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式教学(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促进和发展学习者的知识理解与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策略[15][16]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正确而全面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也称“随机通达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知识理解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促进和发展学习者的知识理解与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的实施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根据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时所选择的内容(与当前学习主题的某一个侧面相关的内容),调整当前呈现的情境,使之能够与当前学生所选择的侧面特性相关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可参看抛锚式教学策略的“自主学习”环节说明),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运用这类教学策略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掌握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

(4)小组协作学习——让学生们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不同认识展开小组或全班讨论。在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在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这种社会协商环境是由全体学生以及教师一起营造的),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应。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

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策略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