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科技《设置超链接》教学案例

信息科技《设置超链接》教学案例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置超链接》是我校自编的信息科技校本教材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中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科技》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运用设置超链接能让演示文稿条理更清晰,页面间的跳转更加方便。

三(下)信息科技《设置超链接》教学案例

蒋 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置超链接》是我校自编的信息科技校本教材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中的内容。本课学习内容通过运用“京剧”(我校的“一校一品”)这一项目为载体,主要学习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链接”,学习如何设置超链接等。学习本课,让学生初步学会超链接的设置方法,理解使用超链接的作用,这也是学习的重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还不能灵活自如地把这些技能主动运用,尤其是“超链接”这一知识点是易学、难解其运用的意义,所以指导学生理解其意义也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掌握Powerpoint流程的基础上,学习设置超链接,初步了解超链接的相关知识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在编制PPT的前提下,学会设置超链接,使学生能完成一组有跳转的幻灯片的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意义,学会选择专题,有条理思维的自主实践,学会操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在网络环境中的选择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操作等能力,促进学生高效、优质、有效地学习。

四、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科技》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联系实际、任务驱动、注重设计、鼓励创新是本课学习的指导思想。

所以本课选择围绕“京剧”这个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信息科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五、信息资源形式与特点

自创资源库,其中有视频、动画、图片、音效、文字资料,充分展现京剧的魅力,且操作方便。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演示两个没有超链接的作品和教师作品比较,观察了解“设置超链接”的作用(见图1)。

img199

图1

2.示范演示,学习“设置超链接”

边操作边示范,学会方法。

设置超链接。

知识点:设置的方法。

操作法:把要设置超链接的文字或图片选中,然后点击右键,选择“超链接”

img200

图2

(见图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选项,然后找到要的页面(见图3)。

3.仔细观察,辨析选择(见图4)

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学会选择菜单自主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5.小组讨论,自主解疑

解疑一:如何修改超链接(见图5)

解疑二:如何从具体介绍的页面回到目录页面(见图6)

6.展示交流,继续实践

交流一:(女生,见图7)

img201

图3

img202

图4

img203

图5

img204

图6

img205

图7

7.总结

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Powerpoint的又一个知识:超链接。运用设置超链接能让演示文稿条理更清晰,页面间的跳转更加方便。以后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向身边的人普及更多的京剧知识。

七、教学反思

反思一:创编了多元教材,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本课图片、视频均由师生共同创编。由于设置在网络资源库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编制PPT,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推进高效学习。

反思二:丰富的网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专项活动中,学生了解的京剧知识非常丰富,在学习“设置超链接”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创作应用能力。

本课学习,达到了预期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任务驱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探寻出最佳途径,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实践等多种能力。

img206

本文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2009年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