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必须立足于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带有基础性的重大现象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解释力,同时又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教育研究中的指标体系一般分三级。研究假设是每一项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形成科学理论。

教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在教育研究中,对现象的解释、对概念的理解、对象和方法的选择等众多因素的把握都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对同一概念有不同解释,对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育研究中需要通过理论构思,根据具体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使研究的理论思想更具有合理性。

1.对理论构思的理解

理论构思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理论构思反映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客观理解所达到的精确性、完备性和深刻性的程度。这种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科研能力,也取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水平。

2.理论构思的内容

理论构思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形成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对所研究的教育问题所作的理论思考。理论构思的内容包括:第一,准确地表述研究问题,即要阐明研究的目标及具体问题;第二,界定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即通过下定义的方法界定所要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阐明概念的定义、外延、本质特征等;第三,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即研究者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构成研究思路的框架体系。

3.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研究的创新特点和科学分析水平,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构思使教育研究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研究内容。第二,理论构思规范调节教育研究过程,增强研究的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三,理论构思规定了研究成果的构成形态以及对成果的合理性、有效性的解释和评价,影响着研究的成效及其推广的价值。

4.科学理论构思的要求

理论构思要具有科学性,必须注意以下要求。

第一,所依据的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和客观。这是理论构思的实践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来源于对教育实际的观察和对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和筛选。

第二,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必须立足于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带有基础性的重大现象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解释力,同时又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第三,理论分析着眼点的正确性。要有一个合理的研究角度和基点,以及相对稳定的思路,即要有正确的着眼点。

第四,具有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要有新意和时代感,还须实现对原有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反思和超越。

第五,基本概念的精确性以及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理论构思中的基本概念应有严格规定的含义、有好的概括度、好的清晰度。在理论构思中形成的理论体系结构,应符合逻辑要求,要有系统,既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又反映事物的丰富多样性。

5.建立和检验理论构思的基本方法

理论构思的实质是形成一个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按某种逻辑关系组成的演绎结构系统。建立和检验理论构思有如下方法。

首先,理论探讨。通过理论探讨,初步确定该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内容范围及提出研究思路。

理论探讨应建立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该课题研究已有动态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理论依据,界定研究的基本概念、内容范畴及提出研究思路。

其次,建立指标体系,使理论构思具体化得到初步验证。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明确其范畴的界定和层次结构,使之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教育研究中的指标体系一般分三级。第一级为总目标,是研究者所期待的目的,一般为学术要价概念(术语),是难以直接操作的;第二级为特质目标,由总目标分解而成,操作性不高;第三级为行为目标,由二级指标分解而来,能进行具体操作。

指标体系的上下层是一种充分的、必要的构成和种属关系,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是并列关系,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包容关系。

再次,通过调查研究及准备性的实验研究,为形成理论构思提供事实依据。

最后,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吸取其中合理因素。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为理论构思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1.什么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答案预先赋予的设想。具体地说,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设想,是对研究问题所作的预先的、初步的、有待证明的解释。

研究假设是每一项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教育研究中,有的研究如定量研究、验证性研究、相关研究等需要明确地提出研究假设,有的研究如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单一变量的研究等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研究假设,其研究假设往往隐含在研究过程中或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性质来决定是否需要正式提出研究假设,即使不需要正式提出假设的研究,也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答案,对研究结果作一个预测。

2.研究假设的作用

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假设是研究的目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形成科学理论。假设是在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理论,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对假设的验证过程,最终达到验证假设,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理论的目的,所以说研究假设是研究的目的。

(2)假设是研究的核心

有了研究假设,整个研究过程就围绕着验证假设而展开,假设就成了研究的轴心,无论验证假设的结果是证实(假设成立)还是证伪(假设不成立),假设都是研究过程始终要围绕的核心。

(3)假设是研究的向导

假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有了研究假设,研究的目标更清晰、方向更明确、内容更具体,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避免了研究产生盲目而导致自我迷失和无效运作,从而保证研究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4)假设是理论产生的必由之路

任何科学理论的诞生都是从假设开始的,假设的提出也是为理论的产生做准备的。假设是预想的有待验证的理论,而理论则是已经证实了的假设,两者从性质和意义上来说无很大区别。假设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设就有可能上升为理论。

3.研究假设的特点

既然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重视研究假设的提出。一般来说,一个好的研究假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性

假设是建立在一定科学依据上的推论,也就是说假设推论的基础是已有的科学理论和丰富的客观现实,而不是毫无理论和事实依据的推测和主观臆断。

(2)推测性

假设是对一定的行为、对象或事件的出现作试验性的、合理的解释,因而具有一定的推测性。假设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是有待检验和证实的,它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明确性

研究假设要求用叙述的方式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所期待的关系,假设中的概念要清晰,表述要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整,无逻辑矛盾。

(4)可验证性

假设中的推测应该是可以被检验的,即推测的正确度和可靠性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加以验证的。这是科学假设的必要条件。

4.假设的类型

假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根据假设的内容不同,可将假设分为目标假设、理论假设、前提假设、操作假设四种类型。目标假设是指对研究者在研究中预期要达到的目标的假设;理论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一种假定的解释;前提假设是研究者对事物现象产生的条件或背景的一种假定性说明;操作假设是研究者对课题研究的操作过程进行的假定性的策划与安排。

根据假设的性质不同,将假设分为描述性假设、预测性假设、改进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四种类型。描述性假设是研究者对事物的形式、结构、活动、变化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推测;预测性假设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科学信息为依据,对某种现象将会发生而作出的预测;改进性假设是研究者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的假设,即对自变量促进因变量发展的一种推测;解释性假设是研究者解释某种教育现象时所作出的推测。

根据假设的方向不同,可将假设分为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两种类型。定向假设是指研究者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的假设;非定向假设又称为虚无假设,是指研究者在假设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过检验结果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假设。

以上的几种分类不是绝对的,也有交叉联系的地方。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理论信息和研究资料的占有的丰富程度,以及自己研究的内容、目的、性质等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研究假设类型,为自己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5.研究假设形成的方法

形成研究假设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三种。

归纳法是研究者在对大量事实的观察和经验材料的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推论而形成假设的一种方法。

演绎法是研究者从科学的教育理论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推论和预测,从而形成研究假设的方法。

比较法是研究者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出发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比较法所形成的研究假设主要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所期望的关系的陈述。

6.研究假设的形成过程

科学研究假设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1)提出科学问题

研究者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的教育实践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出现实中存在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问题。因此,教育研究问题的提出,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还要积极主动地观察客观现实,并不断进行反思。

(2)形成初步的假设

研究者为了解决现有事实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在尊重已有理论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某种使事实与理论协调统一的推测性设想,这就是研究假设的初步方向。

(3)完善研究假设

研究者以初步的假设方向为基础,收集大量的经验事实,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设想,并使之不断清晰和严密,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假设。

(4)表述研究假设

即研究者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假设之后,还要用陈述的形式清楚、简洁、准确地将研究假设表述出来,为设计研究,制订研究计划打好基础。

研究变量是指在质和量上可以发生变化的、可进行操纵和测量的条件、现象及事物的属性。

当研究假设形成以后,假设中就会包含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仔细分析和具体明确这些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制订研究计划的必要条件。分析研究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变量一般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

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发生变化的变量,因而也称为操纵变量。因变量是指由于自变量的变化作用于研究对象,从而引起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是研究者要测量的结果变量。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以外的、既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却又与研究目标无关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变量,也称为控制变量。

研究者制订研究计划时,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的变量,分析研究变量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

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在一个研究中,自变量是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自变量的操纵是整个研究的关键环节。

自变量是研究假设中“条件”部分的具体化,明确对自变量的操纵就是对自变量进行解释、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自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即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界定自变量的含义,使研究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

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研究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关于研究结果的数量化资料,是对研究效果的反映。对因变量的测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严格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全面、合理地对因变量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才能得出真正反映研究成果的有效结论。在考虑对因变量的测量时,要注意几点:首先,由对自变量的操纵引起的变化可能很多,要注意选择那些与研究目标一致的因变量;其次,要对因变量所包含的指标进行分析,分解成一系列可测量的具体指标;最后,选择的检测标准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权威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无关变量会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从而严重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导致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程度的下降,无法保证研究效果,因此需要明确无关变量,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使之尽可能地不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当然,由于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无关变量的存在及其影响,只能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教育研究中有效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有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等。消除法即排除研究中的无关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恒定法是指在整个研究期间,尽量使所有的研究条件、研究处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等都保持恒定不变;平衡法是指尽量使无关变量对所有的研究对象的影响保持一致。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当前教育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很多,本书已经作了介绍。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不存在某种方法绝对的好或不好,每一种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互相取代。同时,各种方法又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的。因此,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选择;其次,要考虑自己研究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最后,在较大的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因此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使用进行研究。

选定研究方法之后,就要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具体过程,制订出研究的详细计划。

选择研究对象就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进行取样,从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取样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以供研究的过程。

由于教育研究中绝大多数课题的研究对象比较广泛,规模庞大,为了减少研究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浪费,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数量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取样方法有以下几种。

1.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研究者遵循特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以供研究的过程。随机抽样具有全面性和节约时间经费的优点。

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抽签、随机数目表)、系统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四种具体形式。随机抽样应遵循的要求是:第一,总体的明确性;第二,取样的随机性;第三,样本的代表性;第四,样本容量的合理性。

调查研究的样本一般不能少于100人;相关和比较研究的样本每组至少30人;实验室实验每组15人,自然实验研究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一般不少于30人。

2.有目的抽样(立意抽样)

有目的抽样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对对象的充分了解,选取那些被确认为能提供丰富资料的个体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有目的抽样中的样本容量很小,有时只有一个。

有目的抽样的主要类型有:①极端个案抽样,从研究现象的异常表现中了解情况;②典型个案抽样,抽出的样本能有力地说明现象;③最大变异个案抽样,记录为适应条件而产生的独特或不同的变异;④同质个案抽样,不同团体的代表比较。

除了以上两种取样方法外,还有关键个案抽样、标准抽样、滚动抽样、验证性个案抽样、否定性个案抽样等方法,在教育统计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研究计划是在研究工作之初,研究者对研究过程所作出的全面规划以及对各项主要工作进行的合理安排。研究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

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计划是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研究者通过制订研究计划,可以使研究目标、范围、方法、程序等更加清晰,使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使研究过程更加具有操作性。

2.研究计划是研究实施过程的行动指南

研究计划对研究过程的具体程序和步骤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安排,研究实施中严格按照计划步骤执行,使整个研究按预定的方向有序进行。

3.研究计划是检查评价研究成果的依据

研究成果分阶段性成果和终结性成果。在研究中,以研究计划为依据检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评价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研究结束后,可以根据研究计划的规定,检查研究所取得的最终成果,评价研究的总目标完成情况。

4.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和交流的重要材料

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课题申报书里各个栏目所要求填写的内容。研究者制订了研究计划,对研究进行了全面规划后,通过填写课题申报书,向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立项。同时,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研究计划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广泛征求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计划更趋完善,更具有科学性。

研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规定研究范围和目标,具体规划研究的程序和进度,为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保证。因此,制订研究计划时,在内容上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充分明确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计划中,要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明确的阐述,向读者明确表述研究课题的标题名称、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的最终目的等,让读者比较明确地了解研究问题的基本信息。

2.要阐明问题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研究计划应阐述研究课题出台的背景原因,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意义等,使读者明白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就是要解答“为什么研究”的问题。

3.要交代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的程序步骤

研究计划还应该清楚地回答“怎样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计划中要说明研究方法和实施的程序,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的选择或编制、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要求等。

4.要说明研究资源的配置

课题研究要顺利进行,离不开课题研究的保障系统。因此,在研究计划中应该详细说明课题研究的资源保障,主要包括:第一,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资料支持情况;第二,研究人员及组织安排,包括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组成结构、对研究人员的组织分工等;第三,研究物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经费的支持、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条件的提供情况;第四,制度和机制保障,包括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和机制上提供支持的情况。

5.说明预期的研究成效、成果表现形式和表达水平

研究者在计划中要具体说明研究的预期成效,研究成果要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回答“课题研究有何成效”的问题。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其内容都必须回答以上的“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怎样研究这个问题”“如何才能顺利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后有何成效”这五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了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研究计划内容信息的完备性,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的格式多种多样,无论采用什么格式,其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名称

对课题名称的表述要求简单明了,并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和方法,能显示出研究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使读者从标题中能比较清楚地了解课题。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主要阐明研究课题产生的背景,如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或已有研究的不足、或对已有研究的证实等,从而说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或紧迫性,同时,阐明经过研究,解决问题以后的价值意义。

3.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研究者要将课题中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具体化为若干个小问题,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有的是通过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有的则依据概念的外延进行分析,等等,不管哪种分析,分解到最后形成的一系列小问题必须是研究问题的穷尽项。

4.课题的研究假设

在研究计划中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并说明假设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不需要明确研究假设的课题中,也要求提出研究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研究计划中要向读者说明该项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由于教育研究的复杂性,研究方法可能不是单纯的某一种,而是以某种研究方法为主,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完成研究。

任何研究总是要指向一定的对象,教育研究计划也应该阐明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进行描述,必要时还应该说明对象的来源、特征等。

6.研究进程

这是对课题研究从时间和研究内容上进行的分配和规划,具体做法是,将研究的时间进程和研究内容项目进程分别进行分段组合,使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任务,从而保证研究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使研究工作按预定的时间和要求顺利地实施。

7.研究成果及效益

研究者应该在研究计划中说明预计的研究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明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著、教材、教学软件、论文汇编等形式;二是说明研究成果可能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课题研究的保障体系

课题研究要顺利开展,还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组建一支合理的科学研究队伍

一般情况下,研究队伍应该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领导小组人员,主要是为课题研究提供政策支持和精神动力;二是专家顾问小组人员,主要是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三是研究小组人员,主要负责课题研究计划的具体执行,按计划完成各项研究工作。

(2)合理使用研究经费

研究经费的使用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原则,恰当地分配和合理地使用。预算研究经费的项目一般有图书资料费用、学术会议费用、交通差旅费用、设备材料费用、通讯邮电费用、资料印刷费用、评审费用、研究人员劳务费用等。

(3)物资设备保障

课题研究除了人员和经费外,还需要其他相应的客观条件,包括研究场地的提供、研究设施的安装、研究设备的具备、研究技术的学习、研究时间的提供等。

9.参考书目与附录

课题研究的设计需要借鉴别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需要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因而要查阅和借鉴大量的文献资料,还要按规范的要求将这些参考文献列出来,附在研究计划后面。有的课题研究需要采用的量表、问卷等研究工具也应该作为附录附在后面。

研究计划的内容格式主要应该包括以上几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内容的详略情况和先后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各种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的,不管如何撰写,只要达到前述的研究计划的内容要求就行。

 

 

“探究式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新问题,越来越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作为小学教育,如何为创新营造氛围,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也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研究力图以探究式学习为抓手,探索小学阶段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进而形成小学教育的新模式,为21世纪我国小学教育提供可参考的范例。

二、研究现状

“创新”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更是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就创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就目前来看,既没有形成既定的模式,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做法。人们对于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大体是处于一种“期待”状态,与创新目的相一致的教育形态尚没有诞生。

就探究式学习来看,虽然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在英美国家初露端倪,但对中国小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大,几乎很少有人就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教育中的体现方式、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关系等做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仅仅涉及了探究式学习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片段。

三、关键词语的界定

探究式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问题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

创新:提出自己或其他人以前未有的认识,是超越自己和他人的过程,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的问题解决过程。

四、研究假设

总假设:探究式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子假设1:课堂教学权威结构的改变,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个体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等的发展。

实验处置因素:

1.教师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小主人,鼓励学生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尽量使用积极语言,避免或少用消极语言。

2.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他们沟通、协商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让他们了解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的安排,通过“学案”实现教学双边的互动。

3.教师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汇总反馈信息后,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4.在班级活动、岗位设置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把班集体的建设当做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究过程。

5.尊重学生的任何奇思妙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促使他们畅所欲言的氛围。

子假设2: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解决的种种设想,在确定最佳的设想后,一步步探寻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深化。

实验处置因素:

1.改变直接向学生展示知识的状况,不再从学科走向学生,而是促使学生自己逐渐走向学科,在任何知识点上,都考虑以怎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

2.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自学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动的参与状态。

3.改变教学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学习成绩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评定,鼓励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他们认真学习,而且让他们乐于学习,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做到课堂上无旁观者、无教学“死角”。

子假设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积极探究的机会。

实验处置因素:

1.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通过个别教学等形式,养成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维品质。

2.通过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并借此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和水平。

3.探索小组讨论、个别学习、全班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探究模式,形成不同学科、不同对象的探究风格。

4.改变传统的几何图形排列课桌椅的方式,根据探究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采用扇形、马蹄形等多种有利于学生沟通、交往的课堂形式。

子假设4:对于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对这类问题的探究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学会学习的能力会进一步发展。

实验处置因素:

1.每周用探究的方式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社区活动、参观访问等,让学生接触社会,并在探究中了解、认识社会,明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2.注意跨学科间的交流,将真实的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机会汇总不同学科的知识。

3.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有关活动,在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中体会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子假设5: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其中既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有一个融洽的班集体,同时也需要家长等的配合,更需要教师的支持。

实验处置因素:

1.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清楚探究式学习中,自己的行为应发生的变化。

2.班集体采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制、轮岗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3.学校定期向家长通报有关信息,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决策。

4.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认识到实验研究的要求和具体操作方法,形成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潮。

5.与校外机构取得联系,以获得活动场地、人员支持、信息交流等帮助。

五、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研究之初,随机确定1~4年级的4~5个班为实验班(原则上每年级1个班),实验教师随选择的班级而定,不做刻意挑选。在实验班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一定规模后,推广到学校各年级和各个班级。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00年1~3月)

1.制订研究总方案及各年级实施方案。

2.进行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有关材料。

3.选取实验班,并进行前测。

4.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5.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6.组织研究队伍。

(二)实验班实验阶段(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

1.首先在语文、数学两学科进行实验,从2000年9月起,在实验班所有学科中实施。

2.实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做到一日一记,半月一结。

3.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形成个案成长发展的档案资料。

4.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5.增设活动课程,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序列。

6.建设积极向上、合作的班集体。

(三)实验推广、深化阶段(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

将前一阶段的实验成果推广到学校的各个年级、各个学科。

(四)实验总结、评定阶段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实验的总结,通过出版专著、发表实验总报告和分报告等形式,向同仁介绍实验成果,并进行评定。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预期成果

1.学生层面:学生的自主性增强,问题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

2.学校层面:通过实验的开展,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使学校办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3.社区及社会层面:成为本社区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为社区的小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形成新世纪小学教育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沿海地区的范例。

(二)成果形式

专著(全面介绍实验情况)、研究报告(分研究总报告和若干分报告)、案例(实验中教师或学生的相关事例)。

八、研究可能存在的限制

1.参与实验的教师或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或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验的要求。

2.实验中相关变量的干扰,如教师的期望、来自家长的压力等。

3.缺少对探究和创新能力准确予以测评的工具。

4.随着时间的延长,参与研究教师热情的减少以及出现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回潮。

九、参考资料(略)

注:本案例选自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确立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程序是什么?

2.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文献有哪些种类?

3.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4.在表述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教育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