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班里的小作家

我们班里的小作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一本小组的书”,李玉平与李晔合作就从这个简单想法开始。李晔,语文教师;李玉平,教研员、学校科研主任、专业工作者。因为编写学生小组的作文集,两人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合作研究:编写组的成立、编写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开学初,李晔老师拿来了几本学生假期文章集:学生是模仿正式出版物的样子整理的,有封面、目录等,所以大家管这叫“学生写的书”。

四、我们班里的小作家

李 晔(1) 李玉平(2)

“编一本小组的书”,李玉平与李晔合作就从这个简单想法开始。从小组的成立到规则的研究、从标准的建设到对教育目标的思考,实践中研究、研究中思考、思考中成长——这便是研究带来的乐趣。

img51

图1-7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李晔,语文教师;李玉平,教研员、学校科研主任、专业工作者。因为编写学生小组的作文集,两人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合作研究:编写组的成立、编写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整体编书的过程最后成为学生行为培养的过程、作文标准的建设过程……

我们计划“写一本书”

开学初,李晔老师拿来了几本学生假期文章集:学生是模仿正式出版物的样子整理的,有封面、目录等,所以大家管这叫“学生写的书”。书很漂亮。李老师很兴奋地说:“今天中午,我组织大家看这些‘书,,学生一动不动地看了一个中午……”

李晔老师讲了自己的一个计划:“我计划将学生的这些作品收集起来,出一本班级作文集……”

好想法!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你计划怎么编?”

“没有什么,就是将学生的这些作文收集起来,汇编成一本册子就可以了。”

“谁来收集?谁来编?”我接着问。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出乎李老师的意料,“我呀!我不做谁做?”

“你想没想过让学生做?”

李晔老师一怔:“能做得了吗?他们?三年级的学生?这么复杂的事情?”

“我们可以试一试呀!”

“试可以,不过你得帮助我!”李老师有一点怀疑。

“好的!”我答应了,“教师收集、编是直接给学生结果;学生参与,给他们的是一个过程,虽然结果可能不完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习策划,学习文章征集,学习评价作品;同样也体验如何与同学合作,如何处理矛盾……而这些才是能力!”

李晔老师点了点头。

可以看出她想尝试,但是对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把握,特别是要跳出多少年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思考习惯,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的思考方式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时这个变化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而这“手指头”常常就是一些并不在意的小事。说不定这次“写书”就会成为“手指头”。

“你说我怎么做?”李晔老师将问题推给我,“我全听你的,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这样好不好,我们先共同思考一下,共同设计一个方案。”我期望这次活动中李晔老师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我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形成了如下基本思路:

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征集稿件——选择稿件——稿件编排——最后定稿。

出书方案

当晚就收到了李晔老师最后的出书方案:

1.愿意编辑的学生自愿组成小团队;

2.设计征稿启事,教师讲好文章的标准;

3.征集稿件;

4.针对评价标准,选出稿件;

5.教师审批,并与学生一起定稿;

6.印刷宣传,将书稿打印,最后成书,并给每一个家庭发去电子稿。

李晔老师的方案很精细,信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感动:“虽然力量有限,但因为有了你,锦上添花。”我为有这样的合作伙伴感到幸福。

混乱的分组

现实会是什么样?我走进了李晔老师的课堂,想亲历“出书”的全过程。谁知一开始,情况就与我们预料的有了出入:

当我们宣布出书消息的时候,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热烈:积极参与的不到一半,这让我感觉到意外。

接着让学生自由组成编辑小组,结果也是一波三折:

一开始,学生听到自由分组,兴趣来了,但故事也就从这时开始复杂了起来:

●个别同学在各组之间来回跑,一会儿这个组,一会儿那个组,他也不知道应该到哪个组,或者他根本没有想固定于哪一个组,只是感觉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一说分组,呼啦一下,十来个人凑在了一起,由于人多根本没有办法交流,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主题,最后一些学生又“另立山头”去了;

●交流不下去,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讨论仅仅说说而已;

●声音太大,一个小组不想在教室待了,后来他们到了我的办公室;

●课堂失控,面对混乱的教室,教师想整顿一下,想让学生回到座位上,重新介绍一下出书的规则,但是没有多少学生听……

●多数组大多男女界限分明;

●有的组没讨论出书,开始了玩闹。

……

img52

图1-8 学生反响并不热烈

img53

图1-9 有的组开始玩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节课原计划讨论“出书计划”,并参加“竞选”,定出编委会成员来,但是学生没有理会我们的建议,似乎都成了“编委会”的成员,已“进入工作状态”,有的甚至开始讨论如何设计图片了。

教师想开放课堂,但是当真正开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远远比想象的复杂。没有基本的规则,过于开放不仅学生不知所措,教师往往也不知所措。

弱势群体

分组在继续,可时间不长,我们发现五个同学独自回到了座位,静静地坐着,原来他们没有找到合作伙伴;这怎么行?通过工作,他们又进入了新的小组,但是没有多少时间,又有四个同学回到了座位上,他们放弃了教师的安排。于是教师让他们几个组成一个小组,但是这个组冷冷清清,合作不起来,没有办法,老师又将他们分入新的小组。

小强的案例很典型:一开始他就孤独地坐着,后来老师给他选择了一个小组,虽然有组了,但是我们发现他参与不进去,大家只顾自己谈得火热,没有人去招呼他,他孤独地坐在一边,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可能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李晔老师说,小强过去非常内向,特别喜欢哭。我们忽然意识到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化为乌有。尽管后来给他找了一个较和谐的组,希望开始的失败在他脑海中形成的阴影能够逐渐消失……

调整教学计划

问题比我们预期的复杂,于是我们临时做了修订:

建立规则,例如不得打闹,否则取消他们的资格;

要培训小组的核心人员。

也许是学生热闹够了,也许是他们也意识到这样不行,也许规则起了作用,最终总算形成了五个小组。

不过我们都感觉到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作文本身,而是诸如“与人相处”“融入团队”“体谅他人”“公共场合用合适的声音交流”“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等社会基本准则。看来“出书”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组是分好了,我计划全程跟踪要到我办公室“工作”的这个小组,期望体验他们“出书的精彩”。

修订方案

晚上,李晔老师征求我的意见,其实我也在思考,我写了一封信:李老师:

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几点意见交流一下:

●注意弱势群体,越是开放的教学,他们往往越容易受到孤立,并因此而受到伤害。特别是小强,看到他孤独的样子,我也为他难过。

●不要将精力过多地集中于如何设计、做图上,应该关注文章的质量。

●可以让学生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最近可能因为这个活动会影响你正常的教学,期望坚持,应该意识到它的价值。

有的小组不一定能坚持下来,这期间需要你的支持与帮助。如:

●老师换一个方式参与:编写认真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张喜报,也可以给家长写一封信表示祝贺。

●请校长或主任参与,认真编写的同学可以得到和校长或主任合影的一次机会,如果他们有能力,可以请校长或主任写几句话(校长一定会支持的)。

●最后把书放到学校图书室,请路老师放在显著位置,并“重点推荐”。

●将孩子们的书稿放到学校网站,重点推荐。

如果这样,你的作文教学将会更加精彩!

给孩子空间,将教师参与欲尽可能收敛。

重要的不是告诉结果,而是启发他们自己实践。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有独到的见解。

相信孩子,他们会带来出乎意料的一片蓝天!

李玉平

“魔力组合”

一个小组嫌教室太吵,她们找到了我的办公室,这正是我全程参与的好机会:

第一天中午,她们讨论的第一件事是她们组的名字,一个小女孩提出了“魔力组合”,其他人都感觉不错,于是没有任何争议,组名便有了。

接着一个女孩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说插些什么图?”

第一个问题可以理解,但是这第二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照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先讨论文章的事,至于插图是后来的事,但孩子们并没有这么想。于是,整整一个中午,讨论来讨论去,都是图的问题:

●封面配什么图?

●第一页配什么图?

●文章的旁边是不是应该配一个小图案?

●打印时,文章是不是应该有背景图案?

讨论时间最长的话题是“文章中是不是配作者的图片?”后来转移到“作者照相时穿什么衣服,摆什么姿势”……到最后,大家都离开椅子,开始摆姿势,后来讨论由谁来拍照片的问题了。

一个中午过去了,最后我问:“你们的作文准备好了吗?”

孩子们眼睛睁得很大,如同我意外地看着她们一样:“我们的作文有了呀!”“而且都编书了。”

我似乎明白了,她们所理解的编书就是将四个人的作文放到一起就可以了。

我没出声,放手让他们去试吧!

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孩子们的行动和我们预计的出入不小:

第一,思考“组长”:我期望她们先选小组长,然后开始工作,但她们没有这个程序,A主动当起了“负责人”,大家还都听她的,而且工作效率也不低。

我们似乎形成这样一种定势:教师不组织,学生的组织机构不会形成;没有这个组织机构,小组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其实学生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组织生活,在交往中,会自然形成许多东西:如自然化的管理者、自然化的协调能力、自然化的适应能力……“生活就是教材”,在生活中碰撞,在碰撞中磨合,在磨合中适应,在适应中学会了生活……这是自然状态下不知不觉的教育。

第二,思考“程序”:我们期望他们首先征集文章,选择文章,修改文章……但是并没有依照“程序”办事,她们第一关注点并不在文章上。

这时我们可以直接将我们的经验告诉她们,并建议她们依照“程序”走,这样肯定会快一点,但是重要的是剥夺了她们的“体验过程”,只有经历了“程序”的形成过程才能体会到这件事的价值。

第二天孩子们来了,讨论了与昨天基本一样,依然是插图的问题,不过今天有几点共识:封面拍她们几个编委会成员的合影、背景应该选择在学校图书室,都穿裙子。后来听说她们到了图书室,为这张“重要的照片”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第四天来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人增加了,原来她们感觉人手不够,而另外一个小组也感觉力量太小,于是两个组合并了。拿她们的话叫“吞并了一个小组”。

这天,他们似乎感觉到需要文章了,但是他们没有讨论文章的质量,而是询问每一个人有多少文章,他们在交流文章的数量,最后孩子们用手比画着,估计了他们会出一本“这么厚”的书。

之后,他们好几天没有来,等再来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组员又少了,一调查,原来被她们“吞并”的小组又“独立”了,他们合不在一起!

看来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战斗小分队”

与“魔力组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斗小分队”。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组,一共九个。这个组的组成有点特殊:

●学习成绩不理想:因为是自愿组合,成绩好的同学都凑到一个小组,这些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自然形成了这个小组;

●清一色的男同学,而且班级里调皮捣蛋的都进入了这一个小组。

对于这样的组织李晔老师当然是不太满意的,也曾想干涉,但是后来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想仔细观察他们在一起是怎样进行学习的。

小明在这个组中成绩相对突出,寒假他编了一本书,质量不错,据说得到了爸爸的支持,于是他自然而然就成了组长。小明当上组长后召开了一次会,主要工作是分工:谁找稿子、谁画画、谁打印……而且同学们答应得也不错。但一周之后李晔老师发现他们组基本没有动,一问小明,他很着急:“我们那一天都分了工,有找稿子的、有画画的、有打字的、有搜集文章的,我让他们抓紧时间,但是他们都不动。”

也是,有的小组书已经快编好了,但他们组还没有行动,组长能不着急吗?

“那你计划怎么办呢?”李晔老师问。

“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小明显得非常无奈。

其实他们组着急的不只小明,还有几个组员也着急,但是好像群龙无首,他们开始抱怨小明了,这更让小明不知所措。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明自己出书问题不大,但是当他融入团队,并组织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却不知所措了:分工、合作、督促……小组是个小社会,小社会的能力同样适应大社会。

李晔老师不能不管了

李晔老师感觉她不能再不管了,她采取了三个办法:

●找来组长,开了一个小座谈会,各自介绍了做法,互相启发:

●单独与小明交流,建议他询问每一个组员进展情况,如果遇到困难,老师可以帮助;

●与小明小组的成员开了会,并给出主意:如你们可以请美术等其他教师帮助,并表示遇到困难可以找李晔老师。

当然最后李晔老师也不客气地指出:对于个别没有责任感的同学,小组可以开除他。

这次会议之后,这个组算是动起来了,虽然没有办法与其他小组相比,但是动起来就达到了预期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孩子的新鲜劲儿已过去,工作进度慢了下来,这时李晔老师开始给学生注入新的动力,她开始与学生研究“好作文的标准”。

关于这一课当时设想是以教师讲为主,但是后来李晔老师变了一个策略:决定尝试让学生自己寻找好作文的标准,然后与学生一起执行:

下面是李晔老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学生一起拿出好作文的标准;

●通过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选出本小组的好文章;

●学生跨组之间交流作文,互相评出最好的文章。

活动期间帮助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修改作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文章能进入作文集。

这个课计划进行一周,直到学生的作文最后定稿。这次系列课我没有听,但是其中的几件事情还是非常有趣的:

1.好作文的基本标准

下面是经过一节课的交流与讨论后拿出的标准:

●文章是真实的,不是胡编的;

●文章很有意思;

●大家能看得懂;

●话讲得通顺。

这个标准是学生自己总结的,儿童化的语言非常适合于学生。

2.学生评价的过程非常有趣

以上的标准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期发展。

学生们的作文基本上都是从过去教师批改过的作文本、日记中选择的,事实上教师的评语或分数左右着学生的判断。本期望学生自我评价,但是自己评价的成分并不浓。

不过也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李晔老师让学生们将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放在一起,结合自己寻找的标准,发现文章的优点,这一找,还真有新的发现。

结果无意间找到了提高作文的评价与欣赏能力的一条路子。

3.部分成绩偏差的学生是如何得到关注的

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差生”了,这样开放式的教学问题更突出,一开始找作文,他们不积极,征集不上来,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学生,作文本来不好,还得非要往外拿,也确实有一点难为他们了。

后来,李晔老师私下找到这些同学,让他们先挑选自己满意的作文,然后逐一进行了指导,最后她又多次在公众场合表扬了他们,这也确实让他们“风光了不少”。

这也让这些“弱势群体”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4.扩大了文章的视野

一位学生拿来了一篇《读者》上的文章,他问李晔老师这是不是可以加进去?李晔老师感觉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感觉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提出了表扬,结果这种做法得到了推广,每一个小组都有类似的推荐文章。

不过这件事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当时学生们正在集中精力修改文章,后来一看到这个做法,许多人的注意力转移了,开始找推荐文章了,反而影响了修改作文的热情与精力。于是不得不停止了这一活动。看来教育的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火候。

“如果我再晚两天讲可能就好了!”李晔老师非常感慨。

二十天过去了,学生的书终于出来了,每一个小组一本,尽管水平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学生对自己的成果钟爱有加。这一历程成为孩子难忘的一次经历。

最后,他们的书进了学校的图书室,上了学校的网站:后来,李晔老师也成了学校“小编辑”的指导老师,三(1)班的同学还成了其他同学的“编书顾问”,每当看到他们眉飞色舞地向其他同学介绍“选文”“构图”时,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激动。

一件看似简单的事,一旦研究起来却发现它并不简单。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不但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不也得到了发展吗?

其实这不正是研究的核心吗?

故事链接

循环日记循环写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组,每组五人(自愿组合,男女生搭配),每组一本日记本,从星期一开始循环到星期五,轮流写日记,保证每人每周写一篇日记,一周一循环,这种“分工合作”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这要求同伴密切合作,既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及时交接。为此,每人都要明确自己在这条流水线上的位置和职责。在这里,自律和他律统一起来。一个流动着的日记本,把同学们紧紧连在一起。

翻开循环日记本,文章中有老师画出来的精彩叙述,每篇文章后有“论坛”,老师或同学写的点评。对每一篇文章里的错别字和个别用词,都有老师和同伴的修正……学生还建议老师及时评比,如全班最佳日记、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若干名。

循环日记写了两个月,全班33人有31人喜欢写(1人觉得“一般般”,1人觉得“有点麻烦”)。说到循环日记的好处,孩子们的问卷表明:

●是有“读者”的日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看别人的日记是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检验。

●轮到自己写时,把几天来的见闻和感受浓缩在一则日记里,要精心构思。

●我们有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小组内连续几天各抒己见。

●每人每周只记一次,减轻了负担。

(中关村第四小学教师 任 卫)

【注释】

(1)李晔,自1985年毕业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以来,一直幸福地坚守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2003年来到了中关村四小,最大的感慨是这里的教育教学研究,给我专业上带来了自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充实。浸润四小的文化中,使我对孩子们的期望定格为:行为有灵性,学习能自主,一同经历和享受生命的快乐成长。

(2)李玉平,出生于1963年,1981进入教师行列,差不多经历了教育行业的各种角色:民办教师、主任、校长、书记、教研员、教研室主任……2005年8月开始与四小的教师一起做研究,一直追求一种宁静的研究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