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同要素的迁移

共同要素的迁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等人在1901年进行了一项十分有名的学习迁移实验。因此,苛勒关于迁移的理论又被称为关系理论。桑代克等的面积估计实验和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都研究了学习的迁移问题。但与桑代克不同,贾德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因为被试在先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一般性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后继行为中去的结果。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要能够记忆、应用,而且还应将之运用推广。学习的迁移是知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一直十分重视教与学的迁移作用,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探索迁移产生的条件、过程和原理。

【实验一】 桑代克等人的学习迁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来验证人的知觉迁移能力。

二、实验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等人在1901年进行了一项十分有名的学习迁移实验。他们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图形面积。在实验中,实验者首先让被试估计了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预测他们判断面积的一般能力。然后,实验者为被试提供90个10平方厘米到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他们进行面积判断训练。训练结束后,把被试分成两组,让第一组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图形;让第二组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

三、实验结论

实验发现,通过前面对90个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判断训练,被试对与平行四边形相似的矩形图形的面积判断成绩有提高,然而他们对与平行四边形不相似的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判断成绩没有提高。桑代克在其他相类似的实验中也发现,通过对完成某种任务的训练,被试之后完成相同任务的成绩都有明显提高,且这些训练能够迁移到相类似的任务中去,但效果远不如针对该任务的直接训练。

【实验二】 “水下击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证明概括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二、实验过程

贾德(C. H. Judd)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另一则经典的迁移实验。在实验中,贾德以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让他们练习用镖枪投射水下的靶子。被试被分为两组,实验者在投射前向一组被试详细解释了水的折射原理,但没有对另一组被试作任何讲解。投掷练习开始时,实验者把靶子设在水下12英寸处,让被试进行投掷。结果两组被试的成绩没有任何差别。这说明一开始理论地讲解对练习没有产生显著作用。随后,实验者改变了实验条件,把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让被试继续投掷。

三、实验结论

两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讲解过折射原理的一组很快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度上都明显高于另一组。而未给予讲解折射原理的那一组投掷成绩明显不如前一组,错误连续发生,并且刚刚水下12英寸处靶子的投掷练习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帮助。

【实验三】 苛勒的学习迁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学习迁移的关系理论。

二、实验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W. Kohler,1929)用小鸡、黑猩猩和一个三岁女孩做实验,实验任务是在两张纸中的一张上找到食物,这两张纸一张深灰,一张浅灰,食物总放在颜色较深的一张纸上。在第一次实验任务中,出示浅灰(A)和深灰(B)两张图片,食物总在深灰色的纸上,当被试学会了这一任务后(小鸡需要400—600次,儿童需要45次),用比原来两张纸颜色都要深的图片(C)来代替浅灰色的图片(A),即原来颜色较深的图片(B)现在是颜色较浅的图片。

三、实验结论

对小鸡的实验表明,它对图片(C)的反应为70%,而对原来有食物的图片(B)(这是两个情境中的共同要素)只作出少量反应。他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境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比较其相对关系。苛勒认为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因此,苛勒关于迁移的理论又被称为关系理论。

【实验四】 哈罗的学习迁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学习迁移的定势理论。

二、实验过程

在一项实验中,哈罗让猴子解决一系列物体选择的问题。猴子要学会对两个不同物体(如红的圆圈和蓝的方块)下面哪一个会有食物作出选择。第一轮实验呈现34个问题,每次呈现两个物体,猴子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如果下面有食物,就作为奖励。这34个问题各呈现50次,食物始终放在同样的物体下面。猴子能够学会这种选择,因为它们后来选择的正确率(80%)明显高于最初的选择(50%)。在第二轮实验中,哈罗给猴子200个新问题,各呈现6次。最后,在第三轮实验中,又给猴子112个新问题,各呈现6次。

三、实验结论

哈罗并不是要表明猴子能够学习,而是要表明猴子能够学会如何学习。这就是说,他要表明猴子先前学习的一组问题,可以使学习第二组问题更容易些,学习第三组问题比第二组问题又更快些。在第二轮实验中,猴子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第一轮。在第三轮实验中,猴子的正确率达90%。显然,猴子已经学会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学习定势就是指学会如何学习。

桑代克等的面积估计实验和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都研究了学习的迁移问题。从桑代克的实验可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估计训练对长方形面积的估计有帮助,被试能够把前者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者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迁移确实发生了。但是,迁移的产生并非无条件的,在实验中,进行平行四边形图形面积估计的训练没有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计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桑代克认为,迁移的产生需要在两者之间存在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共同要素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诸如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

贾德的实验同样也证明了学习迁移的存在。但与桑代克不同,贾德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因为被试在先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一般性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后继行为中去的结果。经过训练的学生因为掌握了光线在水中折射的原理,所以能够对不同深度的目标作出调整,将概括化的原理应用到特殊情境中去。因此,两个学习活动中的共同要素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两个学习活动之中一般性原理的概括或发现才是产生迁移的关键。

格式塔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迁移的概括化理论,重视学习情境中对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在迁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认为每一行为和经验都自成特殊的模式,因此他们认为学到的前一种经验能否迁移到新的经验的获得中,关键不在于有多少共同的因素,也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所有要素组织成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于能否了解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水下打靶实验中迁移的原因不在于了解光的折射的概括化原理,而在于了解靶的位置、水的深度、射击的方法以及光的折射原理之间的关系。

学习定势理论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迁移理论之一。支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取决于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定势或学习能力。学习定势理论的奠基人哈罗(H. Harlow)对猴子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某一种学习问题的练习,会有助于学习解决另一种不同的问题。学习定势理论可以被看做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替代,它不认为是通过顿悟来解决新问题。事实上,在哈罗看来,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上去的,是一个人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因此学习定势是一种策略的迁移。

学习迁移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有意无意地采用学习迁移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迁移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探索了学习迁移的条件、过程和规律。只要遵循学习迁移的规律,在教学工作中创造一定的条件,控制和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就能够促使正迁移产生,预防负迁移出现。

1. 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为迁移提供桥梁。

桑代克的共同要素理论和贾德的概括化理论都认为,新知识和旧知识、新技能和旧技能之间必须有相通之处,迁移才能产生。如果两者之间距离较大,迁移就很难发生。例如,会游泳和学开车之间就很难发生迁移作用。因此,为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新旧知识间的相同、相通之处有利于迁移的产生。以汉字学习为例,将“段”、“锻”、“缎”等字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点,可概括出基本字表音,偏旁部首表意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字义。这是具体知识内容的迁移。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碰到“里”、“理”、“鲤”等字时,也会利用所概括出来的原理进行学习,学习发音,掌握字义。这是方法的迁移。这不仅可以避免新旧知识间的干扰,还有利于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积极迁移。

2. 夯实基础知识,为迁移提供坚实的固定点。

很显然,原有知识结构的熟练掌握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只有一些肤浅的,理解不够准确的观点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对新知识的掌握很可能是不稳定的或是模糊的,并且会迅速导致遗忘。那么新知识就不能有效地固定在认知结构中,所以,没有扎实的源头知识作为固定点,迁移是难以发生的。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就十分重视迁移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扩大和加深知识,形成学习中普遍的迁移。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作用。

3. 重视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从实验可知,概括是学习迁移的心理基础。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然而,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而一般来说,人在回忆内容时依赖于当时它被编码的环境。如果回忆环境与编码环境相匹配,则回忆效果最好。曾有过这样一则有趣的实验:实验者让16名潜水员在岸上或水下记忆40个不相关的单词,随后在岸上或水下测试他们对单词的回忆程度。结果发现,当记忆时的环境与提取环境相一致时,回忆效果更好,即水下学习的潜水员在水下测试时回忆效果更好,而岸上学习的潜水员在岸上的回忆效果更好。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的内容千变万化。如果学生只能够在固定的情况下解决固定的问题,那么学习就成了死记硬背,毫无灵活运用可言。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重视方法的训练,克服问题背景多样、多变的干扰,使学生能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知识的概括来把握内容的本质,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