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点”“面”不分

“点”“面”不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既然说是“切入点”,顾名思义,还是要有明确的“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诸多问题”。不过,这恰好与“切入点”的本身含义构成自然冲突,不和谐了。对此不可大意,因为切入点太多或太不确定,意味着一开始就有目标分散和着力点不明确的隐患,导致费工费力还是小事,一无所获也不算什么,但由此导致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研究的信心不断流失甚至丧失,那就太糟糕了。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中小学老师并没有从课题的整体上思考入手的途径或路径,或者是课题本身内容过于庞大,不易整体把握所致。有个课题是《以初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切入点定位为:“本研究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案例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的收集、分类、分析,并整理出典型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学生活动的安排等方面研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

以“诸多问题”为切入点?这肯定无法切入,成了切面了。如果功夫了得,刀子又锋利,切面就切面吧,无所谓的。不过,既然说是“切入点”,顾名思义,还是要有明确的“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诸多问题”。这样,东切一刀,西拉一刀的话,估计会变成剁馅了。课题被剁成了肉馅,肯定无法分析了,无法分析,自然也研究不出什么名堂,所以“剁馅”的方法是不行的,也太不经济。后面的“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值得商榷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似乎也可以看做为切入点,但同样是摊子铺得过大了,有点摊大饼的意味。其实,选中一点切入进去,估计成本更低些,收效更好些。

这种面面俱到或贪全求备的表达,也是课题研究中的一种普遍心态和行为惯性,只是像癌细胞一样,转移到关于“切入点”的表达中了。不过,这恰好与“切入点”的本身含义构成自然冲突,不和谐了。开题报告表达上的不足或问题,不是什么要害的问题,但这种不足或有问题的表达,如果反过来又成了指导后续研究的蓝本、基础或依据,那就要小心了。对此不可大意,因为切入点太多或太不确定,意味着一开始就有目标分散和着力点不明确的隐患,导致费工费力还是小事,一无所获也不算什么,但由此导致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研究的信心不断流失甚至丧失,那就太糟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选好切入点,也算是好的开头,大概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小半,所以选好切入点,是值得重视一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