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查阅文献的目的与原则

查阅文献的目的与原则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确查阅研究文献的目的,可促进研究者积极、主动、高效地查阅文献。查阅研究文献的重要目的是发现与确定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的完善决定着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水平。概言之,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者一方面可在特定领域的理论认识、研究方法上获得有益启示与借鉴,另一方面亦可借他山之石实现研究水平的超越。查阅研究文献的活动具有其特定的原则。

研究文献的查阅不同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报纸、书籍的随意翻看,或对某类信息的查找,而是系统化研究的一部分,有其专门的目的、功能与方法。在查阅研究文献的具体工作中,若能明确查阅目的并遵循其查阅原则,定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一、查阅文献的目的

查阅研究文献不同于简单地汇总资料,旨在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特定知识背景,对于从发现问题至撰写研究报告的各个环节均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查阅研究文献的目的,可促进研究者积极、主动、高效地查阅文献。下面我们从发现与确定研究问题、完善研究设计、丰富结果分析角度与提高论文撰写品质等方面阐明查阅研究文献之目的,作为研究者开展文献查阅工作的依据。

(一)发现与确定研究问题

查阅研究文献的重要目的是发现与确定研究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查阅文献过程中,研究者应当重视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1.熟悉研究领域的渊源、进展与趋势,拟定研究方向 通过查阅研究文献,研究者可以从中把握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果,并获取最新发展趋势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才可能恰当地开展研究,避免进行无价值的重复工作或停留于过时的研究领域。例如,研究者在查阅有关个体动作发展的文献时可以看到,该领域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着眼于描述动作发展的时间表,目前则转向阐述动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机制。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就具备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进入研究的前沿。

2.深入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的问题 研究者查阅研究文献,不仅是掌握已有成果,并应力图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分歧、不足或空白,由此入手提出具有创意的研究问题。各类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中存在许多不一致之处,反映着不同理论的观点、思路、方法、结果的差异甚至矛盾,这就为构思新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突破口。即使已有研究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从先前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角度审视,它们也可能存在着严重不足,或有疏忽遗漏。如此,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质疑,研究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可供探讨的问题。

3.概括、综合已有研究的成果,帮助形成假设 一般来说,欲开展研究工作,研究者需要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假设。而假设的形成不仅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已有研究结果作为实证基础。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者可对诸多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概括、综合,得出一些初步的共同性结论,或梳理出几类结论,作为研究者思考问题所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前提,帮助研究者形成合理的假设。

(二)完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完善决定着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水平。因此,研究者必须从多个途径尽可能地搜集资料,以制定缜密的研究设计。除了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外,研究者还可从其他研究者在具体研究中的设计思路与特点中得到启发,寻找可资借鉴的优良之处;或者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自觉加以克服,而使研究设计达到较高水平。研究者可利用文献,从下述方面提高研究设计水平:

1.确定研究变量及其定义 变量的选取及其定义是研究设计的重要内容。同一研究课题可能由于所选取的变量不同或对变量的操作定义不同,会在研究价值、研究的科学性上大异其趣。通过查阅研究文献,研究者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上对问题所涉及的不同变量的定义进行一定程度的辨析,以此为筛选变量的依据之一,而使变量选取更为客观、有目的。在初步确定变量后,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已有依据对有关变量界定优劣,借鉴优点、克服不足,对变量进行更为准确、全面、可行的操作定义。

2.遴选方法与工具 对同一具体研究问题,备选方法与工具可能多种多样,如何选取恰当的方法与工具以实现良好的研究成效,便成为研究者设计研究的主要关注点。通过查阅研究文献,研究者一方面可以认识到不同备选方法与工具的适用范围、优点与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了解、比较不同方法与工具应用于具体研究的实际效益,以及其他研究者选用特定方法与工具的依据,而为研究者遴选方法与工具提供启示。此外,在了解已有相关研究方法与工具选用方面的成败经验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改进的问题。在需要自行编制某些工具的情况下,研究者也可以从文献中提炼其他研究者所用工具的主要构成、特点等方面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

3.提高研究误差的控制水平 预见可能出现的研究误差并制定误差控制措施,这是研究设计的又一重要工作。对于特定研究问题而言,研究者可依据自身已具备的经验考虑误差控制问题,但这并不全面,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措施。对此,研究者可以从文献中借鉴已有的研究思路、方法或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失误,从而更全面、更周到地预见出研究误差并拟定相应控制方法。

(三)扩展分析角度,丰富分析结果,提高论文撰写品质

查阅文献不仅可服务于研究前期阶段,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的呈现与解释等研究的后期环节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文献的查阅,研究者可以扩展研究的分析角度、提高研究的结果呈现与解释水平,从而提高论文的撰写品质。

1.扩展研究的分析角度 资料分析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繁杂的原始资料进行简化,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需要选取合适的分析角度。通过文献的查阅,研究者可以吸收他人在数据分析方面的独到之处,扩展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修正不恰当的分析角度,提出新的分析角度,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挖掘数据,展现其特点,提高论文的撰写品质。

2.提高结果的呈现与解释水平 资料分析的结果本身并不能够为所探讨的问题提供直接的答案,需要对分析结果加以整理与加工,转化为易于解释的形式。研究者必须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广博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本研究所涉及领域的有关理论与研究结果,从而对资料分析的结果作出透彻的分析与准确的判断,丰富结果的呈现形式,作出恰当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查阅研究文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对研究的各个环节均具有重要价值。概言之,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者一方面可在特定领域的理论认识、研究方法上获得有益启示与借鉴,另一方面亦可借他山之石实现研究水平的超越。

二、查阅文献的原则

在科学迅速发展、研究文献急剧增加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查阅研究文献是研究者的基本能力。查阅研究文献的活动具有其特定的原则。要高效率地查阅文献,并充分利用文献,从多方面提高研究水平,研究者应当遵循下述原则:

1.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文献 在许多情况下,文献查阅是研究的一个环节,旨在根据事实来验证假设的真伪。因此,文献查阅在时间、来源及数量上均无须求全,而应有所限制。也就是说,必须尽量直接与假设有关,避免散漫无章或文不对题。研究者应以质量较高、影响广泛、学术性强的文献为主要查阅对象,紧密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收集、阅读、整理等文献工作。在少数情况下,研究课题即为综述、整理某领域已有研究,那么文献查阅本身即成为研究主体,则文献查阅应尽可能广泛,力求全面反映已有研究的特点。

2.着重把握研究新进展,同时兼顾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 充分了解目前的主要研究思路、方法、结果及其理论框架,对于确保研究的前沿性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故而文献查阅应重视对最新文献的收集与分析。不过,科学研究有其连贯性,知古才能通今。因此,文献查阅亦需重视对研究的不同阶段中代表性文献的把握。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采用倒查法,即先查新近文献,后查过往文献,并注意文献在时序上的连续性,如此有助于研究者兼顾进展与历史发展演变。

3.注意查阅原创性、代表性文献 应尽可能占有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被广泛引用的重要文献,避免受到多次转述资料的误导而难以正确、全面地了解已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同时,还应当广泛查阅各种派别、各种观点的代表性文献,这不仅有利于研究者从争论中发现问题,而且有利于研究者修正、扩展研究思路。

4.兼顾文献内容的“博”与“专” 不仅要查阅与课题直接有关的资料,而且还应当查阅相关领域、相关学科与课题具有连带关系的文献。这是由于当代科学日趋具有分化与综合并存的特点,心理与教育科学内部不同领域及其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之间出现了许多彼此相通的连接点,使得不同领域与不同学科在知识背景、思想观点、研究方法与研究课题等方面均可能并且有必要相互借鉴、启发甚至联合攻关。

5.查寻、收集文献与阅读、整理文献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查阅文献的过程不是盲目地收罗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因此,查找与阅读整理两个环节虽有一定先后次序,但却不是绝对固定的。只有及时对已查寻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者才能恰当地确定下一步资料查询的方向、重点,及时纠正失误,并发现新的重要查阅对象(如被广泛引用的文献),从而提高查阅文献的效率与工作质量。

三、查阅文献的程序

尽管查阅研究文献的具体过程因课题特点、可利用资源特点及研究者自身工作方式的特点而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查阅研究文献的活动仍具有共通的程序。循此顺序,文献查阅活动的系统性可获得有效保证,避免无序混乱的低效状况。虽然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存在徒劳无功的努力,但是按照查阅文献的一般程序开展工作仍能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益。

在前面我们谈到,文献的查寻与阅读整理两方面会交替进行。这就是说,研究者应当边查找边进行阅读与整理,并以此指导、规划下一步的查寻。有些初学者常常会犯一个错误:试图在收集到所有能找到的文献之后,再进行阅读与整理。这种做法常导致其在大量文献面前无所适从,或者经过艰苦的整理后发现以往的收集工作存在着严重失误,遗漏了重要文献,费时费力而无成效。因此就查阅文献的全过程而言,其程序表现为:“初步查找文献→阅读与整理文献→重新确定查寻方向、重点或目标→进一步查找文献”,这样交替进行下去,直至找到所需的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