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指标体系大体可分为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和教师社会工作三个一级指标。高职院校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第一,必须真诚地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另外,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的使用和管理就有了新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一专多能,而一专多能的基础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要求设计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又要善于听取和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同时还要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和技能要求直接受到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发展的影响,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因素更新速度快,涉及范围较广,要对它实施评价并建立动态的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难度较大。评价指标体系大体可分为教师素质、教师能力和教师社会工作三个一级指标。教师素质可分解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专业知识、健全的身心素质四个二级指标;教师能力可分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三个二级指标;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可分解为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术声誉、校外社会服务能力四个二级指标。

(一)教师素质

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内容只能作质性分析,如果把教师素质作为一级指标,其二级指标则主要包括四项,即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师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健全的身心素质。

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第一,必须真诚地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有道德的表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类新型的教育事业,社会、家长、学生都寄予很大的希望,作为教师必须深刻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不断提高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觉性,从理性的自律逐步达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热爱与忠诚,并引以为荣,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第二,要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素质。热爱是成功的开端,真诚地热爱学生,学生会把这种崇高的爱升华为品德、回报给社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热爱学生,从行为上,要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活动,师生在平等的交往中,营造公正、民主的教育气氛,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建立起高尚的师生友情,并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从心理上,教师要能做到换位思考,对学生要有包容的心理和谅解的胸怀,并有预防和矫正的策略。从情感上,需要用真心去播种,用原则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从发展上,要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值,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向理想的目标努力前进。总之,教师要有识才的慧眼、育才的耐心,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才。第三,坚持终身修养师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而道德修养就在于不断追求崇高的天性,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人至善至美的品格。社会在进步,师德也在发展。师德是重要的力量源泉,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也是影响学生的强大示范力量。充满关心、沟通和理解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充满爱心、善于交流并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总之,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育的功效。第四,团结协作,合力育才。在现代社会,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一点在教师这一职业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培养的结果。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与实际联系紧密,不仅教师之间,在学校与社会之间也需要广泛的合作。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己要首先躬行,用教师集体的道德力量和知识力量,造就具有现代道德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新人。第五,严于律己,全面发展,做学生的表率。作为教师,只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会乐学不疲,永不自满。当代社会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尽可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努力追求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不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提升教育的意义和人生价值。高职教师作为专职的、直接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在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广博的文化知识

文化科学知识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师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科知识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要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缜密的思维,教师必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正处于成长和成熟时期的年轻一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兴趣广泛,这是其身心发展的强大动力,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特别是随着各种信息传播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日益广泛,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基础不是很好,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要帮助学生甄别各种信息,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由于社会需求经常变化,必然会引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职业结构和职业特征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各种职业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不断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充实和更新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就需要以完善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做保障。另外,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的使用和管理就有了新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一专多能,而一专多能的基础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从文化科学知识的结构看,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必须具有足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足够的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丰富的社会知识、必要的行为科学知识等。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对教育造成的冲击,都最先、最直接地反映到高职教育领域。如果没有经济学基本知识,就不能准确地、透彻地理解经济改革、企业竞争的策略,就很难深入地研究高职教育,就很难准确地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的调整出发来研究、探讨发展高职教育的新增长点。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晴雨表”,劳动力的市场走向为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能对人才市场进行预测、调查、分析,并能正确地把握宏观就业形式以及职业演变的趋势。此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创业教育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创业教育就会涉及诸如工商、税务、金融等社会的职能部门,涉及一定的法律、法规及承办程序和过程等广泛的社会知识,这就需要高职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了解有关内容,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

3.宽厚的专业知识

教师要把某一专业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自己必须精通所教专业的系统知识,熟悉专业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专业发展的动向和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掌握专业发展和专业技术应用的最新动态,要用明天的技术教会今天的学生。教师有了宽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高临下,才能适应专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把课讲活、讲深、讲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这是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本体性知识。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上,而且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上,可以直接用于改造自然和社会。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应用性,既能教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又能教学生学会应用。

4.健全的身心素质

从教师的工作特点来看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耐受力,要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由于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无不广泛地联系着经济和社会,加之所从事的各种专业技术的特殊需要,在承担着脑力劳动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在生产实习活动中进行示范与指导,所以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体育技能、修养等。心理素质决定着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教师一般应具有感知的敏锐性、思维的创造性、情感的向生性、意志的坚韧性和意识的师表性,以及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等。

(二)教师的能力

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由高职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双师型”能力,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相当水平(工程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也就是不仅“学高”、“德高”,还要“技高”。根据这些特点,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主要可分解成三个二级指标,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还可分解成七个主要观测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课件使用能力、课件开发能力。

1.教学能力评价

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实践、变书本知识为学生能力、变未知为已知、变教育活动为学生素质的一门高超的塑造艺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评价、实验教学的评价及实习实训的评价:

(1)课堂教学的评价。各种教师评价内容都把教师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评价的重点,这是由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课堂教学是常规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是教师业务素质、教学能力的综合表现和具体展示。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成效的评价,也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由于课堂教学是检验教研、教改的最直接场所,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也是指导和推动教研教改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系统分析法是一种最主要的方法。课堂教学的系统分析是对课堂教学动态系统进行的科学分析。它有两个基本环节,即从系统观察到系统分析,评价的结论就产生在系统分析之中。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前,要通过系统观察来搜集材料,获取信息,课堂教学的信息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来自教师自身。由教师提供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小结等;二是来自学生、教学日志、组织学生座谈、考试考核等;三是来自直接观察。其中最可靠、最全面和最有价值的是直接观察材料。因为课堂教学观察是一种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科学的方法的积极观察,是一种有机的系统观察。主要观察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效果等。观察应当全面、翔实、可靠地提供分析评价的材料。但是有时候观察也会产生一些偏颇,比如说在观察中观察者容易凭自己的经验而不能充分利用和分析观察材料,在评价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个人狭隘经验和主观的好恶对被评者进行主观评价。课堂教学的系统分析一定要遵循以下的基本要求:①以观察材料为依据,并且充分利用观察材料;②各指标体系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是相互影响的,切忌孤立、片面地分析;③要使用合适的分析工具;④分析要参考间接材料,如教案、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见、学生课后反映、课堂测验成绩等。

(2)实践教学能力评价。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者,而且是现代技术的不断创造者和更新者。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必须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的,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活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没有纯粹的理论课教师,是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身的教师,是“教、学、做”合一的践行者。实践教学是指为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手脑并用,边学边做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现场参观等。通过这些方式,使理论教学、技术训练、实际操作有机结合。高职院校一般要求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为l∶1,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的一半,两种课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融合,有时交叉,有时分开。实践性教学内容是形成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它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2.科研能力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志。提高科研能力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专业建设,培养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不可轻视科研工作。对科研能力评价主要有两个观测点,即:教学科研成果和教育研究情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高职教师要勤于研究、善于研究、勇于实践,以科研为手段,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①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探究欲望,保持对职业变化的敏感,善于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科研的方式加以对待,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②要掌握教育研究和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少走弯路,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准确性。科研是高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要通过科研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科技向生产建设的转化。作为高职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对实践中的难题及理论上存在的困惑了如指掌,因此对研究的要求更加迫切,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对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进行研究,比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专业及其建设研究等,也可以承担各级教育部门科研单位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科研项目等。

科研能力评价要考察的主要指标有:主持或参与的项目类型、项目数量、在项目中的贡献情况、科研款项到位情况(可分横向和纵向)、科研获奖、教学获奖、专利和鉴定项目、论文、专著、教材以及荣誉称号等方面。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为教育教学实现高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教育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教学的形式、方法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变为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教室;从以讲解和板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文本、图象、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共存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人机交互的主动学习;从以前单一、顺序的教学内容安排变为生动、多彩、跳跃式、非线性的教学内容实现。这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善了信息表达的形式与能力,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与途径,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与质量。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视、听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使人的思维活动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更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园网的作用,高职教师要多途径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和使用常用的Authorware与Powerpoint等制作软件;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丰富教学内容,使传统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设计、脚本编写、素材采集与技术实现等方面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通过不断实践、勇于探索而逐步提高。

(三)社会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同样是高职院校办学功能之一。高职院校应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提高社会服务的技术层次和质量。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主要是要面向区域社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结合其生产领域的技术难题、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开展科学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不断提高为区域社会服务的能力。

社会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础上所担负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校内服务工作和校外社会服务工作。社会服务工作情况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学术声誉、校外社会服务能力等。

高职院校的这种社会服务工作主要依靠专业教师去完成。教师先要积极参与系(部)的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积极开展校内服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要面向社会,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积极开展校外社会服务工作。

校内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两个方面。教师作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应该把自己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与系(部)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参与系(部)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规划、研究和实施工作。评价时主要考核其参与系(部)教研教改课题团队情况,参与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教研教改成果情况等。校外社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教师学术声誉及校外社会服务能力。学术声誉主要考察其在行业内的学术影响力、学术团体兼职和其他社会团体兼职情况。校外社会服务能力主要考察其技术咨询能力、技术包装及应用推广能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的能力、下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