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人类的教育形成了与这种社会相一致、协调的模式,逐渐建立了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经验方法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样的一个教育体系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和任务异化,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自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的号召以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多次写进了教育的政策文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语言。特别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作为一个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是对原有教育的一种否定或革新,也是当代教育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新质所作出的一种主动顺应。

“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提出,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这些缺陷已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原有的教育需要变革。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那么,“传统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生存危机始终是人类必须首先正视的基本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处理的基本关系。在处理这个关系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以便能认识、改造、战胜自然,则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给予关注的重要方面。“传统教育”正是这种逻辑关系的一个必然产物。

因此,以往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以“认识能力”为基本动力、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人类的教育形成了与这种社会相一致、协调的模式,逐渐建立了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经验方法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样的一个教育体系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的“中心”。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教育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的加强。

所以,“传统教育”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把人的认知活动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枢纽,以此来理解、要求、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学生能力的发展只能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二是把以“课本”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间接经验”作为学校教育赖以进行的基本内容,以这些分门别类的内容作为基本框架来组织、规划学校教育活动;三是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过统一性和计划性来实现着近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模式,并以牺牲学生多样化的“差异性”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效率”,在这种教师是“教”的所有活动的中心:学习的场所叫教室、学习的材料叫教材、大学教师叫教授等。

建立在“人与自然”这种单纯关系之上的“传统教育”,把知识(主要是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否作为学校教育的准绳,学校也往往被称为“知识的殿堂”,“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也成为人们认识中的一条“金科玉律”。一方面,这一口号为近代科学的振兴以及科学精神的弘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另一方面,它助长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唯理主义倾向、认识史上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些倾向在教育中也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知识的传授而展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于是,很自然地,以解决人类科学知识的传递为核心问题的“应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主导形式。

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这种方式,是较好地适应“传统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相吻合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

不平等性:“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它忽视了对广大中、差生的培养,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很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坐在教室的“黄金地带”,“边远地区”的学生不受重视。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和任务异化,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因偏重升学而单纯面向“尖子”学生的做法,是对人性的误解与践踏。因为,对于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即使他们不能成为“高层次”的人才,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和丰富个性的人。“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道德领域。在这里,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

片面性: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指导思想下,必然只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各育。即使是传授知识,“应试教育”所传授的也主要是科学知识,相应地,它所要培养的能力主要地是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形成的认识能力(而且主要是指各种理性能力),忽视了学生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了解,忽视了学生适应当代社会所需具有的多样化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作为现代人所需具备的多样化素质的培养。在客观上,这种教育方式只能造就缺乏情感的“书呆子”(互相不交流学习经验、保密)。

机械性:“应试教育”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受动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不仅学生的学习不可抗拒地受到考试内容的强有力制约,而且学生成就的高低也完全取决于外部的知识标准,即在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在“应试教育”这种方式下,个别化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理想都变得空洞无物,难以真正有效地付诸实施,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并且是充分的培养。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由15人组成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这份报告首次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且指出:“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知,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被看做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该委员会认为:“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做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的必经之路。”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立足于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关系来考察教育内在的使命,需要从现代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角度来理解教育的目的,从而使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能真正融于我们这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于是,“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特征是: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个人、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保护这种权利,创造实现这种权利的条件。应试教育只能照顾到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多数人成了陪衬者。这不仅违背教育平等的基本理念,而且从教育的效益来说,多数人的潜力未能得到较好的开发,也是极大的损失。

近代以来,是英才教育还是大众教育一直是不同的教育理想和政策的根本分歧之一。英才主义的教育观虽然并不一般地反对大众教育,但教育的评价体系、管理体系、财政体系基本上是有利于英才教育的,是以英才教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虽然不一定是英才主义的教育,但基本上是以英才为核心的,是为了英才和有利于英才的教育。

素质教育虽然不反对英才教育,但反对把所有教育都变成英才经验的模式。它不是面向部分,而是面向全体;不是选择、淘汰性的教育,而是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强调个体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为自学、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进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基础。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仅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基础,更是人生的基础、做人的基础、精神的基础。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不只是进行于课堂。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都要实施;倡导在教育中使每个形式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

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精神,促进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发展性是指它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关心他们当下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更关心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不仅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强调完善自身;激活、唤醒人的心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外在于人的知识灌输到心灵中去,而是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这样的教育是为了给心灵寻找安顿之所、意义之乡,而不是用各种知识技能粗糙地塞满人心。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根本转变教育观念——“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构建合理的教育目标——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重转向教育学生做人、做文明人。

改革课程设置——由偏重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转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向多种类型的课程相结合。

加强教育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苦学到乐学、被动学到主动学。愉快教育。

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一是全面评价,二是使用多方面评价标准和多种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原本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实际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许多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过是在原来的模式上增加了特长教育而已,在学生沉重的书包上又加上了沉重的手风琴、电子琴、画笔画夹。有的地方,学校开始减轻学生负担,可家长不同意。素质教育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许多时候它还会成为增添负担的旗号。同时,减负还存在许多利益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