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育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育发展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育人为本。育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集中反映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协调发展,讲求教育公平和效率,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育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育发展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育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具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育人价值等,其中,育人价值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只有把育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从育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围绕培养数量足、质量高、结构优的人才,围绕有效、公平、合理培养人才,来推动教育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发展多价值的优化、整合、协调,才能促进教育发展多价值的全面实现。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教育一旦在培养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上迷失方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会化为泡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会误入歧途。育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集中反映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

育人为本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9]在中国,优先发展教育使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形成有了可能性。但是,优先发展教育如若不以育人为本,不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只注重人才培养数量而忽视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就会使得人才培养缺乏效率,丧失公允,从而导致群众不满意,那么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形成就难以变成现实。偏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轨道的教育愈发展,其负面效应就愈大。正如邓小平在总结一个时期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和教育发展的教训时所指出的那样:“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10]只有坚持育人为本,才能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协调发展,讲求教育公平和效率,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优先发展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提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在正确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抉择,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抢占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就是在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坚持把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讲求教育公平和效率放在优先地位。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开放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创新,其中暗含的深刻哲理是教育改革、开放、创新赋予教育发展以巨大动力和活力。时代前进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止,社会变化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永远不会停止。缺乏时代特色和应对社会变化能力的教育体制、机制、内容、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等,将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打破了资源市场的国家界限,教育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教育开放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创新,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实现教育自主、可持续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协调发展,增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有效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竞争起点的公平,特别是要体现后义务教育机会竞争起点的公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普及和提高义务教育,实现社会竞争起点公平;而没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不能实现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含各级各类各地教育的协调发展;没有各级各类各地教育的协调发展,就不会真正有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增进义务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不仅一定是一个讲求公平正义的社会,而且一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增进教育公平,又要增进教育效率。缺乏教育效率的教育公平,将难以持续,最终将成为空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协调发展,增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最终要落实到有效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上来。教育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过程,而且是人才选拔的过程。入学考试作为选拔学生的手段,不仅执行着人才选拔的功能,而且执行着构建人力资源结构的功能。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通过发放文凭来向劳动力市场提供教育信号,从而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良好的信号条件。科学的教育发展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和选拔。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协调发展,增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有效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我们党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战略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的科学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将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转移,通过学习来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就必然成为劳动者适应以脑力消耗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世界,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自立于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之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