计划财务人事管理等由校部负责,系部主要负责教学科研的组织实施。只有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同时又把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整合为学校和谐运行的整体优势,才能实现学校内部与外部协调运作的自主办学,也才能使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学籍管理绝不是教务处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特别需要执行教学与学生管理的院系一级的共同完成。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专业设置多样化,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为了保证学籍管理的质量,提高学籍管理效率,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实施已经势在必行。实行院、系两级,将管理重心下移,体现“学院自主办学,学校宏观调控”的思想,有利于充分调动院系两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学籍管理工作的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学籍管理日常工作大部分内容可以程序化,教务处可以按学期为主线,制订学籍管理工作日程,各系按既定日程完成管理工作。为确保学籍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和准确无误,必须强化院、系两级分级管理意识和职责。教务处主要起领导、统管、指导、监督的作用,教学系一级起主导作用。大量的分支工作都应该在系一级完成,如学生注册、考勤登记、学生学籍卡制作、组织学生选课、成绩录入、学业成绩记载与保管等具体工作等,各级之间只有职责明确,密切相关,才能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转。

(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现代教育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处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影响着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教学管理,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保证。目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教界的共识,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还没有完全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管理、讲原则、爱岗敬业的管理人员队伍,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等重要。

1.提高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高职院校人员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教与学的规律,不能把教学管理看成简单的行政管理。而目前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教育理论方面欠缺,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素质。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对于管理的核心岗位人员,要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必须了解、掌握有关专业知识,熟悉有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选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专业培养目标等。教学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技能。

2.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在不断创新,新的管理理论不断涌现。面对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学管理人员也要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己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要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掌握高等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知识,建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思想体系和教育观念。因此,就像教师经常参加进修学习一样,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自觉接受在职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3.努力培养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素质

教学管理就是教学服务,管理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管理的每个细节中都应体现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人、关心人,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推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具备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素质,不怕困难、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才能出色完成管理工作。

4.进一步运用评估、奖惩等手段激励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教学管理工作量增大,相应地应有一个评估机制来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跟教师相比,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评估和奖优惩劣,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产生“工作好坏一个样,别人评价无所谓”的自我评价消极心理和工作约束懈怠状态,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管理人员的健康进取心态和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影响管理队伍的稳定,甚至造成优秀管理人员的转岗或流失,不利于管理队伍的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5.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效的管理。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革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管理工作日趋繁重,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已不堪重负,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效率很低,已远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校园网络进行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或自主开发功能先进、运行可靠的教务管理软件,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管理,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以及教学的日常调度和考务安排等等。随着学分制的推行,逐步可以实现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选课,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教学管理系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任课教师。教师进行学生成绩的计算机录入以方便学生在网上对成绩、教师、课程设置及上课信息等的查询;利用排课软件进行计算机排课,可以对教师、教室等相对紧张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又兼顾了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实现排课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课程编排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既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也避免了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影响,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这里所论述的只是“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于“高职教学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本书的第八章再作专题论述)。

(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坚持常规性教学管理与定期教学质量检查相结合,并力求运用现代化理论和评估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学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客观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把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以保证培养目标的质量要求。

(2)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评价、控制教学质量;坚持德才兼备的质量观,在业务水平上兼顾理论教学,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教学质量管理力求做到反应迅速、反馈准确、措施得力、解决及时,要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体系和办法,使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

(4)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把好各个教学环节质量关的执行人和执行单位,明确监控各个教学环节质量关的监督人和监督单位,通过执行单位和监督单位共同努力,把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到实处(关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在本书的第七章“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再作专题论述)。

【注释】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伯尔曼.法律与革命[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鲁鹏.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杨德广.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1(03)

[7]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