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典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

瑞典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瑞典学前教育近两百年的发展征程,一部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普及史跃然纸上。其中,正常经费支出最多的机构是学前学校,这主要是由于学前学校的数量占据了瑞典学前教育机构的半壁江山。因为瑞典政府深刻意识到,这些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举办的学前教育的不足。与此同时,瑞典学前教师职前教育也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化。瑞典举国性质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学前教育改革的深

纵观瑞典学前教育近两百年的发展征程,一部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普及史跃然纸上。学前教育在瑞典被认作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同时,被赋予了为公民终身发展奠基的不凡意义。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瑞典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市政府是整个学前教育渐进式变革的总设计师。20世纪下半叶至今,在瑞典各级政府的干预下,瑞典学前教育出现了诸多方面积极的变革:适龄幼儿获得了进入相关学前教育机构的合法权利;相关部门制定、颁布了国家纲领性质的课程标准,并且不断对其进行调整;教师教育机构不断增多,时间有针对性地延长,内容也做到了与时俱进。以政府在普及学前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例,政府在2001年开始稳固已有政策,在2002年减少家庭学前教育的开支,最终在2003年确保所有4~5岁幼儿每年都可以接受至少525小时(每天至少3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当然,类似的围绕某一方面而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改革还有不少。这些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在力保学前教育在整个社会上的服务覆盖面扩大的同时,也将瑞典学前教育的质量逐渐推向更为优质的状态。如今的瑞典学前教育早已不是19世纪之后瑞典贫困阶层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接受的社会服务类型,当然,它也不是20世纪中叶贵族阶层所享有的特权,它已然成为瑞典全体适龄儿童及其家庭皆可以享受到的合法权利。在此过程中,学前教育普惠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再也不是最初的救济、托管,而是一种全面融保教于一体的基本社会福利产品。

20世纪60年代,瑞典学前教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背后,法律是政府促进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并将其稳固下来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70年代发布的《学前学校》虽然不能说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这份报告对于瑞典各地的学前教育事务的发展仍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它能够帮助各个学前教育机构有效把控教育的目标、形式、内容等。1975年颁布的《学前教育法》在瑞典学前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部法案明文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每年要为6岁儿童提供525小时的免费托育服务。而《为了全部儿童学前教育法》在继《学前教育法》后,又将依法享有学前教育权利幼儿的年龄规定为1.5~6岁;此外,学前教育的性质在该部法律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单纯服务于家长的工作,更是所有儿童都应享有的权利。进入21世纪,瑞典政府仍然以颁布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继续加大学前教育发展的力度,但是,从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内容上不难发现,瑞典政府对于学前教育发展已经从普及学前教育向质量的提升转变。总之,法律、法规的延续性非常突出,这一点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瑞典在发展学前教育时所采取的是一种强力且渐进的模式。

在瑞典,学前教育的结构多种多样,学前学校、家庭日托、开放学前学校、闲暇中心、学前班等都相当常见。尽管这些机构在举办地点、开放时间、招收对象等方面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它们共同支撑起了整个瑞典的公共学前教育体系。当然,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福利社会国家的瑞典,政府在社会福利上的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当高。这同样也体现在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支出上。公办机构毋庸置疑地享有政府给予的财政支出。其中,正常经费支出最多的机构是学前学校,这主要是由于学前学校的数量占据了瑞典学前教育机构的半壁江山。然而,对于为数不多的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瑞典政府同样也会每年给予各种形式的帮助、扶持。它们同样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经济补贴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督。从本质上讲,尽管它们是私立机构,不过,政府同样对其给予和公办机构在形式上一样的帮扶。因为瑞典政府深刻意识到,这些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举办的学前教育的不足。

在瑞典,学前教育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不只是高等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利,教育与研究部下辖的国家教育局就是一个具有研究导向的国家管理机构。21世纪,国家教育局曾对学前教育事务进行过多次举国范围的科学研究,另外,一些小规模的质量评估更是不断进行。这些研究结果皆以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性质的大规模研究,不仅具有地域上的广度,而且能够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度。此外,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国家教育局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结论将帮助其了解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直接服务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国家管理机构发起科研活动具有不同以往的重大意义。现实中的瑞典,最新的多项政策的实施的确大多是伴随着研究结论而产生的。

师资体系在整个学前教育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瑞典政府对于师资质量的重视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体现出来。1975年,《学前教育法》颁布后,教师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因为入学幼儿数量的剧增而发生增长。与此同时,瑞典学前教师职前教育也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化。这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师资培训模式发展至今,各个机构尽管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此后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集中成为瑞典师资培训改革的逻辑起点。在新近的师资改革中,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个学前师资培训机构必须将每一位教师培养成具有专业品质的从业人员,以此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在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教师绝对不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全面而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并且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员。为了实现这一规划,自从2001年秋起,学前教师职前的教育年限从原先的3年延伸至3.5年,课程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兼顾通识教育的前提下,也考虑到了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由此,这些在读的准教师们毕业后,在工作中将拥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本章小结

历经近两百年的不断变革,瑞典学前教育已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本章从瑞典学前教育的背景、性质、价值,办园体制,管理体制,财政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瑞典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学前教育在政府渐进式地引导和监管下,成为一种保教一体的基本社会福利产品,政府以颁布法律的形式持续不断地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同时,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形式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多种可能。瑞典举国性质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专业化为导向的教师教育保障了学前教育质量。

关键术语

学前学校;开放学前学校;闲暇中心;专业化为导向的教师教育

思考题

1.简述瑞典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2.列举瑞典颁布的学前教育方面的重要法律、法案。

3.简述瑞典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

4.简述瑞典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